順德市第一中學

順德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11年,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教育部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是一所全國綠色學校。學校目前共有62個教學班,3000左右名學生,180名教職員工。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先進。2007年通過全國示範性高中的審批,成為廣東省第一批全國示範性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順德一中德勝學校 順德一中德勝學校

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創建於1911年2月(清宣統三年正月),校址在大良學宮內,原名“順德中學堂”。此後,校名先後改為“順德中學校”、“順德縣立中學”、“省立第二農業職業學校附屬中學”、“省立順德縣農業職業學校附屬中學”。解放前的順德一中雖然幾度更名,數次遷址,但她在風風雨雨的歷程中,卻磨練了光輝的歷史和革命傳統。

1949年10月,順德解放,百業待興,順德縣立中學也獲得了新生。1952年縣府重視文教,摒棄順中舊址,選址縣東路擴建新校舍,定名“順德縣第一中學”。1984年,縣政府撥巨款全面更新校舍。

2001年,在新城區建國中校區(現為國中部德勝校區),實現高、國中分離。2004年,區委、區政府經過反覆調研、多方論證,在土地資源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征地250畝,建設新校區,並於2005年8月交付使用,已投入2.8億元巨資。2006年3月開始負責管理順德一中實驗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2008年7月,順德一中國中部德勝校區轉為全民辦,改名為佛山市順德一中德勝學校;順德一中國中部大良校區由大良街道接管,改名為佛山市順德一中大良學校。

新校區始建於2005年,坐落在交通便捷的南國東路,占地面積為16670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6680平方米,綠化面積為23280平方米,水體面積11361平方米。新校區建築典雅大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完全能夠滿足60個班規模的教育教學需要,是一所具有南國水鄉特色的花園式的現代化學校。它的建成對於實現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滿足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惠澤莘莘學子,發揮品牌學校的規模效益和示範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順德區第一中學 順德區第一中學

順德一中在2008年成為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並獲得國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學校開設60個班,學生超過3000人,教職員工近26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或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有100名,研究生課程結業的教師有70人,市、區學科帶頭人21人次,骨幹教師39人次。

近幾年來,獲多項地市級以上的集體獎勵,有近百人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及省市區各類先進教師等榮譽稱號。自1994年以來,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以上。2001年起,本科上線率達88%,重點上線率超過50%。特別是2005年高考,五科總分800分以上的達18人;2006年高考,五科總分800分以上的達20人,有1人獲數學單科省狀元;2007年高考,總分佛山市前五名,我校占2人,總分區前十名,我校占8人,有1人獲理科基礎省狀元。 2008年高考理科(五科)總分600分以上有161人,占全區的 56.3%(全區286人);文科(五科)總分600分以上有39人,占全區的41.5%(全區94人),有1人獲語文單科省狀元。

尊師重教是順德歷屆領導的優良傳統,“黨政以興教為本、民眾以支教為榮”是大家的共識。一中人堅信,有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這所百年老校,在教育改革的春潮中,乘風破浪,開拓前進,再創輝煌!

學校建設

2001年,在新城區建國中校區(現為廣東順德德勝學校),實現高、國中分離。為把順德一中建設成高標準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區委、區政府經過反覆調研、多方論證,在土地資源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決定在交通便捷的南國東路劃地250畝、投資2.6億元,建設順德一中高中部新校區,並2005年8月交付使用。

藝術館 藝術館

原良縣東路校址新設順德一中國中部大良校區(鄭裕彤中學和華僑中學國中部合併)。2008年順德中國小體制改革,順德一中從9月1日起不再經營國中部,原國中部德勝校區更名為順德一中德勝學校,成為全民營學校,不再招收公辦生;原國中部大良校區更名為順德一中大良學校,交由大良街道辦事處管理經營,廢除小升初考試後,現採用電腦派位錄取方法。校園環境

體育館 體育館

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先進:高中新校區占地面積為166706平方米(250畝),建築面積為105595平方米,綠化面積為23280平方米,水體面積11361平方米。整個校園分為教學區(建有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生活區(建有飯堂、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運動區(建有藝術館、體育館,禮堂,還有400米和2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各1個以及其它體育設施)。建有千兆主幹校園網,所有的教室安裝了多媒體電教平台,教師人手一台筆記本電腦。規劃中建設50米×25米游泳池1個。新校區建築典雅大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校園幽雅寧靜,四周環水,具有南國水鄉花園特色。高中新校區的建成對於實現該校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條件,對於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提高區域整體辦學水平和效益,滿足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發揮品牌學校的規模作用和示範功能,構建適應發展需要的現代化教育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7年通過全國示範性高中的審批,成為廣東省第一批全國示範性高中。

辦學理念

本著“為學生一生髮展奠基,為教師專業發展鋪路,為學校未來發展改革”的辦學思想,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膽探索辦學新思路、新途徑,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行政分工

校長室

謝大海校長、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彭雲松副校長:負責學校教學的全面管理工作,主管教研

張輝煌副校長:負責學校師德教育工作、體藝工作、工會工作、黨務工作

彭安生副校長:負責學校德育工作、安全工作

彭任清副校長:協助負責學校教學工作,主管教務、高三教學

辦公室

關曄姬主任:主持學校辦公室全面工作

教務處

曾曉紅主任:主持教務處全面工作。分管教學常規檢查,課程安排,教學質量目標管理,學科管理等工作

田瑛副主任:負責各種檔案的管理、學籍管理、學生考勤、校內的期中期末考務工作、科學館實驗室的管理、學生學籍管理工作

符柏岳副主任:負責圖書館的各項管理、體藝工作、活動課(研究性學習)的安排和管理、助學金審核發放、學科競賽

教研室

羅日明主任:主持教研室全面工作。分管學校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包括“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校本課程開發)、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管理

崔雄志副主任:分管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年度獎教獎學活動、年度論文評比活動、禮堂使用管理

德育處

黃滅資主任:主持德育處全面工作。分管班主任工作、安全工作、校園文化建設、衛生室管理

餘力副主任:分管學生思想教育、學生宿舍,學生會、團委會和教工團支部,心理健康教育

五、總務處

梁錦潮主任:主持總務處全面工作。分管政府釆購和學校工程招投標工作、校園設施設備維修維護工作、學校綠化管理工作

梁建華副主任:分管食堂的日常工作和衛生管理、學校車輛管理和用車安排調度、管理學校清潔公司的工作、協助安排學校日常的水、電、木維修工作和處理各種校務工作。

行政聯繫科組、級組的安排

聯繫語文組:羅日明、關曄姬、符柏岳

聯繫數學組:曾曉紅、彭任清、餘力

聯繫英語組:田瑛

聯繫物理組:崔雄志

聯繫化學組:彭安生

聯繫生物組:曾曉紅

聯繫政治組:賴良才、田瑛

聯繫歷史組:彭雲松

聯繫地理組:關曄姬

聯繫體藝組:賴良才、符柏岳

聯繫通用技術:崔雄志

聯繫信息技術:崔雄志

聯繫高三級:劉伯權、彭雲松、彭任清、曾曉紅、田瑛

聯繫高二級:賴良才、崔雄志

聯繫高一級:彭安生、關曄姬、羅日明、符柏岳、餘力

(註:每個年級由下級副校長為主要負責人,其他行政協助管理)

師資力量

圖書館 圖書館

學校目前共有40多個教學班,2200多名學生,180名教職員工。其中,專任教師140多名,學歷全部達標,具有高級職稱或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有66名,占專任教師的46%,研究生課程結業43人,市、區學科帶頭人16人,骨幹教師15人,5人參加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所授榮譽

校道 校道

順德一中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教育部確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是一所全國綠色學校。本著為學生的一生髮展而奠基,為教師的素質發展而鋪路,為學校的未來發展而改革的辦學理念,該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膽探索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的新思路、新途徑,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近幾年來,學校獲“省先進集體”、“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佛山市先進集體”等地級市以上集體獎勵多項次;有近百人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及省市各類先進教師;連續12年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以上,近四年本科上線率達88%,其中60%以上考入重點大學。2007年高考狀元為楊君(現就讀於北京大學生物系)。

教學規模

德勝校區現設國中三個年級,初三級為12個班,初一初二為18個班,至2008年9月至,往後為每個年級18個班。2008屆開始為全民辦班。中考成績優異,每每奪得順德中考狀元及升學率最高,升入高中部人數最多等榮譽,在順德人心目中保持傳統名校的優秀形象。2006年中考狀元為黃航(現就讀於廣東省實驗學校),2007年中考狀元為蔡宸(現就讀於順德一中高中部實驗班)。

教學成績

2016年高考,順德一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重點上線率達83.65%。其中省文科狀元,市理科狀元,市文綜狀元均花落順德一中,5人相約清華北大。

2010年高考,順德一中取得了歷史最好的成績:重點大學上線人數實現“三級跳”;文科總分、理科綜合勇奪佛山市狀元;廣東省文科總分第6、12、100名;重點大學上線人數和上線率,大學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等4項指標全部名列佛山市重點高中第一名。

全校參考人數實際只有1018人,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達到603人(從原來400多人跳過500大關猛增至600多人,實現“三級跳”),上線率達59.2%;本科上線人數達到998人,上線率達98%。重點大學上線人數和上線率、大學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佛山市高中學校列表

本任務就來盤點佛山市高中學校列表。

高明市富灣中學
高明市西安中學
高明市西安泰和中學
高明市合水鎮合水中學
高明市第五中學
高明市鰲雲中學
高明市新圩中學
高明市明城鎮東洲中學
高明市第四中學
高明市楊梅中學
高明市人和中學
高明市三洲中學
高明市紀念中學
高明市第三中學
高明市躍華中學
高明市荷城中學
高明市第一中學
高明市第二中學
三水區三水中學
佛山市逕口華僑經濟區逕口中學
三水市六和鎮六和中學
三水市大塘中學
三水市大塘鎮永平中學
三水市蘆苞鎮龍坡中學
三水市范湖中學
三水市樂平中學
三水市南邊中學
三水市南邊鎮黃塘中學
三水市青岐鎮青岐中學
三水市河口開發區河口中學
三水市金本開發區金本中學
三水市白坭鎮白坭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健力寶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四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六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二中學
三水市西南第七中學
三水市實驗中學

廣東省三水市華僑中學
廣東碧桂園(IB國際)學校
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北滘鎮國華紀念中學
北窖職業技術學校
順德市鄭裕彤中學
順德市華僑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南江中學
順德市均安中學
順德市均安鎮職業中學
順德市杏壇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杏聯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伍蔣惠芳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梁球琚中學
順德市勒流鎮梁季彝紀念中學
順德市勒流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葉霖佳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龍山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錦屏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豐華中學
順德市樂從中學
順德市樂從鎮沙窖中學
順德市桂鳳中學
佛山市第十一中學
順德市陳村鎮陳惠南紀念中學
順德市北窖鎮碧江中
順德市林頭中學
順德市北窖中學
順德市北窖鎮莘村中學
順德市倫教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容里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桂馨中學
佛山市蓮大中學
順德市容山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興華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文華中學
佛山市惠景中學
佛山市第十二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羅定邦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梁開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錦湖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鳳城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大門中學
廣東省順德市教研室
石門中學獅山校區
華師附中南海分校
南海藝術高中
南海市三山港區中學
南海市平洲區高級中學
南海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汾江中學
南海市黃岐區黃岐中學
南海市黃岐區第二中學
南海市黃岐高級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鹽步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平地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高級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第三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第二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旗峰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麻奢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和順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官窯中學
南海市官窯高級中學
南海市官窯第二中學
南海市松崗桃園中學
南海市大瀝中學
南海市大瀝區許海中學
南海市大瀝高級中學
南海市獅山區獅城中學
南海市金沙鎮羅行中學
南海市金沙鎮金沙中學
南海市小塘鎮小塘高級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南莊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吉利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第三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樵崗中學
佛山市第八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西樵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樵北中學
南海市南海中學
南海市沙頭華光中學
南海市南海中學分校
南海市九江中學
南海市九江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桂城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江第一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江第二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華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疊教中學
佛山市第四中學
佛山市瀾石中學
佛山市第十四中學
佛山市城北中學
佛山市張槎中學
佛山市第十中學
南海執信中學
順德市李兆基中學
佛山市第六中學
順德市青雲中學
順德市桂洲中學
順德市第一中學
南海市石門中學
佛山市榮山中學
佛山市第三中學
佛山市第二中學
佛山市華英學校
南海實驗中學
佛山市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