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地之戰

鞍地之戰是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天,齊國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包圍了龍邑(今泰安東南)。齊頃公的寵臣廬蒲就魁被俘,頃公對龍邑守將說,不要殺死他,我同你們訂立盟約,軍隊不再進入魯國境內。龍邑守將不理睬,殺了廬蒲就魁,並陳屍於城牆上。

簡介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天,齊國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包圍了龍邑(今泰安東南)。齊頃公的寵臣廬蒲就魁被俘,頃公對龍邑守將說,不要殺死他,我同你們訂立盟約,軍隊不再進入魯國境內。龍邑守將不理睬,殺了廬蒲就魁,並陳屍於城牆上。齊侯很生氣,親自擊鼓攻城,經過三天的戰鬥,攻克龍邑,隨即向南進軍,到達巢丘(泰安境內)。在齊國攻打魯國的同時,衛穆公孫良夫石稷、向禽將、寧相率兵攻打齊國。兩軍相遇,石稷打算回軍,孫良夫認為率領部隊作戰,遇上敵軍就回,無法向國君交待。如果了解到不能作戰,當初就不應出兵,現在既然和敵軍相遇,不如一戰。這樣,衛、齊兩軍在新築展開戰鬥,結果衛軍大敗,統帥孫良夫多虧新築的邑大夫仲叔於奚援救,才免於俘虜。孫良夫感到喪師辱國,急於報仇雪恨,沒回衛國就到晉國請求救兵。
這時魯國臧孫許也到晉國請求援助,兩人都找到晉國執政大臣郁克,請他幫助。晉景公答應給邵克700輛戰車前往救援魯、衛兩國。邵克認為這是城濮之戰中晉國的兵車數量,當時有先君的明察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勝,而我和先大夫相比,還不足以做他們的僕人,因此,請允許派800輛戰車。晉景公答應。晉軍由邵克率領中軍,士燮輔佐上軍,欒書率領下軍,韓厥做司馬,出發救援魯、衛。魯國的臧孫許為嚮導開路,季文子率領魯軍和晉軍會合。這時候,齊軍伐魯、勝衛,正凱旋而歸。晉軍追蹤而至,在莘地追趕齊軍。
6月16日,救援魯、衛追趕齊軍的晉國軍隊到達千佛山下。齊頃公派使者向邵克請戰說,您帶領國君部隊光臨敝邑,敝國士兵人數很少,請在明天早晨相見。邵克回答說,晉和魯、衛是兄弟國家,他們告訴我們,大國不分早晚都在敝邑土地上發泄氣憤,寡君不忍,所以派臣前來向大國請求,同時又不讓我軍長久留在貴國,因此,我們只能前進而不能後退,您的命令我不會照辦的。齊頃公則高傲地表示,無論晉是否同意,都必有一戰。齊國高固腳踏車挑戰進入晉軍隊中,拿石頭打人,把晉軍士兵抓住,然後坐上戰車回到齊軍,在齊軍營地耀武揚威,鼓舞士氣。
6月17日,兩軍在鞍地(今濟南市西)擺開陣勢,邴廈為齊頃公駕車,逢醜父做車右護衛。晉國解張為邵克駕車,鄭丘緩做車右。臨戰,齊頃公對將領們說,我先消滅了這些晉軍再吃早飯!馬不披甲就馳向晉軍。
戰爭剛開始,晉軍主帥邵克就被箭射傷,鮮血一直流到鞋上,他強忍巨痛,繼續堅持擊鼓不止。他對駕車的解張說自己受傷了。解張說,從一開始交戰,箭就射穿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斷繼續駕車,戰車的左輪都被血染紅了,哪敢說受傷,您忍著點吧!車右鄭丘緩也說,交戰開始,有危險的路我都下去推車,您難道了解嗎?解張又激勵邵克道,全軍所聽所看,在於我們的旗幟和鼓聲,是進是退都以它為標誌,這輛車只要有一人鎮守,就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為受傷而壞國君的大事呢?身披鎧甲、手持武器,本來就是去死的,傷還沒重到死亡的程度,您要盡力堅持!說著,解張僵繩並在左手,右手操起鼓槌擊鼓,帥車向前賓士不止,晉軍都緊隨它沖了上去。齊軍大敗而逃,被晉軍追趕,圍著華不注山繞了三圈。
韓厥站在中間駕車追趕齊頃公,頃公的御者邴夏說,射那個駕車人,他是君子。頃公說,認為他是君子反而擊射,這不合於禮義!於是連續射死韓厥左右的兩人。晉大夫綦毋張失掉自己的戰車,搭乘韓厥的車,韓厥用肘推他,讓他站在自己的身後,又俯身放穩車右的屍體。這時,逢醜父與齊侯在車上交換了位置。危急中,齊侯所乘車的驂馬被樹木絆住而不能行走,逢醜父因日前小臂被蛇咬傷不能推車,所以被韓厥追及。韓厥拿著馬僵走到齊侯的車前,想俘虜齊侯,逢醜父偽裝齊君,指使齊侯下車去找水,齊侯乘機坐上副車逃走。韓厥向主帥獻上戰俘逢醜父,邵克打算殺掉他,逢醜父喊叫著說,截止現在還沒有代替他的君主承受禍患的人,如今有一個在這裡,還要被殺死嗎?郁克認為,一個人不惜以死來使他的君主免於禍患,殺死他不吉利,不如饒了他,以此來勉勵那些事奉國君的人,於是就赦免了逢醜父。
追趕齊軍的晉國軍隊,從丘輿(今博山區東南)一直進入齊國,攻打丘輿附近的馬陘(今博山城)。齊頃公派執政大臣國佐把齊滅紀所得到的寶玉磬和齊國所侵占魯、衛兩國的土地送給戰勝諸國,以求媾和,晉人還要求把國母肖同叔子作為人質,並使齊國境內田隴全部東向,這樣才能媾和,國佐以為這一要求迥出常理,據理力爭,並說:“如果你不同意的話,我們就將收集殘餘力量決一死戰。”在魯,衛兩國勸諫下,晉人答應了齊的要求。公元前587年7月,晉軍和齊國國佐在愛婁(今臨淄西)結盟,齊把汶陽(今寧陽縣北)之田歸還給魯國。魯成公為表示感謝。特意趕到上(今陽穀縣境)會見晉軍。把車輅和三命的車服賜給晉軍的三位高級將領邵克、士燮和欒書,晉軍的司馬,司空,輿帥,侯正,亞族等一般將領都賜給一命車服。
鞍之戰,晉軍大獲全勝,齊侯幾乎成為晉國的階下囚,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大為削弱,而晉國的霸主地位得到鞏固和增強。

相關條目

肥水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