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

重耳

重耳(前697—前628)即晉文公,春秋時霸主晉國國君(前636—前628)。因其父獻公立幼子為嗣,曾流亡國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國繼位。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內政,任用趙衰、狐偃等人,發展農業、手工業,加強軍隊,國力大增,出現“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內亂,接襄王復位,獲“尊王”美名。城濮之戰,大敗楚軍。鏇於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會集諸侯,邀周天子參加,成為霸主。

基本信息

簡介

重耳,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於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在位九年,在、狐偃、狐毛賈佗、先軫、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在前666年,晉獻公派重耳守護蒲城。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牆僥倖逃走。重耳的母親是戎族,他決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前651年,晉獻公逝世,荀息當國相,驪姬立他兒子奚齊為國君,里克殺了驪姬和奚齊,荀息自殺,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辭謝。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寶座,自立為晉惠公。

前644年,晉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殺重耳,重耳沒死,決定不能在翟族地區多留。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齊桓公效勞,他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重耳在齊國過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恢復君位的願望。齊桓王送了他20輛馬車,並許配了宗族之女齊姜給重耳。

前639年,趙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一個女奴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對話,回宮以後偷偷的告訴了重耳的妻子齊姜。齊姜因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沒有給她獎賞,而且馬上把她給殺了。齊姜也勸告重耳趕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國都臨輜。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憤怒,拿了槍追殺狐偃,幸虧沒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因為曹共公對他如此無理,重耳有怨恨心。

前638年,楚國打敗宋襄公軍隊不久以後,重耳到了宋國。宋襄公款待他,並送他二十輛馬車。後來重耳到了鄭國,鄭文公拒絕接待他。到了楚國,楚成王設宴接待他,並問他以後打算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萬一晉國和楚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我願意命令軍隊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國大夫子玉建議楚成王馬上殺死重耳,以免給自己留下後患,但是楚成王沒有採納他的。最後,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接待他,並把五個女子許配給他,其中有秦穆公的親身女兒懷嬴。 (參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重耳

前636年秦穆公護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後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晉惠公的舊臣呂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晉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謀殺他。他們計畫放火燒他的宮室。勃鞮聽到了他們的陰謀,想預告晉文公,但是文公拒絕讓他覲見,因為他曾經試圖刺殺文公兩次。勃鞮回答他當時奉命行事,提醒他“過去齊桓公沒有記恨管仲向他射箭”,晉文公聽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呂省和郄芮的陰謀。呂省和郄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們俘獲殺死了。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發起動亂,周襄王逃到鄭國並向晉文公緊急請求援助。同時,秦國人正準備去救周王。晉文公想當霸主,他乘這個機會顯示他的權利和威力,所以不顧晉國剛剛才安定,決定在秦國人行動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讓秦國人得到功勞。因此,他答應了周襄王,打敗了王子帶,並護送周襄王回京城。為了感謝晉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內、陽樊等地區賞賜給了晉國。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前632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成為霸主。前628年冬天,晉文公逝世,他兒子晉襄公即位。除了《左傳》《史記》等文獻以外,子犯和鍾的銘刻也記載了關於晉文公的生活的重要信息。

驪姬之亂

重耳重耳
晉文公,生於公元前697,卒於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與齊桓公齊名,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六七六年,晉武公的兒子姬詭諸繼承了君位,號稱晉獻公。晉獻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武公為他娶妻賈姬。賈姬無子。後來他又娶過兩位夫人,一個叫狐姬,是大戎主的侄女,生子重耳,一個是小戎允姓女子,生子夷吾。獻公的父親武公晚年時,又娶了個年輕夫人叫齊姜,是齊桓公的女兒。這齊姜青春年少,過門不久,就和姬詭諸勾結上了,到武公死後,詭諸乾脆把他的繼母娶了過來,做了夫人,後來還生了兩個子女。男的就是申生,女的就是後來嫁給秦穆公的那個長女,名叫伯姬。這樣,獻公就有了三個兒子——重耳、夷吾和申生。若按年齡說,申生最小,但因為申生的母親是齊桓公的女兒,所以“子以母貴”,被晉獻公立為太子。 獻公五年(公元前六七一年),率兵攻打驪戎(即西戎族)。驪戎主又送給獻公兩個美女。這兩個人是姐妹倆,姐姐叫驪姬,妹妹叫少姬。那騙姬生得十分美貌,又會花言巧語,所以很得獻公寵愛。 過了幾年,驪姬生下兒子奚齊。獻公就想廢掉齊姜,更立驪姬為夫人。有一天,他召來了太卜郭偃問道:“廢齊美,立驪姬,好不好?”郭偃占卜後說:“不好啊,不吉利!”獻公一心寵愛驅姬,不信他的話。於是又請來了另一個太卜有另一種方法占卜,誰知他也說:“先後不分,長幼無序,不應該立驪姬為夫人。”儘管如此,獻公還是選定吉日良辰,來到太廟祭告了祖宗,冊立驪姬為夫人。 驪姬被立為夫人後,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不少議論。大卜史蘇私下和大夫里克說;“不好了,晉國快要滅亡了,這可怎么辦?”里克大吃一驚,問:“亡晉的是難呀,”史蘇說:

重耳重耳
“還不是新夫人驪姬。”里克搖搖頭,表示不信。

史蘇進一步解釋道:“唉,夏桀寵幸妹喜,夏朝滅亡;紂王寵幸妲己,使商朝滅亡;幽王寵幸褒姒,周朝崩潰。今獻公寵幸驪姬,晉國還能不滅亡嗎!” 里克聽了,邊點頭,邊感慨地說:“有理,有理。”

獻公把驪姬立為夫人後,還想立奚齊為太子,就和驪姬商量。驪姬一聽,感覺時機還不成熟,怕大臣們反對,便跪下假惺惺對獻公說:“申生早已立為太子,為天子、諸侯和世人所知。如廢申生立奚棄,妾寧願去死。”說罷聲淚俱下。 再說,晉獻公有兩個心腹大夫。一個叫梁五,一個叫東關五。晉國百姓都稱他們為“二五”。這兩人專會阿諛奉承、拍馬溜須。誰知獻公偏偏喜歡他們,委以重任,派在外地視察國事。驪姬想立奚齊,心裡早已火燒火燎,可是還得裝模作樣。她想把此事交給“二五”去辦,但又不便直言明說。驪姬身邊有個能說會道的優施,捉摸透了她的心事,便乘機獻計說:“夫人想立奚齊為太子,這還不容易嘛?以封疆為名,把三位公子封分在外,不就可以從中行事啦?!” 驪姬聽罷轉憂為喜,忙說:“誰能替我辦這件大事呢?”優施說:“我聽人講,外臣‘二五’辦事周詳。只要他倆肯出頭露面,還愁太子立不成嗎?”

於是驪姬準備了大量的金銀財,讓優施重賄梁五和東關五。“二五”接受驪姬的東西後,受寵若驚,他們合計向獻公進言說:“曲沃是晉祖始封的土地,又是先君宗廟所在處,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蒲地與屈地(在山西吉縣)瀕臨黃河,緊挨戎狄外族,是邊防要地,這三個地方應該派自己人去鎮守,如能讓太於申生去曲沃,重耳、夷吾去蒲地和屈

重耳重耳
地,主公居中指揮,晉國江山定能堅如磐石,固若金湯”。獻公聽完“二五”的陳述,想了想說:“讓太子外出,不怕別人說閒話嗎?”東關五說:“太子,是未來的國君;曲沃,是宗廟所在地。太子去曲沃是再合適不過了。”獻公說:“蒲、屈兩地荒蕪淒涼,怎么好守呢?”東關五回答道:“不設防便是荒地。一建城池,荒野之地就變成熱鬧的都市了。”

獻公不知是計,聽信了“二五”的話,便命申生去守曲沃,太傅杜原款從行輔佐;重耳去蒲地,狐毛跟從;夷吾到屈地,呂飴甥相隨。為掩蓋眾人耳目,選派工匠到三地加固城牆,建築房屋。 三公於遠離晉都,只有驪姬的兒子奚齊和少姬的兒子卓子留在獻公身邊。驪姬大玩手段,獻媚取寵,越發得到獻公的喜愛。在公子遠出以後,晉國常常發生戰事。公子申生等不免經常回到晉都來商議國家大事,問侯君父健康。驪姬本來就厭惡申生,一見他回來,就憂慮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了。獻公二十一年秋天的一個晚上,驪姬作了一場惡夢,夢見了申生的母親齊姜。 第二天一早,驪姬傳喚太子申生進宮。驪姬說:“昨晚我夢見你生母進宮來了,想是我兒久沒祭祀了。”申生馬上表示明天就返回曲沃祭奠

第二天,申生匆匆忙忙回到曲沃,在宗廟裡大祭齊姜三天。祭奠完畢後,申生按照慣例,將祭奠用過的豬、牛、羊等肉類,派人送給獻公享用。這時,獻公正在外面打獵,驪姬便叫人把毒藥撒在祭肉上。兩天后獻公回來,廚師們忙把申生敬獻的祭肉烹調成各種佳肴美味,讓獻公品嘗。

重耳重耳
獻公正要夾肉,驪姬突然阻止道:“遠道來的食物,試試再吃吧。” 驪姬隨即潑了一碗肉湯,地上立刻燒起一個土包。又喚來一隻狗,餵了一塊肉,狗慘叫了幾聲就死去了。獻公還有點不相信,又叫來身邊的一個小官,叫他吃下祭肉後,也立刻身亡。 在驪姬的挑撥下,獻公大發雷霆,立刻發出詔命,要拿太子申生問罪。

申生得知這一訊息,又驚又氣,手下人勸他逃走,申生說:“父親已經老了,沒有驪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如果逃走,還要讓父親背上惡名。”不久,便自殺於曲沃宮中。 重爾和夷吾聽說申生死了,就前往晉都詢問。驪姬又向獻公挑撥說:“申生撒毒藥,看來重耳、夷吾是知道的。”兩公子得知驪姬又在暗算他們,就悄悄回到了各自的封地。多疑多忌的獻公見兩公子不辭而別,越發信以為真。立即派出軍隊,兵分兩路,去追捕重耳和夷吾二人。追兵來到蒲城,進入宮中,抓住重耳。一個名叫勃抵的小官逼著重耳自殺。重耳掙脫束縛,翻身逃跑,勃抵舉刀便砍,結果只砍下了重耳的半截衣服袖子。另一路追兵來到了屈城,夷吾跑到梁國(在陝西省韓城西南)。

稱霸

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做了國君,這就是晉文公。在晉惠公手下當過大夫的呂省、隙芮,雖已投降重

重耳重耳
耳,但一起秘密策劃要殺死重耳,另立別人做國君,又派人把捉拿過重耳的勃抵叫到家裡,結成同盟。勃抵從呂家出來後,思前想後,來到狐偃家中。狐偃聽了勃抵的話,便帶著他來到晉宮門前,他先進去把勃抵求見的要求,報告了重耳。重耳說:“罪人勃抵,能有什麼國家大事呢!想是懼怕當年殺我的事情,求你作個人情吧?”狐偃說:“古人說,即使是平民百姓的意見,君主也要很好考慮呀!何況國君新立,應該寬宏大量,不計較個人恩怨,舉賢任能,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重耳不聽狐偃的勸說,便打發到門外臭罵了勃抵一頓。勃抵聽罷哈哈大笑,說:“君在外邊逃難十九年,誰能看透世事呢?獻公是你父親,惠公是你兄弟,你們父子之間尚且相互殘殺,何況外人呢?君如不見我,那就算哪。可是晉國就要大難臨頭了!”狐偃聽出勃抵話中有話,再次向重耳進言說:“我想勃抵一定有機密大事。主公還是見他一面為好。”重耳這才勉強答應下來。勃抵走進宮來,沒有向重耳謝不殺之恩,只是向文公道喜,重耳莫名其妙,說:“我即位多時了,你怎么今天才來道喜呢?”勃抵說:“君即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有什麼值得祝賀呢,今晚召見我,你的君位才穩定,才是可慶可賀啊!”勃抵把呂、隙準備焚宮造反的企圖全部說了出來,重耳聽罷,不寒而慄,連夜制定策略,粉碎了叛亂

晉文公平息呂、隙叛亂後,舉行了復國封賞大典,原來跟隨他逃難的人,一下子都加官進爵,成了晉國顯赫一時的人物。那些同情過、接濟過他的人,也都做了官兒,此外,投降歸附的舊臣,也都做了適當安排。他還下令,特赦了呂、隙兩族的家眷隨從。至此,晉國結束了動盪不安的局面。

重耳重耳
在封賞中,不見有跟文公一齊出逃的介子推,介子推有個鄰居名叫張解,聽到此事,更是憤憤不平。一天他聽說文公下令尋找那些該封賞而沒有受到封賞的人,就連夜寫下一篇寓意深長的詩文,掛到了朝門上。

文公看後,想起了逃亡路上割股啖君的介子推,於是派人去尋找介子推,卻沒有找到。介子推是個性格耿直的人,回到絳都後,只朝見過一次文公,以後便託病在家,編織草鞋,伺候老母。晉文公論功行賞時,倒把他給忘記了,鄰居張解聽到這個訊息,就勸他趕快去找重耳請賞,介子推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作聲。他的老母親聽到這個消也勸他去找晉文公。介子推說:“我既不想官,又不想利,見他作什麼呢!”母子二人後來到了綿山隱居。

這些情況,晉文公一概不知。他找不到介於推,就派人把張解召到宮中,詢問介子推的下落,並且說,誰能找到介於推,必有重賞。張解就把介子推逃封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並答應領路到綿山,晉文公封張解為下大夫,以張解為嚮導,親自帶領一班文臣武將,到綿山尋找介於推。 晉文公派人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這時,有人建議說:“介子推最孝順。如放火燒山,他一定會背著老母親跑出來。”

重耳重耳
文公便下令燒山,一連幾天,大火才滅,可是,介於推始終沒有出來,晉文公派軍士搜山,只見他們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死於大樹底下。文公後悔萬分,就把介子推安葬在綿山之下,並為他建立祠廟一座,為了世世代代紀念介於推的功勞,晉文公還下令,把綿山改為“介休”,意思是介於推休息的地方,並把樹根刨了起來,命匠人做成二雙木鞋,不時會在腳上,呼為“足下”,以表示對介於推的思念。燒山那天,正是農曆清明節前一天,後來為了思念介子推,清明前一天禁菸止火,只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由。從此以後,我國北方各省,相沿成俗,年年都過寒食節,一直流傳至今。

公元前六三四年,就是晉文公即位的第二年春天,周天子使臣簡師父突然來到晉國宣讀詔命,詔命說,太叔(周襄王的弟弟)在狄兵的援助下,攻占了王宮,竊踞了。天子命晉、秦兩國出兵討伐太叔。晉文公聽了詔命,立刻與文臣武將商量出兵事宜。狐偃說:“過去齊桓公能建立霸業,做了諸侯之首,是因為他尊敬周天子。今日我君新立,要圖霸業,也必須這樣。不然秦國要走到我們前邊,可就不好辦了。”晉文公又召太卜郭偃卜算凶吉,選定吉日良辰,親自掛帥,率師開赴王都

太叔聽說晉師所向披靡,就進駐溫地(在今河南省),晉文公得

重耳重耳
知這個訊息,便兵分兩路:一路由右將軍隙溱等圍攻溫地,一路由左將軍趙衰等到鄭地竹川(在今河南省)迎接周天子返京。溫地的人們得知晉軍救駕,大兵壓鏡,就開門獻城,迎接晉軍。太叔正準備乘車逃跑時,被晉將魏仇一刀殺死。晉軍平息了太叔的,迎周天子還朝。天子周襄王為酬謝晉文公救駕之功,在宮殿里大擺宴席,款待晉文公和晉國有功將領,王都民眾爭相觀看晉文公,都說:“勝似當年的齊桓公!”

晉文公臨告別時,周襄王還把溫、原、陽樊、攢茅四個地方封給了他。晉文公為了收復這四處新的封地,把大軍駐紮在太行山南的地方,讓魏仇去平定陽樊,顛頡去接收攢茅,欒枝進駐溫地,他和趙衰親自前往原地。駐在原地的周朝卿土原伯貫,聽說晉軍要來,就傳出謠言,說晉君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所到之處,燒來搶掠,無惡不作。城中百姓,都信以為真,誓死不降晉侯。當晉軍來到城下,原城四門緊閉,不能進去。晉文公命令士兵只等三日,三日內不開城門,立刻解圍退兵。可是,到了第三天晚間,城裡就有人跑出來說:‘我們已探聽到真實情況,晉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準備明天開門獻城。”文公說:“我命令只等三日,明早自當離去。”一些謀臣對文公說:“城裡人就要開門獻城,我們多等一天不行嗎?” 文公嚴肅地回答:“民無信不立。信譽是立國的根本。如果我們貪圖原城,而失去信用,以後民眾還會信賴我們嗎?”

到第四天黎明,晉文公就率領大隊人馬離城回國。這時,城裡居民紛紛出城,追趕晉軍,一直追了三十多里。周朝卿士原伯貫也親自作書,願意投靠文公。在這種情況下,文公命令大隊人馬,就地駐紮。自己只帶著幾個近臣,返回原城,接受了百姓的歡迎,並以周朝的大禮接見了原伯貫。至此,原城百姓歸順了晉國,晉文公委任素有信用的趙衰留在原地,作了當地軍政長官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燦爛,人才輩出。通過此任務,能夠更全面的認識中國的歷史。學習和借鑑前輩們的高尚品質,提升自我的修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