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鎮[吉林省農安縣]

靠山鎮[吉林省農安縣]

農安縣靠山鎮位於吉林省農安縣東北部,伊通河北岸的松花江畔,農安、德惠、扶餘三縣(市)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5°39′,北緯44°46′。幅員面積88平方公里。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425毫米。鎮轄11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22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9,027人,其中農業人口25,159人。現有農村勞動力16,300人。全鎮耕地面積5,335公頃,盛產玉米、水稻、穀子、黃煙、瓜菜等農副產品。鎮內商貿經濟比較發達,是周邊鄉鎮的商品集散中心。個體、私營工商業戶發展到600多戶。農靠公路、德靠公路、青靠公路、中央大路,以鎮區為中心,呈放射狀分部,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農安縣農安鎮農安縣農安鎮

靠山鎮位於吉林省農安縣東北部,伊通河北岸的松花江畔,距農安縣城60公里,為農安、德惠扶餘三縣(市)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5°39′,北緯44°46′。幅員面積88平方公里。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425毫米。鎮轄11個行政村,一個街道辦事處,122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9,027人。其中農業人口25,159人。

全鎮耕地面積5,335公頃,盛產玉米、水稻、黃煙、瓜菜等農產副產品。鎮內商貿經濟比較發達,是周邊鄉鎮的商品集散中心。個體、私營工商業戶達到600多戶。農靠公路、德靠公路、青靠公路、中央大路,以鎮區為中心,呈放射狀分部,交通十分便利。

鄉鎮歷史

光緒十五年(1989)為農裕社,農安分防照磨移駐此地,翌年遷至朱家城子(今德惠縣屬)。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為心區,宣統二年(1910)改為六區,1926年設靠山鎮。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上半年此地曾是德農縣委、縣政府所在地。1984年為建制鎮。

鎮位於縣城東北60公里,距德惠縣城30公里,是縣東北部最大的集鎮。地處農安、德惠、扶餘3縣的交界處。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在該鎮紅石村匯合。境內兩面環水,江河岸線長17公里,漁業生產居全縣之首。

廣元店古城遺址在紅石砬子山崖上,崖下為大江,形勢極為險要,是遼代軍事要塞賓州所在地,崖下有渡口。鎮轄靠山街和韓銀鋪、後嶺、齊家屯、頭道溝、東排木、史家屯、聖水泉、臥牛石、燒鍋營子、腰窩堡、紅石等11個村。

自然地理

氣象氣候

黃煙黃煙

靠山鎮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鄰伊通河,流向向東。春夏季多西南風。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夏季最高33℃,年平均氣溫10?12℃。

地質地貌

鎮區在海拔190米左右,地勢平緩。鎮所在地北有一東西走向的山嶺,靠山鎮由此得名。地表黑土層厚度為5米左右。地震烈度為7度。地耐壓力為12T/?。地下水較豐富,但靠山主街道南的水含氟量較大,道北水質較好。地下靜水位一般距地面8?10米。最小降雨量為350毫米,平均降雨量425毫米。

基礎設施

鎮內電力供應充足,有二次變電所1座,主變容量為4000KVA,由東北電網高壓線66KV接入。鎮內有電視差轉台1座,輻射半徑可達20公里,有線電視已走進千家萬戶;程控電話裝機容量為6,400門,市話普及率達到85%;鎮內有中心國小、國中、高中學校各1所,村國小9所;有中心衛生院1個,11個村級衛生所。2002年投資新建了全縣一流的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全鎮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修復農安古塔所用的大塊青泥瓦在此定製,靠山是計畫生育先進鎮,1985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嘉獎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