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焦慮症

電磁焦慮症,指現實生活在里有些人談到電就會想到電磁輻射,影響到身體健康,從而產生的焦慮症。電磁輻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只有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機制,才能撥雲見日,粉碎謠傳。說到底,電磁輻射客觀存在,只有理性對待,科學防護,才能真正緩解電磁焦慮症。

簡介

高壓輸電線路周邊工頻電磁場水平有多大高壓輸電線路周邊工頻電磁場水平有多大

電磁焦慮症,是有些人談到電就會想到電磁輻射,而想到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從而產生的焦慮症。現在許多居民中存在著談電色變、談磁色變的現象。一些“高壓線致癌”、“誘發兒童期白血病”等“有害健康”的“專家”言論信息鋪天蓋地。實際上,電磁場並不等於電磁輻射。100千赫茲以下的頻段設備因頻率太低是不能產生有效的電磁輻射,因此也對身體健康沒影響。高低壓輸電線路也不存在電磁輻射。

產生原因

“裝修的時候,我特意在牆上鋪設了銅網,聽說這樣能防輻射。”
“我現在都不敢懷孕要小孩兒,也是怕有輻射。”
“高壓線、變電站現在都進了居民小區,怎么讓我們不擔心呢?!”
這些議論出自居住在北京立水橋附近“明天第一城”小區裡的幾個居民,他們自從入住到這個小區,就一直被電磁輻射這一問題困擾著。他們還自發地創建了貼吧、聊天群組來討論此事,但誰也不是很清楚到底電磁輻射是怎么回事。只是看到一些報導或者聽別人說,才引起我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在一些報導中、一些自稱專家的口中,經常不適當地把電場和磁場(或電磁場)描繪成“電磁輻射”,嚴重影響了公眾的感受,造成了公眾的誤解,有時還將其與“核輻射”高風險相關聯。有電壓就有電場,有電流就有磁場,當電器接入電源,電器周圍就有電場;接入電源的電器,即使電器開關關閉,電場依然存在。電器開關開啟,有電流通過,電器周圍就有磁場。任何對電磁場環境健康弱風險的過度渲染只會導致公眾擔憂,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伴隨著人們對電磁輻射的關注,防輻射的服裝也在市場上走俏起來,價格從百元到千元不等。特別是一些孕婦,幾乎人手一件。

實際情況

電磁場並不等於電磁輻射

其實,一般的輸變電設施產生的主要是50赫茲頻段的電磁場,按照國際權威組織標準規定,100千赫茲以下的頻段設備因頻率太低是不能產生有效的電磁輻射。並且,輸電線路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臨近的房屋形成防雷的“保護傘”,原因是當有帶電的雲團經過輸電線路時,雲團電荷可以通過避雷線安全地引導電流進入大地,起到防雷作用。
目前北京電力公司也在積極採取措施,降低輸變電設施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對一些10千伏的架空線實施入地改造,剪掉了密布街巷多年的電線,拔掉了林立的線桿,注重在設施建設管理、環保技術措施方面下工夫,促使電網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還設定了“公眾開放日”,向公眾介紹輸變電設施周邊的電磁環境,讓公眾科學地看待輸變電設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
電磁場自然產生,在地球上一直存在。自20世紀以來,由於電力需求、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工作方式和社會行為的改變等原因,使人造電磁場源的環境曝露不斷增加。每個人在家裡或工作中都曝露在許多不同頻率複雜混合的電場和磁場中。

消除

其實,從廣義上來說,各种放射性能量發射和電磁能量發射都屬於輻射。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界定了像紫外線輻射那種頻率非常高的電磁波才可稱為“電磁輻射”,它僅是電磁兼容領域的工程術語。而在極低頻場即100千赫以下,其存在方式為“電場”和“磁場”,對於高頻來說,較低頻率的電磁波通常被稱為“電磁場”。
WHO已經把認識與理解電磁場對健康的影響,納入環境健康領域的議案,並且組織發布了《制定以健康為基礎的電磁場標準框架》及《WHO“國際電磁場計畫”的評估結論與建議》,目的就是幫助公眾全面、科學地了解電磁場健康問題的權威信息,向全人類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健康保護水平。
雖然對於如何認識電磁場對人類健康的潛在有害影響,WHO已經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但是曝露標準的制定只是近年才開始的,目前有一些不同的國家標準。這也是造成公眾疑慮的原因之一。
即便在一個國家內,專家們的意見也不統一。應該把精力花在對WHO官方檔案內容的消化上,因為WHO的相關研究成果及導向在中國長期未得到重視,推薦的安全曝露標準也遭到了不負責任的非議。
不管是在會議論壇上還是在採訪過程中,不論是專家們還是普通民眾,他們都覺得有必要迅速組建政府、企業、科學家有效的風險對話機制與平台。通過與公眾的溝通與共商,就電磁場健康風險管理及適合國情的預防措施形成一定的共識,來消除“電磁焦慮症”。

影響

輸變電站設施建設在困擾中前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電力生產與傳輸業務的要求日益增長。不過,據電力公司有關部門統計出的情況顯示,近幾年來阻撓電力建設施工以及誘發社會事端或訴訟的事件與日俱增,有些地方的居民還會用懸掛“遷移變電站,還我健康”等標語的形式來抗議輸變電站修建在居民小區周圍。這樣不僅耗費了國家大量的社會資源,還使一些地區的輸變電建設與供應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
針對一些公眾認為地下變電站和架空線入地是否能解決電場、磁場曝露的問題,電力部門認為主要還是因為“難與城市景觀協調”以及“土地資源緊缺”,與“輸變電設施可能影響人體健康”無關。
雖然在居民小區輸變電站的建設上,仍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楊新村還是堅持“只要把真實的、科學的數據告訴老百姓,他們都是很通情達理的”。

科學家、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需要對話溝通

WHO一再強調,必須明確“健康危害”和“健康風險”的區別,危害是對人體健康的潛在損害;而風險只是人可能受到特定危害的可能性。WHO同時指出,在電磁場環境問題上,公眾的恐懼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求利益相關人——科學家、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建立有效的健康信息交流系統。在問題開始顯露時,及時啟動有效的對話與溝通,避免形成“事件”或“危機”。

輸變電工程周圍存在的電場與磁場是否對公眾存在潛在的健康影響,除了要向公眾傳播全面、客觀、均衡的健康公共信息進行必要的溝通了解之外,楊新村還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及企業決策層進一步強化以WHO“國際電磁場計畫”研究為指引的主動意識,把握並順應國際主流趨勢。建議儘早出台工頻電場與磁場曝露國家標準,但“反對以預防的名義把曝露限值降低到任意的水平,從而破壞限值所依據的科學基礎”。

心理疾病-焦慮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