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UESTC,Zhongshan Institute,簡稱中山學院),前身為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山大學孫文學院,1995年獨立建制,更名為中山學院。2002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中山市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主辦,學校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成為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的獨立學院,是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的17個常務理事單位之一。學院獲得“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廣東省高校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學校”,國內首家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的獨立學院。截止到2015年,學院有校園面積近700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在校生1.7萬餘人,教職工近千人。學校建設有教學實驗室87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超億元。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中文名稱: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英文名稱: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stitute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學院路一號

學校網站:www.zsc.edu.cn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實行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相對獨立的管理。學院建設、發展所需的全部經費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學院共同籌措,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坐落於廣東省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和沿海改革開放城市,工農業年產值超二千億元。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花木似錦、四季常青,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環保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文明城市,並獲得聯合國頒發的“人居獎”。200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順德、東莞等城市相鄰,形成了珠三角最活躍的經濟圈。這裡匯聚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各類企業,包括世界知名500強的企業,是國內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學院位於中山市中心蓮峰山麓,占地600畝,建築面積23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5.6億元。學院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是中山市“園林式單位”。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科學實驗大樓,高標準學生公寓、學生食堂、運動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擁有專業實驗室50多個,所有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座位達13000餘座,圖書館藏書50多萬冊。
學院堅持“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辦學理念,結合中山市支柱產業和學院優勢設定專業,努力培養高層次套用型人才。擁有電子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化學與生物系、自動化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國語系、藝術設計系、體育部,33個本科專業和29個專科專業,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理工滲透,經、管、文共同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共有教職員工737人,其中專任教師58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教師總數的38%;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占教師總數的70%以上;年齡在35歲以下的占40%,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輕、學歷層次高、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團隊。
成立了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研究與開發、區域經濟、嶺南與香山文化等8個研究所。建立了4個市級科研平台和1個省級研究基地。建院以來,共承擔國家、地方各級各類研究課題20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15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被SCIEIISTP收錄的論文成倍增長,科研經費連年翻番。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20多項,市級50多項,為中山乃至廣東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全日制在校學生總人數已超1萬人,其中,本科生10000多人,成為了中山市乃至珠三角地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幾年來,在全國大學生各類學術、科技、文體等競賽中不斷取得優秀成績,共獲得國家、省級以上的獎勵近100項。考研人數逐年增加,2007年,54名同學被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外名牌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隨著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全日制畢業生的歷年的總體就業率都在97%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繼續教育也達到萬人規模,並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在職研究生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積極探索國際合作辦學的新路子,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與地區的眾多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近年來,學院致力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素質的培養,2006年成為國內首家全面通過ISO9000認證的獨立學院,名列中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200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牌獨立學院,並成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獨立學院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學院設有優秀新生獎學金和各類單項、綜合獎學金,鼓勵優秀考生報考我院,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開設了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選修課和第二學位課程,組建了大學生藝術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並經常舉辦高水平的學術講座,為學生全面成才創造條件。

歷史沿革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學校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期(1986年-1995年)

1986年10月20日,學院的前身“中山大學孫文學院”在中山大學、中山市委、市政府及海外華僑吳桂顯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正式成立,成為偉人故里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府,由著名學者、中山大學袁偉時教授擔任第一任院長。這是一所在改革開放號角的激勵下成長起來的高等學府

第二階段:探索期(1995年-2002年)

1995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山大學孫文學院獨立建制,並更名為“中山學院”,實行省市共同領導,以市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

第三階段:成長期(2002年-2006年)

2002年5月2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與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定。同年12月6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正式掛牌成立,掀開了中山學院辦學史的新篇章。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據學校官網2015年8月信息顯示,學院設有電子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與食品學院(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經貿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9個二級學院35個本科專業,7個一級學科,22個二級學科,初步形成了以電子類專業為核心,工、管為主幹,工、管、經、理、文、法、藝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

院系名稱 專業設定 創辦時間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技術及物聯網) 2000年
軟體工程(軟體開發技術、數字媒體與遊戲軟體開發)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通信技術)
電子信息學院 通信工程 1988年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光源與照明)
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 1986年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法學 1988年
新聞學
會展經濟與管理(旅遊、會展與酒店管理)
行政管理(公務員與政府雇員,企業行政管理,社會管理與社會工作)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材料化學(電子與信息功能材料) 1988年
套用化學(精細化工、印製電路製造工藝、分析測試)
環境工程
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安全)
外國語學院 英語(文化與傳播、翻譯) 1986年
日語(國際貿易、翻譯)
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國際貿易)
機電工程學院 自動化 1993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
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1988年
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產品設計
工業設計
動畫(數字藝術方向)
經貿學院 金融學 1987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電子商務

教學建設

2014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擁有1個省級精品課程,建立教育部同步精品課程公開課。

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評為廣東省特色專業,“

工程力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計算機套用技術二級學科被評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實驗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嵌入式系統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0餘個項目獲得國家、省級教研教改項目立項。
學校有先進的科學實驗大樓,擁有高水平教學實驗室87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達9260萬元。

師資隊伍

截止2015年,學校有教職工近千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教師總數的40%,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占教師總數的80%以上,湧現出一批南粵優秀教師、十佳感動中山人民教師、中山市優秀拔尖人才、中山市優秀教師、中山市十傑市民。同時聘請了100餘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在學院授課或講學。

教學團隊

序號 所在二級學院 姓名 職稱 研究方向
1 機電工程學院 顧曉勤 教授 機電一體化,工程力學
2 機電工程學院 王連圭 教授 非線性系統控制,智慧型系統控制
3 機電工程學院 熊矢 教授 機械設計及製造
4 機電工程學院 侯佐崗 教授 機械設計,工程力學
5 機電工程學院 喬桂芳 教授 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
6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申群喜 教授 社會發展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7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肖飛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孫中山研究
8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莫萬友 教授 國際法學,憲法學與行政學
9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張存儉 教授 行政管理
10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劉永忠 教授 社會發展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11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孫延一 教授 現代分析技術方法
12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劉常坤 教授 新材料
13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王悅輝 教授 納米光電材料和信息功能材料
14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董軍 教授 環境生態修復
15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李梅 教授 微生物基因工程
16 材料與食品學院 (原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游自立 教授 分子神經生物學
17 外國語學院 鄧雋 教授 現代英語,英美語言理論,翻譯理論與實踐
18 外國語學院 楚軍 教授 句法學,功能語言學及語篇分析
19 外國語學院 任麗波 教授 跨文化研究與套用語言學
20 外國語學院 張春鳴 教授 英國文學
21 管理學院 趙晷湘 教授 西方經濟學,消費者行為學
22 管理學院 王京安 教授 創新管理,戰略管理
23 管理學院 蔡尚斌 教授 企業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24 管理學院 艾興政 教授 供應鏈協調機制與運營模式
25 管理學院 李亞靜 教授 公司金融,資本市場
26 管理學院 邵雲飛 教授 創新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27 電子信息學院 徐建華 教授 電子信息工程(電磁學、微波技術與天線)
28 電子信息學院 吳堅強 教授 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電子學和光電子學)
29 電子信息學院 曾葆青 教授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
30 電子信息學院 馬雲輝 教授 通信工程(天線理論與設計,射頻電路設計)
31 電子信息學院 張正明 教授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設計,信號處理和無源目標定位)
32 電子信息學院 遲欽河 教授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
33 電子信息學院 王仕璠 教授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光學)
34 電子信息學院 喻志遠 教授 電子科學與技術(無線電物理)
35 計算機學院 李文生 教授 數學媒體技術
36 計算機學院 傅瑜 教授 嵌入式系統及其套用
37 計算機學院 段琢華 教授 移動機器人故障診斷
38 計算機學院 楊會志 教授 數據挖掘,電子商務套用開發
39 計算機學院 鄧春健 教授 嵌入式系統及其套用
40 經貿學院 曹細玉 教授 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流
41 經貿學院 梁士倫 教授 經濟學,產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42 經貿學院 馬驥 教授 金融學
43 經貿學院 夏遠強 教授 電子商務,ERP套用
44 經貿學院 邵培基 教授 電子商務,管理科學
45 經貿學院 修桂華 教授 電子商務
46 藝術設計學院 崔平平 教授 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裝飾藝術
47 藝術設計學院 吳國欣 教授 視覺傳達和展示設計
48 藝術設計學院 陳瑞林 教授 美術史論
49 藝術設計學院 黃建成 教授 環境藝術設計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15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已建成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分室、2個省級研究基地、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6個市級研究平台、16個研究院所。
序號 國家重點實驗室
1 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分實驗室
序號 研究院所
1 市金融研究所
2 數字醫學研究所
3 套用電子技術研究所
4 區域經濟研究所
5 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6 市制度創新研究院
7 市制度創新研究院
8 市經濟研究院
9 計算機套用與開發研究中心
10 電子商務套用開發中心
11 嶺南與香山文化研究所
12 孫中山研究所
13 市社會發展研究院
14 市科技情報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止至2015年,135個科研項目獲得獎勵,其中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44項,市級科研獎勵90項,2008年馬爭教授研究團隊科研項目“基於虹膜的識別方法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截止至2015年,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8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省部級項目73項、市級項目227項,年科研到帳總經費逾千萬。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2012年度中山市科技計畫項目共有27項項目(獲得中山市科技資金)名單如下: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1 20123A313 一種產品自動裝配直角坐標機器人的研製 李博
2 20123A314 智慧型港口綜合作業調度平台系統的研究 梁瑞仕
3 20123A315 現實約束條件下貨物裝載規劃軟體的開發 楊會志
4 20123A316 真空輻射條件下廣式臘腸烘乾關鍵工藝的研究與實現 沈文浩
5 20123A317 中山市蝦養殖病害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 李梅
6 20123A318 低值魚的深度酶解及天然賦香技術研究 李琳
7 20123A319 低溫無鉛納米銀導電漿料的研製 王悅輝
8 20123A320 一款寬直流輸入電壓高效率LED電源的研究 何惠龍
9 20123A321 低成本小型遊藝設備專用變頻器的研製 劉金華
10 20123A322 木器用醯肼改性納米含氟丙烯酸乳膠漆的研製 喻冬秀
11 20123A323 基於樣圖的紋理合成在遊戲場景繪製中的套用研究 鄒昆
12 20123A324 基於機器視覺的永磁鐵氧體磁鐵轉子特徵參數及表面質量線上檢測系統研製 於曉光
13 20123A325 透明薄膜材料缺陷檢測儀 劉艷
14 20123A326 基於雷射冷原子ZB效應的量子信息處理 高玉梅
15 20123A327 風電場功率預報軟體開發 王桓
16 20123A328 中山市五桂山昆蟲網站的創建 張玉山
17 20123A329 一種新型離線式LED驅動電源研究與設計 石世光
18 20123A339 產業轉型背景下中山創新型人才開發的對策研究 葉立新
19 20123A330 中山市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機制與成長路徑研究 馬榮華
20 20123A331 中山五金鎖具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人才戰略研究 吳國鋒
21 20123A332 中山市科技旅遊資源評價及其開發研究 龍良富
22 20123A333 產業升級與勞資博弈轉型及和諧構建研究 歐陽白果
23 20123A334 後危機時代中山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與發展策略研究 曹細玉
24 20123A335 中山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法治保障措施研究 莫萬友
25 20123A336 基於光纖光柵的大電機定子測溫系統 於效宇
26 20123A337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紡織整染企業智慧型倉儲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 夏百戰
27 20123A338 電子設備散熱系統可靠性評估技術研究 彭偉

建院以來,共承擔國家、地方各級各類研究課題20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15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被SCI、EI、ISTP收錄的論文成倍增長,科研經費連年翻番。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20多項,市級50多項。

學術資源

截止至2015年,學校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220餘萬冊,並以年10萬餘冊的速度遞增,中外文報刊1300餘種。館藏本著以“IT為特色,兼顧文理”的發展方向,拓展電子、通信、機械、計算機、經濟管理、外語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文獻信息資源的收藏。在數位化方面,圖書館參加了廣東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和廣東省網路圖書館的建設,實現全省高校圖書館文獻共建共享。

合作交流

排行 時間 主題
1 2015-01-05 清華大學陶磊副教授講座通知
2 2014-12-25 《從稅務稽查案例看企業稅務風險控制》講座通知
3 2014-12-17 “人類活動系統的複雜性”講座通知
4 2014-12-16 “產品、服務設計與創新”講座通知
5 2014-12-10 《關於大學“學”與“教”的思考》講座通知
6 2014-12-04 《納什均衡與博弈論——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講座通知
7 2014-11-25 如何做好本科教學
8 2014-11-25 電子設計與工程理念
9 2014-11-25 真空電子學的研究內容、發展歷史,真空電子器件的種類及套用
10 2014-11-25 藍馬藝術介紹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校徽
整個畫面呈圓形。寓意凝聚、圓滿、至善。

中心兩橢圓寓意電子軌跡,其形狀又抽象為兩個搖籃,將“e”抱在懷中,寓意“中國民族電子工業的搖籃”。UESTC,學校名稱英文縮寫。UESTC置於構圖正中,寓意國際化和致力於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追求。深藍軌跡,寓意高新技術源頭。橘紅軌跡,寓意電子科大人豪邁的氣概和蓬勃的朝氣。構圖以“e”為核心,幻化成兩個極具動感的圓弧,團結在UESTC周圍,象徵電子科大人進取、拓新的精神。

外圈部分:藍色寓意學校環繞於科技的海洋,學校是創新人才的基地。

“e”為Electronic(電子)縮寫。構圖以“e”為視覺核心,表達如下思想:

1)學校的學科特徵,在電子領域的傑出貢獻。

2)學校未來的辦學方向,即堅持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

3)傳達e世紀的時代特徵和電子科大人勇立科技潮頭的時代品質。

社團文化

學術科技類
自動化科技協會 遊戲研發協會 星火電子社 數學建模協會 普法社
跨境電商 會展協會 觀鳥協會 工商管理協會 電子設計協會
電腦協會 財管學社 辯論協會 PC-helper電腦社  中山嵌入式協會 
文化藝術類
英語角 夜染未央古風社 演講與口才協會 文化創意協會 生生花藝協會
日語學社 木槿韓語社(新成立) 蓮峰書畫社 讀者協會 大小圈(新成立)
采虹攝影社 FTU外教聯盟 ETC主持協會
公益實踐類
職業生涯與發展協會 心靈驛站 校友促進會 校調研兼職中心 校報
消防協會 物流協會 微視界協會(試行) 投資與理財協會 天翼學子俱樂部
青春健康同伴社 啟學協會 企事業交流與開拓者協會 綠色環保協會 就業與人才協會
家教中心 大學生調查社(新成立)創業者聯盟
文娛拓展類
音樂協會 新視語話劇社 天野動漫社 青春交誼舞協會 啟航音樂社
魔方協會 蒙太奇電影社 拉丁舞協會 健美操協會 笛簫葫蘆絲協會(新成立)
CGS街舞社
體育競技類
足球協會 腳踏車協會 中弈棋社 月影輪滑社 羽毛球協會
游泳協會 武術協會 田徑協會(試行) 檯球協會 青木跆拳道協會
桌球協會 排球協會 籃球協會 定向運動協會

現任領導

序號 職位 姓名
1 黨委書記 袁正希
2 院長 徐建華
3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馬緒榮
4 副院長 吳堅強
5 副院長 龍起達
6 副院長 劉常坤
7 副院長 葉立新

知名校友

序號 姓名 單位 職位 行業 畢業年份
1 劉廷玉 中山日報 黨委書記 媒體
2 余錫盆 中山古鎮鎮 黨委書記 政府 1986中文
3 鄧柱標 賓德企業 董事長 企業 1987經管
4 何龍祥 祥子手繪 總經理 藝術
5 肖偉林 龍騰集團 董事長 網際網路 2013計算機
6 白鴻飛 阿里鄰居 總經理 網際網路 2013電子學院

校園環境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坐落於廣東省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和沿海改革開放城市,工農業年產值超二千億元。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花木似錦、四季常青,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環保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文明城市,並獲得聯合國頒發的“人居獎”。200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順德、東莞等城市相鄰,形成了珠三角最活躍的經濟圈。這裡匯聚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各類企業,包括世界知名500強的企業,是國內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學院位於中山市中心蓮峰山麓,占地600畝,建築面積23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5.6億元。學院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是中山市“園林式單位”。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科學實驗大樓,高標準學生公寓、學生食堂、運動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擁有專業實驗室50多個,所有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座位達13000餘座,截止至2015年,學校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220餘萬冊,並以年10萬餘冊的速度遞增,中外文報刊1300餘種。

未來發展

“十一五”期間,學院將繼續夯實基礎,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以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朝著建設廣東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本科院校的目標奮勇前進。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前身為中山大學孫文學院,是1986年10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1995年獨立建制,更名為中山學院。2002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獨立學院,是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的17個常務理事單位之一。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實行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相對獨立的管理。學院建設、發展所需的全部經費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學院共同籌措,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積極探索國際合作辦學的新路子,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與地區的眾多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近年來,學院致力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素質的培養,2006年成為國內首家全面通過ISO9000認證的獨立學院,名列中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200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牌獨立學院,並成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獨立學院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學院設有優秀新生獎學金和各類單項、綜合獎學金,鼓勵優秀考生報考我院,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開設了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選修課和第二學位課程,組建了大學生藝術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並經常舉辦高水平的學術講座,為學生全面成才創造條件。
“十一五”期間,學院將繼續夯實基礎,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以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朝著建設廣東省乃至中國知名的本科院校的目標奮勇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