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

市長:陳良賢,男,1963年9月出生,廣東惠來人,省社科院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常務副市長:謝中凡。副市長:馮煜榮,譚培安,楊文龍,吳月霞,賀振章。秘書長李俊。

基本信息

中山市人民政府是中山市的行政管理機關。政府辦公地址:中山市松苑路1號。

政府現任領導

主要領導

市長:陳茂輝
常務副市長:鄧小兵謝中凡

中山市人民政府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副市長:韓澤生司徒偉湛馮煜榮唐穎譚培安殷昭舉

市長簡歷

陳茂輝,男,1961年10月出生,廣東翁源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1976年10月參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簡歷:
1976年10月後任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官渡公社通信員、財務管理員
1981年5月後任翁源縣委農村部幹部,
1983年11月後任翁源縣江尾區團委書記(期間: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華南師範大學政治專修科團乾班脫產學習),
1986年12月後任共青團翁源縣委副書記,
1988年5月後任翁源縣官渡鄉黨委副書記、代鄉長,
1988年7月後任共青團韶關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1991年12月後任共青團韶關市委書記、黨組書記(期間: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掛任團中央統戰部部長助理),
1995年12月後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期間: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學專業學習),
2000年4月後任陽春市委書記,2003年5月後任清遠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2004年9月後任清遠市委副書記(期間:2006年7月至9月參加省第二期市廳級領導幹部出國培訓班學習),
2008年8月後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援川工作組組長(正廳級),
2011年2月後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政府組成部門

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中山市教育局
中山市公安局邊防分局
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中山市外事僑務局
中山市公安消防局
中山市體育局
中山市農業局
中山市水務局
中山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局
中山市科學技術局
中山市氣象局
中山市文廣新
中山市衛生局
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中山市審計局
中山市民政局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中山市財政局
中山市環境保護局

中山市檔案局
中山市林業局
中山市公路局
市交通運輸局
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中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中山市國土資源局
中山市規劃局
中山市建設局
中山市法制局
中山市旅遊局
中山市公安局
中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中山市統計局
中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法院和檢察院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
中山市人民檢察院

市垂直管理部門

中山市海事局
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山市地方稅務局
中山市國家稅務局
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

中山航道局
中山邊防檢查站
中山海關

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中山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
中山廣播電視台
中山市科學館
中山市供銷合作聯社
中山鹽業總公司
中山市中山圖書館
中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中山市生產力促進中心
中山市人才交流管理中心

簡介

中山市人民政府是中山市的行政管理機關。
中山,古稱香山。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1152年設立香山縣,1925年,改名為中山縣,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中山市是全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現轄6個街道、18個鎮,面積1783.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6.84萬(六普)。
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素有華僑之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的美譽。1866年11月12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誕生在南朗鎮翠亨村。
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民滿意城市,中國和諧之城,中國大陸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暢通工程模範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品牌經濟城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全國全民健身樣板城市,中國和諧之城,教育強市,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1]
政府辦公地址:中山市松苑路1號。市長:陳良賢,男,1963年9月出生,廣東惠來人,省社科院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常務副市長:謝中凡。副市長:馮煜榮譚培安楊文龍吳月霞賀振章。秘書長李俊。

市垂直管理部門

中山市海事局
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山市地方稅務局
中山市國家稅務局
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
中山航道局
中山邊防檢查站
中山海關

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

中山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
中山廣播電視台
中山市科學館
中山市供銷合作聯社
中山鹽業總公司
中山市中山圖書館
中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中山市生產力促進中心
中山市人才交流管理中心[2]

行政區劃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街道、18個鎮;鎮(街道)下轄若干個行政村和社區;行政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鎮辦事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機構為街道辦事處;行政村辦事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辦事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2.3萬。祖籍本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人。
中山古稱香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建制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稱中山縣。1949年10月30日,中山縣解放,後來逐漸分出珠海縣、斗門縣(大部分)和劃出部分地方歸番禺縣、順德縣、新會縣。1983年12月22日,撤銷中山縣,設立中山市(縣級),以中山縣的行政區域為中山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1月7日,中山市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轄。
廣東省中山市是全國五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簡稱“直筒子市”,其它四個為廣東省的東莞市、海南省的三亞市、海南省的三沙市、甘肅省的嘉峪關市)之一,行政區劃代碼442000,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駐中山市東區街道松苑路1號。
截至2011年9月1日,廣東省中山市下轄
6個街道
18個鎮
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即:中山港街道)
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