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松

雙龍松

雙龍松,位於安徽省黃山的北海景區,因此松在離地面2米以上處分成兩根軀幹,橫空出世,斜上雲天,像是兩條出水蛟龍,故名雙龍松。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雙龍松雙龍松

雙龍松分作兩乾,從石壁隙縫中伸出,盤鏇虬曲於懸崖峭壁之上,形似雙龍嬉戲於雲海松濤之中,故名。雲霧中或陰雨天氣,遠遠望去,鱗甲閃動,角嶄髯張,更為神似。

1977年雙龍松遭雷擊後枯死,現樹幹尚存。往日那下臨深淵.吞雲吐霧,剛勁威武,勢若騰飛的姿態仍形神俱在,遊人依然可以領略和欣賞。

《採桑子悼雙龍松》詞記之:“群松難比芳姿俏,昔日成雙,難再成雙。雷奪青春骨仍香。茫茫幻海雲無際,似有龍翔,不見龍翔。剩有殘軀我斷腸。”

歷史背景

雙龍松雙龍松

水晶嶺古道側是靈山最長、最高、歲月痕跡最深的一條花崗岩石級古道。古道全程30華里,最高處海拔948米。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高南峰深路村胡仕連出資開鑿水日石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南塘老道邀縣治孫時集資在嶺頂卷石為亭,名“永世亭”,亦稱水晶石洞。翌年,清水五都,高南峰十六都兩地居民,捐巨資將全部路段鋪上石級。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汪勝絲、祝伯英、汪仕填等人,捐資鑿寬水晶石梯,並鋪上石級,石壁上明萬曆六年石刻猶存,水晶嶺古道溝通靈山南北,糧食、山貨、土紙等物品進出均靠此道,因此鄉民來往絡繹不絕,輔助挑擔的“打杵”篤篤有聲。1992年起,古道兩端修築盤山公路,徒步石級道縮短為15華里。

觀賞價值

站在雙龍松側,舉目遠眺,水晶山下的千畝梯田盡收眼底,氣勢恢宏,極為壯觀。古松、古道、梯田、日出,交相輝映,給遊客一個美的視覺衝擊,令人遐想聯翩。

黃山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