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雪芽

陽羨雪芽

陽羨雪芽,是江蘇省宜興南部陽羨遊覽景區的著名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陽羨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據蘇軾“雪芽我為求陽羨”詩句而得之。陽羨雪芽條索緊直有鋒苗,色澤翠綠顯毫。香氣清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勻完整。陽羨雪芽是宜興老字號茗茶。陽羨雪芽主要採制非常重視鮮葉原料,主要是楮葉、浙農139等良種茶樹上的芽苞或一芽一葉初展,採取傳統工藝和現代名茶機械精製而成。以湯清、芬芳、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陽羨雪芽陽羨雪芽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東漢末年,就已有宜興生產茶葉的記載。三國孫吳時代,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唐代,宜興以產“陽羨茶”進貢著名。唐肅宗年間,常州刺史(舊宜興屬常州)李棲筠到宜興,有個和尚送來“陽羨茶”,李棲筠會集賓客品飲。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為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嘗同僧進獻的佳苟後,認為“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此,“陽羨茶”被選人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大致在唐代肅宗年間,常州剌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嘗和鑑定貢茶的任務。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通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蝗宴”。當時稱此種茶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誠可知,江蘇宜興距京城(今北京)有數千里之遙,不知累壞了多少驛役?累死了多少駿馬?……正如唐代詩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詩曰:

“凌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貼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

“陽羨貢茶”,產於宜興的唐貢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贊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

至於“陽羨茶”的始源,據《宜興縣誌》載,飲茶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叫潘三的農民,後來被尊之為宜興的“土地神”。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引“重修義興茶舍記”:有一位和尚把陽羨山中產的野茶送給當時的常州太守李棲筠,經他請陸羽鑑定後,建議當作佳物進貢給唐代宗皇帝,時間是大曆年間(766年左右)。僅次於陸羽的第二位“茶聖”。詩人盧仝,寫下了“天子愛喝陽羨茶,百昌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清初劉繼莊的《廣陽雜記》記有“天下茶品,陽羨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評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藥味,龍井茶有豆味,而陽羨茶有‘金不味’,夠得上茶中上品”。東鄰日本十分慕名“陽羨茶”。

生長環境

陽羨雪芽生態環境

宜興市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東瀕太湖,南與浙江長興、安徽廣德毗鄰,西接溧陽,北連武進,交通便捷,經濟發達,是中國紫砂茶壺主產地,丁山陶瓷聞名中外,歷來有中國陶都之稱。宜興南部是地勢起伏的丘陵山區,山巒重疊,地勢較高,域內岕塢連綿,境內石炭岩溶洞頗多,宜興還有“竹海”美稱,那裡翠竹茂密,連崗接坡,層巒疊翠,雄偉壯觀。宜興,瀕臨太湖,層巒疊嶂,風光綺麗,更兼有“善卷”、“張公”、“靈谷”三洞之勝,海內外遊客在飽覽了宜興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後,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陽羨茶”來品嘗一番。泡出來的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堪稱茶中佳品。

陽羨在歷史上是一個古老茶區,位於江、浙、皖三省交界處,有父子嶺大毛山馬蜂嶺、啄木嶺、懸腳嶺白卯山西川嶺黃塔山三洲山,峰巒起伏,竹木茂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產茶歷史悠久,所產名茶在唐代統稱為陽羨茶。

氣溫: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3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4月和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4℃、16.7℃。年平均無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5日,終霜日為3月29日,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4月15日,終止於11月4-9日;≥0℃積溫為5085-5500℃;≥10℃積溫為4384-4750℃。

陽羨雪芽產地

光照: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總量射量73%。年日照時數為2000-22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據統計,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濕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濕潤地帶。

土壤:土壤類型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品質特徵

陽羨雪芽採摘細嫩,製作精細,外形纖細挺秀,色綠潤,銀毫顯露,香氣清鮮幽雅,滋味濃厚清鮮,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幼嫩,色綠黃亮。陽羨雪芽經高溫殺青、輕度揉捻、整形乾燥、割末貯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質特徵為:外形緊直勻細,翠綠顯毫,內質香氣清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葉底嫩勻完整。

保健功效

陽羨雪芽陽羨雪芽

1、堅固牙齒
陽羨雪芽茶葉中含氟量較高,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
2、防輻射
陽羨雪芽茶葉中的脂多糖具有防輻射功效。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
3、降血壓
陽羨雪芽茶葉加工形成的a一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4、解毒
神農嘗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5、抗癌
陽羨雪芽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可以對一種參與特定癌症形成的分子起到抑制作用。
6、瘦身
英國一份營養調查結果顯示,長期享用下午茶的女人更苗條據了解,茶含有脂肪酸除脂解膩。
7、防口腔異味
陽羨雪芽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從而有效地防止口腔異味。
8、延年益壽
陽羨雪芽茶葉中微量元素錳、鋅、硒,維生素c、p、e及茶多酚類物質,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因而經常飲茶確有一定延年益壽之功。
9、治療粉刺
陽羨雪芽茶具有抗菌、消炎和減少激素活動的作用,成了治療粉刺的上佳選擇。

獲得榮譽

陽羨雪芽在1915年在巴拿馬賽會獲金獎。獲地理標誌保護: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江蘇省宜興市茶業協會申請對“陽羨雪芽茶”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10年4月14日準予登記。
保護範圍:陽羨雪芽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江蘇省宜興市丘陵山區的張渚、西渚、太華、新街、丁蜀、湖父、徐舍、宜城、環科園9個鎮(街道、園)。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1'~120°03',北緯31°07'~3。

社會評價

唐肅宗年間,“茶葉祖師”陸羽飲品“陽羨紫筍茶”後大為讚賞,認為陽羨紫筍茶“芳香冠世產”。 隱居宜興茗嶺的唐代詩人盧仝曾作詩道:“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曾在宜興居住的著名詩人杜牧在《題茶山》詩中,也寫下了“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泉嫩黃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中國名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