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學院

陽光學院

陽光學院成立於2001年,由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州大學和陽光控股共同舉辦,是福建省首批設立的獨立學院。201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為福建省首批轉設為獨立設定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近年來,學院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平安校園”、“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多項榮譽。近四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平均為95%。截至2015年12月,陽光學院開設涵蓋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的28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近800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陽光學院陽光學院
2001年,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創辦,是福建省首批創辦的獨立學院。

2003年底,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的獨立學院。

2011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5年4月28日,成為福建省首批獲批為獨立設定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管理系、財會金融系、外經貿系、人文社科系(文化傳播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法律系、藝術系、計算機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學院、基礎教研部等教學單位。

系別名稱 專業名稱
管理系 工商管理 酒店管理 市場行銷(專升本)
市場行銷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專升本)
財會金融系 會計學 財務管理 金融學
會計學(專升本) 金融學(專升本) --------
外經貿系 日語 國際經濟與貿易 英語(商務英語)
人文社科系 行政管理 套用心理學 文化產業管理
廣告學 -------- --------
法律系 法學 -------- --------
藝術系 音樂學 美術學 舞蹈學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路工程 軟體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系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物聯網工程
數字媒體技術 -------- --------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師資力量

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47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占71.8%,副高以上職稱占42.2%。師資隊伍位列《武書連2015中國獨立學院教師創新能力排行榜》第41名。

教學建設

陽光學院陽光學院
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承擔了多項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精品課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項目;與100多家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係。
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福建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銅獎;福建省結構設計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尖烽時刻”酒店管理模擬全國大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二、三等獎、“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福建省二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福建賽區選拔賽等多項榮譽。
福建省特色專業法學(2011年)
福建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法學(2012年)、電子信息工程(2012年)、市場行銷(2012年)
福建省精品課程:企業經濟法(陳訓敬,2008年)、民法(陳訓敬,2009年)、商法(林發新,2009年)、診所式法律教育(陳訓敬,2010年)、貨幣銀行學(蔣纓,2010年)、國際貿易實務(鄭秉秀,2011年)、單片機及其套用系統設計(劉大茂,2011年)等
福建省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獨立學院套用型法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性實驗區(2010年)、雙課堂體系套用型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1年)
福建省“十二五”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綜合實驗教學中心(2013年)
福建省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基於新媒體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研究(2014年)
福建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2012年)、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2012年)
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民辦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點(2010年)、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模式試點(2011年)、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教師自助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試點(2011年)

教學成果

陽光學院陽光學院
學院重視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2010年以來,我院連續在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省社科規劃、省中特理論等項目立項上取得突破,承擔各類課題近150項。在武書連《2014年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中,我院教師創新能力在全國近300所獨立學院中排名第34位;在浙江樹人大學與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2014中國獨立學院科研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中,我院科研競爭力排名第27位。

基礎設施

學院建有設施先進的、設備較為完善的各類實驗室105個。數字模擬法庭、商務綜合實驗室、網路工程實驗室、基礎心理學實驗室、虛擬演播室、錄音棚、信息處理與DSP技術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占地2.1萬平方米、多功能的圖書館,藏書84萬多冊;擁有學術報告廳、音樂藝術中心、網路中心、游泳池、塑膠田徑場、咖啡屋等現代化教學、生活設施。

教學質量

學院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共承擔省級以上教改項目100餘項,包括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精品課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項目;與100多家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係,積極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廣闊的平台。

人才培養

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福建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銅獎;福建省結構設計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二、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南賽區一等獎等。多名學生考取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利物浦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多名自主創業的學生資產超過千萬元。

開放辦學

陽光學院陽光學院
學院倡導開放式辦學理念,不斷加強與境內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與英國考文垂大學等多所國外大學合作開展“3+1”、“2+2”雙學士學位和本碩連讀的留學項目,與日本廣島大學等開課程合作項目。與世新大學、東海大學、台灣暨南國際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友好交流與合作關係,每年選派師生赴台研修學習。
學院積極推進“雙百工程”(百名名師、百名實務專家進校園),先後有80多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台灣大學以及挪威、日本、新加坡等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到訪學學院開設講座,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學院還聘請清華、北大、浙大等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在“剛健篤實、輝光日新”的校訓精神的引領下,堅持“責任、真實、陽光”的人才培養核心價值,陽光人砥礪前行,潛心做事,不斷推動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正朝著高水平創業型套用技術大學的奮鬥目標前進!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船政文化研究中心、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軟科學研究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研究所、海峽西岸產權會計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法學研究所、物聯網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2012年,學校共獲得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6項,福建省教育廳課題22項。
2014年,學校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省級課題立項數創新高。學院承擔了泉州、莆田、平潭綜合實驗區等政府、企業委託項目,橫向課題經費實現增長,決策諮詢成果獲省委領導批示,為相關單位採納。
2013年,新增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基金項目1項、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省中特理論項目1項、省教育廳項目23項,共獲得科研獎勵經費22.45萬元。教師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出版教材1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思政部劉江老師獲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課題立項、計算機工程系楊曦老師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均為學院零的突破。

學術資源

截至2014年9月,陽光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72萬餘冊,中、外文報刊1291種,電子圖書50餘萬冊。建設了三間共4200平方米的大開間綜合類書庫,五個分類庫(藝術書庫、全英書庫、考試題庫、過報過刊庫和精品書庫)以及一個藏書約20萬冊的密集書庫。並且還設定有多類型研討室(十間)、影音鑑賞室(兩間)和具備學術研討和觀影功能、可容納171人的多功能報告廳、集收藏與研究於一體的船政文化特藏室。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的主要部分是一輪抽象化的太陽,從水平面上升起,代表陽光學院作為新興的民辦高校冉冉升起在閩江之畔。

校訓

“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出自《周易·大畜》彖辭。
“剛健篤實”指一個人要有陽剛向上之氣力,自強不息之精神,同時要有純厚樸實之性格,腳踏實地之作風;
“輝光日新”指一個人每天在道德、知識、能力、修養等方面都要有所長進,不懈追求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社團活動

學校打造了社團巡禮節、文化藝術節、體育文化節、宿舍文化節、周末文化廣場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科技學術、文化理論、藝術體育等37個學生社團;有歌手隊、舞蹈隊等7支藝術團隊;持續開展禮儀大賽、主持人大賽、歌手賽、舞蹈賽、攝影大賽等活動;多次榮獲福建省及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獎。

現任領導

董事長:林騰蛟
黨委書記:陳少平
院長:高誠輝
執行院長:陳國宏
黨委常務副書記:黃阿火
副院長:湯德平、劉通
院長助理兼人事處處長:張紅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