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創辦於2001年,是福建省首批創辦的獨立學院,並於2003年底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的獨立學院。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實施全日制本科教育,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文憑,並已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近年來,學院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學院目前已設有涵蓋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的25個本科專業,擁有在校本科生8000多人,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陽光集團總裁 林騰蛟先生任董事長,陳躬林教授任院長。福州大學陽光學院集中了福州大學陽光集團在師資、教學管理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院注重強化外語和計算機的教學,在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突出實踐環節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力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經濟建設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在省教育廳與福州大學的領導與支持下,學院六年來的辦學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多次組織專家組對學院辦學基本條件、教學管理工作與教學質量的考核與評估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學院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知名度不斷提高。目前學院校園占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校舍面積12萬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76多萬元。現有專任教師289名,在校生4027人。 2005 年首屆畢業生有269人 , 其中238人獲得了福州大學學士學位 , 就業率達97.7% ; 2006 年畢業生670人,其中559 人獲得福州大學學士學位,就業率達 90 %。學院 2007 年秋季面向全國招生的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英語、電子商務、市場行銷、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和電子信息工程等 12 個專業,計畫招收本科生 1400 人。學生經過四年學習,按教學計畫規定的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修滿學分且成績合格者,由福州大學陽光學院頒發畢業證書,符合福州大學授予學士學位條件的畢業生,由福州大學授予學士學位。

辦學規模

辦學理念

學院依託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州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具有雄厚實力陽光城集團的資金優勢,踐行“剛健篤實,輝光日新”的校訓,確立了“創百年名校”的戰略目標,圍繞“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的辦學宗旨,堅持“夯實基礎、強化能力、多樣發展、重在素質”的人才培養方針,提出了“責任、真實、陽光”的人才培養核心價值,推行“規範化、人文化、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培養具有優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養、紮實理論基礎、熟練專業技能、強烈創業意識的高層次套用型專門人才。

辦學特色

學院充分發揮獨立學院的靈活辦學機制,以生為本,因材施教,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搭建了“德、博、雅”通識教育平台;通過“雙課堂聯動”教學模式、“三訓一體”實踐教學、“六個一”畢業設計(論文)規範訓練等,構建了高層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實基礎、寬視野、高素質的社會需求的人才。

師資隊伍

學院始終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集中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省內高校優秀教師資源,努力構建一支素質優良、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師465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占76.1%,副高以上職稱占42%,雙師型教師比例為18.2%。學院為青年教師提供學術交流和科研啟動基金專項經費,選派骨幹教師赴海內外脫產進修培訓,為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發展平台。學院不斷提高師德師風水平,倡導教師要成為每一位學生的“守護神”,在“夯實大一、強化大二、引導大三、服務大四”的導師工作制基礎上,推行“導師講座課”,為大三、大四學生配備講座導師或導師組,小班互動、全程輔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辦學條件

學院位於著名通商口岸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背靠臥龍山,俯瞰閩江水,依山而建,風景秀麗,校園建築物被評為“福州市十佳建築景觀”。學院建有實驗中心,擁有數字模擬法庭、商務綜合實驗室、電腦音樂製作室、錄音棚、ERP沙盤模擬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信息處理與DSP技術實驗室等省內先進水平的實驗室;圖書館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藏書逾61萬冊;擁有學術報告廳、音樂藝術中心、網路中心、游泳池、塑膠田徑場、咖啡屋等現代化教學、生活設施。

教學質量

學院堅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深化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實踐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套用能力。現有3項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3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特色專業、7門省級精品課程、2項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6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項目;與100多家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係,積極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廣闊的平台;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二等獎;福建省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銅獎;福建省結構設計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二、三等獎、“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福建省二等獎、海峽兩岸高校學生行銷策劃大賽銀獎等多項榮譽。

開放辦學

學院倡導開放式辦學理念,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不斷加強與境內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2008年以來,先後與台灣暨南國際大學、世新大學、東海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友好交流與合作關係,已選派五批師生赴台研修學習。學院積極推進“雙百工程”(百名名師、百名實務專家進校園),先後有50多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台灣暨南國際大學以及挪威、日本、新加坡等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光臨學院,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學院還聘請清華、北大、浙大等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展望未來,學院將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對套用型人才的需求,立足海西、服務社會,整合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社會等方面形成特色,努力把學院建成一所理念新、機制活、質量高的現代大學,向著高水平民辦大學的目標邁進。[1]

院系設定

會計學系
工商管理系
商學系
經濟系
法律系
外語系
計算機工程系
藝術系
電子信息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人文社科系
文化傳播系
基礎部
2013年,學院將面向全國16個省市招生,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會計學、財務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套用心理學、英語、日語、法學、廣告學、美術學、音樂學、舞蹈學等25個專業。

專業設定

●計 算 機 科 學 與 技 術 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計算機人才為目標。本專業大類招生 , 前兩年半不分專業 , 後一年半分計算機套用、軟體、網路三個專業方向分別開設針對性課程進行相應的強化訓練。本系以 “ 重視理論、加強實踐、軟硬結合、面向套用、利於就業 ” 為指導思想,指導專業建設、課程設定、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課題實踐,使畢業生具備基礎理論合格,實踐技能優良和 “ 上手快,動手能力強 ” 的特點。

畢業去向 :可在計算機軟硬體套用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控制、圖形處理、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計算機通訊、多媒體、漢字處理等領域中從事套用開發和教學工作。也可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外 語 系
英語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外語人才為目標。學生通過一、二年級強化訓練,具備比較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能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較正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並掌握運用網路進行信息檢索等技能。三、四年級學生在繼續提高英語語言技能和增加英美文學知識及社會文化常識的同時,可以結合自己志向和社會需要,選修經濟、金融、管理等方向系列課程,使自己具備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外經貿、國際金融、外企管理等方面的翻譯工作能力;具備政治文化、社科等相關的知識以及從事法律、外交、新聞出版、旅遊等文秘方面的翻譯工作能力。

畢業去向 :可從事大專院校英語教學工作,可從事銀行金融行業、出版社、報刊雜誌編輯部、國家機關外事部門、外貿企事業及旅遊單位等涉外部門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法 律 系

法學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法律人才為目標。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 , 熟悉我國法律和法規的主要規定 , 掌握法學基本分析方法和技巧 , 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 培養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分析和處理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

畢業去向 :通過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 , 可以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從事法律事務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工 商 管 理 系
工商管理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為目標。本專業學生在校必須掌握企業管理基本理論和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得到管理方法與技巧的訓練,尤其是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套用。四年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去向 :在各類工商企業、外貿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等各類專業機構從事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與質量管理實務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會計學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會計人才為目標。本專業學生側重學習管理、經濟和會計審計的基本理論;尤其注重會計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具有套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會計、審計問題的實踐能力。

畢業去向 :在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內部審計、理財工作;以及在會計事務所從事審計、評估、會計諮詢等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商 學 系
市場行銷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市場行銷專業人才為目標。學生通過四年學習,在掌握經濟學、管理學、企業管理等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能較好的掌握包括行銷調研、行銷環境分析、行銷定位和戰略、行銷策略組合、行銷事務管理等市場行銷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注重學生的行銷實務能力,在行銷中套用計算機的實務能力和英語商務溝通能力的培訓。強化商務英語培訓是本專業的一個特色。

畢業去向 :在工商企業、事業單位、廣告諮詢策劃以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行銷的策劃和管理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電子商務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為目標。學生通過四年學習能較好掌握電子商務概論、網路行銷、管理信息系統、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路、市場行銷、國際貿易實務等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注重學生的電子商務的實務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初步具備市場行銷、國際貿易的實務能力、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強化商務英語培訓是本專業的一個特色。

畢業去向 :在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商貿、金融以及政府部門等領域從事電子商務的開發、設計、套用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經 濟 系
金融學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金融人才為目標。學生掌握金融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家相關的金融法規、貨幣財政匯率等金融政策及改革熱點,掌握銀行保險投資證券財政稅收及公司財務等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及較高的計算機套用技能。

畢業去向 :在政府巨觀經濟管理部門、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國內外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期貨業與企業投融資等部門從事金融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高級套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為目標。學生系統地掌握國際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及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範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法規,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及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有正確處理外貿檔案、承擔外貿洽談業務以及從事各類產品和技術進出口和進行國際技術經濟合作工作的能力,並能利用計算機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 , 運用外語進行國際交流。

畢業去向 :在涉外經濟部門、工商企業、政府商務部門以及有關商業貿易部門從事國際貿易實務、管理、教學等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人 文 社 科 系

行政管理專業 ( 學制四年 )

本專業以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和科學素質,掌握現代行政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能的高級套用型管理人才為目標。

本專業以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為基礎,主要學習公共行政學政府行為學政府經濟學運籌學、公共政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政務等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公共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從事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共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去向 :在政府機關、教科文衛體及企業行政部門從事高層管理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學校領導

董事會

董 事 長 林騰蛟 (陽光國際集團總裁)
董 事 王新民 黃斌 湯德平 陳躬林 葉品樵 劉通 何媚
中共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委員會
書記 王新民
副書記 商光美
統戰委員 陳躬林
青年委員 王劍龍
組織委員 張紅霞
紀檢委員 林仁武
宣傳委員 王同新

學科帶頭人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錢維民,副教授,計算機系系主任。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套用開發研究。曾任福州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主編出版《BASIC語言程式設計》 、 《計算機套用基礎教程》 ;主持開發 《福建省聯考招生輔助錄取系統》 、《福建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系統》 、 《福建省高中信息技術考試系統》等。曾擔任中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會理事,華東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委員會委員,福州大學中心考點主考,福建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高招辦招生錄取顧問。榮獲福建省教育先進工作者、福建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先進個人稱號。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陳訓敬,教授,法律系系主任。長期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曾任福建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院長、福建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常委、法制委員會委員。主編、參編《企業經濟法教程》《民法學教程》等專著、教材20多部,發表論文七十餘篇、400餘萬字,多次獲省、部、廳級優秀成果獎;創建《企業經濟法》新學科教學成果獲2001年福建省教育廳教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989年至1998年先後三次被國家教委、人事部、中華教育工會、國家體改委、國家經貿委等部委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及企業管理培訓中心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杜昌忠,教授,外語系系主任。長期從事英國文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及本科高年級聖經文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碩士生導師,英國文學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英國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聖經文學;現任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福建省翻譯工作者協會、福建省比較文學學會、福建省外國語文學學會等會員;曾往加拿大溫哥華哥倫比亞大學維真研究生院留學,獲碩士研究生學歷;1994年前往美國SOSC進行高級學術交流訪問;多次參加北京中國社科院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先後被評為福建師範大學首批校優秀中青年教師、校教學先進個人,2003年獲福建師大校級名師稱號;近年發表《聖經文學研究》 , 《基督教文學經典選讀》《跨學科文化批評視野下的文學理念》等六部120多萬字專、譯著及“論弗萊的超學科文化批評”、“論《偉大的代碼》的文學批評特色”等20餘篇學術論文。
杜蘇,教授、碩士生導師,工商管理系系主任。長期從事企業管理、管理諮詢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福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福建省質量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常務理事,福建省企業管理協會企業管理諮詢顧問。2004年—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主編《質量管理》 (獲福建省教學成果優秀二等獎、福州大學教學成果優秀一等獎)。 《註冊會計師獨立審計》 第20篇的主編,並參編多部教材。承擔省級社科類科研課題3項,在國家級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5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篇。對省內外12家企業進行過不同課題的諮詢。曾獲福建省首屆福光基金會教學優秀一等獎,福建省教委、省總工會聯合授予的“三育人”先進個人、福州市總工會頒發的“事業奉獻之花”獎、福州大學首屆“學生最喜愛的教師”稱號、國家技術監督局授予的“全國質量管理突出貢獻”獎等。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雷德森,教授,人文社科系系主任。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先後承擔 《自然辯證法》 《科技創新管理》等多門碩士生、博士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主持並完成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0多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以及一批橫向科研項目。出版了《自動化與社會發展》《高技術產業化道路探索》《海峽兩岸科教創新探析》 等十餘部專編著(含合作);多次應邀參加IASP、LMFS和IAF等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研究成果有13項獲省級優秀成果獎勵。省、校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以及《科學學研究》《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雜誌編委。福建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福建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專家顧問組成員等。
王秉安,教授,商學系系主任。福建省經濟幹部管理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管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兼任福建省行銷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晉江人民政府顧問團成員。負責主持福建省區域經濟競爭力研究等8項省市級項目的研究。出版有《行銷戰略管理》 《區域競爭力理論與實證》《提升區域競爭力戰略》《中小企業競爭力理論與實證》《福建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等7部專著,發表關於行銷管理、經濟競爭力的學術論文幾十篇。
鄭秉秀,教授,經濟系系主任。長期從事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福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曾任“智慧財產權貿易”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主持與參與《知識經濟時代智慧財產權貿易發展特點及趨勢》《用系統工程方法建立輕質內隔牆板套用價值評價模型》等5項課題。先後在 《國際貿易問題》等國家級雜誌、省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並主持編寫教材、出版專著各1部。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劉大茂,陽光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福州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系主任、教授,為通信與信息系統及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專業碩士生導師。長期處於教學、科研、教學管理工作的第一線,曾主持和參與過許多項福建省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科研項目,曾作為主要研究成員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撰寫發表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科技論文數十篇,編著出版了《智慧型儀器》《單片機原理及套用》兩部教材。目前以嵌入式系統作為主要研究方向。近幾年來主持了多項省級和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多項,多次獲得福州大學教學優秀獎和教書育人獎,曾獲得省級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
林升鏗,曾任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財金系主任,現為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教授、兼任中國會計教授學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福建證券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財務管理、財政稅收及會計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福建行政學院財政學學科帶頭人、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學科帶頭人。正式出版的著作、編著、主編、參編計七部80萬字;正式發表在權威刊物或國家一級刊物、其他省內外刊物的學術論文計58篇共34萬字,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三項、地廳級科研項目六項。科研成果曾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一等獎、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一等獎、二等獎。國家級科研成果被中宣部列入《成果要報》報送政治局作內參。曾獲2005年度“中國百名管理科學傑出研究者”稱號。系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聘任的“福建省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師資”。

文化傳統

校園文化

院訓·小篆體
學院精心打造校園特色文化,著重打造社團巡禮節、文化藝術節、體育文化節、宿舍文化節、周末文化廣場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現有科技學術、文化理論、藝術體育等32個學生社團;有歌手隊、舞蹈隊等7支藝術團隊;持續開展禮儀大賽、主持人大賽、歌手賽、舞蹈賽、攝影大賽等精品活動;各系圍繞“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持續開展“一系一精品”專業競賽活動,注重提升活動的內涵與質量,努力培養大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學院曾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及福建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校訓

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出自《周易·大畜》彖辭。“剛健篤實”指一個人要有陽剛向上之氣力,自強不息之精神,同時要有純厚樸實之性格,腳踏實地之作風;“輝光日新”指一個人每天在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都要有所長進,不懈追求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