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騰麻札

阿爾騰麻札

阿爾騰麻札 中國明末清初新疆伊斯蘭教黑山派和卓家族和葉爾羌汗國王室的陵園。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城東北郊。“阿爾騰”系突厥語,又譯“阿勒通”、“阿勒屯”等,意為“金子”,引申為“高貴”、“尊貴”,以示該麻札地位之尊。始建於16世紀初期。

簡介

阿爾騰麻札 中國明末清初新疆伊斯蘭教黑山派和卓家族和葉爾羌汗國王室的陵園。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城東北郊。“阿爾騰”系突厥語,又譯“阿勒通”、“阿勒屯”等,意為“金子”,引申為“高貴”、“尊貴”,以示該麻札地位之尊。始建於16世紀初期。19世紀中後期,曾進行過全面整修。原建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

現狀

現僅存土墳數十座,其中有土牆圍護的3座,相傳為黑山派創始人伊斯哈格(實際葬於中亞撒馬爾罕)及其子和卓薩迪、孫葉海亞之墳。附屬清真寺1座,土木結構。寺內原有1塊高l.5米、寬0.7米的石碑,上面刻有阿爾騰麻札和麻札寺的歷史及有關情況。1935年,石碑被前蘇聯一考察隊攜走。麻札內有:主管謝赫2名,穆德里斯4名,海推布、伊瑪目各1名,穆泰瓦利若干。黑山派穆斯林視此為“聖地”,拜謁者甚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