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劍道

日本劍道

日本劍道是發源於中國的劍術,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再經日本人的研習修改,揚長補短,形成獨特的刀法技術,古代用來保家衛國,防禦外敵的侵犯及維護社會秩序與和平。唐竹、袈裟斬、逆袈裟、左雉、右雉、左切上、右切上、逆風、刺突,各種日本古劍派都是以這九種斬擊為基礎,而武士刀本身也配合這些斬擊方式進行了相應改變。

基本信息

劍道起源

日本劍道的學校 日本劍道的學校

今天作為體育運動的劍道來自於日本,而“劍道”一詞最早是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的古籍《吳越春秋》中,越王勾踐與劍客越女的一段對話中。中國古代曾一度將劍的修行稱作劍道,《漢書·藝文志》中就記有《劍道》三十八篇(但其內容不幸失傳於台灣)。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劍道早已有了相當完整的理論體系,如《莊子·說劍》一篇中就有“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的論述。

中國古劍道在戰略和戰術方面的要求大致與後來的日本劍道相似,但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地域遼闊的國家,劍在形制方面因地域和民族習慣的不同而變得多樣化,單手劍與雙手劍數千年來一直是並存的,在持劍方式和具體攻防技巧方面都有差異;而在精神內涵方面,尤其到了戰國那個空前的百家爭鳴的時代,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體系對“道”的解釋也各不相同,不象日本劍道主要以儒家和禪宗思想為核心。

隋、唐時期,劍道傳入了日本,日本的武士們在長年的征戰中不斷積累經驗,對中國式刀劍的技法及形制進行了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尤其到了室町時代中後期,由於連年的戰亂,不單武士,連一般百姓也加入習武的行列,於是出現了專門的劍道師範,各種流派也應運而生。

當時劍道被稱為“兵法”或“小兵法”,練習時沒有護具和竹刀,只用木刀做“型”的練習。在江戶時代中期(1710-1770),直心影流的長沼四郎左衛門和一刀流的中西忠藏等人發明了接近今天劍道的護具和竹刀,從此劍道開始了穿著護具用竹刀進行實戰的練習方法。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文化上實行全盤西化,劍道風氣也日漸衰落,加上明治九年還頒布了“廢刀令”,劍道近乎衰亡。明治十年在西南戰爭中,示現流訓練出來的薩摩軍將官軍殺得大敗,劍道重新得到了重視,明治12年劍道被列為警視廳的必修課,同時部分學校也開始將劍道列入課程。明治44年劍道被列為中學和師範學校的正課。大正元年,200多個劍道流派被整理統一,制定了今天我們練習的“日本劍道型”,原來的“他流比試”被普通的劍道比賽所取代。

日本自大正至昭和前期,是劍道在體制方面得到完善,在普及方面也取得了空前效果的時期,但同時也是向軍國主義低頭的時期。當時不光是劍道,一切的武道甚至文學、音樂、美術等一切文化活動都向軍國主義看齊。原已成為個人休養鍛鍊的劍道變成了國家劍道,亦即教育劍道變成了戰鬥劍道。這期間,無數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死在了日本刀下,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更是我們每箇中國人永遠都不能忘記的國恥。

1945年二戰結束,盟軍司令部以“武道被超國家思想和軍國主義所鼓舞和利用,被視為軍事訓練之一環”為理由,命令劍道、柔道、弓道、剃刀等所有武道全部從學校體育課程中刪除,同時一般人的武道活動也全面禁止。翌年,“大日本武德會”解散,其財產被全部沒收,劍道幾乎完全消失。

1950年全日本竹刀比賽聯盟成立,劍道在以純粹體育活動的竹刀比賽的名義下復甦。1952各大、中學校也把竹刀比賽列為學校體育比賽項目,不久,日本劍道聯盟成立,1953年劍道重新被納入學校體育課程。1954年解散竹刀比賽聯盟,統一為全日本劍道聯盟並加入日本體育協會,1955年起劍道成為國民體育大會的正式項目。

劍道精神

不僅形而下之體格、體力、健康、長壽等之增進,更能具備形而上之觀察、理解、判定、斷行、思考、克己、撙節、禮讓、信義、仁愛等精神上的教育。(笹森順造

劍道除了劍技之外,還有許多修身處世之道。

劍道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它信奉“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教條。

劍道是格鬥的運動,也是講究禮儀的運動。比如練習和比賽之前之後劍手都要給對手施三次禮,以示尊重。

劍道,是一種心的修煉,在格鬥中雙方真正比試的內心的力量。

總之,它非常強調“德藝雙修”、“心劍合一”。

劍道配備

劍道裝備 劍道裝備

劍道道具有很多,包括:竹刀、木刀、真刀、面罩、頭巾、劍道衣、劍道裙等。

身體的護具是頭盔、護手、護甲,頭盔裡面還扎一條頭巾,以減輕震盪。

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組合而成。

現代的劍道運動,是使用竹刀、穿著護具進行真實的各項招式的格鬥。所以,在器材上也有特別的研究;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組合而成。護套有面具、護胸、腰垂、手套及穿著棉質衣褲。場地通常在木製彈性地板上,赤腳對打。因而,保護措施做得很完善,所以,比其他武術運動所發生的傷害率較低。

劍道訓練

劍道是屬於武術的運動,初學時較需要使用體力來施展劍技,當技術成熟後,則較多以智慧型謀略取勝,所以教學時需因人而異,給予適合的練習時間與次數。但是,學習的態度必須嚴格認真,才能得到實質的效果。 
訓練的方式,對初學者,應先以分解動作開始,再由單擊動作做到連擊動作,然後,逐漸進入連鎖式的練習,再轉入密集型的衝擊訓練。訓練間倘若發現個人有不易學習的動作時,再給予個別指導。如此演進到全盤性的練習,並且將反擊動作巧妙地合併套用在練習當中,再擴展成互相對峙到心對心的攻守對抗。

劍道規則

劍道姿勢 劍道姿勢
1、日本劍道以劈刀、突刺兩種動作為主要技術。劈、刺對方的身體部位,限於頭面部位、喉嚨部位、手腕及腰部。 2、劍道比賽時,手持長劍、穿戴護具。其規則是擊打對手的有效部位,目標分為八個範圍:頭盔正面,左右側,左右前臂,左右胸肋及咽喉。正式比賽中進攻時,要大喝一聲自己的攻擊目標,這樣能帶起激情,也能提醒對方。3、以一方兩次擊中目標為勝。擊打的部位必須屬於規定範圍。至於“打擊是否有效”,要根據氣勢、部分、距離、力量等來判定。4、劍道主張進攻,提倡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因此一定有極大的耐性和判斷力,掩藏住自己的弱點,並找出對方的弱點。5、對打雙方須保持身體筆直,昂首挺胸,目視對手,不能彎腰,也不能低頭。否則會造成“失態”,還會露出空門。不了解的人以為劍道很危險,其實它是一種最安全的對抗性運動。一方面劍手全身保護,另一方面對有可能造成傷害的動作進行了種種限制。6、有效打擊部位為面部(包括正面、左右面) 剌喉部、腹部(左右腹)手部(左右手腕)以上均為身體的要害部位。判決認定:所謂有效打擊的認定,要依打擊時的氣勢、間距、機會、打擊位置、打擊力量等條件的符合,來認定是否為有效打擊。

劍道的效果

這裡所說的效果是指繼續練習劍道所造成的影響而言,如果可能因人而異,因他所採取的態度和方法,所師事的指導者而有不同的成就。所以作重要的是徹底正確而認真的學習,不要考慮會有何效果,只一心一意學習劍道即可。 劍道的練習以集體練習的機會為多,所以會受其練習的慣例和比賽的規則所影響,練習場裡有夥伴,有指導者,其中有靈巧的人,也有笨拙的人,在這紛雜的情況下,練習劍道當然會有許多不同的影響和效果,現在將其分為身體上 ,精神上和社會上的三方面來加以研究。

身體上的效果 

1.培養敏捷性和靈巧性 劍道的練習是擊,刺,閃等運動的連續,這些是技術的重點。以敏銳的注意力,無限制地將這些運動反覆練習,自然而然身體的反應變得敏捷而產生靈巧的動作。 2.培養瞬間反應力  無論何時都以反應行動為目的而做練習,所以逐漸習慣在瞬間的行動,任何時候都能反應任何行動的身體狀態,即為劍道的姿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緊急狀況時,能在瞬間採取適應變化的行動。 3.培養持久力 劍道能提高肌肉和呼吸系統的持久力,不是出大力的肌肉會發達,而是促進肌肉的能力持久地進行細微的工作。 4.如果說“劍道即姿勢”並不太過分,劍道對姿勢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良好的姿勢”在生理學上,力學上都是正確的姿勢,同時也有美感,姿勢是劍道的基礎技術。劍道所要求的姿勢,在醫學上也證明為正確的姿勢,有人雖然練習劍道多年,但其姿勢仍然不佳,那是因為修煉的態度有所缺陷所至,因此不能正確地學習劍道。 

精神上的效果 

劍道 劍道
1.養成努力的習慣和耐性 劍道不僅重視理論,而且更重實際。只有不斷練習的累積,才能有技術的進步,在其努力積累的過程中,經常會伴隨著辛,苦,熱,痛,冷的痛苦,忍耐這些痛苦才可說是劍道的練習,有恆心的忍耐與努力必定產生良好的效果,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成為即將來臨的更大考驗挑戰的力量,這樣反覆下去,就能在技術和精神上精進。所以,不要以體力不濟或運動神經笨拙為藉口而中斷,無論如何,長久練習方為上策,在經過3年、5年、10年、20年、之後,你會發現小時的自卑感竟然消失,而會產生了許多的自信。據一些已成為優秀指導者的經驗之談中可知,有很多笨拙的人竟也能成為優秀的劍道家這一事實,證明這就忍耐和努力的效果。換句話說,無論你的能力(體力、速度、運動神經等)如何優秀,只因你缺少忍耐和努力,劍道就無法進步了。 2.養氣 如果在這裡太詳細地說“氣”,反而令人難懂,所以我們只作簡單的敘述。請想一想這個“氣”字的用法,就不難想像其意義,天氣、氣度、氣氛、氣質、氣體、志氣、意氣、勇氣、生氣、氣功、揚眉吐氣、英雄氣概等,只由這些文字中就不能領悟“氣”所包含的廣泛意義,它多用於表現宇宙、靈魂、心情等現象,特別是屬於精神上的作為,如市面上就有許多有關“氣”的專門研究的書籍,有興趣的人不妨再進一步研究。 3.培養集中力和果斷力 劍道常與孤獨相伴,一個人可信賴的往往只有自己,經常都無法藉助他人,即使身陷重圍也必須以一己之力解危,危急時有助於解危的是平時所修煉出來的敏銳觀察力、判斷力、以及實行力,所以在練習時應將精神集中,鍛鍊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 在歷史上劍道與宗教有密切的關聯,尤其與佛中的禪宗有深厚的淵源,這可能是因“禪”也是以獨立修行為主,與劍道有相通之處。如果從這個觀點學習劍道,雖然可磨練獨立性,但其獨立性卻不是完美的,而且會被外界人士批評為自私自利的劍士,所以學劍道的人應以此為戒,須時加反省,不斷追求真正的立。 

社會上的效果

1.培養責任感與合群性 前面已敘述到劍道時孤獨與鬥爭的,到如果恣意而為,即會影響合群性的培養。劍道雖然對自己很重要,但必須與人共處練習,決不能專斷,隨自己的喜好做事。既要維護自己的自由,但又不得妨礙他人的自由。換言之,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即獨立性與合群性的關係。實際上練習劍道時,不單是技術上和精神上的問題,就是社會上的行動規範也要努力加以體會,當你遵守規矩和與夥伴共同練習時,可以養成比技術更重要的社會性,請再讀一讀前述劍道的目的,如果不為培養人格而努力,學習劍道即失去意義。彼此間要互相照顧,共同協力來練習劍道,這樣做了就能自然而然地養成在社會中的良好處世態度和養。 2.培養尊重對方,重視禮儀的風度 劍道是由格鬥的技術發展而來的,現在也仍採取格鬥的形式,所以容易產生為只求勝負而付諸武力的現象,這樣一來劍道培養高尚人格的目的就喪失殆了。劍道是許多有高遠目標的前人經過長久的時間,從格鬥的方式中創造出能培養高尚人格的運動項目。因此,我們不能做出辱沒前人努力的行為!以教育為目的的劍道是由尊重對方,盡禮節,請求對手指教開始,如果只以打勝對方為目的,那么與原始格鬥又有什麼不同呢?當然也不能算是進步的劍道。只有尊重對方,祈求彼此的共同成長,才是現代的劍道。應慎勿做出野蠻的行為,如此努力之後,即可節制本能的衝動。 有人說劍道是“始於禮,終於禮”。這樣說當然不錯,但不能做得過分,禮節是油然而生的尊重之心,但只以禮儀為目的的劍道也不是真正的劍道,學習劍道的人要尋求真正的禮節,培養本身的實實在在的品德。 3.培養健康和安全的正確態度 本項詳細內容可在預防危險項中敘述,這裡只做簡單的說明。 劍道實在雙方都安全的前提下所進行的能夠增進健康的體育活動,同時,它又是在危險的邊緣進行練習,必須克服危機確保全全,進而培養勇往直前的量。學習劍道的動機是為保護自己,所以學習劍道的人,可說是健康安全的形象。日常生活中,對安全的直覺反應,對提高劍道技術也有幫助,但不能集中注意力,遇到危急時身體的反應也更靈活。學習劍道的同伴之中,若有人由於疏忽而受傷,就會被人看作為“修煉不足”,因此要向連這些小的錯誤也能避免的目標繼續努力

欣賞劍道 

事實上劍技只是一種手段,雙方出手前的對峙;則是心對心的交戰,因此,欣賞和觀看劍道可從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心理兩方面來看。就技術方面,動作俐落姿勢優美,氣勢及精神飽滿,顯現強而有活力的表現。就心理方面而言,觀看其臨場情緒表現是冷靜或浮燥,交戰中是否能有敏銳正確的判斷力,如何採取妥適的因應對策,如「 先發制人」、「 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的戰術運用等,便可看出習劍者的智慧與修練。

劍道特性 

劍道 劍道
一、現代的劍道是藉由竹刀及穿著護套,進行真實的擊、打、刺、避、擋等各項招式的格鬥,由於須穿著防身護具,保護措施較為完善,所以,較一般以身體直接碰觸的運動,所發生的運動傷害為低。 二、劍道具有運動和武道的本質,初學者較需要用體能來施展劍技,當技術成熟後,則多以智慧型運用策略取勝;通常年輕時較易用體能,以快速與密集攻擊為主的技法,年長後即可利用冷靜穩健的智力,參插適時的攻、守技法來克敵制勝,因此,是不受年齡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可,只要手能持刀即可學習。 三、劍道是一種自律自主的活動,格鬥時必需專注、認真的應付,更以堅毅不拔的精神來抗衡對方的攻擊,以期能在逆境中磨練成長。並且,練習時常有孤注一擲,捨身攻向對方的動作,因此,不僅能培養出堅強的意志力,也能培育出專注、果敢的性格,以及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 四、心靈的鍛鍊,一般都認為「劍道」只是外表的手腳功夫,事實上劍技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其實,行為的動機,起源於內心意念的決定,而對方出手前的對峙即成為心與心的交戰。因此,仔細觀察對方的心態和培養 。

劍道歷史

1、三國或三國以前,中國刀劍傳入日本。2、日本平安時代初期,武士們在使用刀的戰鬥中發展起劍術。3、經鎌倉、室町兩個時代的發展,在江戶時代中期,直心影流的長沼國鄉和一刀流的中西忠藏等人發明了竹刀與防具的雛形,被其它流派和道場引用。4、江戶時代,劍道從以格鬥為目的逐漸轉為以鍛鍊身心為主。5、明治維新後,政府頒布了“廢刀令”,劍道也由此衰落下去。明治12年,劍道被列入警視廳的必修課,重新得到重視。6、大正六年(1912年),200流派被整理統一。7、1954年,劍道聯盟成立。

劍道流派

北辰一刀流

玄武館 幕末三大道場之一創始人千葉周作(1793-1856)。千葉周作,諱成政,是日本著名 劍豪。任千葉道場總教練。他先後學習了北辰夢想流和一刀流的劍術,最終融會兩者成立了北辰一刀流。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曾以他年輕時代為題材寫過小說《北斗之人》,後又拍成電影。北辰一刀流門下名人輩出。包括坂本龍馬、清川八郎、山岡鐵太郎,以及新撰組的軍師爺伊東甲子太郎。

鏡心明智流

士學館幕末三大道場之一本派最出名的是桃井春藏直正。他本名田中左右八郎堪助。桃井道場桃井春藏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使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

神道無念流

練兵館幕末三大道場之一創始人為福井嘉平(福井兵右衛門),在齋藤善道(齋藤彌九郎)手中發揚光大。比較三大道場的劍術,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之說。即千葉一派講究劍術技巧,注重藝術性的舞劍之道。齋藤彌九郎一派很強調力量,強調格鬥。而桃井一派則在姿勢、形態上有很大的講究,以求形式之美,並不把劍術當成是武夫的魯莽行為。

二天一流

宮本武藏創立。

柳生新陰流

由愛洲移香齋創“陰流”,再由上泉信綱發展為“新陰流”、柳生家族的柳生宗嚴在前人的基礎上創立了“柳生新陰流”。1563年,柳生宗嚴與新陰流的上泉信綱相遇,請求比斗,但是連上泉的弟子疋田豐五郎都不能取勝。於是立即拜上泉為師。後來成為新陰流的繼承者。人們把宗嚴的“柳生新陰流”認作是嫡流,而疋田豐五郎的“疋田陰流”是傍流。其子柳生宗矩為德川將軍家的兵法師法,常被稱為“柳生旦馬守”,有著作《 兵法家傳書》傳世。

天然理心流

創立者是近藤內藏助。遠江國出身,自稱是14世紀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開祖飯條長威齋家直的末裔。他努力學習神道流劍術,並汲取諸流派的長處,創立了天然理心流。新撰組局長近藤勇的養父是天然理心流的第三代宗家近藤周助。新撰組第一高手沖田總司也拜近藤周助為師,並獲天然理心流真傳。可知,天然理心流對幕末新撰組有著巨大的影響。

幕末三劍士

幕末三劍士,是幕府末期劍術界的三個代表人物。說法不是很統一,除男谷信友,島田虎之助之外,大石進、比留間與八不確定。

男谷信友

(直心影流)有“日本第一劍士”之稱。其貌不揚,為人恭謙,但其實功力深不可測。思想開明,主張學習西學。

島田虎之助

(直心影流)拜男谷信友為師,是直心影流的名乘。虎之助在劍術以外還喜歡儒教和禪學。他講究“心劍一體”,心不正,則劍不正;學劍,必自心始。他的弟子裡有後來成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的勝海舟。

大石進

(大石神影流)身長7尺,使5尺3寸的長竹刀,他的左手突刺法,被認為是天下無雙的絕技。曾經擊敗千葉周作、桃井春藏等頂級高手。創立了大石神影流。

比留間與八

(甲源一刀流)甲源一刀流創始人逸見義年的弟子,劍術高超,成為本流派的驕傲。比留間家3代輩出高手,比留間家的道場門人有數千之多,為甲源一把刀流的隆盛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劍道在中國

今天,劍道已成為國際性的體育項目。1970年國際劍道聯盟成立,每年都有各種國際劍道比賽舉行。在中國的香港、澳門,都建有劍道館,也時有選手參加國際賽事。

近年劍道在國內也漸漸盛行。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延邊、浙江的溫州、金華等地都有劍道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