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歷史

阿爾及利亞歷史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北部,北隔地中海同歐洲相望,東與突尼西亞、利比亞相連,南與尼日、馬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與西撒哈拉和摩洛哥為鄰。古代阿拉伯人稱這一地區為阿爾及利亞,是由阿爾爵薩爾(通往西方中途站之意)一詞轉化來的。面積2381741平方公里,人口2084萬(1984)。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阿爾及爾。

簡介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北部,北隔地中海同歐洲相望,東與突尼西亞、利比亞相連,南與尼日、馬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與西撒哈拉和摩洛哥為鄰。古代阿拉伯人稱這一地區為阿爾及利亞,是由阿爾爵薩爾(通往西方中途站之意)一詞轉化來的。面積2381741平方公里,人口2084萬(1984)。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阿爾及爾。

早期歷史

5000多年前,阿爾及利亞境內居民大多是柏柏爾人的一支努米底亞人。他們過著原始生活,從事狩獵和遊牧,也有部分人開始從事農耕。
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了原始公社制度解體、階級形成的過程。努米底亞人部落聯盟隨之出現。從公元前6世紀起,迦太基逐漸向阿爾及利亞東部地區擴張,在那裡經營農業,迫使努米底亞人為奴隸。當地居民在同迦太基人進行長期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兩個王國:在阿爾及利亞西部和摩洛哥北部,是茅利塔尼亞人的茅利塔尼亞王國;阿爾及利亞東部和突尼西亞南部等地,是努米底亞人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 3世紀末,努米底亞王國在國王馬西尼薩領導下國勢日盛,逐漸成為地中海沿岸的強國。
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人毀滅迦太基後,西侵努米底亞王國。努米底亞國王、民族英雄朱古達領導了反侵略戰爭。公元前後努米底亞王國和茅利塔尼亞王國相繼被羅馬帝國征服。羅馬帝國在那裡設立行省,任命總督,派駐軍隊,進行直接統治。羅馬帝國統治者霸占沿海肥沃土地,發展大地產。除利用奴隸勞動外,還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收取實物地租,實行封建剝削。公元5世紀末,羅馬帝國在阿爾及利亞的統治被汪達爾人所取代。此後,拜占廷帝國用武力將汪達爾人逐出阿爾及利亞,建立新的統治。汪達爾人以及拜占廷帝國的統治只及沿海平原地區,山區和內地的努米底亞人仍保持獨立。
阿拉伯人的進入與奧斯曼帝國統治  
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征服了阿爾及利亞,派駐總督,強征貢物。在當地居民反抗外來奴役的鬥爭中,以酋長庫賽拉和女王卡希娜領導的鬥爭最為著名。8世紀初,大量阿拉伯移民同當地柏柏爾人融合,伊斯蘭教廣為傳播,奴隸制社會開始被封建關係所代替。由於阿拉伯封建主的掠奪,從公元9世紀起,不斷爆發以伊斯蘭教“異端”形式出現的起義。11世紀後,阿爾及利亞地區相繼處在阿爾穆拉比特王朝阿爾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下。13世紀,在今阿爾及利亞疆域內出現了阿卜杜勒·瓦迪德王朝,它同歐洲一些國家的商業聯繫加強,成為西地中海航運的主要基地。
16世紀,西班牙入侵北非,占領凱比爾港、奧蘭(即今瓦赫蘭)等地。海盜巴巴路沙以支持阿爾及利亞人反抗西班牙侵略為名,占領了阿爾及爾,摧毀了阿卜德瓦德國家。土耳其乘機進攻北非,戰勝西班牙,把阿爾及利亞置於自己的統治下。17世紀中葉以後,阿爾及利亞雖然名義上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但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軍事封建國家。
法國統治時期  
阿爾及利亞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距法國本土較近,早已為法國統治者垂涎。1830年法國國王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藉口法國領事受到阿爾及利亞德伊(土耳其統治的最高首腦)的侮辱,派遣L.-A.-V.布爾蒙將軍率領3萬多人遠征阿爾及利亞。7月5日德伊投降,法國征服了阿爾及利亞。
1834年法國宣布阿爾及利亞為法國屬地,實行軍事統治。1848年推行同化政策,1871年,阿爾及利亞被劃為法國的3個省,由法國派總督統治。1881年法令規定阿爾及利亞各行政機構移交法國各部管理。1896年重新擴大總督的職權。聽命於法國內政部。1905年阿爾及利亞全部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國殖民當局在阿爾及利亞推行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法國鼓勵本國人或其他歐洲人移居阿爾及利亞。殖民當局不斷頒布法令,用“空而無主地”、“管理不善”、“國家收購”等名義,沒收非洲人土地。許多土地被轉讓給歐洲的投機商、冒險家和法國地主。土地投機公司相繼出現。失去土地的阿爾及利亞農民或淪為法國地主的分成制農民、土地公司的農業工人,或流落城市當傭工,還有到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當勞工。阿爾及利亞人民在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方面也備受歧視和壓迫。殖民當局規定,阿爾及利亞的居民分為法國“公民”和“臣民”(或土著)兩種。殖民政府對非洲人任意進行迫害,不準他們自由集會和使用本民族的文字。

獨立運動

1832年阿爾及利亞人民在阿卜杜·卡迪爾和艾哈邁德領導下,展開反抗法國侵略的武裝鬥爭。在長達15年之久的反法鬥爭中,阿卜杜·卡迪爾屢敗法軍,迫使法國簽訂《瓦赫蘭條約》(1834)和《塔夫那條約》(1837),承認他的統治地位。1851、1852、1857、1859和1864年相繼在卡比利亞山區等地爆發武裝起義。1871年普法戰爭期間,在卡比利亞山區再次爆發由穆罕默德·莫克蘭尼領導的大規模起義。鬥爭堅持10個月,一度幾乎將法國侵略者逐出阿爾及利亞東部地區。20世紀初,阿爾及利亞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運動開始出現,其成員大多是法國學校畢業的律師、商人和醫生。他們要求擺脫法國統治,爭取獨立。1924年,在法國巴黎梅薩利·哈吉創辦了第一份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報紙。1926年成立了民族主義組織北非之星,要求民族獨立,1937年該組織解散後,又成立阿爾及利亞人民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該黨被查禁。1931年,阿爾及利亞愛國宗教界代表人物本·巴迪斯成立了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教政治團體,主張保衛阿拉伯民族文化,革新伊斯蘭教,反對法國殖民當局的同化政策。1930年,阿爾及利亞民族改良主義者費爾哈特·阿巴斯建立穆斯林議員聯合會,參加者是法屬各殖民地的議會成員,它主張在平等基礎上同法國聯合,實行同化。1936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正式成立,主張法軍從阿爾及利亞撤走,實現民族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非但不履行戰時答應給予阿爾及利亞獨立的諾言,反而加強統治。1945年5月,法國殖民當局對示威民眾進行鎮壓,有4.5萬人被屠殺,成千上萬的人被監禁或流放,許多進步組織遭到取締。1947年以後,阿爾及利亞人民在全國掀起了有數十萬人參加的罷工和遊行示威,並成立了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要求立即實現民族獨立。
1954年11月 1日新組織的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民在奧雷斯山區舉行武裝起義(見阿爾及利亞戰爭)。僅幾年時間,阿爾及利亞人民反法武裝力量從一支3000人的隊伍發展成為13萬人的民族解放軍。1958年9月,成立了以費爾哈特·阿巴斯為首的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1962年3月,兩國簽署了埃維昂協定,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人民自決與獨立的權利。1962年7月1日舉行公民投票,7月3日阿爾及利亞正式宣布獨立。(見彩圖)
阿爾及利亞歷史阿爾及利亞歷史
獨立後的阿爾及利亞 1962年 9月,阿爾及利亞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定國名為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本·貝拉在總參謀長布邁丁為首的軍隊的支持下,當選為總理,組織內閣,布邁丁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本·貝拉為了擺脫長期戰爭造成的困難局面,採取了一些措施,在經濟上,把歐洲人遺棄的土地、農莊和企業收歸國有,實行工人自管,由工人選舉自己的管理委員會實行管理。在政治上,1963年9月,制定了阿爾及利亞第一部憲法,宣布民族解放陣線為全國唯一政黨;實行總統制,本·貝拉當選為總統,同時任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1964年4月,民族解放陣線舉行第1次黨代表大會,本·貝拉又出任黨的總書記。對外奉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主張馬格里布、阿拉伯和非洲各國的團結和統一。
1965年6月19日,布邁丁發動政變,推翻了本·貝拉政權。以布邁丁為首的由軍人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並成立了以布邁丁任總理兼國防部長的新政府。新政府在國內大力開展國有化運動,1976年11月,制訂新憲法,布邁丁當選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國防部長;對外繼續奉行不結盟政策,支持被壓迫民族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鬥爭。1978年12月27日,布邁丁去世。本·傑迪德·沙德利擔任民族解放陣線總書記,1979年2月當選為共和國總統,1984年連任總統。
沙德利執政後,主張擴大民主,注重團結,緩和國內各派間的矛盾。在經濟方面致力於發展民族經濟,重視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外強調堅持不結盟、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反對猶太復國主義,支持非洲民族解放鬥爭。
阿爾及利亞歷史阿爾及利亞歷史
1958年12月20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配圖

阿爾及利亞歷史阿爾及利亞歷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