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博物館

阿拉善盟博物館

阿拉善盟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屬綜合類博物館,共有400餘件藏品。

基本信息

(圖)阿拉善盟博物館阿拉善盟博物館

阿拉善博物館成立於1997年5月1日,利用阿拉善王府明清時代古建築進行陳列展覽,屬綜合類博物館,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文化廣播電視局,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平米、展出藏品數400餘件(套)。建築風格特點為多重四合院明清古建築群。館內人員總數19人、管理人員3人、大專以上學歷17人、專業技術人員18人,其中副研究館員2名,館員10名,助理館員6名。

館內介紹

(圖)阿拉善盟博物館阿拉善盟博物館

主要陳列有阿拉善和碩特土爾扈特部落歷史陳列、阿拉善民族民俗陳列、阿拉善宗教用品陳列、阿拉善出土文物陳列、動植物標本陳列、阿拉善工農業展品陳列、阿拉善城市發展規劃陳列、阿拉善國防發展陳列、阿拉善岩畫陳列、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陳列、臨時陳列展。

阿拉善博物館內較有價值的是3個歷史文物陳列室,展有阿拉善地區石器時代及漢、宋、元、明、清歷史文物600多件,其中關於額濟納的文物圖片資料較多,國家一級文物元代紙幣、居延漢簡和西夏文書是額濟納文物的代表。此外,還有反映古代遊牧生活的岩畫史料照片100多幅。民族風俗文物陳列室展有和碩特部蒙古族衣、食、住、行裝飾實物和民間藝術品139件。遊人可在此一睹阿拉善王府的風貌,了解阿拉善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
阿拉善博物館(阿拉善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老城王府街北側,始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為阿拉善歷代旗王的官署和居住地。王府經歷代旗王修建,至第十任親王達理扎雅時期,已修建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落。每部分由若干個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組成。有“小北京”之稱。  

六世達賴神秘遺物

內蒙古阿拉善博物館再次揭開“南寺普提塔神秘面紗”,六世達賴遺物——一座不再完整的蒙古包首次示人。

2003年7月16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將賀蘭山里南寺現存近300年、經曆了“文革”浩劫的雙白塔之一的普提塔衝倒。坍塌的古塔現場出現了大量經卷和佛像,一時間六世達賴生前所用部分遺物是否保存在菩提塔中引起人們紛紛議論和猜測。當年9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委託內蒙考古研究所領隊,組織阿拉善博物館對現場進行調查後,向阿左旗人民政府提交了“菩提塔考古清理工作方桉”。得到批准後,考古人員進行了為期20天的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清理出了大量泥制、木製佛像、佛塔、唐卡、經書等。不過大部分已遭損毀。另外,還有銅幣二枚、木製佛頭一個,絹畫一幅,墨書藏文羊肩胛骨一塊。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六世達賴生前所用一頂蒙古包的屋頂、哈那、桿、門框殘骸等,從其腐蝕程度足以證明其年代久遠。

(圖)出土六世達賴生前所用一頂蒙古包的殘骸 出土六世達賴生前所用一頂蒙古包的殘骸
(圖)出土的釋迦牟尼和宗喀巴頭像 出土的釋迦牟尼和宗喀巴頭像

今年五一黃金週期間,南寺展出了200多件出土文物,第一次全面揭開“南寺普提塔神秘面紗”。這一展出已持續一個月。據阿盟館館長敖雲介紹,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阿盟博物館還將攜帶這些文物赴周邊省區巡展。

其他信息

(圖)阿拉善盟博物館阿拉善盟博物館

所在位置:

阿拉善巴彥浩特鎮王府街16#

開放時間:

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3:00-6:0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2:30-5:3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