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博物館

阿拉善博物館

阿拉善博物館,即阿拉善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老城王府街北側,始建於清雍正(1732年),為阿拉善歷代旗王的官署和居住地。王府經歷代旗王修建,至第十任親王達理扎雅時期,已修建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落。每部分由若干個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組成,相互融會貫通,畫棟雕梁、古雅精緻。整個建築群落為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北京式四合院建築群體和頤和園林風格,故有“小北京”之稱。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善博物館(阿拉善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老城王府街北側,始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為阿拉善歷代旗王的官署和居住地。王府經歷代旗王修建,至第十任親王達理扎雅時期,
阿拉善博物館內阿拉善博物館內
已修建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落。每部分由若干個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組成,相互融會貫通,畫棟雕梁、古雅精緻。整個建築群落為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北京式四合院建築群體和頤和園林風格,故有“小北京”之稱。
阿拉善王府在文革中遭到極大破壞,房屋在近年大幅整修過。1997年,阿拉善王府改稱為阿拉善博物館。修復時保留了灰筒瓦卷棚頂的柔順風格,院內雕刻彩繪、迴廊曲折的樣貌也依稀可辨。

館內介紹

阿拉善博物館主要陳列有阿拉善和碩特、土爾扈特部落歷史陳列、阿拉善民族民俗陳列、阿拉善宗教用品陳列、阿拉善出土文物陳列、動植物標本陳列、阿拉善工農業展品陳列、阿拉善城市發展規劃陳列、阿拉善國防發展陳列、阿拉善岩畫陳列、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陳列、臨時陳列展。
阿拉善博物館內較有價值的是3個歷史文物陳列室,展有阿拉善地區石器時代及漢、宋、元、明、清歷史文物600多件,其中關於額濟納的文物圖片資料較多,國家一級文物元代紙幣、居延漢簡和西夏文書是額濟納文物的代表。此外,還有反映古代遊牧生活的岩畫史料照片100多幅。民族風俗文物陳列室展有和碩特部蒙古族衣、食、住、行裝飾實物和民間藝術品139件。遊人可在此一睹阿拉善王府的風貌,了解阿拉善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

館藏遺物

2003年7月16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將賀蘭山里南寺現存近300年、經歷了“文革”浩劫的雙白塔之一的普提塔衝倒。坍塌的古塔現場出現了大量經卷和佛像,一時間六世達賴生前所用部分遺物是否保存在菩提塔中引起人們紛紛議論和猜測。當年9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委託內蒙考古研究所領隊,組織阿拉善博物館對現場進行調查後,向阿左旗人民政府提交了“菩提塔考古清理工作方桉”。得到批准後,考古人員進行了為期20天的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清理出了大量泥制、木製佛像、佛塔、唐卡、經書等。不過大部分已遭損毀。另外,還有銅幣二枚、木製佛頭一個,絹畫一幅,墨書藏文羊肩胛骨一塊。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六世達賴生前所用一頂蒙古包的屋頂、哈那、桿、門框殘骸等,從其腐蝕程度足以證明其年代久遠。

交通指南

阿拉善王府位於舊城王府街上,從長途汽車站打面的可直接抵達。

新博物館

阿拉善博物館新館是盟委、行署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被確定為阿拉善建盟30周年獻禮項目。工程於2009年6月奠基、2009年7月開工建設。一年多來,在盟委、行署和自治區文物局的關懷下,在盟文廣局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全體工程管理人員和各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工程土建施工、內外裝修設計、文物徵集鑑定、多媒體展示系統設計製作、多個場景營造、文物展覽陳列等工作於2010年9月全部完成,現已正式向廣大民眾免費開放。
阿拉善博物館新館坐落於巴彥浩特新城東區額魯特東路,館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750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主體為四層混凝土框架結構,其中零層為技術、設備用房,一二層為展覽陳列區和公共服務區,三層為辦公區。阿拉善博物館建築氣勢雄宏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歷史展廳

博物館阿拉善歷史展廳,建築面積1500平米,
阿拉善博物館藏品阿拉善博物館藏品
展有石器時代及東漢、宋、元、明、清600多件歷史文物。其中,元代紙幣、居延漢簡、西夏文書、定遠營石刻、雕龍扎薩克王爺椅等文物屬於國家一級文物。阿拉善博物館珍藏有歷史、民族、宗教、石刻、岩畫等文物6000餘件,包括青銅器、鐵器、陶器、瓷器、玉器、石雕、石刻、古錢幣、絲繡染織、書畫、官服、少數民族工藝品及少數民族衣食住行、娛樂、醫藥等文物。阿拉善地區的考古發掘,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近代和現代。重要的藏品有東漢石刻、明三鈕梵紋銅鏡、清鏨花“公侯萬代”銅盆、清鏨花人物故事紋銅盒、清鏨花雙耳紫銅奶桶、清鏨花紫銅托壺、元代至元通行寶鈔、元代正版《文獻通考》等等。這些大量精美的歷史、民族文物,為國內外參觀者揭開了阿拉善神秘的面紗。

民俗展廳

博物館阿拉善民族民俗展廳,建築面積1300平米,展有款式多樣的阿拉善蒙古族服飾、代表禮儀至尊的阿拉善烤全羊、聞名遐邇的阿拉善蒙古族養駝馴駝技藝、工藝精湛的阿拉善仿古地毯、悠揚綿長的長調民歌、英武雄健的沙力搏爾式摔跤和神奇精湛的阿拉善蒙醫蒙藥等139件裝飾實物和民間藝術品。

石刻展廳

博物館石刻藝術展廳,建築面積800平米,展有題材廣泛、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曼德拉岩畫和賀蘭山岩畫100多幅,再現了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場景和審美情趣。這些“無言的史書”,見證了阿拉善遊牧民族的悲歡離合,揭示了他們悠遠的夢想

自然展廳

博物館自然展廳,建築面積850平米,展有阿拉善大量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恐龍化石、動植物標本、大漠戈壁奇石等,並營造了多處形象逼真的生物場景,為人們充分展示了阿拉善境內的賀蘭山、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額濟納河、胡楊林、怪樹林等自然生態景觀交通指南城區內乘坐1路公車可直達,或者打車直到博物館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