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代聰之介

中文名:熱帶草原氣候特徵:全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兩季。 編輯本段特徵全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兩季。 熱帶草原氣候別受單一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控制,乾燥少雨,形成乾季。

熱帶草原氣候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C。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的較長乾季。自然植被為熱帶稀數草原。

中文名:熱帶草原氣候特徵:全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兩季。

分布:南、北緯10度到23度27分之間。

目錄
簡介特徵成因
季風型
熱帶鋒型
副高型
垂直地帶性類型
背風坡型
相關區別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代表植物
猴麵包樹
紡錘樹
影響
簡介
一、穴居
二、快跑
三、集群
四、巨獸
概述
類型展開簡介特徵成因
季風型
熱帶鋒型
副高型
垂直地帶性類型
背風坡型
相關區別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代表植物
猴麵包樹
紡錘樹
影響
簡介
一、穴居
二、快跑
三、集群
四、巨獸
概述
類型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的南北兩側,一般在南、北緯10度到23度26分之間。終年高溫,乾濕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點。它終年氣溫很高,有些地方甚至比熱帶雨林地區還熱。但降雨卻集中在一年的4~6個月內,成為雨季(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另外4~5個月幾乎滴雨不下,成為旱季(信風帶控制)。所以自然景觀也就與熱帶雨林截然不同。這裡木種類不多,分布稀疏,草長的很高,通常稱之為稀樹草原
稀樹草原是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棲息的理想場所,所以成為動物的王國。動物種類多,數量大,有很多著名的天然動物園。這裡景色的季節變化明顯。乾(旱)季到來,樹木落葉,到處枯黃;而濕(雨)季一到,則滿目翠綠,鬱鬱蔥蔥。

編輯本段特徵

全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兩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濕季。乾季的氣溫高於熱帶雨林地區,每日平均氣溫在24~30℃之間。大致每年5-10月大陸低氣壓北移,這時北半球熱帶草原上
降水和氣溫分布圖
盛行從幾內亞灣吹來的西南季風(又稱幾內亞季風),帶來豐沛降水,形成濕季。11月到次年4月,大陸低氣壓南移,北半球熱帶草原盛行來自北回歸高氣壓帶的信風(哈馬丹風),十分乾燥,形成乾季南半球熱草帶草原的乾、濕季節時間與北半球恰好相反。
而如果幹季延長會出現旱災情況。

編輯本段成因

季風型

盛夏季節,在低緯度地帶(特別是在大陸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風帶插入一個赤道西風環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信風帶的季節移動;另一方面是由於大陸的加熱
熱帶草原氣候-雨季
作用,更助長了赤道低壓槽移動時在大陸上被加強。
北半球夏季時(7月),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西南季風;南半球夏季時(1月),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向南越過赤道向左偏轉,形成西北季風。這一現象,在從非洲經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帶最為顯著。特徵:終年高溫,分乾濕兩季,乾季少雨,濕季多雨。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區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亞北部
1 夏季,兩地分別受到掠過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濕西南季風的控制;且由於西南季風與東北信風輻合上升,多對流雨,降水豐沛,形成濕季。
2冬季,受單一、乾燥的東北信風控制,形成乾季。

熱帶鋒型

夏季,在廣闊的熱帶太平洋東部,赤道西風不顯著,且由於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暖濕季風對南美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區的影響幾乎沒有。但來自陸上的西南季風和西北季風,分別與來自熱帶大西洋上、並掠過暖流上空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在此符合上升,形成熱帶鋒,多對流雨,氣候濕熱。
赤道以北的蓋亞那高原、奧里諾科河流域和哥倫比亞北部,6月至10月潮濕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內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豐富,形成濕季。冬季,兩地分
熱帶草原氣候
別受單一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控制,乾燥少雨,形成乾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