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西站

簡介

鎮江西站現更名為鎮江南站,即京滬高速鐵路鎮江南站,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既有滬寧線以北,常州北站和南京南站之間。

鎮江西站規劃圖鎮江西站規劃圖
鎮江西站為全高架車站,車站性質為中間站。
車站預計2010年底完成施工,待到2011年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後,從鎮江西站半小時可到上海,四小時內可到達北京。
京滬高鐵鎮江段將沿安基山水庫北側進入鎮江市,避開磁山頭鐵礦後跨過312國道東行,下穿京陽水泥廠皮帶廊,經五州變電所北側後再次跨越312國道,過喬家門,在南山風景區以南、312國道以北、檀山路以東的潤州區盧灣村設鎮江高速站,經南方碳素廠邊,相繼跨沿江公路、滬寧鐵路、京杭運河、九曲河、新河,過竇莊後進入常州市。
京滬高速鐵路鎮江段長74.74公里,經過句容市、丹陽市、丹徒區、潤州區的10個鎮,其中句容市內17.44公里,丹徒區內27.77公里,潤州區內9.41公里,丹陽市內20.12公里。
鎮江高速站設在312國道鎮江城區段北側、盧灣村和友誼水庫南側,採用高架車站的方案。鎮江站站房規模暫按4000平方米設計。軌道股數據稱和蘇錫常相當,站台數不明。京滬高鐵鎮江至北京車程約4小時,至上海約1小時。
初步明確站點設定的原則是:省會城市、地級市原則上各設一站;如一個市內要設兩個站,距離需達到100公里。會議對鎮江境內站點設定方案的意見是:先期開工鎮江站,預留丹陽站
高速站由鐵路規劃部門最初考慮的“落地站高路堤方案”確定為“高架橋方案”,為本市的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留下了不小空間,意義十分重大。如果採用落地站高路堤方案,會在高速站這一重要節點橫亘一堵平均高度6米、最大高度達10米,長度約1.2公里的擋牆,對城市交通影響很大,也不利於高鐵配套設施及今後城市輕軌等立體交通的建設和組織,很可能成為第二個“鐵路三線”。高架橋方案避免了嚴重製約城市南向發展的不利因素,有利於城市空間的合理利用。據測算,高架橋方案因無需填土放坡,比落地站方案少徵用土地至少50畝,使城市空間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同時有利於加強對南山山體的保護,儘可能減少山體的開挖量。據了解,京滬高鐵在鎮江境內70%以上將採用高架方式。
按照全省統一部署,鎮江近期將陸續開工建設謝家邊大橋,京杭運河特大橋工程路基、橋樑節點,東石潭路橋段工程,鎮江制梁場、丹陽制梁場。在現場,謝家邊大橋等節點施工人員已全部進場。更名

於2011年5月17日更名為鎮江南站,並於同年5月底竣工

老鎮江西站

鎮江為清末有鐵路(南京到上海)沿線通車,1906年通車,主要車站為鎮江西站,位於京畿嶺,鐵路線以隧道方式穿越寶蓋山。南京長江大橋修建之後,改名京滬鐵路,市區段鐵路也南移,新建了位於中山西路的鎮江火車站,修建的早期鐵路線後來因穿越市中心區帶來種種不便,於2004年拆除。

基礎設施

鎮江西站站台規模為2站台6線,其中正線2條,到發線4條,站台為雙島式。
站房形式為線正下式站房,由中心站房(大雨蓬)和東西兩邊的站台(小雨篷)組成。其中站房建築面積42314平方米,東西兩邊站台(小雨蓬)建築面積22343平方米,站房建築層數為主體一層,局部兩層。設計最高聚集人數為1500人。站房形式採用線下式站房的布局,提供最便捷的“下進下出”的旅客流線。
中心站房(大雨蓬)建築外牆東西面寬105m,南北進深83。58m,中心站房最高點距地面33.85m。中心站房建築共兩層,其中一層為站房層,二層為站台層。中心站房屋蓋平面投影尺寸83.58m×105m,由主桁架、次桁架、托架桁架、系桿及檁條組成。其中主桁架共6榀,以中間軸線對稱分布。
站台區(小雨蓬)為無柱雨蓬,對稱布置於站房東西兩側,站台層標高為13.75m。單片鋼雨蓬結構平面尺寸投影58.0m×94.7m,以站房東西二側對稱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