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鎮東橋位於四明山鎮梨洲廟下村得梨洲溪上,是一座單孔石拱廊橋。橋長7.8米,寬4.6米,拱高4.7米,整座橋用塊石砌成。橋上建有廊屋5楹,以供人憩息,其中跨溪3楹,兩邊各一楹延伸至過道,全長13.2米。兩邊橋台由粉紅色細料石砌築;橋身全系木結構:底層3根各長24米的合抱柏樹(一說杉樹)大梁縱跨兩台,上鋪6根橫樑,其上再加4根縱梁,與大梁二錯二疊。最後在縱樑上鋪橫木,覆面板,構成橋面。橋上覆屋瓦,形如長廊,兩邊護欄半身高,可倚可望;廊道兩邊設定長凳,可坐可躺。橋廊東西兩門楣上鐫有兩幀門披,東為“潮湧瀾迴”,西為“虹垂彩煥”,照應了《鎮東橋碑記》中“兩橋相照,如雙虹輝映”句。在東西兩側橋台,還各有一隻石刻獸頭,突出於石壁,相向而望,據稱是一種叫“螭”的祥獸,有鎮邪、避水之作用。
詳細介紹
鎮東橋位於四明山鎮梨洲廟下自然村的梨洲溪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並有橋廊,建於明代。據傳,建造者是上癢廟的僧人。他曾在橋拱中央畫一橫線,對眾人說:洪水過橋不得超過此線,超過此線,水就越橋而過,鎮東橋可保安然無恙。幾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預言絕不是誇大其詞,幾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橋及一些沿溪建築都遭到損壞,惟有鎮東橋毫髮未傷。其實這與該橋選址科學有關,若要解開這個謎請大家實地去考察,橋旁碑上有說明。古橋南側建有文昌閣,三百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黃宗羲在四明山結寨抗清時,曾一度居住在梨洲,在此附近的上癢廟著述、講學。橋北側建有黃宗羲先生紀念館,館內陳他的生平業績橋下游溪畔,有紅楓櫻花基地,擁有“中國紅楓之鄉”美譽。沿溪而行,滿眼紅葉,配以青山綠水,令人目不暇接,值得一去。
鎮東橋坐落在餘姚四明山鎮廟下自然村村口的一條山溪上。橋長不足10米,寬不足5米。橋上有一座木結構的廊亭,橋頭還有一座古老的木屋,原為鎮東庵。橋的全身都是用不規則的大方石巧砌而成,顯得古樸而莊重。橋兩邊是四季常綠的青山,橋右側岸邊十幾棵合抱古杉直衝藍天,橋被綠陰籠罩在其中,顯得神奇而朦朧。一條清澈見底的山泉水分別從上流的楊溝坑、甘竹嶺方向潺潺地流淌而來,流經鎮東橋,又歡唱著流向遠方。站在橋上倚欄遠眺,小村廟下若隱若現,一幅“小橋流水人家,枯藤老樹昏鴉”圖就展現在你的面前。鎮東橋,因為鎮守在縣城東邊的柳溪河上而得名的。它曾被稱為東風橋、紅軍橋,始建於1897年,距今已有百多年歷史。
橋臨資江,橫跨柳溪,分上下兩個部分,橋上為木質結構,橋墩為花崗石結構。整座大橋為一座美麗的長廊,用巨木架構做梁,橋面用厚木板鋪就,橋頂蓋著青瓦,兩頭檐角高翹,橋的兩邊還有雕花的護欄,以及可供休息的長凳。鎮東橋古樸典雅,即是安化山城連線東西的通道,也是一處有名的景觀,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鎮東橋,架於寧海縣城北面16公里紫溪璜溪口村東,取鎖鎮村口之意,稱鎮東橋。舊為木橋,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改建成石橋,更名登雲橋。鹹豐十一年(1861)被洪水沖毀,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全部柏木結構,中間置一石橋墩。連橋堍長21.24米,橋孔淨跨11.26米,高6.75米,橋面寬4.24米,上建木構架瓦屋七間,仍名鎮東橋。
該橋橫跨紫溪入海處,系重要通道,且為漁民觀潮下海之停息地。是浙東罕見的廊橋。
鎮東橋最輝煌的日子還是在清朝初年。餘姚先賢黃梨洲為了復明抗清,抱著愛國的熱情跋山涉水來到四明山。那時正值盛夏時節,黃老先生就選擇了鎮東橋這個流水潺潺的環境,以作為他抗清復明的根據地,並在這裡講學。他住在橋頭的鎮東庵里,與這裡的山民同甘共苦一連數月。當他離開四明山時,這一帶的山民與他依依相別。後來就在離鎮東橋上流的300米處,山民們專為黃老先生建起了一座廟宇,取名“上洋廟”。
鎮東橋,經過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如今依然挺拔秀麗,它像一位堅強的衛士,戰勝了一個個的千難萬險,迎來了一個個明媚的春天。
歷史背景
橋建於明代。據傳,據說鎮東橋建於明朝末年,是一位叫王裕仁的鄉賢率民建造。當時,山溪上曾造過好幾座橋,但因洪水年年泛濫成災,橋因此屢建屢毀。王裕仁於是召集山民共議建一座牢固的石橋。最後建橋就定在村口兩山的峽谷處。因為這裡堅固的山崖是天然合成,當地人稱兩山分別為獅子山和大象山。而那峽谷處突兀的山崖又分像是獅子和大象的大腿,橋建在此處,有力奪萬鉤之勢,堅不可摧。鄉親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那種自發的激情終於在這天施展了出來。動工時,據說民工們在兩橋腳下還各放上了銅鍘斧頭,以鎮神妖。橋坐落在村東首,故名“鎮東橋”。建造者曾在橋拱中央畫一橫線,對眾人說:洪水過橋不得超過此線,超過此線,水就越橋而過,鎮東橋可保全然無恙。幾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預言絕不是誇大其辭,幾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橋及一些沿溪建築都遭到損壞,惟有鎮東橋毫髮未傷。其實,這與該橋的選址科學有關。梨洲溪流至鎮東橋前,有一個90度的急轉彎,轉彎處山岩突兀,急流到此受山體阻擋,銳勢大減,同時,撞擊岩石所激起的浪花,正好從下游近在咫尺的橋上越過。因此,橋不會受洪水的正面衝擊,可以永保無虞。古橋西側建有文昌閣,為兩層台閣式建築,高7.3米,猶如橋頭堡矗立,顯得氣墊雄偉。與文昌閣隔溪相望有“黃梨洲紀念館”。三百多年前,黃梨洲在四明山結寨抗清時,曾一度居住於梨洲,在上癢廟著述、講學。為追念這位與村同名的先哲,故特建此館。館內陳列分“黃梨洲生平業績”、“黃梨洲與梨洲”和“歷代名人與四明山”三個部分,展示有文字、圖片、實物等。紀念館與橋之間,有幾十株參天大樹,其中的一株古柏,徑大數圍,樹幹蒼勁而斑駁,至少已有五六百年樹齡,它若能開口,一定能詳述梨洲先生當年在此的行跡。
橋下游溪畔,有不少紅楓培育基地。沿溪而行,滿眼紅葉,配以青山綠水,令人目不暇接。
現狀
鎮東橋橋面是木板鋪聲的,雖然政府曾花費不少資金修復,但因人們不注意保護,管理也不到位,過不了多久,就新顏變舊貌了。有的木板被撬鬆了,踏上去吱呀作響;有的木板被一些無聊的人打了孔,稍不小心就會拐到腳,有的木板被攔腰折斷……呈現出衰敗的景象。
鎮東橋現在就是一座遮陽避雨棚。你瞧:橋上有賣水果的,有賣小菜的,有賣小食品的,有賣書的,有賣小件日用品的,有看相的,有乞討的,果皮紙屑滿橋都是。一到下雨,由於橋頂有些小青瓦爛了,橋里到處漏雨,雨水沖得垃圾到處跑。鎮東橋成了一個喧囂的小市場,雜亂而骯髒。
晚上的鎮東橋,本因該是美麗而充滿誘惑的地方,你想,夏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的時候,人們三五成群坐在橋邊,享受著習習涼風,那該是多么美的事情啊。可惜,這只是一個願望罷了。因為橋上的裝飾燈經常壞,有關單位修好沒幾天,又壞了。如此反覆,也就修得不經常了。晚上,橋上黑漆漆的一片,人行道過,都要很小心的走,以免摔跤。
有關文章
鎮東橋:記憶黃梨洲
選址科學穩固如山據了解,廟下村因山上建有上庠廟而名,村中王姓始祖王存盛在明代初年自新昌遷來。源於下甘竹嶺的廟下溪流經村中,過下游的王姓分支溪下村後,與大茅岙之水匯合,最終流入鄞西皎口水庫。為溝通廟下村和溪下村的交通往來,當地曾多次建橋,終因山洪洶湧,屢建屢毀。據說鎮東橋建於明朝末年,是一位叫王裕仁的鄉賢率民建造。經山民共議,建橋定在村口兩山的峽谷處。當地人稱兩山分別為獅子山和大象山,而峽谷處突兀的山岩就像是獅子和大象的大腿,橋以天然山岩為橋基,有力奪萬鈞之勢,堅不可摧。橋坐落在村東首,故名“鎮東橋”。還有一種說法,設計建造此橋的是上庠廟的僧人,一名僧人曾在橋拱中央畫一橫線,對眾人說:山洪湧來若超過此線,水就會越橋而過,鎮東橋可保全然無恙。幾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說法絕不是誇大其辭,幾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橋及一些沿溪建築都遭到損壞,惟有鎮東橋毫髮未傷。據廟下村一位老翁說,自從他懂事起,再兇猛的洪水也很少能漫過鎮東橋半個橋洞,1988年的猛烈洪水漫過橋面,鎮東橋依然穩固如山。其實,這與該橋的選址科學有關。溪水流至鎮東橋前,有一個角度很大的急轉彎,轉彎處山岩突兀,急流到此受山體阻擋,銳勢大減,同時,撞擊岩石所激起的浪花,正好從近在咫尺的橋上越過。因此,橋不會受洪水的正面衝擊,可保無虞。鎮東橋長10米,寬4米,整座橋全用塊石砌成,橋上還有五楹廊屋,古色古香。屋內鋪地板,置長凳,供行人休憩。橋建成近400年間,橋屋曾數次翻修,而以山岩而成的橋基未作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