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性食物

鹼性食物

鹼性食物是指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後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概念被認為是炒作宣傳意義大於科學研究重要意義,迄今為止,有關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說法在商業性期刊上出現的機率遠遠高於學術期刊,並且學術期刊多為質疑和批判。相關文章認為攝入食物的酸鹼性能影響人的體質,實際上正常人體內的緩衝功能已足以抵消正常攝入的食物對體內pH的影響。對於病人或亞健康人群,注意飲食的酸鹼屬性還是有一定意義的。關心此問題的非專業人士,也大多是這一群體。

基本信息

分類標準

對於酸鹼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嘗,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取石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的改變,變藍為鹼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以為檸檬、醋、橘子、蘋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屬於酸性食物。總之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鹼性,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

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類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稱糖類)、維生素、礦物質。人人皆知蛋白質、維生素非常重要,礦物質雖然只是微量,但卻也是維繫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人類而言,必要的礦物質中,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密切關係者有8種:。前5種元素進入人體之後就呈現鹼性。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穀類,因含硫、磷、氯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後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菜蔬水果、海帶、豆類、乳製品等含鈣、鉀、鈉、鎂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後變成鹼性物質。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實際上是指成酸性食物和成鹼性食物,是針對他們對人體酸鹼平衡的影響而言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是一個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味覺或食物溶於水中所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它是指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後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

簡單分類

根據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為鹼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

酸性食物:含硫、磷、氯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常呈酸性,如肉、蛋魚等動物食品及部分豆類和穀類等。

鹼性食物: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等。

中性食物:咖啡等。

界定

食品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內變成酸性或鹼性的物質來界定。因此,所謂酸性和鹼性食物,並非由口感或味覺來識別,主要是看食物被機體吸收氧化後所蘊含的化學元素來作為鑑別的依據。大凡含氮、硫、磷等非金屬元素較多的則為酸性食品,而含鈉、鉀、鈣、鎂等金屬元素較多的乃是鹼性食品。並非味道酸的就是酸性食品,比如醋是酸的,柑、梅、杏等水果也是酸的,但它們非但不是酸性食品,恰恰相反,卻是典型的鹼性食品。又如糧食、糖果、糕點、魚、豬肉及其他動物肉類等,則不是鹼性食品,全都屬於酸性食品。

認識誤區

有一些食物因吃起來酸,人們就錯誤地把它們當成了酸性食物,如山楂西紅柿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某些乾果(椰子、杏、栗)產生鹼性成分,而其它(如花生、核桃)產生酸性成分。玉米和小扁豆則是成酸性食品。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酸,除了令人感到酸性外,亦有鹼性味。所謂鹼性味就是一種粘滑感且帶澀味。其理由是因鹼性的原因,舌頭的黏膜蛋白質,受了點傷害,一時喪失感覺。這便是一般人所謂蔬果吃多了,口中澀澀,不禁有種體寒之感,因此常誤解到:多吃蔬果,身體會太虛寒,其實不然。
有些食品為了防腐、保存,或為了增加溶化性,會添加碳酸鈉(蘇打)或鹼粉(小蘇打),往往令人感到苦味或獨特的澀味,這是由於鹼性物質存留於食物中。
酸鹼性與酸鹼味不同,若論味,食物中酸味較鹼味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但若比較酸性、鹼性食物之味道如何?則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鹼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如大豆中提煉的麩氨酸、卵磷脂、都是味道鮮美的鹼性食物。

與癌的關係

德國著名醫學家、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OttoHeinrichWarburg(古博格)教授發現,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從而創立了缺氧致病(癌)學。

OttoHeinrichWarburg博士的理論指出,健康的細胞在缺氧的環境下,可使該細胞變成癌細胞,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他因以試驗證明了該論點,而榮獲諾貝爾獎。

愛哈氏的學說則提及成弱鹼性的細胞,在累積酸性廢物的附近通常會死亡,但是有不惜改變染色體以求在酸性環境中生存,這就是癌的開始。

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被瑞士學者認為第三種防止癌種的有效途徑。食療法加自然療法攻克癌症。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每天吃入大量的酸性食物,使體液酸化,導致了酸性體質,正常細胞在酸性體液里無法生存,只能變異,這就是癌變。

根除癌症只有從改變自身體液開始,改變身體的大環境,讓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只有大量增加鹼性營養,才能使體液酸鹼平衡,最終達到癌症的治癒。

目前消滅癌細胞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殺死癌細胞,就是用傳統的化(放)療,這種方法不但殺死了癌細胞同時也殺死了好細胞,而且身體越來越虛,另一種方法就是餓死癌細胞,通常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調整體液酸鹼平衡,使體液達到弱鹼性,提高體液的溶氧量,從而破壞了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最終餓死癌細胞。

質疑

醫學上根本沒有酸鹼體質的說法,酸鹼體質理論與醫學科學不符,被醫學專家稱為偽科學。而且,所謂的鹼性食品也不能對人體血液等處的酸鹼度產生影響,沒有預防腫瘤等種種好處。

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院兒科臨床教授加布·米爾金稱,食物不能改變身體裡的酸鹼度,除了尿液這無關緊要,因為尿液是被包在膀胱中,不會影響身體其他部分的PH值。

血液的酸鹼度也不能被食物影響,因為血液里有多種酸鹼緩衝機制,例如碳酸氫鹽系統、血漿蛋白、血紅蛋白、核酸成分等,使得酸鹼度保持在PH值7.35~7.45的恆定範圍內。即使這些緩衝機制被過多的酸性或鹼性物質耗竭,肺部還可排出二氧化碳減少血液中的酸性,腎臟也可調節酸根離子排出體外的數量,從而維持了酸鹼度的穩定。

人得了癌症後代謝旺盛,產生酸性的物質偏多,但多吃“鹼性食品”不能把“酸性體質”調成鹼性,也沒有治療和預防癌症的作用。另一方面,吃了“酸性食品”也不會破壞人體的酸鹼平衡,更不會更容易癌變。

鹼性食物

1.蔬菜類鹼性食物大全:

蓴菜蓴菜

A.屬於寒性的鹼性食物有:蓴菜馬齒菜蕺菜(魚腥草)、蕹菜番茄佛手瓜西葫蘆葫蘆瓜瓠瓜甜瓜(香瓜)、哈密瓜西瓜菜瓜竹筍海帶

B.屬於涼性的鹼性食物有:蓮藕、魔芋慈菇粉葛、甜菜(紫菜頭)、蘿蔔、苤藍、旱芹、莧菜、茄子、萵苣(萵筍)、茭白、苦瓜、油菜、菠菜、蘑菇、生菜、菜花、金針菇、冬瓜、黃瓜、絲瓜。

C.屬於平性(陰性系列中屬於比陽性弱的一種)的鹼性食物有:百合、胡蘿蔔、大頭菜、茼蒿、荊芥、白菜、甘藍、猴頭、黑木耳、薺菜、銀耳、番薯(紅薯)、馬鈴薯(土豆)、芋頭

D.屬於溫性的鹼性食物有:昆布、恰瑪古、山藥、洋蔥、薤白(野蒜)、香椿、韭菜、雪裡蕻、芫荽、甜椒、南瓜、生薑、蔥。

E.屬於熱性的鹼性食物有:大蒜、辣椒、胡椒。

2.食用藥材類鹼性食物大全

石斛石斛

A.屬於寒性的鹼性食物有:石斛、蘆根。

B.屬於涼性的鹼性食物有:菊花、薄荷、地黃、白芍、西洋參、沙參、決明子。

C.屬於平性的鹼性食物有:黃精、天麻、黨參、茯苓、甘草。

D.屬於溫性的鹼性食物有:何首烏、砂仁、冬蟲夏草、桂花、川芎、黃芪、人參、當歸、肉蓯蓉、杜仲、白朮。

E.屬於熱性的鹼性食物有:肉桂。

3.水果類鹼性食物大全

A.屬於寒性的鹼性食物有:獼猴桃、柿子、桑葚、無花果、甘蔗、香蕉、荸薺。

B.屬於涼性的鹼性食物有:梨子、枇杷、橙子、柑子、芒果、羅漢果、蘋果。

C.屬於平性(陰性系列中屬於比陰陽比陽陰的一種)的鹼性食物有:葡萄、山楂、石榴、木瓜、檳榔、桃子、檸檬、櫻桃。

D.屬於熱性的鹼性食物有:荔枝、橘子、龍眼(桂圓)。

4.堅果類鹼性食物大全

A.屬於平性(比陰陽,比陽陰)的鹼性食物有:大豆(黃豆)。

B.屬於溫性的鹼性食物有:栗子、杏仁。

5.飲料類鹼性食物大全

A.屬於涼性的鹼性食物有:茶葉

B.屬於平性(比陰陽,比陽陰)的鹼性食物有:葡萄酒、豆漿、牛奶、蜂蜜。

6.製品類鹼性食物大全

A.屬於寒性的鹼性食物有:食鹽。

B.屬於溫性的鹼性食物有:食醋。

C.屬於熱性的鹼性食物有:食鹼。

7.十字花科類鹼性食物大全

A.蘿蔔乾、紅蘿蔔、紅薯等。

B.強鹼:昆布、恰瑪古等。

酸鹼平衡

人體內的酸鹼平衡依賴於所攝入食物的酸鹼性,以及排泄系統對酸鹼平衡進行調節來實現的。食物除了為人體提供的基本的營養物質外,還對體液酸鹼水平有影響。因為食物是引起體液酸鹼變化的物質基礎。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通過為體液提供質子受體的數量來影響體液的pH值;二是因食物種類不同導致消化吸收過程耗費能量和生物酶不同,從而導致體液pH下降水平的不同,因此過多攝取酸性食物,就會造成酸性代謝產物在體液中積累,同時還會影響細胞排泄酸性代謝產物,通過皮膚和各種分泌腺使分泌液的pH下降。

鹼性食品進入人體後與二氧化碳反應而成碳酸鹽,由尿中排泄,酸性食品則在腎臟中與氨生成氨鹽而排泄,從而得以維持血液的正常PH,正常人的血液PH為7.35,呈弱鹼性。如果過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導致酸性,消耗鈣、鉀、鎂、鈉等鹼性元素,會導致血液色澤加深,粘度、血壓升高、從而發生酸毒症,年幼者會誘發皮膚病、神經衰弱、胃酸過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腦出血、胃潰瘍等症。酸毒症是由於過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應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體內酸鹼的平衡。

誤區

對於健康人群來說,我們的血液總是能夠將pH值穩定在7.35-7.45這樣的範圍以內,靠的是緩衝溶液這種東西。緩衝溶液是高中化學的一個知識點,我們人體中不光是血液,其他體液也都有這樣的作用。有的人可能會問胃酸靠什麼緩衝保持pH值,事實上,高濃度的強酸或強鹼溶液也是一種緩衝溶液,只是不如血液這么穩定,它的波動範圍一般在1-2.5之間,通常在1.5-2.0。

事實上,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酸鹼失衡並不容易發生。而一旦體液pH值低於7.35,已經屬於酸中毒了,意味著患上非常嚴重的疾病。酸中毒早期常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嗜睡、煩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如果你真的屬於所謂的“酸性體質”,最正確的選擇是趕緊上醫院,找大夫進行專業治療。

人體有酸鹼平衡調節體系,可以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大多數的鹼性食品並不能單純地提高人體PH值,因為當人體機制判斷到鹼性攝入過量後會釋放酸性中和至平衡,令到鹼性吸收接近0。要讓身體更好地調節為鹼性,不妨嘗試從小量開始,逐步加大調理,讓身體先去適應,吸收效果會更好。

用英文搜尋同樣的關鍵字,可以發現國外對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研究”遠沒有中國這么發達,國內這方面的“專家”可以向世界頂尖去努力。國人之所以更容易親信這種理論,恐怕和傳統的陰陽論有一定的關聯。不過如果真的理解了“陰陽”的思想,應該至少可以想明白一個問題,任何食物都有陰陽兩面,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所以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拋棄那些所謂的酸鹼理論吧,各種食物廣泛攝取保持平衡才是關鍵性。

相關報導

在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則“養生防癌”妙招,文章稱多吃鹼性食物對癌症起到預防作用,如海帶、胡蘿蔔、黃瓜、大豆、番茄等。對此專家表示,人體存在完善的調節機制,能自動調節酸鹼平衡,多吃鹼性食物可防癌的說法不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