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乾豆腐

錦州乾豆腐

錦州乾豆腐是遼寧省錦州著名的傳統特色產品,素以“乾、薄、細”著稱,堪稱“遼西一絕”。錦州乾豆腐薄如紙,色澤微黃,口感細膩,柔韌耐嚼,滿口生香。

(圖)錦州乾豆腐錦州乾豆腐

錦州特產乾豆腐 出古長城“天下第一關”,順著遼西走廊東去三百里,便是關外第一重鎮錦州。一面傍山,一面臨海,交通咽喉,兵家必爭,古有明末松山鏖兵,近有國共遼瀋決戰,均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大手筆。但非為本篇題旨,暫且放下,不提。

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一代偉烈英哲毛澤東的此言之後,還有一段很質樸也很深刻的論述,意在弘揚一種精神。可隨著時光流逝,那段論述可能已漸被人們淡忘,唯有“出蘋果”卻日益遠播。種瓜收豆的意外廣告效應,可能是極富遠見的老人家生前也始料未及的吧。

堪與蘋果齊名的是錦州小菜。雖稱什錦,辣椒地梨鮮姜杏仁等其餘九味卻都不為奇,唯有那小黃瓜可謂天下一絕,長不盈寸,黛綠剔透,再佐以蝦油等醃製,開胃爽口,別具風格。傳說當年一碟小菜呈上慈禧膳案,老佛爺正厭於肥膩,一顆小黃瓜入口,登時龍顏大悅,問,這是哪兒貢上來的呀?李蓮英慌忙跪答,遼西錦州府。老太后便用御署指指戳戳,竟連說了三個“好”字。從此,錦州小菜便成了皇家御膳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百餘年牌子不倒。

“錦州有美女。”這也是一句名人名言,有據可查,語出那位曾一人之下、億人之上的禿頭副帥,是專為中央軍委辦事組謀劃為他的寶貝兒子選妃時下達的一道最明確最具體的指令。從未聞有好色之嫌的大陰謀家大野心家何以偏偏對錦州的姑娘有此青睞?怕也只好存為一個歷史的疑案了。

其實,極具地方特色的絕美嚼貨,錦州又豈此蘋果、小菜(雖有“食色,性也”之說,美女仍需別論)?只因未得聖譽,有些佳美特產便只好暫時委屈於廣眾民間。比如錦州的乾豆腐(外地又稱豆腐片),薄如紙,色微黃,熟食可炒可燉,千烹萬滾不變形色;生吃則筋筋叨叨,極有嚼頭,滿口余香。遼西人尤以乾豆腐卷大蔥,再蘸以農家自製的黃醬為最佳食用之法,又抗飢又下飯,百吃不厭,壯體強身,滋陰補陽,又絕不必有什麼高血脂高膽固醇之類的現代富貴病之虞。近年來,公路運輸發達,東來西去的離地三尺仙們幾過錦州城鄉,蘋果小菜可以忽略,那乾豆腐卻是無論如何要稱回家去幾斤的。筆者有京都省城的親朋故交,時常有電話書信,正事敘過,也總忘不了叮囑一句:“啥時來,可別忘了帶點乾豆腐啊!”頓讓錦州人生出幾分驕傲。據說有一位超級笑星在錦州演出後直飛廣州,下了飛機便被穴哥腕姐們迎到一家星級大賓館。酒席宴上,服務小姐擺好十碟八碗,笑星竟鄙視一笑,問,有錦州的乾豆腐嗎?小姐怔然,搖首。笑星再一笑,便從自家懷裡摸出紙包紙裹的一大卷子來,傲然吩咐:“去給我找來幾棵長白兒大蔥,再炸來一碗肉醬,別的,權且擺擺樣子吧。”那一餐,滿桌的美味佳肴幾近未動,但那一大卷錦州乾豆腐卻被風捲殘雲,直撐得眾穴哥腕姐們飽嗝連天,不亞架子鼓咚咚震響,竟還一勁兒搜摸笑星懷囊嚷叫不許“貓膩吃獨食”。

錦州的乾豆腐,這還是個巨觀的概念。錦州本地人吃得矯情了,口嬌了,則挑剔得偏要虹螺峴的正宗精品。虹螺峴乃錦州城西南五十里處的一個萬人小鎮,因位於虹螺山腹地而得名。虹螺山方圓數十里,峰巒疊嶂,霧騰煙繞,奇絕秀麗。主峰也叫個玉皇頂,奔絕頂便需穿下堂,攀中堂,爬九十九階。在中堂下邊有個泉眼溝,有無數處淙淙泉水,從山岩隙縫中湧出,成潺潺溪流,匯入山下的女靈河。做豆腐豈離得開水?虹螺峴的乾豆腐便獨得這清例甘泉的滋味,格外細膩醇綿,令人食之如飲佳釀,久而成癮,難捨難棄。

 錦州乾豆腐是遼寧省錦州著名的傳統特色產品,素以“乾、薄、細”著稱,堪稱“遼西一絕”。錦州乾豆腐薄如紙,色澤微黃,口感細膩,柔韌耐嚼,滿口生香。錦州乾豆腐可炒可燉,久煮不變形不變色。當地人喜歡用乾豆腐卷大蔥,再蘸以農家自製的黃醬食用,開胃而且易消化,百吃不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