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茄樹

野茄樹

野茄樹的藥用是為野茄樹的根及葉。其根主治:跌打腫痛,風濕腳痛,癰瘡腫毒,毒蛇咬傷,瘰歷,濕疹,皮炎,胃痛,腹痛,蛀牙痛,骨折,跌打損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其葉主治:外用治癰癤腫毒,皮膚潰瘍,外傷出血。

基本信息

概述

野茄樹野茄樹

野茄樹是直立灌木,高1~5m,全株均被星狀柔毛,有特殊臭氣。葉互生,有時對生,有柄;葉片質厚,寬卵形、短圓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0~23cm,寬6~1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下面密被白色星狀毛。夏、秋季開花,聚傘花序頂生或近頂生,總花梗上面有2分枝,每枝有一密集聚傘花序;萼灰綠色,長約5mm;花冠淺鐘狀,白色,而常染綠,直徑約1.3cm,外面被毛。漿果球形,淡黃綠色,基部有宿萼;種子多數。
又說野茄樹長綠性灌木,高可達三公尺餘,全株密被黃褐色星狀毛茸;春至夏季開花,聚繖花序頂生或近於頂生,外被一層層厚厚的星毛狀;花冠輪形,白色五裂,雄蕊五枚;漿果球形,成熟時橙黃色。土煙跟製香菸用之菸草同是茄科,但煙草為草本植物,山煙草為木本植物,其葉形相似,但山煙葉較寬;花則煙草花較長,為粉紅色,土煙為短短的輪形。其果實集中於枝梢,成簇成團;成熟後外皮呈橙黃色,似枇杷,但較小。山煙草帶有強烈之異味,輕碰枝葉,即撲鼻而來。令人趕緊退避。不過有的當地人用它的樹葉來洗碗,所以才有了“洗碗葉”樹之稱。

藥品簡述

藥名:野茄樹
英文名:Mountain Tobacco、Wild Tobacco、Mullein Nightshad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別名:土菸葉、假菸葉、山菸草、臭煙、臭鵬木、洗碗葉、茄樹、生毛將軍、蚊仔煙、大黃葉、樹茄、山番仔煙、山煙頭、大王葉、洗碗樹、野菸葉、假菸葉樹、黃水茄。
性味:辛,涼。有毒。
歸經:歸肝、腎、脾、肺、膀胱經
功能:敗毒抗癌、消炎退腫。
主治:
根:跌打腫痛,風濕腳痛,癰瘡腫毒,毒蛇咬傷,瘰歷,濕疹,皮炎胃痛,腹痛,蛀牙痛,骨折,跌打損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葉:外用治癰癤腫毒,皮膚潰瘍,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煎劑:9~30克(鮮品倍量)。酒劑:2.7~5.4克。
生態環境:屬於向陽植物,常生長在林緣、路旁草叢間,
資源分布: 熱帶亞洲、美洲和澳洲 臺灣全島,全國各大地區。
藥材基源:為植物茄科野茄樹Solanum verbascifolinm L.的根及葉。
採收儲藏:全年可采,洗淨,曬乾,生用。葉多鮮用。

用藥禁忌

1、煎劑過量能引起中毒現象:頭痛咽喉、食道及胃部有燒炮感,嘔吐,腹瀉,瞳孔散大,脈遲緩,呼吸急促,甚則精神失常,漸至昏迷。
2、本品含有毒成分為龍葵苷,中毒後,口腔、咽喉、食道及胃有燒灼感,重則神志失常,脈搏遲緩,呼吸急促,最後呼吸衰竭死亡。
解救方法:
(1) 立即給以催吐劑,洗胃並內服鞣酸水及對症治療。
(2) 參考含阿托品類植物中毒的解救方法,如洗胃催吐、導瀉;服蛋清及活性炭;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液/皮下注射毛果芸香鹼0.01g,半小時1次,至口腔轉濕潤為止。

化學成分

全株含微量茄解鹼(Solasonine C45H73O16N)、澳洲茄邊鹼(solamargine,C45H73O15N)。另據報導含龍葵苷。

藥理作用

1、有抗腫瘤作用,並能促進抗體的形成,煎劑對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2、提取物對動物有抗炎作用;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等均有抗菌作用。
3、有毒成份龍葵甙能溶解血細胞。煎劑過量能引起中毒現象:頭痛、咽喉、食道及胃部有燒炮感,嘔吐,腹瀉,瞳孔散大,脈遲緩,呼吸急促,甚則精神失常,漸至昏迷。
4、澳洲茄鹼大鼠50~100m/g腹腔注射,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而使血糖升高;葉和全草的水提物可引起離體豚鼠回腸收縮,而煎劑則無明顯作用。煎劑對離體的大鼠子宮和蟾蜍腹直肌有輕度興奮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5g(鮮生藥)/kg,可顯著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澳洲茄鹼對S180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還具有溶血作用。
5、毒性: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g(鮮生藥)/kg,出現抑制、運動失調及呼吸加快,2小時後5隻小鼠全部死亡,如靜脈注射2.5(鮮生藥)/kg,中毒症狀與上相同,5隻鼠中2隻發生陣攣性驚厥,死亡,餘鼠於24小時後恢復正常。

藥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白血病 野茄樹根9~18克 水煎3次分服。繼續25天后,可使白細胞下降,脾腫大縮小,症狀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膀胱癌 野茄樹葉、土茯苓、車前草各30克,蜀羊泉15克 水煎3次分服。能使膀胱刺激症狀緩解,腫瘤縮小。
2、消炎退腫,用於炎症腫痛:風濕性關節炎 野茄樹根、忍冬藤、五加皮各30克 粉碎,用米酒500克浸泡1周,每服15毫升,日3~6次。瞼緣炎 野茄樹鮮葉 搗爛,調人乳外敷眼瞼。

用途

1、園藝觀賞用:被種植為觀賞園藝樹木。
2、藥用:莖、根、葉均可入藥,具有除濕消腫,消炎止痢,袪風止痛,酒製治風濕症。葉有微毒,不宜過量使用或久服,以免有不良作用。
性味:全株:辛、溫、有毒;葉:辛、平;根:苦、溫,有毒。
效用:根:消炎解毒,止痛,袪風解表。
治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損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外用治瘡毒,癬疥;全株:消腫,殺蟲,止癢,止血,止痛,行氣,生肌。治癰瘡腫毒,蛇傷,濕疹,腹痛,骨折,跌打腫痛,小兒泄瀉,陰挺,外傷出血,稻田皮炎,風濕痹痛,外傷感染;葉:有毒。消腫,止痛止血,殺蟲。治水腫,痛風,血崩,跌打腫痛,牙痛,瘰癧,癰瘡腫毒,濕疹,皮炎,皮膚潰瘍及外傷出血。

附方

1、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野茄樹根9~15克,水煎3次分服。
2、治風濕關節痛:野茄樹根15g,穿破石、鹽膚木各30g,兩面針5g,豬脊椎骨、酒各適量,水燉,分3次服。
3、治手腳痛風:鮮野煙葉適量,搗碎和酒炒熱,推擦患部。
4、治癰瘡腫毒,濕疹,皮炎,外傷感染:假煙葉鮮品搗爛外敷,或黃濃汁洗患處。
5、治頭部神經病或頭暈,乃至周身之神經痛:土煙頭20~40gm、豨簽15~25gm,水煎服。
6、治久年頭暈痛而屬虛弱者:土煙頭40gm,燉赤肉或水煎服,奇效。
7、治顏面神經麻痺:士煙頭單味,或與龍眼根等合用。
8、治腰部神經痛:土煙頭與桑枝等合用。
9、治坐骨神經痛久年不愈者:土煙頭與一條根等合用。
10、治感冒,酒後感風: 取土煙頭40gm,水煎服;其效似白鴨舌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