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開發區,位於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核心區、兩江半島中心地帶、成渝經濟區重慶門戶,是重慶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基地。2010年10月,重慶高新區管委會重新組建,新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區內企業

重慶新世紀電氣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註冊資金5711.25萬,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致力於電力系統的自動化軟體產品及其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涉足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型電網、物聯網、軌道交通、工業控制等諸多行業套用技術開發,向客戶提供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和成套設備的總包供應和服務。
重慶新世紀電氣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中國工業電器協會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設備分會副理事長單位、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創新型企業、市智慧財產權工作試點,技術創新示範單位、重契約守信用企業、高新區工業工業十強等,建有市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慶市電力系統自動化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新世紀電氣以其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贏得了國內外用戶的高度信賴。公司電力自動化產品歷經了WJK系列、EDCS4000系列、EDCS5000系列、EDCS6000系列和EDCS7000、EDCS8000系列等六代產品,擁有十一大系列120餘種規格的各型電力自動化產品及其相關軟體產品,獲取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著作權局授予的專利權證書和著作權證書計80餘項,多項產品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重慶市名牌產品,榮獲了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頒發的產品推介證書、市級優秀新產品獎、優秀重點新產品、市級優秀軟體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誠信企業等榮譽。
目前,新世紀電氣主營業務年收入超4.3億元。其產品市場覆蓋了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電力、鐵路、石油、化工、冶金、交通等行業領域,公司產品裝備了3000餘座變電站、3000餘座發電站,數十個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公司於2000年成立了獨立的外貿部門,組織開拓各項發電廠、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和成套設備的總包供應和服務業務,並取得了國家商務部批准的“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權”。產品通過歐盟CE認證。2003年,經公司總成套供應的那瑪水電站自動化項目在越南首次順利實現投運併網運行。迄今為止,公司在越南、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南亞國家實現了80餘個水電自動化項目總包業務,充分展現了公司技術實力、供應及服務保證能力。並在中國創造了以電力自動化設備製造廠商實施水電廠自動化項目總成套及服務的先例。
重慶新世紀電氣有限公司本著“敬業、學習、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不斷追求科技進步和產品創新發展,建立了戰略決策、業務信息、財務內控、科研開發、質量控制、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的管理體系,以科學的內部組織機構和完善、高效、合理的運行體系,使公司更加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和能力,不斷獲得快速發展的新空間。近年來,公司陸續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CCC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歐盟CE產品認證、計量保證體系合格評定,產品從開發、設計、生產到服務,所有過程均嚴格控制。順利通過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在企業發展的同時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關注企業安全生產和員工身心健康。
公司充分依託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科技人才優勢,走開放式自主和聯合研發之路,擁有一批事業心強、專業基礎紮實、技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優秀中青年技術和管理人才。公司現有員工48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61%,本科以上人員占75.7%,碩士、博士學位及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占35%。公司現有場地4400多㎡,包括在建生產辦公場地則近20000㎡,具有完備的各類生產、檢測和試驗設備,是中國西部地區電力自動化系統軟體及其相關設備研製領域內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
榮獲高新區2012年度工業企業十強和優秀科技企業。

新區概況

陳家坪立交全景陳家坪立交全景
重慶高新區於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開發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高新區、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高技術服務基地和科技興貿創新基地。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核心區、兩江半島中心地帶、成渝經濟區重慶門戶,是重慶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基地。
2010年10月,重慶高新區管委會重新組建,新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東部石橋鋪、二郎改造提升區20平方公里,西部金鳳、含谷、白市驛組團拓展開發區53平方公里。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重慶高新區已形成良好的產業基礎、較強的科研實力和完善的配套體系,站在了加快“二次創業”、推進跨越式發展的新起點。

產業基礎

大力發展電子信息、
重慶最具人氣的石橋鋪數碼商圈重慶最具人氣的石橋鋪數碼商圈
生物醫藥和先進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成功引進華碩電腦建設華碩中國第二營運總部,擁有重慶最大數碼產品市場,構建起從研發、製造到銷售、服務的電子信息完整產業鏈;前沿生物、賽諾藥業、泰濠製藥等一批生物醫藥企業和格力空調、梅安森科技等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蓬勃發展;國家質檢中心基地、萊佛士國際教育園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高新區拓展區,2011年4月重慶高新區成為西南地區首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範區”。

科研實力

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
現有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科研院所7家;擁有創新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專業創新服務機構;建成留學生創業園、二郎高科孵化園等一批科技孵化平台和產業樓宇;出台促進科技創新及高層次人才引進激勵等系列政策,每年安排科技創新獎勵扶持資金將超過1000萬元;形成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金融體系,大力爭取將高新區納入國家“新三板”擴大試點;加快與三軍醫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服”戰略聯盟,為促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提供強力支撐。高新區管委會重新組建以來,累計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成功申報高新技術產品58項,成為重慶市智慧財產權試點區。

配套體系

區內交通便捷,成渝高速連動巴蜀,中環快速路、
國家級彩雲湖城市濕地公園國家級彩雲湖城市濕地公園
白彭公路縱通南北,高新大道、橫二路橫貫東西,九龍坡港水陸聯運,輕軌、鐵路暢通無阻。依託重慶“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全國五大樞紐機場之一的江北國際機場,高新區匯集形成水、陸、空無縫連線的立體交通網路,便捷通達世界。與市區供電局建立戰略夥伴合作關係,燃氣、供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高新區舒適宜居,市場繁榮,坐擁彩雲湖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和重慶奧體中心,協信•天驕城、美因河谷等一批高端房產舒適宜居,中新城上城、居然之家等大型商貿企業建成開業,擁有IT、機電、汽配等各類專業市場24家,四星級以上酒店5家。

規劃定位

按照重慶市委、
石橋鋪核心區規劃圖石橋鋪核心區規劃圖
市政府對高新區“五年西部領先,十年全國一流”的發展目標要求, 高新區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對接國家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堅持差異化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著力打造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高技術服務為優勢產業,現代物流、文化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產業同步發展的“1+3+X”產業體系,力爭到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營業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建成西部領先、躋身國家高新區一流序列的“自主創新戰略高地,新興產業核心載體,科學發展示範視窗”。 

空間布局

堅持東西並舉,以東部提升改造區和西部拓展開發區“雙輪驅動”,
高新區範圍示意圖高新區範圍示意圖
合理空間布局,科學規劃實施。改造提升區:按照“一軸、兩核、四片區”的總體布局,對石橋鋪、二郎地區進行空間再造和產業重構。“一軸”,指以成渝高速公路為軸線,打造“生態廊道”和“產業通道”。“兩核”,指打造石橋鋪、二郎兩個核心區,將石橋鋪地區建成長江上游的IT數碼中心,二郎地區大力推進套用技術研發和科技型企業總部經濟發展。“四片區”,指六店子、高廟、奧體中心、彩雲湖周邊等四個綜合配套片區,作為兩核溢出效應的承接地,著力完善居住、娛樂、健身、休閒、購物等基本功能,發展以生活配套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拓展開發區:按照“一區多園”的思路和“市場導向、創新驅動、集約發展、效益領先”的目標,以成渝高速公路為紐帶連線,在西部金鳳、含谷、白市驛組團合理布局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藥園、裝備製造園、現代物流園、研發總部園等新興產業園區,打造國家級綜合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歷史沿革

重慶奧體中心重慶奧體中心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開發區之一。2007年底,北部新區、經開區(含出口加工區)、高新區實行“三區合一”管理體制,此段時期的高新區轄70平方公里,包括石橋鋪高新科技開發園、二郎科技新城20平方公里和北部新區高新園50平公里。
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掛牌成立。為了更好發揮高新區、經開區的作用,市委、市政府決定北部新區與高新區、經開區分設,高新區黨工委、高新區管委會重新組建,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委託九龍坡區委、區政府管理。2010年7月,市政府召開經開區高新區移交工作暨動員大會,隨即九龍坡區委、區人民政府與北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簽定《重慶高新區移交協定》,就財政體制、建設項目、資產劃轉、機構人員等移交事項進行了明確。
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
2010年10月8日,新組建的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運行,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新高新區管委會機構規格保留正廳局級,以“8+8”機構設定,下設管委會辦公室、經濟發展局、建設管理局、投資促進局、財務局5個內設機構和土地儲備中心、創新服務中心、征地服務中心3個事業單位,協調管理高新區公安分局、國土房管分局、規劃分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分局、質監分局、公安消防支隊8個市級部門派駐機構。新規劃的高新區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中:東部石橋鋪、二郎改造提升區20平方公里,西部金鳳、含谷、白市驛組團拓展開發區50平方公里。

區位區劃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核心區、兩江半島中心地帶,是成渝經濟區重慶門戶,重慶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基地。
重慶高新區主要由東、西兩大板塊組成,其中:東部石橋鋪、二郎20平方公里的改造提升區居重慶都市區中心,壤渝中、九龍坡、沙坪壩三區,扼渝中半島咽喉要地,商埠雲集,經貿繁榮,極具產業集聚輻射先天優勢。西部金鳳、含谷、白市驛組團53平方公里的拓展開發區位於重慶西部新城核心,緊鄰重慶大學城、微電子工業園和全國面積最大的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拓展區地勢平坦,生態秀美,是重慶兩山兩江(中梁山、縉雲山和長江、嘉陵江)之間的槽谷地帶不可多得的投資戰略要地。

國家級高新區全包羅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獲得的國外先進科技、資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國內外市場,創造局部最佳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促使我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基地。
中關村科技園區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株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