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國家級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座落在中原大地這塊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融的沃土上。十幾年來,始終奉行“善待客商”戰略,竭誠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寬裕的發展空間。依託洛陽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科研與工業實力,努力營造仿真國際環境,積極為投資者提供全過程優質服務,使洛陽開發區成為中部吸引力最富成效的地區之一,同時,洛陽高新區也被中國投資環境權威部門評選為“中國投資環境優秀開發區50強”。值得欣慰的是,事業得到了中外許多投資者的青睞與支持,目前已有來自世界上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洛陽高新區建設。洛陽高新區自建區以來,也因此一直保持著年均60%以上的經濟成長速度,成為一個新的頗具活力的經濟成長點。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洛陽高新區)座落於九朝古都洛陽城西南,成立於1992年11月,是河南省國務院批准的兩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規劃控制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

經過十五年的建設發展,洛陽高新區實現了階段性的跨越,站到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上。2006年末洛陽高新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373億元,工業總產值316億元,實現利稅32億元,出口創匯4.3億美元,全口徑財政收入8.4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7億元。

洛陽市簡介

洛陽搶抓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2006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332億元,增長15.6%,高出全省1.5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7萬元,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54.5億元,增長27.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6億元,增長25.7%,一般預算支出112.4億元,增長26.4%。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或基本完成。全年糧食總產22.9億公斤,比上年增產1.8億公斤,連續4年穩定在20億公斤以上,刷新了全年總產、夏糧產量、秋糧產量、夏糧畝產和全年畝產五項歷史記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80億元,增長26.5%,保持全省第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9.2億元,增長42.3%,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143.7億元和76.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全年達200.3,同比提高33.6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自然地理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多樣,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併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投資環境

交通通訊

洛陽是中國鐵路公路、信息兼具的綜合性交通通信樞紐。

鐵路:隴海、焦枝兩大幹線的交匯點,是歐亞大陸橋(連雲港鹿特丹)上的重要一站。

公路:西南環高速連線少洛、連霍、二廣、洛界等形成高速公路網,形成與鐵路口岸、洛陽機場、新鄭國際機場的快速物流通道。

航空:擁有國內淨空條件最好的二級機場洛陽機場,辟有洛陽至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大連昆明成都、重慶等城市的航線,開通通往香港的不定期包機。距鄭州新鄭機場170KM。

口岸:設有功能齊全的口岸聯檢機構。洛陽海關與青島海關達成口岸直通協定,實現鐵海聯運。

基礎設施

洛陽高新區北依周山,南望洛河,綠地率達到36.3%,綠化覆蓋率達到41.2%,於2003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10平方公里工業區內,形成比較完備的道路、供電、給排水、熱力、煤氣、通訊和寬頻信息等網路。

旅遊酒店:高新區三公里半徑內建有星級賓館11座,其中有8座三星級以上的賓館。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居住:高新區周邊有多種結構的住宅樓和別墅,居民區稠密,擁有專業化的物業管理網路平台。

醫療:區內的解放軍150中心醫院,擁有許多先進醫療設備和100多名高級醫療專家,是在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工作的500多名外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定點醫院。

銀行:市主要金融機構均在區內設立了各自的分支機構,可提供包括國際結算在內的一切金融服務。

學校教育:區內現有4所學校,可接納從幼稚園國小中學到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可進行非漢語學生的特殊教育。

交通:目前經過高新區的公交路線上有汽車2路、12路、59路、54路和50路四路。高新區主幹道河洛大道是洛陽市區的西南出口,西南環城高速路穿區而過,客流和物流暢通方便。

人力資源

“一五”期間,全國156項重點工程有7項安排在洛陽,現已初步形成先進制造業基地,鋁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電力能源基地、矽產業基地、鎢鉬鈦基地等六大產業基地。洛陽高科技優勢突出,擁有部屬科研院所1個,省市屬骨幹院所18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萬名,人才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是中西部地區科技實力較強,人才高度密集的科技型城市。

目前,洛陽擁有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等5所高等學校,技工學校19所,職業學校51所,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十萬餘人,可滿足企業用工所需。

對外開放

到“十五”末,洛陽高新區已批准設立工業企業近千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64家。

主要境外投資商來自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和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西班牙瑞典瑞士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0個國家。實現契約外資5.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9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均在30%以上。

產業特色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
建區十五年以來,洛陽高新區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引進了光機電一體化(先進制造技術設備、機電一體化機械設備和機械基礎件)、新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及製品)、高效節能等主導高新技術產業,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新技術企業,湧現出眾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在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促進洛陽成為國內領先的新型產業基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開發建設

洛陽高新區以建設“特色高新區,效率高新區,效益高新區,和諧高新區”為總的指導思想,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標準建設的發展理念,先後經過四期自主開發建設,一個生態環境優美、功能設施齊全、高科技特點突出、現代氣息濃郁的現代化新城區已初具規模。區以來洛陽高新區先後自主進行了四期開發,總開發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3.5億元,累計完成竣工建築面積達195萬平方米,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路網、電網、給排水網、熱力管網、煤氣管網、通訊網路和計算機信息網路,基本滿足了區內企業發展的要求。實施了綠化、亮化、美化等空間環境形象塑造工程,區內綠化面積達到31.124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6.3%,綠化覆蓋率達到41.2%,並於2003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區內周山森林公園面積達1.08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1500畝,綠化面積8000餘畝,堪稱鑲嵌在洛陽城區的一顆“綠色明珠”。

遠景規劃

未來幾年,洛陽高新區將以建設矽、鈦、高端軸承和先進裝備製造業研發中心及延伸產品加工基地為四個產業發展重點,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依託洛陽的工業基地優勢,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為建設創新型洛陽做出應有的貢獻!人生的價值要靠事業成就,希望的熱土有待英才開拓!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熱切希望與海內外科技精英和有識之士攜手發展,共享自然之美,同創事業輝煌!

物產資源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水晶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採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

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天然藥物理學480餘種。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廛河、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

旅遊資源

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複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岭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嶽嵩山及少林寺名勝,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範圍內,分布有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龍峪灣花果山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布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著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遊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於生麗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2006年,市委、市政府繼續強力推進“旅遊強市”戰略,在旅遊產品和市場開發、旅遊目的地建設、旅遊產業規模、旅遊經濟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正呈現出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從政府主辦向市場化運作、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從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和轉變。2006年,全年洛陽接待國內外遊客2802萬人次,同比增長30.6%;旅遊總收入136.7億元,景區門票收入3.8億元,分別增長30.5%和50.8%。遊客在洛停留時間由過去的1.5天延長至2.5天。

專業園區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
中俄科技合作園
成立背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俄合作奠定了洛陽的工業基礎;中俄兩國面向二十一世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確定,更為兩國的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中俄兩國高層領導和政府有關部門十分重視兩國的科技合作。為了充分利用五十年代洛陽與前蘇聯國家友好合作的基礎,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省科技廳的指導下,從2000年起,主動與俄羅斯駐華使館、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院、俄羅斯遠東國立工業大學、陶里亞蒂市政府發展了友好合作關係,定期舉辦中俄項目洽談。使對俄合作出現了曙光,也為籌建洛陽中俄科技合作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實基礎:2002年4月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俄羅斯遠東國立工業大學共同舉辦了中俄洛陽科技工業園。2003年11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賈連朝同志親自將河南省—俄羅斯科技合作園的牌子授與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全省唯一對俄合作基地。雄厚的工業、科技基礎為洛陽同獨立國協國家的合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洛陽企業、院所同獨立國協,特別是同俄羅斯的二次合作、二次創業的願望強烈,積極性高。2、洛陽與獨立國協國家合作基礎好,合作專業人才多。3、政策優惠,鼓勵進區。目前洛陽的大型企業、部屬科研院所大部分都在開發區設有視窗企業,為了鼓勵企業發揮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主動與獨立國協、東歐國家的同行展開合作,在開發區設更多的“視窗”,高新區制訂了優惠政策,提高了對俄合作項目服務水準。

發展現狀:截止目前,園區已成功實施對俄合作項目十項,在談項目十六項,儲備俄羅斯科學院對外科技項目四百六十餘項。其中,洛陽博耐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科學院合作的等離子燃煤點火裝置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壽命最長、熱效率最高,能點燃揮發份最低,灰份雜質高的先進點火裝置;洛陽卓飛技術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科學院合作生產醫用熱成像儀;洛陽卓航測控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合作的能見度儀雲高儀項目屬國家“863計畫”項目,填補了國內同行業空白。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展示了園區良好的發展前景。

宗旨及定位:立足洛陽產業特色,再創同獨立國協國家合作的新局面,真正做到政府搭台,科研院所、企業唱戲,用俄羅斯成熟的高新技術項目提升、改造洛陽的傳統工業,使之成為發展洛陽先進制造業的國際平台,讓洛陽在面對世紀之交全球經濟科技的激烈競爭中,在中國經濟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大潮中真正發揮其橋樑紐帶作用。

銀昆科技園

銀昆科技園--市最大的高科技企業孵化基地洛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銀昆科技園位於洛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豐華路六號,占地30畝,由多棟標準廠房、綜合研發樓、寫字樓、銀行及生活服務設施組成,建築總面積23000m。日前,二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含1棟廠房樓、2棟研發、辦公樓、1棟綜合辦公樓等),其內設客貨電梯兩部,走廊為鋁塑板包面,通長玻璃隔斷,寫字間設定為115平方米--230平方米不同規格的房間,配置冷暖空調、網線信息接口,24小時安全監控系統,尤其適合企業現代化辦公、研發、生產的需求,特別是園區完整的支撐服務體系現代化,高標準的共享平台,為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樹立形象,謀求發展造就了堅實的基礎。1997年建成銀昆科技園,目前的孵化面積為23500平方米,設銀行、人才交流中心、會計及律師事務所、餐廳、商務中心等配套服務機構。

洛陽軟體園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
洛陽軟體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集軟體開發、生產協作、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園區。二000年十二月被河南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火炬計畫軟體產業基地”。
為支持軟體產業的發展,洛陽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長為組長的“洛陽軟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對軟體園的長期發展進行規劃和指導。同時洛陽市政府以《洛陽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洛陽軟體園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洛政文[2001]45號)檔案,出台了鼓勵軟體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入園企業將享受稅收減免,扶持補貼,雙軟認定,雙高認定,科技計畫申報與成果鑑定等優惠政策與服務。
洛陽軟體園現有高標準研發場地50200平方米,內設計算機網站,公用會議室等配套服務設施。目前園區匯集了逖悉開、鴻業科技、眾智軟體、智琪科技、艾克科技、優立軟體、先控技術等多家優秀企業,其產品在國內屬領先水平。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洛陽做為中西部地區的門戶,擁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洛陽軟體園將對計算機系統集成、計算機輔助設計、嵌入軟體開發、專家系統、工控系統等領域給予重點扶持和發展。做為中西部地區重點軟體產業發展基地,洛陽軟體園將成為培養優秀軟體企業和優秀軟體人才的搖籃。
洛陽軟體園熱誠歡迎國內外軟體企業、科技人才進駐園區,我們將以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為入園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洛陽軟體園參觀、訪問、指導、洽談合作。

清華科技園
洛陽清華科技產業園是由清華大學洛陽校友會和洛陽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合作共同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器,創新人才培育的搖籃,技術與資本結合的平台。
其建設思想通過是"立足和依託清華大學和其它高校的高科技,加強集成,面向市場,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扶持政策,發揮科技園區集團的優勢,促進人才、資金、技術合理組合,以吸引、培植眾多優秀的現代高科技項目入園,謀求共同發展。
孵化基地簡介
主園:洛陽清華科技產業園位於洛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二期內,占地15畝,由1棟20000m2的標準廠房,1棟2500m2的綜合服務樓組成。一號標準廠房層高4層,3噸貨運電梯兩部,以及500千伏安的變電室。該廠房廣泛實用於機械、電子、輕工等行業。一號標準廠房為進入清華科技產業園的高科技企業提供了科研、中試、生產、開發的場地。與之相配套的綜合辦公樓,高5層,有大、中、小不同面積的房間53間,適於企業辦公、會議、展覽及各項社會化服務活動。同時清華科技產業園內設職工餐廳,可同時容納500人在此就餐。同時54、59路公交從門前通過。
分園:洛陽清華科技園分園位於洛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一期內,占地10畝,是洛陽清華園與中興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完成的,整個園區由1棟7500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和大塊綠化

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模具產業園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是由洛陽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洛陽市模具工業協會共同計畫創建的旨在發展洛陽模具製造業的高新技術園區孵化器。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位於洛陽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她北依周山,南望洛河,依山傍水,環境秀美,是發展高新科技產業的理想選擇。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定於今年10月開工,2004年5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計畫占地20餘畝,擬建設包括綜合辦公樓和單層廠房在內等建築9000餘平方米,水、電、通訊、交通、餐飲等設施一應俱全,物業管理規範,是一個舒適、幽雅、安全的花園式園區。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能為企業提供標準化的服務設施。進駐該園區企業除享受高新開發區和創業中心孵化企業的雙重優惠政策外,還能得到模具企業所享受的各種特殊補貼和比一般高新技術企業更多的扶持與服務。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和洛陽國家高新區的各種優惠政策,通過優質高效的服務和資金扶持,創造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和成長的軟硬環境,吸引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進園孵化。
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能夠為模具企業研發具有高技術水平的產品和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現在洛陽模具科技產業園正面向社會招商,希望致力於發展我國模具事業的各方有識之士和我們一起為把洛陽建設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模具生產基地而做出貢獻。

重點企業與項目

洛陽尚德太陽能電池項目由國際薄膜太陽能電池專家、海歸博士施正榮先生一手創建的無錫尚德公司投資興建,主要從事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系統工程、光伏套用產品的研究、製造、銷售和售後服務。項目總投資7億元人民幣,全部達產後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利潤3.6億元,上繳稅金4.7億元。它的建成將有力地促進洛陽矽材料產業鏈條的延伸和發展。目前,無錫尚德公司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是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製造商之一。該公司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計畫在未來三年內問鼎全球三強。

8英寸矽拋光片項目洛陽泰格矽材料8寸單晶矽片建設項目已於今年牡丹花會期間簽約落戶高新區,此項目的建立對河南省信息產業發展和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完善洛陽矽產業基礎,使洛陽發展為中國第一大矽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軸研科技、北玻公司駐洛的10多家原部屬科研院所大都在高新區內建立了產業化基地,其中軸研科技整體改制進區後成為河南省第一家科研院所改制上市公司,也成為洛陽市新世紀上市的“第一股”。區內的北玻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深加工設備製造商,技術擁有量(自主智慧財產權擁有量)、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量均在世界同行業中排名第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