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文

郝思文

郝思文,是《水滸傳》人物,梁山第四十一條好漢,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四名。江湖人稱“井木犴”。郝思文與關勝結為義兄弟,在與關勝在衙內論說古今興廢之事時,宣贊徵召關勝討伐梁山,關勝也帶同郝思文入伍。但關勝中呼延灼計被擄,郝思文一人不敵林沖、花榮二將,回馬逃走時被扈三娘捕獲。後來一同投降了梁山。之後隨關勝迎戰再攻打梁山的魏定國和單廷圭,郝思文不敵被生擒,在押上京城途中被李逵和鮑旭救下。後來隨大軍征討方臘,在杭州一役中被活捉進城去,遭方天定凌遲處死,再梟首示眾。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郝思文郝思文

郝思文與大刀關勝為友,當初他母親夢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後生了他,因此,人們叫他井木犴,十八般武藝沒有不能,與關勝一同屈沉在蒲東。

投降梁山

郝思文郝思文
宋江遠征大名府時,太師蔡京召集樞密院官員,商議出兵救援。步司衙門防禦使保義宣贊趁機推薦關勝,蔡京便讓他到蒲東禮請關勝。關勝欣然隨其赴京,並帶同郝思文一同前往。
蔡京非常賞識關勝,當即任命關勝為領兵指揮使,並以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合後,讓三人率軍征討梁山泊
宋江回師梁山,讓呼延灼詐降關勝,誘其劫寨。關勝被呼延灼引入埋伏,被梁山軍用撓鉤俘獲。郝思文負責接應,也被林沖、花榮率軍截住。他連斗二將,不敵敗走,結果又遇到扈三娘,被她用紅綿套索生擒。宣贊則被秦明、孫立活捉。宋江親解其縛,以禮相待,郝思文三人遂投降梁山。
二打大名府時,郝思文與關勝、宣贊一同擔任前部先鋒。三人兵至飛虎峪,與守將索超、李成展開混戰。宋江趁機驅軍掩殺,大敗官軍。三打大名府時,吳用調撥八路軍馬。郝思文與關勝、宣贊隸屬第三路。

大聚義

攻打凌州時,郝思文與宣贊輕敵冒進,被單廷珪魏定國擒獲,押解上京途中路過枯樹山,被李逵、鮑旭、焦挺救出。他建議鮑旭盡起山寨兵馬,並力攻打凌州。五人趁關勝在南門與守軍作戰,從北門偷襲,一舉奪取凌州。
攻打東昌府時,郝思文出馬迎戰守將張清,卻被張清用飛石擊中額角,負傷落馬,幸得燕青用弩箭射中張清戰馬,方得逃脫。
梁山排座次時,郝思文排第四十一位,星號地雄星,職司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與關勝、徐寧、宣贊一同把守正東旱寨。

南征北戰

井木犴郝思文井木犴郝思文
山受招安後,郝思文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
征討遼國時,郝思文隨關勝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土星陣,並與柴進、李應等人殺盡兀顏光身邊羽翼,使關勝得以殺死兀顏光
征討田虎時,郝思文隨盧俊義兵出汾陽城,擊敗田彪,殺死索賢、黨世隆、凌光三將,追奔十里,回城時又刺死徐瑾,後與宣贊、呂方、郭盛一同鎮守汾陽府。
征討王慶時,郝思文與宣贊、花榮、林沖、呂方、郭盛一同鎮守宛州,輔助陳瓘、侯蒙、羅戩等文官。淮西軍攻打宛州,花榮、林沖等人都被派出迎敵,城中守將只剩宣贊、郝思文二人,以及一萬老弱兵馬。賊將季三思、倪慴率軍襲城,卻被蕭讓用空城計嚇退。郝思文二人埋伏在西門,趁機殺出,大敗西軍,斬首萬餘。季三思、倪慴都死於亂軍之中。
征討方臘時,郝思文隨關勝攻破潤州,射死守將徐統。後參與常州之戰,與宣贊一同殺死統制官沈抃。

慘烈結局

杭州之戰中,郝思文與徐寧率隊巡哨,一直哨到杭州北前門,結果遇到敵軍突襲。他奮勇突圍,結果被數員南將活捉入城。徐寧欲回身搭救,卻被藥箭射中項部,最終毒發而死。郝思文被俘後,被方天定碎剮而死,首級示眾城頭。後追封義節郎。

人物背景

郝思文郝思文

梁山的第四大派系是降將派系,主要是幾次政府征討梁山和梁山主動攻擊政府軍時被梁山收服的政府軍軍官組成。林沖秦明花榮等雖然也是前政府軍軍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淵源,所以不算在降將派系中。這個派系比較鬆散,名義上的領袖是大刀關勝,是有三個小派系組成加上雙槍將東平。三個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關勝派系,和張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後,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討軍的軍官,是呼延灼,韓滔,彭玘,凌振等4人。關勝派系是一個比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時,朝廷派出的兩支征討軍的軍官,共有關勝,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加上關勝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團長索超,共6人。張清派系是梁山打東昌府收服的東昌府政府軍軍官,張清,龔旺,丁得孫3人。這個鬆散的降將派系總共14人。但考慮到單個派系的人數都比較少,整體上的聯繫又不夠緊密,所以無齋主人將其排在第四大派系。

出處考究

姓名出處

郝思文其人不見於宋元史料,也不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應屬於《水滸傳》小說的原創人物。

綽號考究

犴是古中國北方的一種野狗,形如狐狸,黑嘴,甚兇猛。孔臧《諫格虎賦》:“手格猛虎,生縛貙犴。”
根據《二十八宿真形圖》記載,井宿是南方七宿之首,屬木,為犴,井木犴便是其“真形”。郝思文以井木犴為綽號是取勇猛之意。

人物評價

原著讚詞

千丈凌雲豪氣,一團筋骨精神。橫槍躍馬盪征塵,四海英雄難近。
身著戰袍錦繡,七星甲掛龍鱗。天丁元是郝思文,飛馬當前出陣。

書中評價

關勝:這個兄弟,姓郝雙名思文,是我拜義弟兄。當初他母親夢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後生此人。因此人喚他做井木犴。郝思文這兄弟,十八般武藝,無有不能。

名人點評

李卓吾:可笑關勝、宣贊、郝思文那廝都被圈套,盡為出力,人品何在,真強盜也。
金聖歎:如彭玘、韓滔、宣贊、郝思文、龔旺、丁得孫等:是皆食宋之祿,為宋之官,感宋之德,分宋之憂,已無不展之才,已無不吐之氣,已無不竭之忠,已無不報之恩者也。

相關記載

《水滸傳》第114回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 (節選)

郝思文郝思文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且說中路大隊軍兵前隊關勝,直哨到東新橋,不見一個南軍。關勝心疑,退回橋外,使人回復宋先鋒。宋江聽了,使戴宗傳令,分付道:「且未可輕進。每日輪兩個頭領出哨。」頭一日,是花榮、秦明,第二日徐寧、郝思文,一連哨了數日,又不見出戰。此日又該徐寧、郝思文,兩個帶了數十騎馬,直哨到北關門來,見城門大開著,兩個來到吊橋邊看時,城上一聲擂鼓響, 城裡早撞出一彪軍馬來。徐寧、郝思文急回馬時,城西偏路喊聲又起,一百餘騎馬軍,沖在前面。徐寧併力死戰,殺出馬軍隊里,回頭不見了郝思文。再回來看時,見數員將校,把郝思文活捉了入城去。徐寧急待回身,項上早中了一箭,帶著箭飛馬走時,六將背後趕來,路上正逢著關勝,救得回來,血暈倒了。六員南將,已被關勝殺退,自回城裡去了,慌

郝思文郝思文

忙報與宋先鋒知道。宋江急來看徐寧時,七竅流血。宋江垂淚,便喚隨軍醫士治療,拔去箭矢,用金 藥敷貼。宋江且教扶下戰船內將息,自來看視。當夜叄四次發昏,方知中了藥箭。宋江仰天嘆道:「神醫安道全已被取回京師,此間又無良醫可救,必損吾股肱也!」傷感不已。吳用來請宋江回寨,主議軍情,勿以兄弟之情,誤了國家重事。宋江使人送徐寧到秀州去養病,不想箭中藥毒,調治不痊。且說宋江又差人去軍中打聽郝思文訊息,次日,只見小軍來報導:「杭州北關門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頭來示眾。」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剮了,宋江見報,好生傷感。後半月徐寧已死,申文來報。宋江因折了二將,按兵不動,且守住大路。

衍生形象

文學形象

俞萬春的《蕩寇志》中,郝思文隨呼延灼守嘉祥,卻被官軍詐入城中,逃跑時遇到沙志仁,被一槍刺落馬下,復被冕以信擒獲,監禁於兗州府。後押赴京城,凌遲處死。
程善之的《殘水滸》中,郝思文是梁山軍官團成員,隨盧俊義投降朝廷,按原官品開復。
巴孤的《賊三國》中,郝思文隨吳用圍攻成都,率軍去破八卦陣,被趙雲一槍刺死。
姜鴻飛的《水滸中傳》中,郝思文隨征方臘,攻打杭州艮山門時被石寶砍死。
張恨水的《水滸新傳》中,郝思文接受招安,被授為蒲關團練使。他參與抗金,冀州失陷後率軍突圍,被毒箭射中,拔劍自刎而死。
而在褚同慶重撰的《水滸新傳》中,郝思文原是汾州馬軍提轄,因不善逢迎而落職,在關勝的河中巡檢司中補任弓馬教習,使一柄長斧,曾參與抗遼。他在梁山排第四十位,星號地傑星,職司為馬軍副驃騎將,把守宛子城中軍大寨。最終隨宋江受招安。

戲劇形象

《借聖威》(又名關勝探營,只一場,以舞蹈為主)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2011年電視劇《新水滸傳》,孫彬皓飾演郝思文。
2014年電影《醜郡馬宣贊》,威力飾演郝思文。

水滸人物1

《水滸傳》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發生的背景在宋徽宗時代。《水滸傳》所反映的就是當時的農民起義。被逼上梁山的起義軍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大旗,集了許多好漢,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這個隊伍。這些梁山好漢的事跡為世人津津樂道,編成了劇本,寫出了故事。

水滸一百單八將

概括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共有109個梁山好漢。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托塔天王1人。
千佛星托塔天王晁蓋
天罡星呼保義宋江 | 玉麒麟盧俊義 | 智多星吳用 | 入雲龍公孫勝 | 大刀關勝 | 豹子頭林沖 | 霹靂火秦明 | 雙鞭呼延灼 | 小李廣花榮 | 小鏇風柴進 | 撲天李應 | 美髯公朱仝 | 花和尚魯智深 | 行者武松 | 雙槍將董平 | 沒羽箭張清 | 青面獸楊志 | 金槍手徐寧 |急先鋒索超 | 神行太保戴宗 | 赤發鬼劉唐 | 黑鏇風李逵 | 九紋龍史進 | 沒遮攔穆弘 | 插翅虎雷橫 | 混江龍李俊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船火兒張橫 | 短命二郎阮小五 | 浪裏白條張順 | 活閻羅阮小七 | 病關索楊雄 | 拚命三郎石秀 | 兩頭蛇解珍 | 雙尾蠍解寶 | 浪子燕青
地煞星神機軍師朱武 | 鎮三山黃信 | 病尉遲孫立 | 醜郡馬宣贊 | 井木犴郝思文 | 百勝將軍韓滔 | 天目將彭玘 | 聖水將軍單廷 | 神火將軍魏定國 | 聖手書生蕭讓 | 鐵面孔目裴宣 | 摩雲金翅歐鵬 | 火眼狻猊鄧飛 | 錦毛虎燕順 | 錦豹子楊林 | 轟天雷凌振 | 神運算元蔣敬 | 小溫侯呂方 | 賽仁貴郭盛 |神醫安道全 | 紫髯伯皇甫端 | 矮腳虎王英 | 一丈青扈三娘 |喪鬥神鮑旭 | 混世魔王樊瑞 | 毛頭星孔明 | 獨火星孔亮 | 八臂哪吒項充 | 飛天大聖李袞 | 玉臂匠金大堅 | 鐵笛仙馬麟 | 出洞蛟童威 | 翻江蜃童猛 | 玉竿孟康 | 通臂猿侯健 | 跳澗虎陳達 | 白花蛇楊春 |白面郎君鄭天壽 | 九尾龜陶宗旺 | 鐵扇子宋清 | 鐵叫子樂和 | 花項虎龔旺 | 中箭虎丁得孫 | 小遮攔穆春 | 操刀鬼曹正 | 雲里金剛宋萬 | 摸著天杜遷 | 病大蟲薛永 | 金眼彪施恩 | 打虎將李忠 | 小霸王周通 | 金錢豹子湯隆 | 鬼臉兒杜興 | 出林龍鄒淵 | 獨角龍鄒潤 | 旱地忽律朱貴 | 笑面虎朱富 | 鐵臂膊蔡福 | 一枝花蔡慶 | 催命判官李立 | 青眼虎李雲 | 沒面目焦挺 | 石將軍石勇 | 小尉遲孫新 | 母大蟲顧大嫂 | 菜園子張青 | 母夜叉孫二娘 | 活閃婆王定六 | 險道神郁保四 | 白日鼠白勝 | 鼓上蚤時遷 | 金毛犬段景住 | 雙尾蠍解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