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小說《水滸傳》人物]

裴宣[小說《水滸傳》人物]
裴宣[小說《水滸傳》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裴宣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鐵面孔目,京兆府人氏,曾任六案孔目,因剛正不阿,受到官府迫害,只得上飲馬川落草,後受戴宗招納,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四十七位,上應地正星,擔任軍政司。征方臘後授武奕郎、都統領,後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閒。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人物出身

裴宣是京兆府人氏,出身吏員,曾任本府六案孔目,因剛正不阿,人稱鐵面孔目。他不但刀筆精通,而且善使雙劍,智勇足備。後被貪官陷害,刺配沙門島,途經飲馬川時被鄧飛、孟康救下,因年紀最長,推為寨主。

入伙梁山

各類裴宣畫像 各類裴宣畫像

戴宗、楊林到薊州尋找公孫勝時,路過飲馬川,恰遇鄧飛、孟康下山劫道。鄧飛因與楊林有舊交,將二人請上山寨盤桓。戴宗提到梁山泊正在招賢納士,裴宣三人便決定捨棄飲馬川山寨,到梁山入伙。 晁蓋、宋江讓裴宣掌管軍政司,負責賞功罰罪。

祝家莊之戰後,裴宣假扮鄆州孔目,配合蕭讓、金大堅等人,將李家莊的李應、杜興騙上梁山。 在之後梁山軍攻打青州、大名府、東平府、東昌府的戰役中,裴宣都負責分派頭領,點撥軍兵。

大聚義

宋江繼任梁山寨主後,改聚義廳為忠義堂。裴宣與蕭讓、金大堅、蔣敬被安排在忠義堂左一帶房中。

梁山排座次時,裴宣排第四十七位,星號地正星,是掌管監造諸事的十六員頭領之一,仍負責定功賞罰軍政司。

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時,裴宣與蕭讓、呂方、郭盛一同下山迎接天使,並在宣詔時負責贊禮。

兩贏童貫時,裴宣作為負責吏事的文職人員,在九宮八卦陣中也有出場,與蕭讓一同居於中軍。

南征北戰

崇武石雕工藝博覽園中的裴宣雕塑 崇武石雕工藝博覽園中的裴宣雕塑

梁山受招安後,裴宣隨宋江南征北戰,先後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

征討王慶時,裴宣與蕭讓、金大堅一同趕赴宛州陳安撫處,途中被縻貹劫到荊南。守將梁永解縛勸降。裴宣三人寧死不跪,罵不絕口,被絣扒在轅門外。城內義士蕭嘉穗發動全城起義,殺死梁永,將裴宣三人救出。

人物結局

江南平定後,裴宣作為倖存偏將,被授為武奕郎、都統領,“管軍管民,省院聽調”。 他不願為官,便與楊林一同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閒”而去。

人物外貌

書中外貌描寫:

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肉白肥胖,四平八穩。

出處考究

姓名出處

央視水滸中的裴宣 央視水滸中的裴宣

裴宣其人不見於宋元史料,也不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而在這些作品中,也沒有專門在梁山上負責軍法的好漢形象。裴宣這一角色,應屬於小說《水滸傳》的創造。

唐代有將軍裴旻,善舞劍器,他的劍舞與李白歌詩、張旭草書並稱三絕。《水滸傳》中的裴宣善使雙劍,或有糅合其形象。

有研究者考證稱,京兆裴氏源自唐朝時期疏勒王室。《水滸傳》中的裴宣祖籍京兆,“肉白肥胖”,很可能有西域血統。

綽號考究

鐵面,本系武人防衛器具,乃用鐵制面具護臉,使不受刀箭傷害。《晉書·朱伺傳》:“夏口之戰,伺用鐵面自衛。”《新唐書·吐蕃傳》:“其鐵胄精良,衣之周身,竅兩目,勁弓利刃,不能甚傷。”故呂思勉稱:“人之最不可傷者為面,胄雖深,亦不能盡蔽之。此吐蕃所制之所以為良。”後沿用為吏治,比喻剛直無私。《宋史·趙抃傳》:“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京師目為‘鐵面御史’。”

孔目,是宋時州縣官衙辦文案的首席吏員,掌管獄訟、帳目、遣發等事務。元胡三省認為,“孔目官,衙前吏職也,唐世始有此名。言凡使司之事,一孔一目皆須經由其手也。”

人物評價

原著贊詩

其一

問事時智巧心靈,落筆處神號鬼哭。心平恕毫髮無私,稱裴宣鐵面孔目。

其二

綠紗巾插玉螳螂,香皂羅衫紫帶長。為吏敢欺蕭相國,聲名寰海把名揚。

後世評價

數字電影《鐵面孔目裴宣》中的裴宣 數字電影《鐵面孔目裴宣》中的裴宣

裴宣在原著中出場較少,形象較單薄,因此很少被歷代名家所點評。畫家牛牧野有贊詩一首:“立不慚影,寢不愧衾。身陷縲紲,架詞無因。”

現代讀者多認為,裴宣為人剛正,只因貪官陷害,被迫在飲馬川落草,算是少有的“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漢”,甚至認為“裴宣的出局代表著正義的出局”。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裴宣的軍政司職務純屬虛職,並無實權,只是維護表面的司法公平而已,反映了梁山的賞罰不夠嚴明。

衍生形象

衍生小說

•百回本續書

京劇臉譜——裴宣 京劇臉譜——裴宣

陳忱的《水滸後傳》中,裴宣重在飲馬川落草。 後到海外投奔李俊,封為監察御史。 最終因海上救駕之功,被宋高宗授為暹羅國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青蓮室主人的《後水滸傳》中,裴宣托生為奎木狼宿八臂哪吒柏堅。

•70回本續書

俞萬春的《蕩寇志》中,裴宣作為文職人員,一直留守山寨,山寨失陷時挺劍去救柴進,結果被王進一槍搠中左腿,落馬被擒。 後押赴京城,凌遲處死。

程善之的《殘水滸》中,裴宣隨宋江攻破兗州,巡城時遇到周通、孔明、孔亮強搶良家婦女。他本欲秉公辦理,卻因宋江干涉而左右為難,最終修書離開梁山。

巴孤的《賊三國》中,裴宣是宋國漢中太守。 後升任梁州牧,加平逆將軍。

張恨水的《水滸新傳》中,裴宣參與抗金,東京保衛戰時持節督戰,中流失而死。

•重撰小說

褚同慶的《水滸新傳》中,裴宣原是常州孔目,曾參與小茅山聚義,在蘇常一帶反抗花石綱。 他在梁山排第五十七位。 後因不滿宋江的招安政策,隨穆弘離開梁山,到太行山紮寨,繼續反抗朝廷。

王中文的《水滸別傳之少水滸》中,裴宣化名朱非衣,與朱貴一直潛伏在沂蒙山太平崮,後聚眾起義。 他在梁山會師後,被推為梁山泊副都寨主,號稱保軍大王,舉起“抗金反宋”的大旗。

影視形象

新水滸中的裴宣 新水滸中的裴宣

1998年電視劇《水滸傳》,李文成飾演裴宣。

2011年電視劇《新水滸傳》,季千淞飾演裴宣。

2012年電影《鐵面孔目裴宣》,盧星宇飾演裴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