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

郁病

郁病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郁有積、滯、結等含義。郁病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氣機郁滯為基本病變,是內科病證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根據郁病的臨床表現及其以情志內傷為致病原因的特點,主要見於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病及焦慮症等。另外,也見於更年期綜合徵及反應性精神病。本病密切相關於憤滿惱怒,肝氣鬱結,憂思郁慮,或傷及脾,或傷及心而發病主要涉及髒氣抑鬱、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調,氣機不暢,以致肝氣鬱結,而形成氣鬱,這是郁病的主要病機,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行不暢,故而久之則發生血郁,氣鬱,停聚臟腑,經絡,凝聚成痰形成痰郁在運行不暢的情況下耗傷陰血,致使肝陰不足,氣血生化乏源,心脾兩虛如不能及時治療,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會引起血液的粘稠、滯淤心悸,短氣,自汗心血虧許,失眠心火亢盛則心煩心神失守以致精神惑亂等多種現象,影響的肝臟及損傷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腎虧虛的不同病變,嚴重時導致喉癌,癔病性失音,腫病,噎嗝,喉痹,癜病,癭氣,等粹死嚴重後果。

沿革

郁病郁病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記載了屬於郁病的髒躁及梅核氣兩種病證,並觀察到這兩種病證多發於女性,所提出的治療方藥沿用至今。元代《丹溪心法,六郁》提出了氣、血、火、食、濕、痰六郁之說,創立了六郁湯、越鞠丸等相應的治療方劑。明代《醫學正傳》首先採用郁證這一病證名稱。自明代之後,

已逐漸把情志之郁作為郁病的主要內容。如《古今醫統大全·郁證門》說:“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鬱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景岳全書·郁證》將情志之郁稱為因郁而病,著重論述了怒郁、思郁、憂鬱三種郁證的證治。《臨證指南醫案·郁》所載的病例,均屬情志之郁,治則涉及疏肝理氣、苦辛通降、乎肝熄風、清心瀉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絡、化痰滌飲、益氣養陰等法,用藥清新靈活,頗多啟發,並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療對郁病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為“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綜上可知,郁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郁在內。狹義的郁,即單指情志不舒為病因的郁。明代以後的醫籍中記載的郁病,多單指情志之郁而言。

證侯特徵

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脅脹滿疼痛共證。

特點

特點是感覺咽部好象有什麼東西停留。異物感表現常因人而異,有的人覺得嗓子裡有“東西”,既上不來也下不去;有的覺得嗓子裡有根“棍”卡著,十分彆扭;也有的總感覺嗓子裡不舒服,但又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不過,也有些人能較形象地說出嗓子裡有一“球”等等。這些症狀常在吞咽唾液後加重。另外,異物感時而上,時而下,有時還忽左忽右,有時突然消失,有時瞬間又來;有時用手按壓喉部左側則“異物”向右去,壓右側則“異物”向左去;或者壓之則無,覺得舒服,不壓“異物”又出現,等等。總之,讓人覺得有點變幻莫測。

病人因感覺嗓子裡不正常,總想把“東西”咯出來,所以經常做吞咽動作,並不斷發出吭、喀的聲音。還有的人感覺脖子發緊,甚至覺得憋氣,因此常訴說呼吸不暢,但仔細觀察並無異樣。所有這些異常感覺幾乎都與精神因素有關。精神越集中,咽部感覺越明顯,精神不集中感覺反而減輕。那么,為什麼本病與精神因素有密切關係呢?這是因為口咽部感覺神經非常豐富,含有迷定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和三叉神經的分支,因而感覺非常敏感。正因為如此,許多局部因素和全身疾病都可引起本症。

長期反覆且不求醫診治,會漸漸形成抑鬱症,進而越來越難以治療,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糟糕後果,患者病情不斷發展,還會產生自殺念頭。

無苦味複方:

太子參10g 五味子5g 巴戟天10g 杜仲10g 黃精10g 黨參20g 枸杞子10g 白芷10g

黃芪20g 天麻10g 僵蠶10g 鉤藤10g 全蠍5~10g

(共13味藥,其中1~5抗抑鬱,6~9抗疲勞, 10~13抗驚厥。妊娠期禁用全蠍,血壓偏低者禁用本方)

最佳化複方:

太子參10g 五味子5g 巴戟天10g 白朮10g 麥門冬10g 黨參20g 白芷10g 天麻10g

僵蠶10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白芍15g

(共12味藥,其中1~5抗抑鬱,6、7抗疲勞,8~12抗驚厥)

預防

郁病郁病

梅核氣鬱病據現代醫學疾病監控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天因梅核氣引發的喉癌疾病人數每天都在增加,中國每年因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而引起的喉癌,喉乳頭狀瘤,癔病性失音,肺結核,喉肌而致殘、致死人數以每年遞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國1/3的成年人患有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每年導致癌的病人近250萬人,更為嚴峻可怕的是,在中國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異常的患者中有達80%的患者對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症給人的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脅並不了解,在調查中發現50%的咽喉疾病未得到預防,在絕大部分咽喉患者中80%是無症狀的安靜者,86%的咽喉病患者在發病前五年就有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異常的危險因素存在。事實上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症現已成為吞噬人類健康的第一隱形殺手。

因對其認識不足,而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預防治療,結果使病情發展到十分嚴重,直到不可挽救的後果。因此讓人們早醒悟、早發現、早治療是擺在人們面前十分緊迫的重要課題。本病密切相關於憤滿惱怒,肝氣鬱結,憂思郁慮,或傷及脾,或傷及心而發病主要涉及髒氣抑鬱、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調,氣機不暢,以致肝氣鬱結,而形成氣鬱,這是郁病的主要病機,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行不暢,故而久之則發生血郁,氣鬱,停聚臟腑,經絡,凝聚成痰形成痰郁在運行不暢的情況下耗傷陰血,致使肝陰不足,氣血生化乏源,心脾兩虛如不能及時治療,梅核氣、咽部異感症、郁病會引起血液的粘稠、滯淤心悸,短氣,自汗心血虧許,失眠心火亢盛則心煩心神失守以致精神惑亂等多種現象,影響的肝臟及損傷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腎虧虛的不同病變,嚴重時導致喉癌,癔病性失音,腫病,噎嗝,喉痹,癜病,癭氣,等粹死嚴重後果。

相關詞條

亨廷頓病 棘球蚴病 戀愛病 濕熱病 空調病 潛水病 白點病
染色體病 電熱毯病 滴蟲病 疥癬病 月子病 麻風病 肥胖病
血吸蟲病 視網膜病 紅線病 潰瘍病 昏睡病 萎蔫病 口蹄病
線粒體病 肺吸蟲病 氣喘病 角膜病 卟啉病 恙蟲病 糙皮病
鏇毛蟲病 犬瘟熱病 麻將病 鉤體病 帶下病 舞蹈病 羅漢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