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生長因子

造血生長因子

造血生長因子是促進骨髓造血細胞分化增殖和定向成熟的一系列活性蛋白。

簡介

造血生長因子:造血生長因子是促進骨髓造血細胞分化增殖和定向成熟的一系列活性蛋白。可分成兩大組:第一組是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能刺激體外培養的造血前體細胞形成定向分化的細胞克隆,但不能直接作用於淋巴細胞;第二組是白細胞介素(il-1、2、3、4、5、6、7、8、9、10、11),可直接作用於淋巴細胞,亦能作用於造血前體細胞,促進其分化成熟,其中il-3又稱多能集落刺激因子。

分類

(一)紅細胞生成素

造血生長因子造血生長因子
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tin,epo)是一種糖蛋白,分子量約30~39kd,主要由腎小管內皮細胞合成,也可由肝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epo是一種強效的造血生成因子,在0.05~1u/ml時即呈劑量依賴效應。epo活性單一,只作用於骨髓巨核前體細胞,可刺激紅祖細胞及早幼紅細胞形成成熟的紅細胞集落;對紅細胞造血過程的調節需其他細胞因子(如il-3、gm-csf和il-1等)的協同作用才能完成。epo的產生受機體內血容量和氧分壓的調節,在失血或低氧的刺激下,epo水平迅速上升。在某些腫瘤患者,可也現epo異常增高;骨髓造血反應不良的貧血患者,其epo也升高。epo是最早套用於臨床的細胞因子,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單一、且安全可靠的升血紅蛋白製劑。對於腎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及陣發性夜間血尿等均有一定療效;此外,套用epo還可減少手術中的輸血量,並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由惡性腫瘤、化療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貧血。由於epo主要由腎小管內皮細胞產生,腎性疾患引起的貧血是epo的首選適應證;epo糾正腎性貧血的療效幾乎是100%,但並不能改善腎功能。另外,epo使用的有效性與機體的鐵儲備也有一定關係,在套用epo後,造血增強,鐵利用增強;因此應適當補給一定量的鐵。

(二)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分子量為22kd的糖蛋白,主要來源於活化的t細胞、b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gm-csf可以作用於造血幹細胞,促進其分化增殖,而所形成的細胞不限於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體外實驗研究發現,隨著gm-csf濃度的增加,首先刺激單核-巨噬細胞增殖,隨後是中性粒細胞,最後是嗜酸性粒細胞和巨核細胞。此外gm-csf還能刺激多能幹細胞和早期紅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三)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由單核-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全成的多肽,分子量為19kd。g-csf能刺激骨髓粒細胞前體,使之分化增殖為成熟粒細胞的集落。g-csf還能作用於完全成熟的終末粒細胞,提高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超氧化物的產生。臨床上g-csf可用於各種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治療。g-csf作為腫瘤化療的輔助製劑,在化療前的適當時機給予,可使髓性白細胞進入細胞周期,對大劑量化療藥物的治療更敏感;在化療中或化療結束後給予,可以縮短骨髓抑制期。

(四)單核-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單核-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種40kd的多肽,主要來源於單核-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其功能主要是刺激骨髓單核-巨噬細胞的前體細胞,使之分化成熟,形成單核細胞集落。m-csf可刺激骨髓內單核-巨噬細胞集落的形成,後者又能分泌g-csf和gm-csf等,形成一個逐漸放大的細胞因子網路;同時可促進骨髓生成中性粒細胞,使細胞數量增加的同時,細胞功能也增強。m-csf亦能作用於終末細胞,增強厲熟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m-csf具有較強的造血作用,已試用於腫瘤化療後多種血細胞減少症,可以加速化療所致的中性粒和血小板減少的恢復,而且副作用減輕。m-csf還能增加單核細胞對多中白血病細胞株的反應性,因此已試用於治療前白血病狀態的骨髓異型性徵候群。

抗腫瘤藥物

抗腫瘤藥有化療藥物、生物製劑。這些藥物通過不同的功能來抑制或破壞腫瘤細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