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冠

通天冠

通天冠也稱高山冠,皇帝戴的一種帽子,是級位最高的冠帽。

簡介

通天冠通天冠

通天冠,也稱高山冠皇帝戴的一種帽子。《後漢書·輿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斜)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楚莊王通梁組纓似通天冠,秦時采楚冠之制,為乘輿所常服。漢代百官於月正朝賀時,天子戴通天冠。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歷代皆有,清代廢除,亦名“捲雲冠”。參閱《東京夢華錄·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

詳細介紹

通天冠通天冠

通天冠是級位僅僅次于冕冠的冠帽,在山東嘉祥東漢武氏祠畫像石刻有身份榜題的王慶忌、吳王、韓王、夏桀等人物,頭上所戴都應是通天冠,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一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志》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傾斜,上面飾有蟬紋。

歷史記載

明史

明朝通天冠明朝通天冠

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廟、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則服通天冠、絳紗袍。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白襪,赤舄。其革帶、佩綬,與袞服同。

《明集禮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禮卷三十九

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會、冬至大會、諸祭祀,還則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幘,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其革帶劒佩綬舄與上同。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黒介幘,雙玉導,加寶飾

唐代的通天冠

唐代的通天冠,為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珠翠黑介幘,加金博山,即以黑介幘承冠。組纓(一作發纓)、翠縷(纓垂余的飾),玉、犀簪導(簪即古之笄)。絳紗袍朱裹,紅羅裳,白紗中單,朱領。白裙襦,絳紗蔽膝,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白假帶,帶用二條素帛垂之以代祭服的大帶。此外束帶、佩綬與冕服同。還祭還、冬至、朝日、臨軒、拜王公、元會、冬會、諸典禮服之。

據新疆伯茲克利石窟盛唐壁畫和敦煌石室發現的唐鹹通九年刊本《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卷首畫所畫,其特點之一是顏題成為很規範的帽圈形。其二是整個帽身向後鏇轉傾斜而不是向前傾斜。其三是冠前的金博山縮小成圭形,上飾王字或附蟬。其四是在冠上飾有珠玉裝飾。其五是帽身飾有等距離的直線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舊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首是天的大數,大概是應在12個月份的數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24梁,這大概是晚唐時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與漢代的通天冠相比,則漢時古樸簡陋,而唐代則變成十分華麗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一脈相承。進德冠比通天冠略次,但造型也很華貴,為重臣所戴。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