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巾

逍遙巾

逍遙巾,古代的一種頭巾名。也稱荷葉巾。宋代庶人的一種巾子,開始叫花頂頭巾,後士人甚至女性皆戴,並有兩腳垂於後背,稱為逍遙巾。

歷史記載

逍遙巾逍遙巾
宋代米芾《畫史》中有對此巾的記載曰:“士子國初皆頂鹿皮冠弁,其遺制也,更沒頭巾……,乃去皮冠,梳發角加後,以入幞頭巾子。中篦約發,乃出客去。覆如是,其後方有絲絹,作掠子,掠起發,頂帽出入……,又其後方見用紫羅為無頂頭巾,謂之額子,猶不敢習庶人頭巾。其後舉人始以紫紗羅為長頂頭巾,垂至背,以別庶人黔首,今則士人皆戴庶人花頂頭巾,稍作幅巾,逍遙巾。”

來源

全真派道士出家不久,因髮髻未能全部挽起,或夏天天氣熱時多戴此巾。戴起此巾,好像神仙一樣,顯得仙風道骨,格外逍遙自在。故命名為逍遙巾。

相關款式

相關種類一相關種類一

逍遙巾的款式比較多,如包巾、莊子巾純陽巾、混元巾、飄巾、逍遙巾、荷葉巾、一字巾等。(如右圖相關種類一)

相關種類二相關種類二

又有緇撮、結巾、雷巾、黑介幘、綸巾、儒巾、平上幘等(如左圖相關種類二)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