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

青銅劍

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西漢以後,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青銅劍館藏青銅劍

青銅劍是中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它一般是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中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戰國後期,隨著鐵器的興起,青銅劍逐漸走向了衰落。西漢以後,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特別是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成為稀世之寶。

劍體結構

青銅劍一般是銅、錫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發展歷程

劍身變化歷程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加長的原因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冶煉工藝變化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秦代的工匠在鑄造青銅劍的時候,採用了防腐能力極強的氧化法,即以鉻鹽為氧化劑,讓劍的表面形成一層非常緻密的氧化層,使它再也不起別的化學作用。這層氧化層極薄,只有百分之一毫米,大約是一張報紙厚度的1/10。

鑑別方法

青銅劍青銅劍
一劍體是需要單獨鑄造加工完成後,才能鑄接手柄部位的。對於一般的劍也就是常說的竹節柄、喇叭筒這樣的劍,一般從格到柄首實行整鑄,就是首部范型于格柄范型組合後一次澆鑄完成,澆口通常呈現橄欖型,在首部下端,有時候也會打磨掉,多數時候會完整保留下來。澆口的兩個端部正好與劍柄側邊范線相接,因為這是分型線也是合范的結合部位。對於同心圓相對就複雜一些,多數同心圓都是採用三段式鑄接,因為同心首部位是單獨鑄造,同時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同心圓劍的格,基本上講這個格也是單獨鑄造後插接上去的,部分同心圓的格部甚至可以看到縫隙,就是這個原因。

二與范鑄工藝對應的脫范問題,以及劍體上的特徵。一般講竹節柄、喇叭筒劍均屬於兩次鑄造,其格部到首是整鑄,因此格部位於劍體所構成夾角必須符合鑄造圓角理論,否則會出現脫范困難甚至無法脫范的問題,所以真品的這個角度是大於90度的,同心圓的格是單獨鑄造後插接進去的,因此不存在脫范問題。

三表面加工特徵,一般講劍身是沿脊部進行縱向打磨成型,開刃是垂直脊部進行的;就殺傷力講,這種細鋸齒狀具有更高破壞力。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鋒利,其次才是美觀,因為刀的作用和價值就是切割。格部位的打磨方式基本是兩種方式。一種順著劍脊方向進行豎向打磨的,這種多見於格部沒有明顯弧度的;第二種就是以格的中脊向兩邊進行橫向打磨,這種多見於格部有明顯弧度的。范線凡是有打磨的,也都是垂直或者傾斜范線方向進行挫磨。

四劍首部位的加工打磨痕跡特徵,一般都忽略了這一部位的鑄後加工打磨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這涉及到當時機械加工方式的套用,以及合理高效加工技巧,當然這種技巧是於當時所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的,也是今天比較難以複製的。幾乎所有青銅劍的首部都採用了機械加工方式。一般講大多不會形成圓環狀,但其基本打磨痕跡看是明顯走圓弧形,會有交錯現象,但整體不凌亂,有明顯順序和規律。

最後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因為青銅劍是採用分鑄工藝的,這點也符合春秋戰國青銅器組裝技術的大量套用的,因此按照春秋戰國製造技術的分工化來講,應該是實行專業化作業方式進行分工鑄造,同時由於劍體適用於戰爭,但柄部並不需要砍殺,因此其金屬配比是不一樣的,也完全沒有必要一樣,在相同環境、濕度、溫度下,就會出現電化反應以及過程不同,因此就會出現首部於劍身銹色差異現象。

總之青銅劍的鑑別都是需要科學方法和技巧的,在傳統眼學基礎上結合范鑄工藝邏輯,對於提高鑑定的準確性是具有價值的。以上所探討的特徵均是針對主流工藝痕跡特徵而言,對於特例現象的存在也不能完全否定。

傳奇工藝

同心圓劍首

菱形暗格紋(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東周時期盛行佩劍之風,在劍上集中了多項傑出的裝飾技術,其中位於青銅劍首端部的同心圓裝飾以其精湛的製作技術引起了科技史界的關注。
劍首同心圓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狀凸棱組成。對東周時期的多件劍首同心圓的考察表明劍首同心圓成用了類似輪製法成形工藝,預先單獨鑄成形,後與劍莖鑄接成一體。

暗格花紋

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均有著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這種精湛的表面處理技術也是青銅劍的傳奇工藝之一。關於它的工藝流程,至今任存在爭議。

青銅複合劍

青銅複合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劍的實戰性能。眾所周知,如果劍的硬度太低,就很難保證鋒利度和殺傷力。如果劍的硬度太高,就會很脆容易折斷。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青銅符合劍剛柔相濟,將兩者結合到了一起。
青銅的主要成分是,含錫量高的青銅硬度高,含錫量低的青銅硬度低。工匠們將硬度低的青銅鑄成劍脊,在兩刃的部位嵌合上硬度大的青銅作為劍刃。如此一來,當青銅劍受到衝擊,較軟的劍脊可以吸收衝擊避免折斷,而較硬的刃區可以保證殺傷力。

常見種類

秦式銅劍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竟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同心圓劍

東周時期盛行佩劍之風,在劍上集中了多項傑出的裝飾技術,其中位於青銅劍首端部的同心圓裝飾以其精湛的製作技術引起了科技史界的關注。
劍首同心圓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狀凸棱組成。對東周時期的多件劍首同心圓的考察表明劍首同心圓成用了類似輪製法成形工藝,預先單獨鑄造成形,後與劍莖鑄接成一體。

花紋劍

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均有著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這種精湛的表面處理技術也是青銅劍的傳奇工藝之一。關於它的工藝流程,至今仍存在爭議。

複合劍

青銅複合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劍的實戰性能。眾所周知,如果劍的硬度太低,就很難保證鋒利度和殺傷力。如果劍的硬度太高,就會很脆容易折斷。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青銅複合劍剛柔相濟,將兩者結合到了一起。
青銅的主要成分是銅和錫,含錫量高的青銅硬度高,含錫量低的青銅硬度低。工匠們將硬度低的青銅鑄成劍脊,在兩刃的部位嵌合上硬度大的青銅作為劍刃。如此一來,當青銅劍受到衝擊,較軟的劍脊可以吸收衝擊避免折斷,而較硬的刃區可以保證殺傷力。

鑄造方法

范造法鑄造
朱利堯介紹道,范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乾後再經燒制,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范,同樣陰乾燒製成陶范,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脫范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
根據從古代青銅作坊遺址發掘出的實物,再結合青銅劍的外形分析,專家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劍絕大部分是採用範式鑄造方法製作的。
范鑄法工藝流程共分為五步:
第一步為塑模,用泥土塑造出銅劍的基本形狀。在制好的泥模上畫出銅劍紋飾的輪廓,凹陷部分直接從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則另外製好後貼在泥模表面;
第二步為翻范,用事先調和均勻的細質泥土緊緊按貼在泥模表面,拍打後使泥模的外形和紋飾反印在泥片上;
第三步為合范,將翻好的泥片劃成數塊,取下後燒成陶質,這樣的范堅硬不易變形,稱為陶范。將陶范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稱為外范。外范製成後,將翻范用的泥模均勻削去一薄層,製成器物的內表面,稱為內范,銅劍的銘文就刻在內范上。將內外范合成一體,內外范之間削出的空隙即為銅液留存的地方,兩者的間距就是青銅劍的厚度;
第四步為澆注,將銅液注入陶范。待銅液凝固後,將內外陶范打碎,取出所鑄銅劍。一套陶范只能鑄造一件青銅劍,因此不可能存在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劍;
第五步為打磨和整修。剛鑄好的青銅劍,表面粗糙,紋飾也不清晰,需要經過打磨整修,才能成為一件精緻的銅劍。

真偽判斷

第一,可用針尖刺扎銅銹部位,古銅銹非常堅硬難以刺入,而那些用膠水製作的偽銹,不但容易刺入,鬆開手後針會被偽銹含住掉不下來,而其銅銹很不自然。真青銅器的銅銹,直觀上看,銅銹有內部向外生銅銹。
第二,取一些銅銹試樣,用高溫熱針燒灼,真正的古銅銹是天然生長的礦物結晶體,在高溫下既不會熔化,也不易燃燒,更不會有酸味兒或其它異味。
第三,可用小刀或其它工具將銅器表面的銅銹取一塊,觀察銅銹下面露出的皮殼,偽銹下面露出的直接是銅色;古銅銹下面則一般是黑褐色或是銀白色的氧化膜。
第四,用煙燻銅器表面或顏料染色,使其表面形成黑色或紅色的氧化層,往往這種氧化層沒有光澤。作偽的氧化層的突起部位光亮,凹陷部位灰暗。用乾燥的硬布等在銅銹表面快速摩擦發熱,偽銹會發出塑膠味兒、油漆味兒等異味兒。
第五,偽銹都使用白礬與硼砂,如果遇水易溶可將銅銹置於熱水中查看。還可以將水噴灑到銅銹上,觀察銅銹的親水程度,古銅銹是親水的,而那些用油漆、膠水,用雜物和稀硫酸等,仿製的青銅器吸水性則較差。
第六,青銅器銅銹和銅質的鑑定,可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銹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可以發現新銅銹和老銅銹有很大差別。主要鑑定是,看銅質碳化程度,青銅器在深埋地下,經過二千年以上的腐蝕,銅質已經變質了。有很明顯的碳化程度,已經看到原生銅質了。碳化的青銅器,它的銅質變灰暗色和發黑褐色了。
對於青銅器鑑定還是需要找專業的人去鑑定。自己學習一些簡單的分辨方法,起碼可以避免收到手的是那種一看就很假的低仿。

史話

青銅劍青銅劍
劍是一種單尖兩刃的手持格鬥兵器。西漢訓古學專著《釋名·釋兵》解釋:“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國古代的劍,首先是一種防範意外——如刺客或猛獸的個人自衛兵器,不一定適用於正面戰場;但必須攜帶方便,取用快捷。青銅劍是人類首先接觸到的金屬劍。現以東周青銅劍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實心圓莖劍為例,將中國青銅劍各部位逐一介紹如下:劍的使用部分——有鋒有刃的那一部分就是劍身,這部分狹長如蘭葉,故亦取其形似,名“葉”;前端尖突名“鋒”,兩側利刃又名“鍔”,葉中凸棱名“脊”,脊與鍔之間名“從”,脊與兩從、兩鍔合稱“臘”。劍的握持部分就是劍柄,劍柄的主要器段名“莖”,實心圓莖劍的“莖”呈實心圓柱體,莖上多有凸箍若干,以二箍者居多。莖部或襯上木片並纏以繩索,或直接纏以繩索,纏在莖部的繩索名“緱”。劍柄下方、與劍身相連線、比劍身稍微寬厚的物體名“格”,又名“鐔”;劍柄上端的把頭名“首”。圓莖劍上的“格”、“首”都是與全劍一次鑄成的。
青銅劍的護套名“鞘”,大多用皮革或髹漆木片製成,間或採用銅蓋木底(或革底)的做法。平時可將整個劍身納入鞘中。劍鞘按懸掛裝置的不同可分成兩大類型:其一,劍鞘兩側有兩個對稱或不對稱的提耳,可藉以將劍鞘穿掛在腰帶上、挎在腰間,西周時期的銅蓋木底劍鞘主要屬於這一類型。其二,劍鞘一面、偏近鞘口處有一橋形懸掛裝置名“璏”,東周列國的髹漆木鞘主要屬於這一類型。佩帶方式是將腰帶或專用的劍帶穿過劍璏的側孔,然後紮上腰帶或劍帶、將劍斜挎在腰間;或直接將劍鞘斜插在腰帶內側,用位於劍鞘外側的劍璏卡住腰帶、制止下滑。鞘末通常還有一個飾件——“摽”。
商與西周青銅劍通長不超過40厘米,以後人目光觀之,只能稱作“短劍”或者“匕首”,顯然不適用於正面戰場,只能定位於一種“防檢非常”的個人自衛兵器;數量也少,在當時整個青銅兵器體系中只占很小份額。其中有技術上的原因,更有戰術上的原因:西周時期車戰盛行,青銅劍即使是長劍,在車際格鬥中也沒有用武之地,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青銅劍的發展空間。
考古資料方面,春秋早期資料尚少,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兩例。其一為河南洛陽中州路出土,劍身呈蘭葉形,兩刃斜直、前聚成鋒,鋒殘;最寬處接近葉末,兩側呈對稱鋸齒狀,葉末收成圓底;葉中起柱脊,末端伸出葉底、形成短莖,短莖表面有纏繞絲麻的痕跡。存長28厘米。配有精美的象牙劍裝——劍柄和劍鞘,是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的,劍鞘一面有璏式懸掛裝置,柄、鞘全長40.6厘米;其二為河南省光山縣天鵝墩出土,劍身呈蘭葉形,兩刃基本平行、前聚成鋒;中脊起棱,縱貫劍身;扁莖外包木柄,劍身、劍莖交界處有一字形窄格,莖末有碟形劍首。附黑漆木鞘,劍鞘一面近鞘口處安裝有璏式懸掛裝置。通長41.8厘米。
自春秋晚期以降,隨著各國變法的發生與發展,中國的社會形態逐步由奴隸制過渡為封建制,古老的、與奴隸制相適應的戰車兵不斷趨於衰落,新興的、由廣大農民組成的步兵上升為軍隊的主體。劍,這種在車戰中缺乏用武之地、久經冷遇的格鬥兵器,開始受到了軍事家的重視。於是,晉國六卿之一、趙國先祖、著名軍事家趙簡子墓中,出現刃質精良、裝飾豪華的青銅劍多件;魏國考選武卒,標準是“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劍成了這種新型步兵的必備武器。生活在長江中游的楚人似乎更善於用劍:長沙楚墓出土青銅劍總數達508件,超過青銅戈(240件)、青銅矛(196件)的總和。長江下游的吳國更是以青銅劍為主要格鬥兵器,吳王夫差北上黃池爭霸時,“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青銅劍的形制基本統一為以下兩型三式:第一型為圓莖劍,可復分為實心圓莖劍、空心圓莖劍兩式。圓莖劍的分布狀況偏重於南方,一般都是一次鑄成的,實心圓莖劍劍格呈倒凹字形,莖作實心柱狀,莖中多起兩箍,劍首呈碟形;空心圓莖劍劍格為一字形薄格,劍莖部分或全部中空、呈管狀,莖中無箍,劍首呈喇叭形。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如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屬實心圓莖劍,但莖上無箍;長沙楚墓出土的少數空心圓莖劍莖上有箍。扁莖劍的分布狀況偏重於中原地區,莖部作扁條體,劍身、劍莖系一次鑄成,劍格、劍首則是分開鑄造,套裝上去的,也可以選用玉格、玉首,做成玉具劍。通長大多在45—60厘米之間,劍身寬4厘米左右。
青銅兵器生產效率高的優點,使得它必須繼續留在戰場上,並發揮主角的作用。陝西臨潼縣秦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以下簡稱秦式銅劍),堪稱中國青銅劍的“收山之作”。秦式銅劍均屬狹長型扁莖劍,劍身、劍莖一次鑄成。劍身呈蘭葉形,中脊起棱、刃邊起緣;劍莖為前粗後細的實心扁條體,橫截面呈長方形或橢圓形;劍格呈凹字形或一字形,是通過中間的穿孔、從劍莖末端套裝到劍身、劍莖交界處的;劍首有兩種形制:一為碟形,以其柄部與莖末以以子母口套接,橫貫銅釘固定;一為菱形帽狀,是在給劍莖裝上木柄之後套在柄端的。通長達81—94.8厘米之間。其劍身之長、表面之光潔、質地之緻密、剛硬度之高,均非一般青銅兵器可比;甚至還有一定彈性——已被壓彎的銅劍出土後,一段時間後竟然能自行復原。從文獻記載來看,秦劍的確是很長的:公元前227年荊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的佩劍太長、一時無法拔出,只好繞著柱子逃避;而一旦秦王政長劍出鞘,立刻變被動為主動、將這個亡命殺手置於死地:證明在劍與劍的對決中,長劍擁有絕對優勢。但是,青銅兵器的強度畢竟是有限的,秦俑坑出土的銅劍殘段、殘劍莖,很直觀地反映了這一問題。入漢後,隨著社會的安定、兵器需求的相對緩和,以及鋼鐵兵器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發展,秦式青銅劍很快就被同樣形制但更堅韌、更鋒利的鋼鐵劍基本取代了。

發現案例

2014年9月,江蘇高郵市一男孩在河邊洗手時發現古劍,父親將之捐獻予當地文物局。經文物專家鑑定,此劍系商周時代的青銅古劍,持劍主人可能是周商貴族。此劍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長26厘米,系商周時代的青銅古劍。據考證,商代距今3600年,周朝距今3054年,中原青銅劍始於商代,劍身起初較短,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到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到60厘米,戰國晚期的劍長更是超過70厘米。從劍的材料、劍長和劍的造型分析,此次出土的青銅短劍,為商周時代的寶劍,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