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氏劑中毒

路易氏劑中毒

路易氏劑屬鹵代脂肪族胂化合物。其損傷作用和臨床表現在很多方面與芥子氣相似。除直接引起局部損傷外,也可通過多種途徑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簡介

路易氏劑中毒路易氏劑中毒
路易氏劑中毒
子氣。路易氏劑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芥子氣混合以便在冬季或寒冷地區使用。

情況

一、中毒機理
路易氏劑具有細胞毒毛細血管毒和神經毒三方面的作用。中毒機理與三價砷化合物相似,能與體內含巰基酶結合,強烈抑制酶活性。反應如下:
巰基酶   路易氏劑酶複合物
丙酮酸脫氫(氧化)酶系輔酶中的二氫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含有兩個相鄰的巰基,對路易氏劑特別敏感。該酶被抑制後,糖代謝進行到丙酮酸即進行停止,以致能量供應不足,導致細胞代謝紊亂和生理機能障礙。此外,琥珀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羧基酶及三磷酸腺苷酶等對路易氏劑也很敏感。
中樞神經系統對糖代謝障礙特別敏感(腦組織活動旺盛,能量消耗大),中毒嚴重時出現抑制和昏迷。動物吸收中毒血液內丙酮酸含量升高。路易氏劑還能損傷毛細血管和微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廣泛性滲出、水腫、出血、血液濃縮和休克以及肝、腎等實質細胞損傷等。
二、臨床表現
路易氏劑損傷與芥子氣損傷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特點:①刺激作用強烈、潛伏期短;②病程經過急劇,發展迅猛;③水腫、出血顯著;④全身吸收作用比芥子氣嚴重。中毒後數小時,即可產生急性循環衰竭和肺水腫。
(一)皮膚損傷特點
路易氏劑蒸氣態皮膚損傷比芥子氣輕。液滴態毒劑接觸皮膚後很快引起痛癢及灼痛感,潛伏期短(10~30分鐘內)或無。紅斑鮮紅,界限不明顯,常伴有水腫及點狀出血。水皰常在12小時內形成,皰液先為淡黃色,後呈血性混濁,含有微量砷。癒合較快。
(二)眼損傷特點
路易氏劑眼損傷無潛伏期。輕度損傷主要為結膜炎,數天內好可好轉。中度損傷出現嚴重的結膜炎、角膜炎、強烈疼痛、充血和嚴重水腫。恢復需1個月左右。重度損傷表現為出血性、壞死性炎症、角膜炎、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全眼球炎等。嚴重者眼球萎縮、穿孔、失明。
(三)呼吸道損傷特點
輕度損傷主要表現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鼻、咽部灼痛感,胸骨後疼痛、咳嗽、噴嚏、流涕、流淚等類似氣管及支氣管炎症狀。重度損傷下呼吸道,常發生出血性、壞死性炎症,並很快發急性腫水腫。
(四)消化道損傷特點
誤服路易氏劑染毒水和食物,可迅速引起出血性、壞死性炎症。很快出現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嘔吐物帶血,有天竹葵葉汁氣味。嚴重者出現全身吸收作用,常有肺水腫和循環衰竭現象。可在中毒後18~30小時之內死亡。
(五)全身吸收中毒特點
輕度主要表現無力、失眠、頭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重度中毒時,症狀發展迅猛,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數小時後可發生肺水腫和循環衰竭。死亡發生在中毒後幾小時或數天內。後期可出現肝、腎功能障礙。
三、診斷及鑑別診斷
主要根據中毒史、症狀特點、化驗檢查及毒劑偵檢結果,一般不難作出正確診斷。應注意與芥子氣相鑑別,以便及時使用物效解毒劑。
四、預防、急救和治療
預防和急救措施與芥子氣基本相同。此外,眼染毒儘快用水沖洗並用3%二巰基丙醇眼膏塗入結膜囊內,輕揉眼瞼0.5~1分鐘,然後再用水沖洗。套用越早,效果越好。國內研究證明,套用半數家兔眼球萎縮的路易氏劑蒸氣中毒後1小時,使用此眼膏急救,也能避免眼球萎縮,但大部分留有角膜雲翳。皮膚消毒,用5%二巰基丙醇油膏塗於染毒部位,5~10分鐘後用水冼去。出現紅斑時仍可套用,此外,也可塗抹5%碘酒,5~10分鐘後用酒精洗去剩餘碘。
路易氏劑局部損傷處理與芥子氣基本相同。全身吸收中毒時應及早使用抗毒劑,並注意防治肺水腫和循環衰竭。
四十年代英國人首先研製的抗毒劑有二巰基丙醇,當時稱british antilewieite (BAL),以後,前蘇聯和我國學者先後研製了二巰基丙磺酸鈉(sodium dimercap ropane sulfonate)和二巰基丁二酸鈉(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這三種抗毒劑均含有二個相鄰的巰基。結構式如下:
  二巰基丙醇 二巰基丙磺酸鈉   二巰基丁二酸鈉
二巰基類化合物是含砷毒物的特效抗毒劑,與路易氏劑中的三價砷直接結合,形成無毒的五環複合物,從而保護酶活性;此外,還可奪取中毒酶中的砷,恢復酶活性。解毒原理如下:
二巰基類藥物與路易氏劑形成的複合物(包括與其它重金屬的結合物)均有一定程度的解離。解離出來的砷仍可發揮毒性作用;巰基化合物則被氧化破壞。因此,抗毒治療時必須重複用藥。使24~48小時之內保持一定的藥物濃度。二巰基類化合物與路易氏劑結合物由腎排出,因此用藥後,尿砷含量增加。三種抗毒劑的性質、毒副作用及用法見表13-6,13-7。
國內生產的二巰丁二酸膠囊用於口服。首日一次2g,1日4次;第二天一次1g,1日4次,酌情連服3~5天。
綜合治療包括: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抑制症狀時,皮下注射25%苯甲酸鈉咖啡因1ml;注意防治循環衰竭和肺水腫;控制感染;止血、補充營養、保護肝臟及其他對症治療措施。
糜爛性毒劑中毒合併各種創傷,稱為糜爛性毒劑複合傷或化學複合傷。兩種糜爛性毒劑混合使用造成的損傷(中毒)稱毒劑混合傷。兩種以上因素造成的損傷會比單一的因素造成的損傷更為嚴重而複雜。同時也會給診、防、救治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有必要了解戰時發生這兩種類型損傷的可能情況及其損傷的特點,以便及時採取相應的救治措施。糜爛性毒劑複合傷和混合傷,戰時較為多見,應予以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