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趙愷是宋孝宗趙昚的次子,莊文太子趙愭的同母弟,生母為郭皇后。初補右內率府副率,轉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孝宗即位,拜雄武軍節度使、封慶王。莊文太子病死,愷理應當立。帝意未決,遂加愷雄武、保寒軍節度使,進封魏王於婺州義烏,判寧國府;愷關心民事,修築圩田。淳熙元年(1174年),徙判明州,以奉邑田租興學,鏇改永興,成德軍節度使、揚州牧。淳熙七年(1180年),死於明州,贈淮南、武寧軍節度使、揚州牧兼徐牧,謚惠寧。
趙愷自幼聰穎,為人寬宏厚道。雖出身富貴,但性不驕矜。不論父子、兄弟、王公貴人以及宦官宮女均一視同仁,以禮相持。孝宗登基後不久,便被封為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慶王。乾道三年(1167年),莊文太子病故,趙愷依次當立為太子,但宋孝宗覺得趙愷為人過於厚道,越次立三子趙惇為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加封趙愷為雄武、保寧軍節度使,進封魏王,兼判寧國府。
對於如此巨大的宮廷變故,趙愷並不怨天憂人,而是在其位謀其政,精心吏治,心繫黎民。當他初到寧國府時,寧國府的長史要與司馬一起分治寧國府,讓趙愷坐享其成。對此趙愷斷然拒絕,並上奏皇上曰:“臣被命判寧國府,今又專委長史、司馬管政事,等於把我架空了。況且一郡設定了三名執政的官員判府,臣擔憂會因爭權奪利而騷擾百姓,只有弊而無利。臣以為,長史、司馬以分管錢穀、訟諜為職責,他們所管之事應呈為臣審批,這樣便會理順關係,有利於整治。”宋代的官制在中國古代素以官吏繁冗,百弊叢生而著稱。趙愷上述這番話,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上點破了宋代地方政治政出多門,冗官冗員,辦事效率低下的弊端。趙愷作為一個受冷遇的王室成員,能有如此清醒的頭腦並能身體力行,改革弊政,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趙愷生活的年代正是宋金議和後,南北暫時穩定的時期。但由於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金兵南下掠奪,嚴重破壞了南方的農業。紹興三年(1133年),宣州、太平州一帶的圩田坍廢,田園荒蕪,佃戶外流。趙愷到任後,非常重視圩田的修復。至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宣州修復了化成、惠民二圩舊堤,長40餘里,新增築9里有餘。這些圩岸高闊壯實,靠水一邊植榆柳,足捍風濤,大獲其利。由於修圩田政績突出,宋孝宗親自下詔嘉獎了他。南宋初年,隨著大批北人南遷,麥的需要量激增,促使南方麥的種植逐漸普及。趙愷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在收麥時,他發現了一株麥上面長了兩個穗頭,便畫作圖樣送給皇上,因此再次受到宋孝宗的嘉獎。宋孝宗在詔書中稱他:“以勸課藝植,農不游惰,宜獲瑞麥之應。”
趙愷非常重視教育。在他判寧國府時,曾上奏朝廷要求增加士人的貢額。淳熙元年(1174年),趙愷改為判明州(今浙江寧波市),他下令暫停所屬縣邑的田租,用這些田租來辦學。這對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淳熙七年(1180年),趙愷卒於明州任上。宋孝宗素服發哀於別殿,贈淮南武寧軍節度使、揚州牧兼徐州牧,謚“惠寧”,後人將其封號、諡號合一起,稱魏惠憲王。
根據《[嘉慶]義烏縣誌》載,趙愷墓在派溪側西山之源,名留春台(今義烏市稠城鎮井頭村西)。
史籍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傳第五》:
魏惠憲王諱愷,莊文同母弟也。初補右內率府副率,轉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孝宗受禪,拜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慶王。
莊文太子薨,愷次當立,帝意未決。既而以恭王英武類己,竟立之。加愷雄武、保寧軍節度使,進封魏王,判寧國府。妻華國夫人韋氏,特封韓、魏兩國夫人,以示優禮。賜黃金三千兩、白金一萬兩,命宰設祖於玉津園,王登車,顧謂虞允文曰:"更望相公保全。"比至鎮,奏朝天申節,許之。
府長史上言,欲與司馬分治郡,俾王受成。愷奏曰:“臣被命判府,今專委長史、司馬,是處臣無用之地。況一郡置三判府,臣恐吏民紛競不一,徒見其擾。長史、司馬宜主錢穀、訟牒,俾擬呈臣依而判之,庶上下安,事益易治。”又請增士人貢額。朝廷悉從之。愷究心民事,築圩田之隤圮者,帝手詔嘉勞之。
淳熙元年,徙判明州。輟屬邑田租以贍學。得兩歧麥,圖以獻,帝復賜手詔曰:“汝勸課藝植,農不游惰,宜獲瑞麥之應。”加愷荊南、集慶軍節度使,行江陵尹,尋改永興、成德軍節度使、揚州牧。七年,薨於明州,年三十五。帝素服發哀於別殿,贈淮南武寧軍節度使、揚州牧兼徐州牧,謚惠寧。
王性寬慈,上皇雅愛之。雖以宗社大計出王於外,然心每念之,賜賚不絕。訃聞,帝滋然曰:“向所以越次建儲者,正為此子福氣差薄耳!”治二郡有仁聲,薨之日,四明父老乞建祠立碑,以紀遺愛。
子二人。攄早卒。抦生於明州,母卜氏,信安郡夫人,王薨,還居行在。抦性早慧,帝愛之,將內禪,升耀州觀察使,封嘉國公。慶元間,封吳興郡王,領昭慶軍節度使。開禧二年薨,贈太保,封沂王,謚靖惠。
子垓,三歲而夭。詔立宗室希瞿子為其後,更名均,領右千牛衛將軍,置教授於府。尋加福州觀察使。後更名貴和,即鎮王竑也。
文學蘇軍
江蘇是文學大省,在全國都是實力最強的。老、中、青三代在全國都非常突出。文學觀念也是很前沿的。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江蘇在文壇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無論是文體的革新、藝術思想的解放等方面,都是走在全國前列的,有一批先鋒作家湧現。讓我們來盤點文學蘇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