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起

趙南起

趙南起,男,朝鮮族,1927年4月生,吉林[中國行政區]省永吉縣人,1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2月入伍,解放軍後勤學院指揮系畢業,大專文化,上將軍銜。歷任吉林省委書記、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總後勤部黨委書記,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屆至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五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情研究會會長等。2018年6月17日23時12分,趙南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趙南起趙南起
1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12月加入中國解放軍。解放軍後勤學院指揮系畢業,大專文化,上將軍銜。

1945年12月至1947年12月任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學員、班長,吉林省民運工作隊隊員。

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任吉林省延邊地委組織部文書、幹事。

1948年3月至1950年10月任吉林省延邊地委總務科副科長、地委秘書,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1950年10月至1952年5月任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參謀。

1952年5月至1957年11月任志願軍後勤部司令部參謀處參謀、運輸科副科長、運輸科科長(其間:1955年至1957年在解放軍後勤學院指揮系學習、後勤學院教員)。

1957年11月至1959年任志願軍後勤部司令部組織計畫處計畫科科長。

1959年至1963年8月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

1963年8月至1964年8月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1964年8月至1966年3月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副政委。

1965年晉升上校軍銜,1988年9月14日被授予上將軍銜。

1966年3月至1968年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第二政委。

1968年至1973年4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

1973年4月至1977年4月任吉林省通化軍分區政委。

趙南起趙南起

1977年4月至1978年10月任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

1978年10月至1979年6月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第一政委。

1979年6月至1984年3月任吉林省軍區副政委兼延邊軍分區第一政委。

1984年至1985年3月任吉林省軍區政委(1978年4月至1985年3月任中共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委第一書記,州革委會主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吉林省副省長,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省委書記)。

1985年3月至1987年11月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兼副政委。

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總後勤部黨委書記,中央軍委委員。

1992年10月至1995年7月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

1998年3月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8年6月17日23時12分,原軍事科學院院長趙南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擔任職務

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三屆五中全會決定任命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成長經歷

成長曆練

趙南起和許鋒教授趙南起和許鋒教授
1927年4月,趙南起出生在韓國忠清北道(省)清原郡(縣)江內面(鄉)一個貧寒農民家庭,1938年(11歲)隨祖父移居中國吉林省延吉縣。自趙南起記事起,整個朝鮮半島以及東北就處在日本軍隊的占領下。趙南起的祖父曾參與韓國3.1運動,被日帝投入監獄達三年之久。趙南起自小在吉林省生活,跟著父母過日子。

1945年9月,趙南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同盟。

1945年12月,趙南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東北義勇軍樺甸第七支隊,在東北掃清日本軍隊和偽軍的勢力,這是趙南起進行軍事活動的開始。

戰事告一段落後,趙南起由於有點文化,進入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學習。

1946年冬,作為吉林省民運工作隊隊員,下鄉發動民眾進行土地改革。此時在共產黨控制的地區,趙南起並不是一名軍隊人員。

1947年2月,趙南起加入中國共產黨。

韓戰

趙南起趙南起
趙南起入黨後,一直作為一名文員在政府和黨委機關做些文職工作,也擔任過科長之類的小幹部。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東北地區形勢緊張,趙南起被調入東北軍區司令部情報處做參謀,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趙南起作為朝鮮族幹部第一批入朝,並在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當參謀,並認識了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朝鮮期間,趙南起和毛岸英一起作為作戰參謀,在志願軍司令部協助彭德懷進行作戰指揮,直到毛岸英被美軍飛機投放的燃油汽油彈焚燒至死。

趙南起在司令部做作戰參謀,一直到1952年。由於志願軍後勤線遭到美軍大規模破壞,趙南起作為支援人員調入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參謀處當參謀。這也是趙南起開始從事軍隊後勤方面工作的開始,此後趙南起一直在軍隊後勤方面工作。來到志願軍後勤司令部,也使趙南起認識了洪學智,正是在此期間認識了洪學智,並在後勤工作中得到洪學智的賞識,才有後來趙南起調入總後勤部任職。趙南起在志願軍後勤司令部一直負責運輸工作,後來擔任了運輸科科長。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駐軍朝鮮,趙南起作為後勤軍官繼續留在朝鮮工作。1955年,趙南起被授予少校軍銜。被授銜後,趙南起被派回國內進入後勤學院學習深造。在後勤學院指揮系學習畢業後,趙南起還在後勤學院當了一年的教員。1957年,趙南起返回朝鮮,任後勤部司令部組織計畫處計畫科科長,直到1958年志願軍回國。回國後,1959年志願軍番號撤銷工作完畢。

吉林工作

趙南起到中山視察趙南起到中山視察

趙南起回國後,一直在吉林省軍區延邊軍分區做政治工作,擔任過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和第二政委。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趙南起受到衝擊,被撤銷職務,關入牛棚。直到1973年復出。復出後,在通化軍分區做政委,一直到吉林省軍區政委。

趙南起在吉林工作期間,不僅擔任軍職,還擔任地方職務。這也與文革後中國軍隊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影響有關。幹部兼任問題存在。趙南起自1978年起還擔任過吉林省延邊州的州委書記、人大主任,吉林省副省長、一直到吉林省省委書記。(當時有省委第一書記,所謂省委書記只相當後來的省委副書記。)

分管農業工作,主持農業改革,全省糧食產量、商品糧供應量、農民人均收入值、農業投入產出比四項年增幅躍居全國第一。這些成績也導致趙南起最後直接進入中央,也引起了洪學智對這個曾經在自己身邊做過的後勤參謀的注意。因為戰爭期間的後勤工作經歷和農業上的成績,趙南起才有資格在軍隊後勤方面擔任要職。

進入總部

1985年,由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提名,趙南起調任總後勤部副部長,這是洪學智有意提拔趙南起做下一任總後勤部部長。

1987年,洪學智離開總後勤部,趙南起接任總後勤部部長,並任中央軍委委員。由一個省軍區政委直升至總部,這是中國軍界少有的現象。

1988年,趙南起被授予上將軍銜。

1992年,趙南起離任總後勤部部長,到軍事科學院擔任院長。1995年退役。退役後於1998年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