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於1993年6月9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註冊登記在北京正式成立。

China Association for Preservation of Ethmic Minorities’Relics

China is a united diversified races country,except Han race;there are 55minority races.During the long history period,Chinese minority races created gloriou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rious culture relics.Plenty of culture relic and specified customs are not only Chinese culture heritage,but also the precious treasure for the world, needing proper protection and saving immediately, Exclude history relic, racial relic and customs exist in the minority racial living sty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hanging of living style, they are cautiously transforming, and disappearing. From long ago for various reasons, ourracial relic is almost extinct, many racial custom waiting for scientific recording are altering all the time ,some racial traditional arts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disappearing forever, large quantity of relic are brought abroad. If let this situation go on the result will be serious. For changing this situation quickly,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racial culture heritage better,Chinese minority racial culture relic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s formed by Yang jingren ,wu jinghua, Ren ying,Lu Lin ate.And it was permitted in 1993.6.9by government.
Form foundation of this associ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government,and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society,it made great effort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racial culture heritage.This association organized its members cooperating Chinese racial museum to Nei mengu,Tibet,Xin jing, Guangxi, Yun nan, Gui Zhou provinces for racial relic inv estigation and savings, and making great achievement. In 2000,it organized li racial garment exhibition andattended National traditional racial garment exhibition winning 5 modals.In 2003spring festival,associatedBTV and Yun nan province publishing department, held foreigner Chinese arts games in Kun Ming, and achieveinggood reputation in community,Recently, it put force in racial relic saving,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carrying on a lot of research about racial traditional culture..And with this foundation, it will be passionate to organize Chinese racial cuiturerelic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forum with Chinese racial museum. It wishes to hold various comferences, exhibition, books, movies to awaken racial relic protection sense of Chinese people, developing patriontism with a core of racial spirit. At the same time, it communicates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from Chinese racial relic protection business and racial culture activities, focusing thewisdom, utilizing resources, to form a united force for Chinese racial saving and utilization, developing theconstruction of two civilizations and making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brilliant revival.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中國的少數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物,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眾多的民族文物和各具特色的民族習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珍品,亟需加以妥善保護和搶救。民族文物和民族習俗除歷史遺物外,廣泛存在於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之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少數民放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它們也處在不斷的演變、消失之中。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很多一仍衡的民族文物已近絕跡,若干尚待科學記錄研究的民族習俗正在發生變化,一些民族傳統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大量民族文物不斷流往國外。這種情況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構想。為了儘快改變這種狀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由楊靜仁、伍精華、任英、呂琳等同志發起的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於1993年6月9日經民政部批准在北京正式註冊成立。
本協會成立以來,在國家民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按照協會章程積極開展民族文物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弘揚開發工作。本團體會多次組織會員配合中國民族博物館赴內蒙古、西藏、新疆、廣西、雲南、貴州等民族地區進行民族文物的調查和搶救徵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00年,組織黎族服飾展參加昆明首屆全國傳統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獲得5塊獎牌;2003年春節,協同北京電視台與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合作,在昆明市舉辦外國人中華才藝大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06年,主辦“和諧中華·首屆民族之花選拔活動”;拍攝六十集大型紀錄片《多彩中華━中國之民族博物館》;近年來,協會更著力於民族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與開發工作,開展了各種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的專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積極與中國民族博物館聯合組織“中國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論壇”。旨在通過舉辦各種研討會、展覽展示,編制各種圖書、影視作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藉以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弘揚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受國主義精神;同時,聯絡熱心中國民族文物保護事業和民族文化活動的中外各界人士和團體,集中智慧,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促進中國民族文物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積極的貢獻。
根據章程,本會設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本會名譽會長是許嘉璐、傅鐵山、阿沛·阿旺晉美、鐵木爾·達瓦買提、布 赫、費孝通、趙南起、楊汝岱、趙南起。現任會長是呂琳,還聘請了多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知名人士擔任顧問。
本會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工作,下設辦公室、財務部、會員部。本會還設若干專業委員會和文物保護基金、調研部及人才培訓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分別負責各項業務工作。工作委員會包括:
民族文物鑑定專業委員會
文化藝術工作委員會
對外合作聯絡工作委員會
民族文化發展工作委員會
影視專業工作委員會
民族民居研究會
民族傳統技藝研究會
巴人文化研究會
本會吸收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有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都可申請為本會團體會員。本會所屬地方團體會員名單如下:
常務理事:(團體會員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
貴州省博物館
雲南省民族博物館
西藏自治區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博物館
吉林省延邊朝鮮自治州民族博物館
四川省涼山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
四川省閔山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
雲南省大理州民族博物館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組織機構領導成員

名譽會長:

許嘉璐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傅鐵山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阿沛·阿旺晉美   全國政協副主席
鐵木爾·達瓦買提 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布赫   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費孝通   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趙南起   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汝岱 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顧問:

趙宗鼐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
江家福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
陳廣元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回族)
金 鑒 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會民族宗教委會主任(滿族)
柴澤民 中國駐美大使館原大使
李晉有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
黃遙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貴州省委副書記(布依族)
馬昌裔 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回族)
於興隆 內蒙古自治區原副主席
靳晉 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
鄭一民 國務院軍安辦原副主任、民政部原安置司司長
焦素芬 外經貿部經濟司原司長(女)
白善燁 民政部計財司原司長
王建忠 國家民委機關服務局原副局長
會長:
呂琳
常務副會長:
趙洪光
副會長:(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自樹 於今 王培英 王魁才 許孔讓 朱蓉先 楊華山 楊明濤 吳玉喜 陳鐸 張永發 單國強 賈守成 徐志堅 龔心瀚 謝啟晃
秘書長:
楊華山
副秘書長:(按姓氏畫排序)
於壇 馬俊孝 王亞新 王文其 王愛軍 孫佩生 李吉陽 寶向新 趙洪亮
財務總監:
朱偉(女)
辦公室主任:
王愛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