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加湖

貝爾加湖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為世界第七大湖,形狀為新月形,中國古稱“北海”,曾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之地,湖中動植物資源豐富。該湖湖水質好,透明度深達40.5米,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水體總容積23600立方千米,最深處達1620米,蘊藏著地球全部淡水量的20%,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總和,超過整個波羅的海的水量,是世界上儲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畔陽光充沛,有300多處溫泉,是俄東部地區最大的療養勝地。1996年被列入世界人類文化和自然保護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概述

貝爾加湖貝爾加湖地理衛星圖
貝加爾湖是大自然安放在俄羅斯東南部伊爾庫茨克州的一顆璀燦的明珠。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長640千米,平均寬50千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它容納了地球全部淡水的五分之一。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的總水量。(中國數字圖書館資料:最深處達1637米,另兩資料分別為1620米、1640米,容積為2.3萬立方千米)。湖上風景秀美、景觀奇特,湖內物種豐富,是一座集豐富自然資源於一身的寶庫。貝加爾湖的形狀像一彎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稱。它平均寬約48千米,南北長約636千米,周長2000千米,總面積大約為3.15萬平方千米。貝加爾湖就其面積而言只居全球第九位,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據考其歷史已有2500萬年)。

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它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貝加爾湖”,中國古代稱“北海”,曾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主要的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即在此地。“貝加爾”一詞源於布里亞特語,意為“天然之海”。貝加爾湖湖型狹長彎曲,宛如一輪明月鑲嵌在西伯利亞南緣。平均深度730千米,最深點1620千米,湖面海撥456米,總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總和,約占全球淡水湖總蓄水量的1/5,比整個波羅的海的水量還要多。假設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夠50億人用半個世紀。

離貝加爾湖最近的較大城市是伊爾庫茨克,從這裡乘車出發,寬闊的柏油路鋪於起伏的丘陵,古老的鄉村,現代的建築物,在不遠處展現出寬闊的安加拉河。自古以來,無論土著人,17世紀來到這貝加爾湖畔的是俄羅斯人,還是到此一游的外國人,面對它那雄偉的、超乎自然的神秘和壯麗,無不躬身讚嘆,稱之曰:“聖海”、“聖湖”、“聖水”。貝加爾湖出口的寬度大約有1000米,立於湖水出口正中央的巨大圓石稱作“謝曼斯基”,當河水泛濫時,這塊神奇的圓石會看上去像在滾動。湖岸溪澗錯落,群山環抱。湖水雜質極少,清澈無比,湖水清澈的原因據說是貝加爾湖底時常發生地震,地震產生的化學物質沉澱湖底,使湖水淨化,所以貝加爾湖總是清澈見底。湖水透明度竟深達40.5米,因而被譽為“西伯利亞明眸”。貝加爾湖畔陽光充沛,有300多處溫泉,所以成了俄羅斯東部地區最大的療養地。

自然資源

貝爾加湖貝爾加湖風景
在貝加爾湖的周圍,有色楞格河等大大小小336條河流千百萬年來源源不斷地流入湖中,而從湖中流出的河流,僅一條安加拉河,向北流去,奔向葉尼塞河。湖中有島嶼27個,最大的是奧利洪島,面積約730平方千米。湖中有植物600種,水生動物1200種,其中四分之三為特有種,如鰉魚、鱘魚、凹目白蛙鴉巴沙。貝加爾湖雖是淡水湖,卻也生長有碩大的北歐環斑海豹和髭海豹。湖畔遼闊的森林中生活著黑貂、松鼠、馬鹿、大駝鹿、麝等多種動物。

貝加爾湖動植物品種和數量很多,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種動物,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約600種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貝加爾湖特有的品種,是世界其他湖泊無法比擬的。尤其使科學家們感興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約有50種魚,分屬7科,最多的是杜父魚科的25種杜父魚。大麻哈魚捕獲量很大。唯一的哺乳動物是貝加爾海豹。有一種貝加爾特產湖魚,名叫胎生貝湖魚,屬胎生貝湖魚科,由母魚直接產下仔魚。貝加爾湖有320多種鳥。許多淡水生物在西伯利亞其他江河湖泊找不到蹤跡。

貝加爾湖是淡水湖,但湖裡卻生活著許許多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海錦、龍蝦等。貝加爾湖底還有l~15米高像叢林似的海錦,這在其他湖泊里是找不到的,奇形怪狀的龍蝦就藏在這個叢林裡。而一般鱘魚都生活在沿海,貝加爾湖的鱘魚卻已經完全變成淡水魚了。在歐洲的典型湖泊中,通常只有幾種端足類動物(蝦狀甲殼動物)和扁蟲,而貝加爾湖卻有200多種端足動物和80多種扁蟲。不僅數量多,有些種類還十分奇特引人。如最近發現的一些端足類動物呈雜色斑駁,與環境色彩混為一體;同時,還有人在湖中捕到體長達38厘米的巨扁蟲。

貝加爾湖的野生動物,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數淡水海豹了。它數量特別多,喜歡成群結隊活動。如今,每年仍可捕獲近5000頭。但是,貝加爾湖海豹是怎樣來到這個湖中定居的,眾說紛紜,至今還是個謎。一年中,貝加爾湖面儘管有5個月封凍約90厘米厚,冬季氣溫平均零下38攝氏度。但陽光卻能透過冰層將熱能輸入湖水,形成“溫室效應”,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溫,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從而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各類水生物提供了食物,促進水生物發育成長。

貝加爾湖中的海豹數量已經從1994年的10.4萬頭銳減到目前的6.7萬頭。如不採取切實的保護性措施,5~7年後貝加爾湖海豹家族中的環斑海豹將瀕臨滅絕。海豹數量銳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工業污染,特別是貝加爾紙漿造紙聯合企業對湖水的污染,致使動物中毒、免疫力下降;二是偷獵行為,獵殺一頭海豹平均傷及三頭,受傷的海豹大多活不了多久就會死亡。此外,獵殺者往往不擇手段地獵殺幼小海豹,致使海豹群體的構成老化。

貝加爾湖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湖區附近還有採礦、纖維加工、造紙、造船、捕魚和木材等工業。由於工業的發展,貝加爾湖一度受到污染,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這種活動的害處,並著手糾正。該湖已被列入世界人類文化和自然保護名錄。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在世人心中,一直藏著神奇色彩。

湖水結冰期長約5個多月。湖濱夏季氣溫比周圍地區約低6℃;冬季約高11℃相對濕度較高,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湖水澄流澈清冽,且穩定,透明度40.8米,為世界第二。貝加爾湖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大約有1800種(另一資料:1200多種)生物在湖中生活,其中四分之三是貝加爾湖所特有的世界其他地方尋覓不到的,從而形成了其獨一無二的生物種群,如各種軟體動物、海綿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動物。貝加爾湖中有約50種魚類,分屬7科,最多的是杜文魚科的25種杜文魚。大馬哈魚、苗魚、鯡型白鮭和鱘魚也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種貝加爾湖特產魚,名為胎生貝湖魚。另外,還有兩種完全是透明的貝爾魚。湖裡有255種蝦,包括有些顏色淡得近乎白色的蝦。這個地區還擁有320多種鳥類以及不同種類的無脊椎動物。

旅遊風景

貝爾加湖貝爾加湖湖光山色
貝加爾湖的最大深度為1640米,如果在這個湖底最深點把世界上4幢最高的建築物一幢一幢地疊起來,第4幢屋頂上的電視天線桿仍然在湖面以下58米處。儘管湖水非常清澈,人們能看到湖面下40米的東西。但這4幢建築物還是人們的視程之外。貝加爾湖的生產據說是因為亞洲地殼沿著一條斷層慢慢拉開,出現了一條地溝。起初,這條地溝深八公里,但隨著歲月流逝逐漸被淤泥填塞,從淤泥中的微生物化石可以顯示其形成年代。湖底有溫泉噴出,還經常發生微小的地震。有336條河流注入貝加爾湖,但只有一條河---安加拉河從湖泊流出。在冬季,湖水凍結至1米以上的深度,歷時4-5個月。但是,湖內深處的溫度一直保持不變,約3.5攝氏度。

貝加爾湖兩岸是針葉林覆蓋的群山。山地草原植被分別為楊樹、杉樹和落葉樹、西伯利亞松和樺樹,植物種類達600多種,其中3/4是貝加爾湖特有的品種。貝加爾湖西岸是針葉林覆蓋的連綿不斷的群山,有很多懸崖峭壁;東岸多為平原。由於兩岸氣候的差異,自然景觀也就迥然不同。在貝加爾湖湖邊森林處觀賞湖光景色,會看到森林的樹枝上飄動著許多絲帶和布條,都是遊客繫上的,表達日後能來此重遊的願望。的確,這個藍色的深湖是極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把貝加爾湖看作“聖海”。

貝加爾湖畔約有40座小城鎮,以前這裡居民可以取清澈純淨的湖水飲用,但是在今天,湖水業已受到工業污染,雖然如此,但湖水看上去依然很清澈。在冰雪融化的五月,可以看清四十米深水下的物體:其他湖泊能看透二十米深都是少見的。貝加爾湖四周陸地冰封得比湖水早得多。從十月份開始,群山的峭壁就已經銀裝素裹,落葉松、雲杉、西伯利亞杉等樹林也蓋滿了冰雪,遠遠望去只見一片微微閃光的銀色世界。未到一月,大部分湖面即已結冰,有的地方冰層厚達1.5米。當地人駕駛汽車和卡車在冰上打洞捕魚。在風平浪靜時凍成的冰層,就像玻璃一樣透明,可以看到魚在冰下游弋。但是大多數是起伏的大塊浮冰。冰塊常常迸裂,發出炮聲似的響聲。
到八月份,湖水轉暖,冰層溶化,人們可以舒服地入湖暢遊。湖上天氣變幻莫測,一年四季潛伏著危險。夏天的濃霧可能迫使船隻突然停航。即使在風平浪靜的日子,也可能隨時颳起狂風,惡浪翻滾。當地傳說,貝加爾湖是怒神的王國。貝加爾湖狹長彎曲,好似彎彎的月亮鑲嵌在東西伯利亞翠綠的崇山峻岭之中。它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學家們曾作過假設:若無其他河流注人貝加爾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O年才能把貝加爾湖水流乾;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貝加爾湖注入,則約需1年時間才能灌滿,該湖的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河口中間聳立著一塊巨大的圓石,在滾滾洪流中,巨石似翻滾遊動,氣勢宏偉,是湖區的一個奇特景觀。

發展歷史

貝爾加湖貝爾加湖
在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名曰“北海”;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貝加爾湖”是在鮮卑的控制範圍之內,名亦曰“北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貝加爾湖”改稱為“於巳尼大水”;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稱為“於巳尼大水”;隋朝時期,“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海”;到了唐朝,“貝加爾湖”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內道骨利乾屬,“貝加爾湖”也改稱為“小海”;唐末,“貝加爾湖”復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仍稱“小海”;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音là)忽部控制;元代,“貝加爾湖”又劃入大元帝國版圖,屬“嶺北行省”;明朝時期,“貝加爾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直到清朝時期,“貝加爾湖”才被沙俄控制(清後期“貝加爾湖”一度稱為“柏海兒湖”)。

對以貝加爾湖的寓意,三本書資料中有三個各不相同的答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情景寫真地圖版》的解釋是“富饒的湖泊”;《彩圖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則這樣記敘:當地的布里亞特人稱之為“貝加爾—達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勝錄》的文字卻是:“貝加爾”之名據說是大約1300年前住在這裡的庫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湖區特色

貝爾加湖貝爾加湖
貝爾加湖的湖中有27個小島,湖水的結冰期有5個月之長,湖濱的夏季氣溫比四周要低6攝氏度。冬季約高出11攝氏度,具有海洋性特點。湖水清澈,其透明度為40.8米,居世界第二位。貝爾加湖雖然地處乾燥寒冷的亞歐大陸中部,但這裡日照很充足,湖區北部平均年日照為2000小時,湖水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很大,因此湖區晝夜溫差小,凍暖夏涼。

貝爾加湖總蓄水量為23600立方公里,相當於北美洲5大湖的湖水總量,約占全球淡水湖總蓄水量的1/5,比整個波羅地海的水量還多。波羅地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科學家認為至少有2500萬年的歷史了。通常湖泊的壽命只有1--1、5萬年。因為湖水會不斷地蒸發,水位會不斷地下降,深水湖不斷地變成淺水湖、沼澤,直至最後完全枯絕成為旱地。但是貝爾加湖就不是這樣,她的蓄水量不但不見減少,而是逐年增加,這個謎至今仍未揭開,所以西伯利亞人稱貝爾加湖是“神秘的湖”。

貝爾加湖還有一個秘密就是貝爾加湖的水是淡水,但湖中卻生活著象海豹、海螺、海魚、龍蝦之類的海洋動物。另外貝爾加湖裡有不少生物是獨家生產的,在地球上別的淡水湖中是沒有發現過的。這裡一共有約1700中生物,其品種之多,在世界上數第一。

貝爾加湖湖邊遼闊的森林是貝爾加湖的驕傲,這些大片大片的森林有效地保護了貝爾加湖。貝爾加湖的湖水從唯一的出口--安拉加河流出,一直奔向葉尼塞河。貝爾加湖是亞歐大陸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她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海。貝爾加湖意為“天然之海”,她狹長彎曲,長636公里,相當於莫斯科到列寧格勒之間的距離。面積達31500平方公里。在貝爾加湖周圍,有大大小小的河流336條,這些河流的水不斷地流入貝爾加湖,而流出的河水只有一條,叫安加拉河。因此安加拉河的河水十分湍急。貝爾加湖的湖中有27個小島,湖水的結冰期有5個月之長,湖濱的夏季氣溫比四周要低6攝氏度。冬季約高出11攝氏度,具有海洋性特點。湖水清澈,其透明度為40.8米,居世界第二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