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動物園

西安動物園

原西安動物園始建於1954年,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具有各類籠舍40多座,展出動物153種1600餘頭(只),是集飼養繁殖與醫療科研於一體的城市動物園,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十佳動物園”。2004年搬遷西安市長安區,被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所取代。

基本信息

園區簡介

原西安動物園最初的地址在西安革命公園內的西面。20世紀80年代遷到現西安長樂公園(在西安動物園舊址上改建),即現在常說的“老動物園”舊址。東起現長樂公園東圍牆,西止現長樂公園西圍牆,北起現西安工業大學北圍牆,南止韓森路。在沒有建東二環時,現東二環北起長樂路,南止韓森路的那一段路(現金花路),原叫苗圃路。

歷史沿革

革命公園時期

60年代動物園的大門60年代動物園的大門
1954年一位叫劉同法的上海人帶著豹子娃娃魚孔雀紅面猴八哥蟒蛇等來到西安巡展,轟動了古城,而“同法動物園”展出團便成為西安最早的“動物園”。1956年,展出團公私合營,兩年後正式更名為西安動物園。
西安動物園建園初,西安市人民政府在革命公園西門內側劃出30畝地,將動物園遷移到此。政府貸款1萬元,建起了獅子房、爬蟲館、鳥館等26間油毛氈做成的動物展室。後又增加了老虎馬鹿梅花鹿蘇門羚等珍稀動物,有40多種,60多頭(只)。

西安動物園時期

大熊貓館大熊貓館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物園狹小的空間及有限的動物種類,已無法滿足市民的觀賞需求。於是,西安市政府決定在東郊原韓森寨苗圃的基礎上,建設一座規模較大的新型動物園。在建設中,全市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參加義務勞動,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建起了現在占地412畝的新型美麗動物園,並於1977年“五一”節對外開放。
這不但讓遊客感到高興,而且也為可愛的生靈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及繁育環境,很快動物增加到78種178頭(只)。隨後的改革開放20年中,西安動物園進入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各種軟硬體設施不斷完善,形成了具有各類籠舍40多座,總面積11萬平方米,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動物153種1600餘頭(只),集飼養繁殖與醫療科研一體的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動物園,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十佳動物園”。

繁殖成就

西安動物園先後攻克了東北虎野驢黑頸天鵝小熊貓斑羚羚牛河馬亞洲象等珍稀動物的繁殖難關,特別是提高了黑豹的繁殖率,創全國黑豹繁殖新紀錄——4年繁殖黑豹22隻,成為了全國最大的人工飼養黑豹種群。

遷出市區

市民送別動物園市民送別動物園
西安動物園地處黃金地段,房地產開發商們更意識到了它的價值。1999年,西安市政府決定將西安動物園115畝土地首先拍賣,所得資金作為野生動物園籌建的啟動資金,來進行西安動物園搬遷的籌備。
2004年2月10日,陪伴了西安人40年的西安動物園開始搬家,動物們告別城市,將在位於秦嶺腳下的秦嶺野生動物園開始它們新的生活。“西安動物園”成為歷史名詞。
被保留的動物園水族館被保留的動物園水族館
2004年5月1日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對外正式營業。現在的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是西北地區惟一一家大型野生動物園,距西安市區28公里,占地2000畝,總投資3.9億元人民幣,是一座集野生動物易地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觀賞旅遊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野生動物園。
為了給市民保存原西安動物園這塊公共綠地,政府常務會議上專門將老動物園命名為“西安市長樂公園”。2005年投資了500萬元,對園內原有的大部分動物籠舍等設施進行了拆除,在此基礎上建成適合城市公園功能的休閒廣場園林小品景點和園林綠化景點多處,同時對公園的湖水進行了徹底清理。通過改造,原動物園改建成城市公園的階段目標已基本實現,經過近兩年閉園休養的公園綠化植被得到了很大的恢復。目前,公園的基礎設施、部分籠舍尚待改造。2006年西安市投資6000萬元,對公園的道路、廣場和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長樂公園將具備休閒娛樂、科普教育和調節氣候三大功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