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媒立克次體

蟲媒立克次體病,簡稱立克次體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體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種急性感染的統稱,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傳播媒介主要為節肢動物如蜱、虱、蚤、蟎等,也可因家畜如貓、犬等抓、咬而發生。以往人們普遍認為立克次體(Ricketsias)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

基本信息

概述

立克次體病立克次體病

蟲媒立克次體病,簡稱立克次體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體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種急性感染的統稱,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傳播媒介主要為節肢動物如、蟎等,也可因家畜如貓、犬等抓、咬而發生。以往人們普遍認為立克次體(Ricketsias)是介於細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然而,根據其某些生物學特性,實際在分類上已將其列入原核細菌內。立克次體是一類無芽孢、無鞭毛和莢膜、具有一定多形性的原核細菌。該病原體營養要求較高、難以培養,通常需要細胞及組織培養。在人類歷史上,立克次體曾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發生的大規模斑疹傷寒流行,致使數百萬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爾幹島爆發的Q熱流行、東南亞發生的恙蟲病肆虐,都曾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隨著和平的到來,經濟的發展以及衛生條件的改善,目前,該病在已開發國家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然而,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是熱帶、亞熱帶某些國家,立克次體病仍然存在一定規模的流行。當前,國際反恐已將流行性斑疹傷寒落磯山斑點熱和Q熱列入生物戰劑目錄中。按WHO生物安全綱要標準,立克次體所有的種均屬生物安全危險三級病原體,所有的實驗操作均在三級實驗室進行。不僅如此,立克次體各種病原體極易發生實驗室感染,如Q熱可通過氣溶膠傳播。其他病原體可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發生實驗室感染。據最新報導,Q熱在全球範圍內,實驗室感染率位居細菌的第二位。

病原微生物學

立克次體立克次體
近年來,隨著立克次體分子生物學(16srRNA序列、DNA-DNA雜交、全DNA或基因片段、質粒等)研究的進展,舊的立克次體分類已不能完全反映立克次目中所有種屬的全貌,應運而生的是根據遺傳物質對立克次體進行新的分類。16srRNA序列的分析顯示,立克次體可分為兩個亞群,α亞群包括立克次體(Rickettsia)、埃立克體(Ehrlichia)、埃菲比體(Afibia)、考德里體(Cowdria)和巴通體(Bartonella);γ亞群包括柯克斯體(Coxiella)和沃巴哈體(Wolbachia)。現並已發現很多新的種屬如日本立克次體(Rickettsiajaponica)、查菲埃立克體(EhrlichiaChaffeensis)、腺熱埃立克次體(EhrlichaSennetsu)、漢賽巴通體(Bartonellahenselae)等。羅卡利馬體(Rochalimaea)的名稱已為巴通體所取代,故戰壕熱的病原體也應改稱為五日熱巴通體(Bartonellaquintana)。新的立克次體(與人類感染有關)。
目前,引起人類感染與流行的立克次體主要包括以下:

立克次體屬

1. 斑疹傷寒群:包括流行性斑疹傷寒及地方性斑疹傷寒
2.斑點熱群
3. 恙蟲病東方體

柯克斯體屬

1. 急性Q 熱
2. 慢性Q熱

埃立克體屬

1.人單核細胞埃立克體病
2. 人粒細胞埃立克體病

巴爾通體屬

1.虱傳戰壕熱
2.桿菌性血管瘤
3.慢性淋巴結
4.巴爾通體心內膜炎
5. 貓抓病
在我國,2004年新的傳染病防治法中已將斑疹傷寒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丙類傳染病。

流行病學

傳播蟲媒立克次體病的蜱傳播蟲媒立克次體病的蜱
在自然界中,病原性立克次體的生態學關係,涉及節肢動物哺乳動物之間保持著持久的感染循環,人類只是偶然地接觸了這個自然環節,才發生感染和患病,昆蟲中的虱、蚤,節肢動物中的蜱、蟎最為重要,立克次體不僅與其共生還能經卵垂直傳遞,因此,某些節肢動物既是病原性立克次體的傳播媒介,又是貯存宿主。自然界中哺乳動物則常是節肢動物的寄主,同時也是立克次體的貯存宿主,立克次體可通過節肢動物與哺乳動物之間進行水平傳播,由此保持了病原性立克次體在自然界中的生態循環。
立克次體病的傳播媒介主要有:1.吸血昆蟲包括虱類和蚤類
2.吸血節肢動物包括蜱類和蟎類(恙滿和革蟎)
立克次體病的主要貯存宿主: 嚙齒類動物如各種鼠類以及哺乳類動物如貓、狗以及家畜等等。

發病機理和病理

立克次體致病因子迄今尚未證實,它不產生外毒素,也不產生內毒素,某些外膜蛋白可能在致病方面起重要作用。立克次體進入人體,通過淋巴、血液擴散感染全身小血管內皮細胞及網狀內皮系統,導致細胞破損、出血、細菌擴散感染其它細胞。造成局灶性血管炎及小血管周圍炎。立克次體具有耐熱的毒素物質-脂多糖,可引起發熱反應、內皮損傷,導致循環障礙和引起中毒性休克。由於小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破裂,出現淤斑及出血,在皮膚上即顯示為皮疹

臨床表現

立克次體病病人多數具有昆蟲媒介叮咬史或接觸史。病人的主要症狀和體症隨著感染病原體的不同以及個體差異而不同,通常發病普遍共有的臨床症狀為全身性的,有發熱、頭痛和皮疹,根據不同立克次體感染,其熱型及體溫也有所不同。皮疹是立克次體病的臨床特徵之一。皮疹主要是由於皮膚血管病變而產生。皮疹可發生在上下肢、胸部、腹部、背部以及頸部等。被蜱叮咬的患者常常在叮咬處有焦痂形成,周遍有炎症浸潤,多數患者有淋巴結腫大。少數患者有神經損傷症狀。

診斷

蟲媒立克次體病蟲媒立克次體病

立克次體的診斷除臨床表現及體症外,主要依據實驗室診斷。然而,由於該菌難以培養,營養要求苛刻,給其實驗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目前實驗室診斷方法包括血清學、病原學和分子生物學。血清學最常用的是微量間接免疫螢光法(m-IF),其血清抗體滴度因不同病種而不同。最重要的診斷依據是早、晚期雙份血清抗體滴度呈4倍動態變化。而微量室溫補結試驗(m-CF)仍然是實驗室可靠的診斷方法。病原學診斷主要有動物接種(包括豚鼠腹腔、小鼠腹腔及雞胚卵黃囊接種)。另一重要方法就是細胞培養技術。目前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已廣泛套用於立克次體病的診斷中,如採用保守基因設計引物進行各種PCR、RFLP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等。用於立克次體病診斷的檢查方法雖有多種,但最常用者仍為外斐試驗。宜取雙份或三份血清標本(初入院、第2周和恢復期)滴定效價在1∶160以上者為陽性,有4倍以上增長者則更具診斷意義。次常用者為補結試驗和微量凝集試驗,其它如IFA、ELISA、固相放射免疫測定(SPRIA)、乳膠凝集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免疫電鏡等也有助於診斷,但臨床上套用較少或僅供研究、流行病學調查等之用。
病原體的分離可採用雞胚培養、組織培養,或豚鼠、小鼠、大鼠等動物接種。戰壕熱的病原體可在以血瓊脂為基礎的培養基上生長,除戰壕熱病原體和其它巴通體之外,其它人類立克次體病病原體的初代分離均採用豚鼠或(和)小鼠接種。由於病人血中立克次體很少,接種和組織培養等方法往往失敗,且易導致實驗室傳播,不宜推廣。
早期有效的治療可使抗體產生延遲1周左右,因而必須在發病後4~6周重複血清學檢查1次。

治療

四環素結構圖四環素結構圖
立克次體病的治療可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及病種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但一般的抗生素治療無效。臨床上多採用四環素氯黴素。一般來講,強力黴素是絕大多數立克次體病的首選藥物。
1)流行性斑疹傷寒與地方性斑疹傷寒
流行性斑疹傷寒與地方性斑疹傷寒對青、鏈黴素不敏感,在廣譜抗生素中,首選藥物是強力黴素。用法及用量見具體疾病。
2)斑點熱
斑點熱主要採用氯黴素、四環素及強力黴素。用法及用量見具體疾病。
3)恙蟲病
強力黴素為首選藥,四環素也非常有效。用法及用量見具體疾病。
4)Q熱
Q熱病人應及時採用廣譜抗生素,如氯黴素、強力黴素、四環素族及喹諾酮類藥物治療。
用法及用量見具體疾病。
5)埃立克體病
人單核細胞埃立克體病(HME)主要選用強力黴素。四環素治療效果也較好。查菲埃立克體(EC)對強力黴素和利福平敏感。用法及用量見具體疾病。
6)巴爾通體感染
巴爾通體感染的治療詳見不同病原體的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