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鄉[貴州鄉鎮]

蟠龍鄉[貴州鄉鎮]
蟠龍鄉[貴州鄉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蟠龍鄉位於貴州省水城縣東南部,境內山高、坡陡、谷深、水清,山巒起伏,。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365米,屬高原季風氣候, 人民主要以農業為主。少數民族較多。

(圖)蟠龍鄉貴州蟠龍鄉

本詞條為消除歧義詞條。包括貴州省水城縣的蟠龍鄉和四川省江安縣的蟠龍鄉。

貴州鄉鎮

蟠龍鄉位於貴州省水城縣東南部,距雙水新縣城僅有32公里,東鄰紅岩鄉,西接阿戛鄉、果布戛鄉,北至濫壩鎮。境內山高、坡陡、谷深、水清,山巒起伏,境內地形形式“三條梁子五皮坡、三條沖子三條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365米,屬高原季風氣候。全鄉現有耕地2.3萬畝,人均耕地0.7畝。全鄉轄18個行政村,12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45.56平方公里,總人口34409人,境內居住著漢、苗、布依、水、彝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4%,廣播電視覆蓋率達50%,森林覆蓋率達24%。

概況

(圖)蟠龍鄉農業示範區蟠龍鄉農業示範區

蟠龍鄉屬水城縣第二大鄉,全鄉總面積150.5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3400畝。其中水田 2655畝,旱地 20745畝,林地面積6.5萬畝,牧草地面積4.5萬畝,在耕地中海拔區域內的耕地有2.2萬畝。全鄉海拔在1100—1800米之間,境內地貌是明顯的喀斯特地形,具有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特點。雨水充沛,地處北盤江流域北岸,陡坡耕地面積14475畝;境內李家寨林場、壩子林場、官寨林場共5000餘畝;水利資源豐富,百車河、木城河、冷飯河、霧農河穿鄉而過,境內加開營、霧農河兩座電站,發電能力1840千瓦,水源豐富,水質較好;礦產資源主要有硫鐵礦和煤,現有有證礦井7對(正在新建的3對),機焦廠2個(正在新建的1個),年創稅費400餘萬元;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點有水黃路沿線的加開營水庫,待市旅遊部門開發的蟠龍鄉落水洞、逍遙山莊、農家樂山莊、冷飯問大橋,待開發後,旅遊景點集青山、綠水、大橋、幽谷於一體,奇觀妙石,百態萬千。

蟠龍鄉距城區32公里,水黃公路經過全鄉6個行政村,蟠龍鄉的交通優勢日益凸顯。加之優越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及水資源條件,蟠龍鄉進一步確定了實施“三條產業帶”及發展農業產業化興農,發展非公經濟興鄉的發展思路:低海拔地區以種植蔬菜為主;高海拔地區以種植烤菸和乾果為主;沿河地區大力開發水資源。

發展建設

(圖)蟠龍鄉蟠龍鄉領導視察

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蟠龍鄉以加大農業適用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為突破口,著重抓好蔬菜烤菸的種植。同時,加大對基本農田建設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十五”期間,爭取資金(4萬餘元)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治理,解決了發那、沙坡等村的灌溉問題。在鄉政府的引導下,發那、沙坡兩村成立了果蔬協會。

蟠龍鄉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財政總收入突破千萬元,比“十五”初期翻了五番。2005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102.7萬元,基本實現五年打基礎的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計畫。工業方面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完成工業總產值5227萬元,增長138%,實現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327萬元,增加值2140萬元,稅金249萬元,原煤產量達11.6萬噸,煤焦產量達1.2萬噸,實現煤焦稅205萬元。協調煤礦企業解決了全鄉3000戶民眾的生活用煤和633戶菸農的烤菸用煤180噸。

農業方面,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在財政稅收快速增長的同時,2005年蟠龍鄉的農民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農民人均純 收入 達1744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6675畝,產量12120噸,人均占有糧357公斤,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逐步向小康過渡。2005年種植經濟作物12408畝,其中蔬菜種植3825畝(早熟蔬菜有2760畝);生薑種植200畝;甘蔗135畝;水果825畝、茶葉2700畝,烤菸4723畝,產值409萬元,完成荒山造材5000畝,管護工程4544畝;全鄉大牲畜存欄數為5837頭(匹),出欄1059頭(匹);豬存欄20503頭,出欄12794頭;羊存欄4678隻,出欄3588隻;家禽存欄65587羽,出欄44578羽。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快全鄉固定資產投資步伐,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2552.72萬元,其中:水電投資670萬元,公路建設投資143.32萬元,兩基攻堅硬體投資234萬元,農發項目投資82.4萬元,農民用於生產投資77萬元,更新改造投資1316.12萬元。扶貧開發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2005年幫扶資金5.5萬元,贈送衣物800套,化肥50包,大米3000斤,各村的貧困戶、獨生子女戶、二女結紮戶子女入學的書學費由政府承擔,全部減免。利用財政扶貧資金;投資9萬元在發貢村發展養牛項目,投資9萬元在李家寨村實施養羊項目,投資18.8萬元在李家寨村實施養牛項目;發放低保金41820元,解決了41戶低保戶;發放優待撫恤金5800元。全鄉組織勞務輸出1826人,有組織輸出70人。

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兩基”工作通過省、市、縣驗收,全鄉非文盲率為99.6%,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3%,脫盲698人,投入教育經費11.78萬元,積極實施“國家義務教育工程”、“扶貧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完成農村校培訓1009人次,掌握兩門以上實用技術1009人,抓好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各項指標明顯提高,鄉醫院病歷處方醫學檔案書寫質量合格率達92%以上。

蟠龍鄉通公路村達85%,6064戶通電,通電率達76%,森林覆蓋率達24%,林草覆蓋率達37%,電視覆蓋率達50% ,30%農戶飲用清潔自來水。蟠龍鄉交通便利,信息快捷,貴昆線、株六複線、鎮水路貫穿鄉8個村,共21.8公里。水城至盤縣東線路穿境而過。“兩路”沿線上“糧倉、茶園、煤鄉”的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四川鄉鎮

(圖)蟠龍鄉小山峽蟠龍鄉小山峽

蟠龍鄉位於四川省江安城南面,幅員面積41.1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個街村,112個村民組,現有人口24759人。鄉境內資源豐富,綿溪河橫穿鄉內15公里,十幾條小溪河縱橫交錯,4口小型水庫和100口山小坪塘水域豐富,不僅是我鄉發展配套養殖業的重要資源,更是發展我鄉旅遊資源的重要條件。沿綿溪河15公里長的“小山峽”自然風景區,景色宜人,兩岸翠竹掩映,河水清澈,民風純樸,人傑地靈,有許多美妙的傳說和神奇的景觀,靠綿溪河的兩個水電站,大步跳電站和馬尾橋電站裝機容量450KW,年發電量200萬度以上,是我鄉的重要企業,蠶桑、水果、雜竹是我鄉的支柱產業。豐富的農富產品在蟠龍鄉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具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蟠龍集鎮,交通方便,通訊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對蟠龍市場的繁榮和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

蟠龍鄉有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適宜,雨熱同季,土壤無污染,水源豐富,砂石資源充足,交通便捷。有5公里水泥公路連線省道宜瀘公路,境內以鎮為中心的公路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勾通了同江陽區江北鎮的聯外公路,加強了地區間經濟交往。以川安化工廠為依託,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場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經規劃修編後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全鎮行動電話覆蓋率100%,光纖電視已覆蓋整個城鎮,安全裝固定電話2000餘部,居全縣鄉鎮崗位,場鎮內已安通天然氣、自來水,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建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蟠龍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一三三四”的工作思路,即:圍繞一個“興鄉富民”小康建設的總體目標,突出“培植財源,產業結構調整、社會穩定”三項重點工作,抓好“菜、果、畜”三篇文章,發揮“水陸交通、建材資源、場鎮改造、第三產業”四大優勢,統攬和指導各項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