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軍起義

號軍起義,清末貴州農民起義。又稱教軍,白蓮教支派燈花教組織的起義軍。號軍主要活動地區是銅仁、思南、石阡、湄潭、甕安、開陽以及貴陽外圍地區各州縣,黔東北是根據地。

簡介

清末貴州農民起義。又稱教軍,白蓮教支派燈花教組織的起義軍。各個教軍用不同顏色的包頭巾,號掛與旗幟的顏色也各不同。號軍主要活動地區是銅仁思南、石阡、湄潭甕安開陽以及貴陽外圍地區各州縣,黔東北是根據地。1855年(鹹豐五年),紅號首先在銅仁起義,首領為舉人徐廷傑等,占領10餘州縣。次年,黃號軍首領何得勝所部活動於貴陽外圍地區。號軍主力白號由劉義順領導,在思南英武溪起義。1864年(同治三年),遵義商人之子張保山,改名朱明月,詭稱明代崇禎帝十二世孫,號軍推為領袖,稱朱王或秦王,劉義順被推為大丞相。1868年,湘軍席寶田等率軍向號軍基地進攻,川軍唐炯率1.2萬人前來參戰。3月朱明月等殉難。號軍主要首領劉義順退守轎頂山,最後至上大坪,上大坪失守後,被清軍俘於途中,在成都就義。戰鬥了14年的號軍起義至此失敗。

相關條目

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