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蘋果公司]

蘋果[蘋果公司]
蘋果[蘋果公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蘋果是個多義詞,分為蘋果[電腦]、蘋果[公司]、蘋果[水果]。

本文討論植物學的蘋果。如果要了解同名的計算機品牌,請參看詞條:蘋果公司apple;了解電影,請參看詞條:電影《蘋果》

蘋果

蘋果薔薇科蘋果屬植物的果實。通常所說的蘋果樹,其實是這一個屬的統稱,大約有25個種。蘋果樹是栽培最廣泛的果樹。
蘋果是梨果(梨果是指部分果皮肉質多漿,外果皮不易分離,中果皮肥厚,內果皮木化,中、內果皮難於分離的一類。)的一種,由子房和子房外圍的組織發育而成。蘋果樹多為異花傳粉,一棵樹上的有2%到4%的花結成果實是較為理想的。成熟蘋果的大小、形狀、顏色和酸度因品種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差異很大,其品種數量也多達以千計。
某些品種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蘋果樹需要一定時期的休眠,在冬季明顯的地區(一般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生長良好。再向北則由於冬季太冷以及生長期短,栽培受到限制。
種植蘋果需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肥力不足時需要施肥。起伏不平的小丘頂部或山坡最適合種蘋果,因為在這種地形上,霜凍的春夜,較冷較重的空氣會向下流入山谷,而不會停留在坡上使蘋果花和嫩果凍壞。我們見到的蘋果樹都是經過嫁接的。砧木通常為約18個月的耐寒苗圃實生苗,嫁接後1至2年移植到果園中。6至8年後方有相當的產量。這期間,人們要對它進行修剪整枝,以使主枝分布合理,避免分枝生長過長過細,以免結果時壓斷樹枝。晚夏成熟的品種一般不宜貯藏,晚秋成熟的品種精心保管可貯藏達一年之久。

含有多種維生素,有增強記憶能力!

蘋果

蘋果蘋果蘋果

結果習性

花芽和花:

蘋果蘋果花
蘋果的花芽分化,多數品種都是從6月上旬開始至入冬前完成,整個過程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和性細胞成熟三個時期。花芽為混合芽,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每花序開花5—8雜,多為5朵,中心花先開,邊花後開,以中心花的質量最好,坐果穩,結果大,疏花疏果時應留中心花和中心果,多疏邊花和邊花果。花芽先發葉後開花,並從果台上抽生副梢,果台副梢抽生的多少、長短隨品種和結果母枝的營養條件而異。果台副梢抽生的力強(二個)、枝條長而壯的品種,如祝光,果實小,產量不高,結果枝群鬆散。對這類品種,套用疏1留1和摘心扭梢等方法控制副梢生長。副梢生長力中(1個或2個)、枝條短(10厘米以下)而粗的品種,如金帥、喬納金等,果實大、豐產,結果枝群緊湊,更新容易,連續結果能力強。副梢生長力弱(1個)、枝條短(3厘米以下)的品種,如元帥系、恩派等,果實大,結果枝群緊湊,易形成雞爪枝群,更新容易,但果台多為隔年結果,應多留預備枝,以減少大小年結果。

果實:

蘋果蘋果
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育成果心,花托發育成果肉,胚發育成種子。果實的體積膨大,前期靠細胞迅速分裂的細胞數目的增多,後期靠細胞體積的膨大。

果實體積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較快,初期和末期較慢,果實重量以成熟前一個月增長最快。果實發育期的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

果實色澤是商品的重要指標。蘋果著色的好和差與糖分的積累、礦質元素的協調、環境條件和激素種類、含量等關係很大。後期控施氮肥,增施鉀肥,減少果皮的中的葉綠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日光照射度,做好排水,降低空氣濕度,噴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進蘋果上色。

蘋果從花蕾出現到果實採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終花期,花梗隨花謝而一起脫落,通常稱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後一周左右,子房略見增大,可持續5—20天,稱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後的7—14天,果實已達到姆指至元大,對產量影響較大,稱為生理落果,雲南一般發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雲南晚,發生在6月份,故稱“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實採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故稱采前落果。

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營養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實之間爭奪養分、胚內生長素缺乏外,是梢果爭奪養分激烈所致。因葉片的滲透壓大於幼果,爭奪養分的力量比幼果強,所以除適時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長外,還應及時追施謝花花肥,補充養分。

種子:胚囊中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長,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種子充實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樹和改善授粉。

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
蘋果是喜冷涼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年較差小,日較差大。適宜的溫度範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最底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低溫時間不足,發葉、開花推遲而不整齊,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動,到了5月鱗片鬆開脫落,成為枯樁,嚴重降低產量;絕對低溫低於-30—-32℃,又發生凍害。據調查,蘋果在雲南省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區的表現如下表。

表1蘋果在雲南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帶的表現
海拔高度(米)年平均氣溫()豐產性果實品質病蟲害生長規律適宜性
1800以下15以上`差差重不正常不適宜
1800—200014—15中中較重較正常次適宜
2000—220013—14豐上輕正常適宜
2400—250012—12.5
2200—240012—13高優極輕正常最適宜

在2200—2400米、平均溫12—13℃地帶,蘋果表現好的原因,主要是夏秋晝夜溫差,積溫足,紫外光線強,蘋果表現豐產穩產,果色鮮艷,果形高裝,五棱分明,糖和維生素C含量高,含酸量低,果膠粘性大,風味好,耐貯性和耐寒性強。冬季低溫足,果樹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花芽質量好,次春按時萌動,發芽、開花整齊,坐果率高,病蟲害少而輕,所以是蘋果的最適宜地區。海拔2000—2200米、年均溫13—14℃和海拔2400—2500米、年均溫12—12.5℃地區,緊接最適宜區的下帶和上帶,是蘋果的適宜區。

海拔1800—2000米、年均溫14—15℃地區,冬溫偏高,在“冷冬”年份基本能順利通過休眠,次年表現較正常;在“暖冬”年份,不能順利打破休眠,就會出現發芽推遲、開花不整齊、產量降低,所以是蘋果的次適宜地區。海拔1800米以下、年均溫15℃以上地區,夏秋溫度過高,降溫晚,不僅果實著色差,糖低酸高,而且枝葉猛長,營養生長期長,遲遲水落葉,花芽分化不良;冬溫過高,休眠期低溫時數不足,花芽不能順過休眠,擾亂了正常生活規律而導致生理紊亂,次春發芽、開花不整齊,坐果率低,病蟲害多而嚴重;

在海拔2600米以上、年均溫9℃以下地帶,又年積溫和生長期溫度不足,樹變矮小,節間變短,果實細胞分裂數目少和膨大係數小,導致果小、皮厚、肉硬、糖低,均是蘋果的不適宜地區。因此,發展蘋果應選最適宜和適宜地區建園,才能充分發揮當地的自然優勢和品種的優良性狀,獲得高產優質的果品,收到最佳經濟效益。

雨量:
蘋果雖原產在夏天干燥的內陸氣候地區,喜較乾燥環境,但生長期仍需充足水和適宜的空氣的濕度,才能正常生長發育;但雨量過多,濕度過大,又會導致枝葉茂密,病蟲嚴重,果實色差,糖低酸濃。一般以年雨量500—1000毫米、空氣濕度60%—70%為宜。由於雲南雨水的時空分布不勻,旱雨季分明,所以2—5月旱季,應結合追肥每月灌透水一次,以滿足發葉抽梢和開花結果所需的水分;雨季又要做好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以減輕病蟲發生和提高果實品質。

光照:
蘋果是喜光性果樹。據測定,多數品種的光補償點為600—940勒克斯,飽和點為24000—75000勒克斯。光照不足,直接降低光合作用和樹體營養水平,並影響果實著色和糖分轉化;強烈的直射光過多和照射的時間過長,又易引起枝幹和果實灼傷。所以一定要選好園地和做好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和葉幕層合理,才能避免前述弊端。

地勢:
平地、山地、海灘、河塗都可種植,但以向陽、開闊、背風、四周植被較好的緩斜地,光照好,灌排方便,種植最好;窪地、箐溝,雖土層深厚,但光照差,雨季易積水,空氣濕度過大;陡坡地,土層淺薄,土壤瘦,水土流失重,均不利於果樹生長。

土壤:
蘋果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粘土砂土壤土均可,但以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最好。土層淺薄、石礫過多的粘重土壤,須改良後方可種植。適應酸鹼度的範圍為PH值5.3—8.2,最適為5.4—6.8。低於5.4,過酸,易出現缺、缺引發的縮果病苦痘病;高於7.8,偏鹼,易出現缺鐵,引起葉片失綠。

蘋果樹的歷史

蘋果樹是最普遍種植果樹和美洲殖民地,幾乎是每個農場並解決這個容易後院園丁栽種果樹種植、還是比較容易,可種的蘋果種植設立常設糧食供應。這些產品可以種植蘋果可吃新鮮或曬乾,保存在許多不同的方法,在稍後時間吃。歷史情況的存在是蘋果樹記載從民俗學、神話傳說、片石雕刻圖象、蘋果就嚇倒片板墓冥倒述數字,從希伯來聖經經文和著作從無數詩詞、歌曲、文學刊物、所有帳戶和其他許多尚存的古代文明世界。最早的考古證據蘋果樹果實來自遺骸挖掘從傑里科、約旦、一直到公元前8月6500放射化學分析碳原子。 

僵硬的遺體被發現,蘋果片碟達米亞的古漢墓葬專利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被查出伊朗南部。在古代歷史決算蘋果樹的果實,這裡似乎有一種難解的線索,沒有其他證據水果可以比擬。蘋果的興趣的希臘羅馬哲學家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大師、甚至擴展到文藝復興畫家皇家廚師的羅曼諾夫俄提太多其他參考資料。 

在美洲殖民地,蘋果種植和果園種植的種子從威廉blackstone于波士頓在麻州1600。早在國家圖書館文獻檔案華府直流顯示所有地主蘋果樹生長在麻薩諸塞州已開始由1640的。 

威廉bartram、著名植物學家、探險、寫在書中,駕駛員,“我觀察到,在條件十分興旺,兩三大蘋果”1773,開往附近移動,阿拉巴馬。必須認識到,這些大蘋果樹生長在阿拉巴馬發現1773年已增長可以很容易地從種子種植克里克印第安人。這些種子可能已經取得了殖民主義者對美洲印第安人從美國東岸時間下午或更早法國農民安置補助北地區農田移動。一般oglethorpe計畫在1733種植“多種植物,亞熱帶、溫帶、喬治亞可能證明是有價值的農場、果園、”據威廉bartram書中遊記、40年後出版。bartram威廉的父親約翰bartram,赴“東方佛羅里達”(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和=217),至少部分,植物資源清查企圖英格蘭的新收購後驅逐西班牙人從東部佛羅里達。 

植物學家認為,現代許多改良蘋果,我們知道,今天落下的海棠一般套種蘋果樹交叉授粉。舊檔案記錄了這一事實“蘋果栽培後裔螃蟹樹或野生蘋果蘋果梨”野生海棠樹種子出現在名單收集植物種子名單1783bartram威廉和他的父親bartram約翰。在威廉bartram的書,駕駛員在1773、他“觀察當中(果樹)野生蟹在他的探索(梨冠狀)附近移動,阿拉巴馬。羅伯特威爾斯成立首在美國落地生根,在苗圃經營紐約法拉盛在1700年代,他開辦託兒所蘋果樹發售,他訪問了普通喬治華盛頓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傑佛遜總統是在他的種植和果樹種植蘋果果園蒙蒂塞洛,維吉尼亞州在1800年初的。 

傳奇約翰尼appleseed負責的迅猛發展蘋果種植樹木時,在中西部設立託兒所,既賣種子被栽種蘋果樹和種植樹木為1800。超過2000品種蘋果樹被列為成長今天許多樹木因種子大蘋果,開始由分散難忘您好appleseed野心完全涵蓋美國景觀與水果蘋果。 

千百年來,蘋果成了易受許多問題,例如防火枯病;但是第三博士從伊利諾伊大學crandall演出幾回交品種涉及現代與蘋果樹祖先‘海棠’豐花海棠。 野生海棠含有免疫遺傳因素在其所有主要成分為細菌真菌病害蘋果樹。1989年研究者從康乃爾大學果樹系摘錄火疫病免疫基因移植蛀蟲,它從一夜間成為一個蘋果,造成火災的徹底失敗,尤其在疫病品種蘋果樹。 

在中國的歷史

蘋果原產於歐洲和中亞細亞。哈薩克阿拉木圖有蘋果城的美譽。中國古代的林檎、柰、花紅等水果被認為是中國土生蘋果品種或與蘋果相似的水果。蘋果在中國的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武帝時,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但也有看法認為,林檎和柰是現在的沙果而非蘋果,真正意義上的蘋果是元朝時期從中亞地區傳入中國的。

現代漢語所說的“蘋果”一詞源於梵語,為古印度的另一種水果,在佛經中被稱為“頻婆”,後被漢語借用,並有“平波”、“蘋婆”等寫法。明朝萬曆年間的《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許多中國農學史、果樹史專家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一詞。 

蘋果在中國古代又稱“柰”或“林檎”。李時珍說:“柰與林檎,一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青者為綠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說“林檎有三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小者味澀為梣。” 

中國土生蘋果品種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東等地廣泛種植,其特點是產量少、果實小、皮薄、味道甘美,但不耐儲存,容易破損,因此價格昂貴,清朝時期北京旗人用其當作供果。清朝末年,美國人在山東煙臺等地引進西洋品種蘋果,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也在關東州的熊岳設立農業試驗基地,引進西洋蘋果並進行雜交改良。民國時期以後,西洋品種蘋果逐漸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中國土生品種蘋果逐漸被果農淘汰,種植範圍不斷縮小,最後僅河北省懷來地區有少量保存,但這些果樹也於1970年代前後在中國滅絕。

蘋果品種

生產上各地適用的栽培品種,就在考慮通適應當地的風土條件,樹體生長健壯,豐產性能強,果實質量好,適合供銷的需要,而且栽培管理容易,勞動生產率高的優良品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種地從國外引入的栽培品種約100個左右,經各地生產實踐適於商品栽培的品種,大約在30個左右。其它多被淘汰。此外,各果產區又都先後培育出適於當地風土條件的新品種。茲就目前景的主要栽培品種按成熟期的先後簡介如下: 

祝,又名:美夏、祝光、白糖。適應性強,豐產,成熟期早。種蘋果產區都有少量栽培。 

金冠,又名:金帥,黃元帥,黃香蕉。本品種在全國各蘋果產區都有栽培。 

元帥,又名:紅元帥、大元帥、紅香蕉、紅花苹等。在各蘋果產區都有栽培。在西北高原地帶產品質量好。 

青香蕉,又名:白龍、香蕉蘋果。在蘋果產區均有栽培,以山東膠東較多。 

甜香蕉,又名:印度。各蘋果產區都有少量栽培,山東青島較多。 

赤陽,勢強健,生長旺盛。開始結果早,豐產,適應性、抗逆性都強,較抗寒,在內蒙古及瀋陽地區都能栽培。 

雞冠,於是1920年前後發現於遼寧旅順,品系不明。在省栽培較多。 

國光,又名:小國光。是東北、華北栽培最多的一個品種,約占60%以上。 

富士,為日本農林省園藝試驗場以國光+元帥為親本雜交育成。1962年定名為“富士”。我國最早於1966年引種栽植。

經濟意義

蘋果,是落葉果樹中主要栽培樹種之一,也是世界果樹栽培面積較廣、產量較多的樹種之一。目前,全世界蘋果年產量約35700KT(1979),次球葡萄柑桔香蕉,居第四位。 

蘋果栽培面積較廣,不僅因其高產,而且因其瞧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果實品質風味好,含水分85%左右,總含糖量約10-14.2%,蘋果酸0.38-0.63%,可謂甜酸適口。據中央衛生研究院分析,每公斤蘋果果實含有胡蘿素0.64mg,硫胺素0.08mg,尼克酸0.8mg,抗壞血酸40mg,脂肪0.8mg,碳水化合物122g,蛋白質1.6g,90mg,74mg,2.4mg。這些都是人體健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蘋果除供鮮食外,尚可加工果酒、果汁、果脯、果乾、果醬、蜜餞和罐頭等。 

由於蘋果種類品種較多,適應性強,分布地區廣,成熟期自6月中旬開始直至11月。加之一些晚熟品種很耐貯運,故有利於市場周年供應。 

蘋果產量高,產值大,適應性強,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栽發展蘋果。搞好蘋果生產對增加果產區人民收入瞧有重要意義。蘋果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生產的蘋果已暢銷亞洲、歐洲種國。可見,發展蘋果生產對我國經濟建設瞧有很大的意義。 

栽培現狀

中國解放初期殘留的蘋果園栽培面積不足30萬畝,總產量公100kt內外。1959年後,蘋果栽培有了飛躍的發展。渤海灣地區的遼寧河北山東黃河故道區的河南蘇北皖北魯南,以及秦嶺北麓新疆伊犁地區,現在已成為我國蘋果主要產區。此外,西北黃土高原,包括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冷涼乾旱地區,西南的雲、貴、川暖地高山地帶的新蘋果產區,以及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寒地小蘋果生產基地。為擴大蘋果栽培範圍,新疆北部寒區,還採用匍匐型栽培法,使蘋果栽培幾乎遍及新疆各地。到目前景我國已是世界上蘋果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年產量已超進3000kt。

隨著蘋果生產的迅速發展,產區不斷擴大,而各地區的土質氣候差異極大,故蘋果品種的組成也相應地發生變化。金冠、紅星、紅冠等品種比例均有所增長。同時,解放後我國自育的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其中有的可代替原有的老品種。有的在成熟上可彌補蘋果生產的淡季。到目前為止全國約育成績30多個新品種。這些蘋果品種,有的已在生產上發揮了作用或正在試種推廣,有的已在國際市場初露鋒芒。在栽培密度方面,一必過去的大冠稀植為小冠密植,更加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光能利用率,嗇了單位面積產量。利用矮化砧和矮化中間砧的栽培技術也迅速推廣開來,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此外,在良種繁育,高產優質綜合技術,病蟲害防治、生理生化研究、貯藏保鮮技術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少急待解決的總是,如幼樹不能適齡結果,結果樹單株和面積產量不高,大小年現象嚴重,果實色澤不好,見味不佳,耐貯性,病蟲害多等等。隨著產量的迅速增加,採收後的包裝、運輸、貯藏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矮化密植的經驗還不多,相就出現的一些新總是有待及時解決。尤其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飛躍發展,使蘋果生產適應現代化的需要,還需要做許多工作。

營養價值

蘋果的營養很豐富,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酸類物質。1個蘋果中含有類黃酮約30毫克以上,蘋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果膠維生素A、C、E及鉀和抗氧化劑等含量也很豐富。1個蘋果(154g)膳食纖維5g,鉀170mg,鈣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Vc7.8g,Vb7.8g。蘋果中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多,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於可溶性纖維果膠,可解決便秘。果膠還能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調節機體血糖水平,預防血糖的驟升驟降。 

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蘋果中的果膠可以降低膽固醇。荷蘭學者從長期調查研究中發現,每天吃1個蘋果的人,膽汁的排出量和膽汁酸的濃度增加,有助於肝臟排出更多的膽固醇。蘋果所含的多酚及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可及時清除體內的代謝“垃圾”,吃熟蘋果,可治療便秘。吃擦成絲的生蘋果,其果膠能止住輕度腹瀉。蘋果酸可以穩定血糖,預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宜吃酸味蘋果。蘋果含有的糖和鋰、溴元素,是一種有效鎮靜的安眠藥,且無副作用。蘋果含有元素,故常吃蘋果能增強記憶力,對孩子還有促進發育的作用。因蘋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體內有害健康的鉛、汞元素,所以,歐洲科學家稱蘋果為防癌藥。 

功效作用

吃蘋果要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更重要的是對口腔衛生、減少人體疾病大有好處。據植物學家實驗:如果一個蘋果15分鐘才吃完,則蘋果中的有機酸和果酸質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細菌殺死99%。因此,慢慢吃蘋果,對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代科學證明,食用蘋果至少能夠降低血膽固醇、降血壓、保持血糖穩定、降低過旺的食慾、有利於減肥,蘋果汁能殺滅傳染性病毒、治療腹瀉、預防蛀牙。可以說——心血管的保護神蘋果是心臟病患者的健康水果,因為它不含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鈉。研究表明,由於它含的纖維素是有較高溶解性纖維,因而它能保護人類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大約25%的蘋果纖維是以膠質形式存在的,這種果膠通過減少對脂肪的吸收,而使血中膽固醇保持正常的水平。 

功能全面蘋果膠質能保持血糖的穩定,所以蘋果不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小吃,而且是一切想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必不可少的水果。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在試管中蘋果汁有強大的殺滅傳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較多蘋果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蘋果的人得感冒機會要低。所以,有的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稱為全科醫生。 

芬蘭1999年10月的一項實驗更令人振奮,蘋果中含有的類黃酮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而且有抗癌效果。假如人們多吃含類黃酮的蘋果等,患肺癌的機會比不吃這類食物的人減少46%,得其他癌症的幾率也比一般人少20%。 

治療腹瀉在民間,蘋果用於治療腹瀉和便秘已有悠久的歷史,這顯示了它不可多得的雙向調節作用。蘋果醬和帶皮蘋果是治療腹瀉的良藥,而早晨空腹一杯摻水的蘋果汁,則是通便的最佳選擇。一般而言,每天吃25~35克的食物纖維是便秘者必不可少的。對一些慢性腹瀉的兒童,喝了過多的蘋果汁,反而腹瀉更嚴重,因為他們不能充分吸收蘋果中的碳水化合物(糖類)。 

每天吃2~3個蘋果就足以達到上述效果,但是2~3個蘋果壓榨出的汁尚不能達到整個蘋果的效果。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對蘋果的果肉和皮作了分析,發現他們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果皮含類黃酮更豐富。因而,吃不削皮的無農藥污染的蘋果最為有益。 

儘管蘋果汁的益處不如整蘋果那麼強,但也總比不吃蘋果更好一些。果汁要現榨現吃,否則其有效成分會在空氣中被很快氧化。要選擇沒有蟲斑、沒有淤傷、光滑而芬芳的蘋果。一般而言,紅皮蘋果較青或黃色的更有益健康。當然最好的吃法是吃生的蘋果和蘋果色拉。 

假若你是被限制吃低鹽飲食的人,最好不要吃蘋果乾。因為蘋果乾在製備過程中,要加硫酸鈉,這樣蘋果乾就含了太多的鈉,而且有少數人還對硫酸鈉有過敏反應。男性吃蘋果的數量應多於女性,因為蘋果有降膽固醇作用。 

蘋果美容 

蘋果也是一種使用廣泛的天然美容品,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蘋果中含0.3%的蛋白質,0.4%的脂肪,0.9%的粗纖維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芳香醇類、酯類等。其所含的果膠和大量的水分以及各種保濕因子,對皮膚有保濕、增白作用。其性能溫和,皮膚保健作用較好,可作為各種天然敷面製劑,也可切片塗敷。 

如因過度疲勞形成的黑眼圈,將蘋果切成薄片敷在黑眼圈部位,有助於消除黑眼圈。每日食蘋果1~2個,能提供皮膚必須的基本礦物質和維生素,這是維持面部皮膚紅潤光澤的前提之一。 

⒈蘋果里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而vc能夠減少黑色素,令皮膚白皙。 
⒉蘋果皮里含有豐富的果酸,可以清潔牙齒,令牙齒潔白堅韌。有人曾經試過,晚上睡覺前吃一個蘋果,可以代替刷牙。效果不錯。 
⒊空腹食用大量蘋果,可以起到“排毒養顏”的效果,能夠排除腸道里積存的大量毒素,甚至可以清除體內頑固的寄生蟲(報上有這樣的報導),令面色慘白或者蠟黃的人臉上重現紅暈光澤。 
⒋元帥系蘋果如五代紅星等含有非常豐富的微量元素“鋅”,食用它比服用任何補鋅製劑效果都明顯而且廉價。而缺鋅,有時候會導致發生結膜炎,令眼睛紅腫。還會發生口腔炎、舌炎,引起食欲不振、慢性腹瀉,使肌體衰弱,傷口不易癒合。 
尤其對於男性,缺鋅會導致生殖無能。中年男性容易發生的慢性前列腺炎症,就是由於缺鋅引起的。德國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蘋果或者蘋果汁,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症效果比任何藥物都要好。而且絕對沒有副作用。 
⒌紅富士蘋果含微量元素“鉀”特別豐富,對防止頭髮黃細易脫有一定效果;而且現在又生產出了富“硒”的紅富士,而“硒”可以有效地延緩衰老。據有關研究表面,癌症的發生和惡化都與體內嚴重缺“硒”有關。 
秦冠蘋果纖維豐富,食用可以減肥,算不算美容呢? 
⒎蘋果屬於中性水果,不象橘子,吃多了上火;也不象梨,吃多了胃寒。它富含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健身和美容作用當然不能象雪花膏那樣一抹馬上就能夠見效, 
但是,長期堅持食用,效果一定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胃潰瘍的人不可以食用含果酸大的蘋果品種,但是,可以食用紅星類的“面蘋果”,它可以溫胃,幫助消化。 
⒏另外,用酸蘋果汁做面膜,可以起到立桿見影的美容效果,具體如何,你可以一試。因為不屬於“食用”範圍,我就不羅嗦了。 
縱上所述,吃蘋果不但可以美容,而且可以健身,幫助延年益壽。 

食用方法

蘋果是大眾化水果,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能品嘗到它甘美的味道,但蘋果吃起來有些講究,很多人卻不知道。吃蘋果需要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更重要的是,還能清潔口腔生。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酸性物質,只有細嚼慢咽,這些物質才能充分吸收利用。根據植物學家試驗:如果一個蘋果15分鐘吃完,則蘋果中的有機酸和蘋果酸質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細菌殺死90%。因此,慢慢吃蘋果,對人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蘋果有酸有甜,既可生吃,又可熟吃,該如何對症選擇呢?醫學家們建議是:糖尿病病人宜吃酸蘋果;防治心管病和肥胖症,應選甜蘋果吃;治療便秘時應選熟蘋果吃;結腸炎引起的腹瀉,宜吃擦成絲的生蘋果;睡前吃蘋果可以消除口腔內的細菌;治咳和治療嗓子啞,宜喝榨成汁的生蘋果;治療貧血,無論生吃或燒熟了吃,都有益。

相關菜譜

蘋果粥蘋果
特色:排毒防便秘,是美容養顏的第一步。
原料:白米1杯 蘋果1個 葡萄乾2大匙 水10杯 
輔料:蜂蜜4大匙 
做法: 
1.白米洗淨瀝乾,蘋果洗淨後切片去籽。 
2.鍋中加水10杯煮開,放入白米和蘋果,續煮至滾沸時稍微攪拌,改中小火熬煮40分鐘。 
3.蜂蜜、葡萄乾放入碗中,倒入滾燙的粥,拌勻即可食用。 

蘋果雞翅
特點:肉質酥爛、味道獨特
主料:雞翅 蘋果
輔料:蘋果 
調料:食用油、蔥、老抽、料酒、乾紅辣椒、鹽、清湯 
做法: 
1.將雞翅洗淨,用沸水焯至半成熟; 
2.蘋果去皮切成滾刀塊,蔥切塊、乾紅辣椒切成段; 
3.坐鍋點火,待油熱時煸炒蔥塊,倒入老抽、雞翅炒至上色後放入蘋果、清湯、料酒、鹽、乾紅辣椒加蓋燜25分鐘,收乾湯汁即可。

蘋果酒刨冰
原料:澳洲青蘋果500克,細白砂糖150克,水300毫升,烈性乾蘋果酒250毫升,綠色食用色素(可選)少許,酸橙皮條(用於裝飾)。6人份。蘋果
製作流程:
1、蘋果洗淨去核,切小塊,放入小鍋中。加入糖和半份水(150毫升),加蓋,用中火慢煮10分鐘,或至蘋果變軟、糖融化為止。
2、將混合物擠壓過濾裝入碗中,去掉果皮和果核。將蘋果酒和剩餘的水倒入蘋果果汁中攪拌,加入少許色素。
3、將蘋果果汁倒入冰淇淋機攪拌至可以用匙舀起。如果手工製作刨冰,則將混合液倒入淺塑膠桶或類似耐凍器中,冷凍6小時,用叉子攪打一兩次,使其成冰晶。
4、盛入盤中,用捲曲的酸橙皮條進行裝飾。

食用蘋果注意事項

飯前吃好。如果飯後吃要隔一段時間再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也隨之增強了,許多人認為飯後吃點水果是現代生活的最佳搭配。無論是在餐廳、飯店,還是在家裡就餐,許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爽爽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因為,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醫生解釋說,由於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一到二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進水果,就會被先期到達的食物阻滯在胃內,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內消化,在胃內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人們長期堅持這種生活習慣,將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人們最好在飯後1-2小時再吃水果。

吃蘋果七忌

一、吃水果忌不衛生:食用開始腐爛的水果,以及無防塵、防蠅設備又沒徹底洗淨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發生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

二、水果忌用酒精消毒:酒精雖能殺死水果表層細菌,但會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三、生吃水果忌不削皮:一些人認為,果皮中維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時連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發生病蟲害時,往往用農藥噴殺,農藥會浸透並殘留在果皮蠟質中,因而果皮中的農藥殘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四、忌用菜刀削水果:因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尤其是菜刀上的銹和蘋果所含的鞣酸會起化學反應,使蘋果的色、香、味變差。

五、忌飯後立即吃水果:飯後立即吃水果,不但不會助消化,反而會造成脹氣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飯後2小時或飯前1小時。

六、吃水果忌不漱口: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造成齲齒。

七、忌食水果過多:過量食用水果,會使人體缺銅,從而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時間內進食水果過多。

相關文學作品

蘋果是一種古老的水果。傳說中伊甸園里命運之樹,亞當夏娃偷吃的禁果,就是蘋果。對於蘋果的讚美,從古至今在繪畫和文學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許多。從丟勒克拉納赫的油畫,到歐里庇德斯莎士比亞,一直到泰戈爾里爾克以及普列什文,都有描寫蘋果的詩句。高爾斯華綏寫過小說《蘋果樹》,普寧寫過小說《冬蘋果》,契訶夫的小說《新娘》也特意把新娘娜嘉要離家出走放在家鄉的蘋果園中,巴烏斯托夫斯基的小說《盲廚師》中,更是要將莫扎特為臨終前的盲廚師演奏的場景,放在了盲廚師眼前蘋果花開的四月清晨。

藥用價值

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與肥胖者宜吃酸蘋果;防治心血管疾病則應選擇甜蘋果;治療便秘時可吃熟蘋果;睡前吃鮮蘋果,可消除口腔內細菌;生蘋果炸成汁,可防治咳嗽和嗓子嘶啞;蘋果泥加溫後食用,是兒童與老年人消化不良時最佳食品;每天連皮吃一個蘋果,對關節炎、貧血患者頗有益處;孩子多吃蘋果可增強智力,被譽為孩子的“記憶之果”。
吃蘋果要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更重要的是對口腔衛生和減少疾病大有好處。
其它藥用:

果好吃又可以治病,具體的食療方有:

輕度腹瀉

用蘋果1000克(成熟較好者),洗淨、去皮、去核,搗爛如泥食用,每日4次,每次100克。一周歲以下嬰兒,可服蘋果汁,每次半湯匙,每日3次。

大便乾結

每日早晚空腹時吃蘋果1—2隻。

慢性胃炎

每日飯後食蘋果1隻,對消化不良、反胃者較好。

反胃吐痰

每次用蘋果20—30克,煎湯內服,或沸水泡湯飲用。

高血壓

可將蘋果洗淨擠汁服,每次100克,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或每次吃250克蘋果,每日3次,連續食用。常食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妊娠嘔吐

取新鮮蘋果皮60克,大米30克炒黃,與水同煮代茶飲用。

幼兒單純性消化不良

蘋果1隻,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蓋,隔水蒸熟,用湯匙搗成泥狀,餵幼兒。

水痢不止:柰半熟者10枚,水2升,煎1升並柰食之。

小兒下痢:柰、枸子同杵汁,任意服之。

民間至今仍以蘋果治療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腸結核等疾病。使用方法通常為:蘋果乾粉15克,空腹溫水調服,日2~3次,連服至愈。小兒腹瀉則餵給鮮蘋果泥。

德國亦有用蘋果治療腸炎的傳統,其方法稱為“摩羅氏蘋果療法’’:將3斤蘋果搗成果泥,一天分5次食用。除飲紅茶外,不吃其它東西。據說這種療法很有效。

此外,每日早晚空腹吃蘋果1個,又可治大便乾燥。飯後吃點蘋果對反胃、消化不良亦有作用。

高血壓患者每日堅持吃蘋果3次,每次1—2個,可收降壓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