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冠蘋果

秦冠蘋果

秦冠蘋果是蘋果的一個雜交品種,1957年以豐產優質的金冠作母本,以結果早、極豐產、抗性強的雞冠作父木進行有性雜交,雜交種子1000多粒,第二年春季營養缽育苗,三年生定植時進行選株,編號11一55。

基本信息

簡介

秦冠為一蘋果品種,果產圓錐形,單果重約200-250克;底色黃綠,陽面有暗紅暈及斷續紅條紋,常帶有白色銹,在西北海拔較高的地區充分成熟時,可以達到全面暗紅色,在海拔低的平原地區則難以著色;果面光滑、蠟質較多,果點明顯,果皮較厚韌;果肉乳白色,肉質脆、稍緻密,汁液較多,風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16%(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初采時鮮食品質中上。生長勢強,樹姿開張。開始結果早,苗木栽後2-3年即結果。初結果以長果枝和腋花芽為主要結果部位,盛果期後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坐果率高,有較強的自花授粉能力,早果性、豐產性突出。在西北地區以及華北北部、遼寧西部於10月中旬成熟。果實很耐貯藏,一般半地下式土窖中可貯至次年5月。

果實性狀

果型大,果形端正,短圓錐形,上大下小,單果重約200-250克,最大果重375.0克,大小整齊,縱徑6.50厘米,橫徑7.4厘米。果肉乳白色,味甜,鬆脆,汁液較多,有香氣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且糖分高、硬度好。果實底色黃綠,陽面有暗紅暈及斷續紅條紋。果面光潔、著色艷紅,蠟質較多,果點大而明顯,果皮較厚韌。秦冠的結果枝類型比較多,結果幼樹除以長果枝和腋花芽結果外(40.2%、42.5%),還有短果枝和中果枝,分別為6.1%和11.2%;盛果期以短果枝結果為主(77.3%)。但長果枝、中果枝和腋花芽仍占一定比例(分別為10.4%、6.8%、5.5%),而且果台副梢連續結果能力強。圖畫.秦冠蘋果葉片生長動態圖此外,秦冠還有獨特特性,自花結實率高達62%,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也極輕。秦冠雖然需要充足的日照、適宜的溫度和雨量,但秦冠具有較高的自花結實能力,並對乾旱、寒冷、高溫、鹽鹼等不良的自然條件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和適應力。

營養成分

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含維生素C3.015毫升/100克.

採收日期

秦冠蘋果最適食用期為12月—3月。

生長習性

秦冠蘋果生長勢強,尤其是幼樹新梢生長旺,據6月底測定,秦冠平均新梢長達55厘米,在高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溫多雨地區,一年可抽生2-3次稍,並以秋稍為主。秦冠新梢長和元帥、金冠等蘋果品種有共同點,一年有二次生長高峰,第一次在5月上旬,每周新梢淨增長10厘米,5月中旬新稍生長緩慢,5月25日新稍出現第二次生長高峰,每周淨增量為6.04厘米,以後新梢增長緩慢,或出現幾個小峰波。枝條加粗生和加長生長基本上是交替進行。第一次加粗生長高峰為4月下旬,第二次高峰在5月中旬,正是新梢加長生長的緩慢期,為制定合理的農業技術措施提供依據。葉面積大,光合作用強,同化養份多,就豐產。秦冠的葉片較大,5月份開始,秦冠葉片的生長逐漸減弱,直至停止生長、老化。秦冠的萌芽力中等(74.3),成枝率強(48.4%),樹姿開張,容易形成樹冠.秦冠的物候期和金冠、元帥、紅玉、延光、表香蕉等品種相似。在陝西省關中地區,花芽萌動期3月中旬;初花期4月上旬,盛花期4月中旬,終花期4月上旬。第一次新梢生長停止期6月中旬,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落葉期11月中旬。秦冠的花期較長,約20-25天,對蘋果育種、充分授精、授精、提高座果率提供有利條件。

分布情況

1966年以實生單株參加全國蘋果品種區域試驗,1967年全省蘋果鑒評會上,工式定名為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秦冠”。在周至、眉縣、寶雞、禮泉、淳化等縣建立大型繁殖基地,向全國推廣。
1988年已推廣到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面積達60多萬畝,除陝西已作為主栽品種(50%以上)外,浙江、湖南、福建、河南和山西等省均列為主要發展品種。而且還引入阿爾巴尼亞、美國、日本和匈牙利,是98年以前中國自育蘋果新品種中推廣面積最大、覆蓋地區最廣的品種。
2008年3月中旬,河南省靈寶市城關鎮北田村冷庫貯藏的70t青秦冠蘋果以3.20元/kg的價格售出,整裝發運新疆喀什口岸,通過邊貿出口到俄羅斯。這是該市近年來出口秦冠蘋果售價最高、效益最好的一次。
秦冠蘋果尤其是青秦冠,略帶酸味,口感獨特,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廣東果商林育興,來靈寶經營蘋果生意10多年,經過這些年的市場觀察和探索,他發現帶酸味的青蘋果市場行情看好,銷量不錯,但國內貨源少,大都是國外進口的澳洲青苹占領市場,且價格高。2007年8月中下旬,他組織人員在陽店、川口等鄉(鎮)設點以1.60元/kg的價格收購青秦冠蘋果100多t,貯存在自已承包的北田村冷庫。春節前,將一部分發往廣東深圳市場銷售。日前,他將剩餘的70t青秦冠蘋果出口到俄羅斯,實現了人緣與效益共贏。
青、白、紅秦冠蘋果在俄羅斯市場潛力很大,前景廣闊。另外,紅秦冠在越南也有一定的市場。

栽培技術

平整土地

靜寧縣自然條件惡劣,山大溝深,山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90%以上,土壤貧瘠,降雨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通過多年摸索,靜寧縣逐步形成了先治理、後建園高產模式:一般建園前,先將斜坡地整修成水平梯田,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蘋果生長環境,提高了生產效能;特別是年來機修梯田的推廣,使山地治理進程加快,山地果園快速發展。

選好砧木

蘋果不同砧木抗性和生產能力差別較大,我國蘋果生產中砧木品種多。21世紀以來,隨著果汁加工企業快速發展,蘋果籽以低成本,籽粒大,營養足,所育苗生長旺,嫁接親和力強,迅速成為蘋果的主要砧木。目前我國蘋果苗木中,八九成為自根砧,但蘋果籽所育苗抗性差,易早衰,易黃化,不利高效生產。靜寧果農建園時多堅持苗木自繁自育,多選擇海棠、花紅、楸子等作砧,以提高抗性,提高秦冠蘋果的生產能力。

選用良種

在長期種植過程中,靜寧縣選育出了秦冠新品種粉紅秦冠,果實外觀品質大為改善,生產效益大幅提升,售價多年來與一級富士持平,管理卻較富士容易。截止2011年該品種已由育成地賈河鄉擴大到相鄰的仁大、余灣、李店、治平等鄉(鎮)種植。

適當稀植

秦冠為長枝品種,樹冠較大,抗病力強。如栽植過密,會在初果期出現封行現象,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導致光照惡化,影響產量、質量和生產效益,因而多採用株行距4m×5m即每667m2栽植33株的標準定植。秦冠蘋果生產中喬砧稀植具有以下優越性:
(1)適應樹體生長規律,有利枝條充分擴展。
(2)通透性好,有利樹體全方位充分接收光照,提高整體生產效益。
(3)肥水農藥利用經濟,有利於減少果園投資,降低生產成本。
(4)果園用工減少,有利降低果園勞動強度。
(5)整體生產效益佳,較密植優勢明顯。
如實行密植栽培,前3年為幼樹期,無產量;結果4~5年後,光照惡化,產量質量下降。稀植栽培由於前期光合面積小,光合產物積累不足,前期產量較低,影響前期收益,這是稀植栽培的最大弱點。通過間作可彌補稀植的不足,前期間種西瓜、馬鈴薯、蠶豆、花生、辣椒、菜花等高效作物,每667m2可收入1000~2000元,促進了稀植栽培大面積推廣。喬砧稀植已成為靜寧蘋果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另外,靜寧果農創造性套用了假植大苗建園法,採用3年生以上大苗建園,縮短苗期,促儘早投產,有效克服了稀植的缺點。養苗建園法集中培育大苗,節約用地。直接建園幼齡蘋果苗占地時間太長,各種管理不便,會造成土地和用工浪費;集中培育假植大苗則可經濟利用土地。同時,該法將蘋果苗集中在小範圍內,各項管理措施及肥水可集中套用,發揮優勢,培育優良苗木。採用這種方法通過移栽、定植兩次對苗木分類栽植,以後果樹生長整齊,有利於果園管理。採用這種方式定植的果園,一般第2年就可產果,第3年就可豐產,經濟效益較好。

土壤管理

大穴栽植建園時,挖定植溝(穴),深度至少60cm以上。回填時表土填心,心土覆表,以打破犁底層,疏鬆土壤,最佳化深層土壤結構。有條件的可回填時填入切碎的作物秸稈或麥糠等,採用一層作物秸稈一層土的方法填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幼園間作應留足營養帶,以促進根系生長幼齡期果園空間較大,可間作,增加前期收入。間作應留1m以上寬果帶,間作低稈、矮冠、生長期短、與蘋果無共同病蟲害的瓜類、辣椒、馬鈴薯、蠶豆等高效作物,保護蘋果根系。
擴穴深翻幼樹期(栽後1~5年內)根系較少,應逐年擴穴深翻,4~5年內將全園土壤深翻一遍,以創造疏鬆土壤條件,促進根系生長,形成強大根群,提高樹體吸收能力,保證樹體健壯生長。擴穴深翻時應注意:
(1)每年在樹冠外圍進行,儘量少傷根系,同時注意將土壤翻透,不留夾層。
(2)深翻時應結合秋施基肥,以減少用工量,降低生產成本。
(3)深翻時應進行局部土壤改良,儘可能用表土填埋,心土攤平以加速熟化。
(4)深翻填埋時,最好在溝(穴)內填埋雜草、作物秸稈等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5)每年擴穴深翻部分要及時覆蓋,留作營養帶,不再間作。營養帶外可間作,間作物收穫後,用微型鏇耕機對間作物土壤鏇耕,疏鬆土壤,保墒滅草。
推廣覆蓋免耕栽培,保護淺層根系進入盛果期後,根系已充分擴展,地下根量大,對土壤要儘可能少耕作。可採用覆沙、覆草和覆膜,保護淺層根系,讓生長最活躍、對溫差最敏感、吸收養分和合成細胞分裂素能力最強的淺層根系生長在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下,促進樹體健壯生長。覆蓋免耕栽培時應注意:
(1)每年對覆沙、覆草進行加厚,保證沙厚度10cm以上,草厚度在20cm以上,且草上要儘量壓土,以防火災和風吹,加速雜草腐爛和分解。覆膜要保證膜的完整,可在膜上蓋土,一方面防止膜風化,另一方面降低溫度,營造相對恆定的環境條件,另外可起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覆黑膜具有上述功能,可儘量用黑膜覆蓋。
(2)園內雜草可採用人工拔除,將拔除雜草覆蓋樹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3)施肥儘量採用沖施法。春季萌芽前、果實套袋後及8月果實膨大期可將追施肥料充分溶解,用追肥槍追肥,既快又有利於肥效快速發揮,效果好。基肥應每年變換施肥部位,開溝法施入;有機肥要深施,引導根系向下生長,利用土壤深層養分,提高樹體抗旱性,農家肥施用深度應在40cm左右。
(4)結合施基肥,對1cm以上根系斷根,促其分生新根,加快根系更新,維持強大根群,提高吸收能力。

覆蓋栽培

秦冠蘋果產量較高,需水量較大,但靜寧縣乾旱少雨,年降水量僅450mm,自然降水遠不能滿足蘋果生產需要,且季節性降水特徵明顯,春旱伏旱現象頻繁,成為靜寧縣秦冠蘋果生產的最大限制因素。當地摸索出以覆蓋為主,修建水窖、溝壩築塘、聚集天然降水為輔,旱時人工拉澆等多種形式的水分管理體系,較好克服了缺水的不利影響,促進了生產效益提高。
覆沙結合間作,整園覆蓋一層厚度10cm以上細沙,由於沙石可很好地接納天然降水,有效減少土壤蒸發損失,明顯增大晝夜溫差,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在靜寧南部鄉(鎮)廣泛推廣使用。
覆草樹盤或行間覆蓋雜草改善園內土壤水分供給狀況,同時雜草腐爛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覆草已成為南中部主要旱作栽培措施。覆草最好在秋冬季豐水季節進行,覆草厚度應在10cm以上。
覆膜覆膜具有投資和用工少的優點,這幾年在靜寧推廣面積逐年擴大,特別是覆蓋黑膜具有抑草作用,效果較好。一般以樹定植行為中心,每邊覆蓋寬度1.4m,可大大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提高樹體抗旱力。
配套旱窖或在山溝築壩修建旱窖或山溝築壩進行雨季集流,供旱季,利用是靜寧山區廣泛套用的抗旱措施。一般1個容積20m3的旱窖可供667~1334m2果園澆灌之用。
關鍵時期機械拉運澆灌法2009年靜寧遭受了嚴重乾旱,民眾在果實膨大期採用機動三輪車拉水澆灌,成功緩解了旱情,為蘋果豐產增收打好了基礎。一般每車次拉大型水桶6個,每桶裝水300kg左右,每667m2澆10車次,可滿足樹體生長所需。6.6利用水源適時澆灌在川區有澆水條件的地方應重點保證5月需水臨界期和冬季土壤封凍前的澆灌,保證樹體健壯生長。山區可大面積推廣雙峴鄉甘峴村的經驗,溝里築壩,聚集天然降水澆灌,保證蘋果生產高效進行。

適時施肥

蘋果對肥料的吸收利用很有規律性,按規律施肥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肥效。秦冠蘋果1~3年生為幼齡期,以營養生長為主,側重枝梢生長。4~5年生開始形成花芽,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對磷吸收量明顯增大;大量結果後,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並重,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全面增加。施肥要適應這種特點,幼樹期應以氮肥為主,進入盛果期後要注意氮磷鉀配施,一般幼樹可按2∶2∶1施用氮磷鉀,盛果期後氮磷鉀逐步過渡到1∶0.7∶1。
蘋果年生長周期中,前期以營養生長為主,需氮較多;6月花芽開始分化,對磷吸收量急劇增加;8月果實膨大,含糖量開始增加,則需吸收大量鉀肥。施肥管理中應適應這種需肥規律。6月前,葉片未成熟,製造光合產物能力弱,樹體萌芽、開花、展葉、抽枝所需營養主要靠樹體貯藏營養;6月後,新梢停長,葉片充分長大,樹體花芽分化、果實膨大所需營養由葉片光合產物供給,樹體生長結果以利用當年同化養分為主。具體應施好以下4次肥:
(1)施好基肥,保障6月前生長,不但可增加樹體貯藏營養,有利樹體安全越冬,促進優質花芽形成,而且對提高著果率非常有益。每年秋季采果後應立即施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補充樹體營養,提高樹體抗性。每667m2產蘋果3000kg,需施入過磷酸鈣32kg左右,優質土雜肥5000~6000kg或50%生物有機復混肥300kg,複合菌肥15kg。基肥提倡早施,可增加樹體內的養分貯量。
(2)冬季施肥不及時或不足情況下,開春土壤解凍後要及早補氮,每667m2產蘋果3000kg,施入尿素40kg+過磷酸鈣31kg+50%生物有機復混肥60kg+複合菌肥10kg。
(3)6月著果後以追施磷鉀為主,促使幼果發育和花芽分化,增加光合作用。每667m2蘋果產3000kg需施尿素12kg,過磷酸鈣63kg,硫酸鉀19kg或三元複合肥50kg。
(4)8月果實膨大生長,每667hm2產蘋果3000kg,需施碳銨50kg,硫酸鉀30kg。

整形修剪

高效生產樹形選擇採用單株相對枝量較多、樹冠較大的樹形,主要以改良紡錘形為主。基部選留3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個主枝,全樹留枝軸12~15個,樹高控制3.5m左右,樹軸保持單軸延伸,這種樹形可形成相對比較集中的局部結果優勢,提高產量和品質。秦冠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在栽植後及時定乾,促進分枝;萌芽後,抹除離地面60cm以內萌芽,留20cm整形帶用方位較好枝梢4~5個。第二年修剪時,選留的中乾延長枝剪去1/3,疏除2個芽競爭枝,其餘枝留2~3芽極重短截;第三年形成萌芽後,對極重短截枝留背後芽,抹除其餘芽,促成基部3個主枝,在最上邊主枝20cm以上開始選留枝軸,保持枝軸螺鏇上升。第四年對中乾延長枝剪去1/3,促進分枝,選留枝軸。第五年對中乾延長枝剪去1/3,促進分枝,選留枝軸,之後樹體可基本成形。
幼樹期促旺生長,增大光合面積由於秦冠蘋果成花容易,修剪總原則是去弱留強,促進枝梢旺長,形成健壯樹體結構。具體修剪時應注意:
(1)拉開主幹與枝軸的粗度比。紡綞形整枝最明顯的特點,一是中央領導乾有絕對生長優勢,二是枝軸保持單軸延伸。生產中應順應這種特點,對枝軸採用連續重截法。一般對主幹上凡超過主幹1/3的枝可留基部1cm短截。
(2)秦冠幼樹期,對所留枝條修剪以長放為主,讓枝條充分延伸,促生長枝,占領空間,形成豐滿樹體結構,增加有效結果部位,提高前期產量。
(3)充分利用枝條直立生長優勢,提高枝條質量。在幼樹期一般1年生枝長度應為60~100cm,春梢比秋梢長,或春梢出現,秋梢極少或沒有。絕大多數當年生枝粗壯,枝基部粗度和端部相似,枝條色深,有光澤,同等粗度和部位的枝硬,枝條髓部小而緊實。
初果期樹修剪:
(1)適度開角。一般枝條夾角與枝勢呈負相關,夾角越小,枝條越旺;夾角過大,則枝越衰弱。秦冠易成花,進入結果期後易過量結果,過量結果會導致樹勢衰弱。因而秦冠開角不宜過大,基角一般60°,腰角80°,梢角70°左右為宜,防止拉枝太平,導致樹勢急劇衰弱,影響樹冠擴大及產量、品質提高。
(2)保持枝軸正常延伸。由於秦冠成花容易,在修剪時應將枝頭30cm以內花芽疏除,以保證枝條有效延伸和旺長。
(3)培養健壯結果枝。一般秦冠結果枝粗0.6~1cm時結果能力最強,修剪應注意疏除過旺及弱枝。
(4)促使結果枝下垂生長。秦冠蘋果下垂枝所結果大,果型正,品質好,初果期就應該注意培養,對強旺枝通過夏季拉拿等措施,促使枝條下垂。
(5)適當多留枝,提高早期產量。幼樹期園內通透性較好,樹勢較旺,結果能力較強,可適當多留枝,提高產量。一般可按20cm間距留大型結果枝,插空留小型結果枝,形成豐滿樹體結構,提高結果能力。
盛果期樹修剪:
(1)防光照惡化。幼樹期所留臨時枝,進入盛果期後可分期分批疏掉,改善光照條件;對過密結果枝可適當疏除,逐步將大型結果枝間距拉大至40cm,保持中型結果枝間距20cm左右,小型結果枝插空選留。注意控制每667m2枝量6萬~8萬條。
(2)注意更新結果枝,保持壯枝結果。由於秦冠蘋果對修剪反應不敏感,可用回縮更新法,先在枝下部刺激抽枝,然後老化枝回縮枝下部新枝;如下部有強旺枝,也可用替換更新法,結果枝母枝枝齡8~10年,枝變細弱,結果變小時,要及時更新,保持健壯枝結果,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防止結果部位外移。結果部位外移,出現結果表面化現象,對生產效益影響較大。出現結果部位外移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內膛光照惡化,成花差;二是枝頭枝強旺,競爭養分。因而修剪時一方面要打開光路,促進內膛形成優質花芽,提高內膛結果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疏除枝頭強旺枝,保持枝條均衡結果。
(4)控制花果量,適量結果。秦冠成花容易,易過量結果,可通過控制花芽數量控制產量,要求細緻化修剪,將每667m2花芽控制在1.5萬~2萬個,按照25cm左右間距留花序,著果後疏留單果,將每667m2結果數控制在1.5萬~2萬個。過多花芽可在冬剪時疏除。
衰老樹修剪衰老樹修剪以復壯為主,改善光照條件,減少枝量,集中養分供給,延長結果年限。
(1)改變樹形,實行陽光管理。通過落頭和提乾等措施,有效降低葉幕厚度,將葉幕厚度由2m以上降至1m左右,實行單層葉幕結果。開始衰弱的樹體要逐年疏除基部枝以提高主幹,增強地面反射光量。樹體過高,樹頭過大的要分年落頭,增加頂部光的透過量。
(2)降低枝量,集中營養供給。一般可將每667m2枝量控制在6萬~7萬條,將多餘枝全部疏除。民眾在生產中總結的“要想高產,剪成光乾(單軸延伸)”,“要想果子大,快把枝梢下”,“效益要佳,樹上去大,枝上去杈”等均充分說明了集中營養供給對蘋果生產的必要性。

花果管理

冬剪“破胎”在修剪時可採用“破胎”修剪的方法,每5~7個芽留1個花芽,對其他花芽“破胎”

秦冠蘋果秦冠蘋果
,一方面減少花芽開放消耗養分,另一方面促生中短枝,增大葉面積,提高優質果率。
春季疏花著果後,每花序留單果,一般果柄彎曲表明已正常著果,可選留。秦冠蘋果自然著果率較高,每花序可著果5個,通常應將邊花果疏除,留中心花著果。
果實套袋在嚴格疏定果基礎上,於花後1個月左右,果園內噴一次大生M-45800倍液+10%吡蟲啉3000倍液+1.8%齊蟎素5000倍液,然後套袋。套袋要選擇高質量紙袋,保證套袋效果。套袋要避開有露水期和中午高溫期,實行全套袋;10月中旬3~4連續陰天,可一次性摘袋;如果天氣晴朗,則應分期摘袋,摘除外袋3~5天后再摘除內袋,防止發生日灼。

病蟲防治

秦冠蘋果抗性較強,加之靜寧縣空氣乾燥,病蟲害較輕,只要抓好關鍵時期用藥,就可有效控制為害。萌芽前一周左右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一次清園,降低病蟲害基數,為全年防治打好基礎。花後一周左右噴1.8%齊蟎素5000倍液+3%多抗黴素500倍液+胺基酸液肥800倍液,防治蟎類和霉心病等。6月上旬套袋前噴一次大生M-45800倍液+1.8%齊蟎素5000倍液+10%吡蟲啉3000倍液+氨鈣寶800倍液預防炭疽病、輪紋病、褐斑病、苦痘病、蟎類和蚜蟲等。套袋後,重點保護葉片,可在麥收前後噴甲氰菊酯2000倍液+1.8%齊蟎素5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食心蟲、蟎類和早期落葉病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