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KV重型坦克

蘇聯KV重型坦克

即“K•伏羅希洛夫”引坦克,由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的女婿——設計師科琴領導研製。以1937年製造的SMK雙炮塔樣車為基礎在1939年製造出KV雙炮塔重型坦克,原本使用彈簧懸掛但後來改為扭桿懸掛,在1939年入侵芬蘭時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

發展歷史

蘇聯重型坦克的發展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處。主要還是西班牙內戰的教訓促使了蘇聯重型坦克的快速發展。在內戰重蘇聯向國際縱隊一方累計提供了331輛輕型坦克。這些坦克以T-26為主,還有少量的BT-5。T-26是是按照英國的“維克斯”6噸坦克仿製的,採用了蘇聯設計的炮塔和45毫米火炮等武器,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BT-5是採用美國的“克里斯蒂”懸掛系統的快速坦克,主要用於偵察。它們儘管比起對手佛朗哥軍隊裝備使用的義大利CV35,德國的I號坦克以及法國的雷諾FT型坦克有很多優勢,可是在面對野戰炮,戰防炮,甚至反坦克槍時,這些輕型坦克的裝甲還是很容易被擊穿。T-26坦克首次在西班牙作戰時,就有三輛被戰防炮和步兵武器摧毀。在另一次戰鬥中,國際縱隊一個裝備40輛坦克的部隊在炮火下遭受慘重損失。曾經有一門藏在教堂里的37毫米戰防炮擊毀了12輛以上的T-26坦克!國際縱隊的坦克30%~40%的戰損時戰防炮造成的。因此一位蘇聯的炮兵專家感慨:對戰防炮陣地發起進攻的坦克的命運不會比在開闊地向機槍陣地發起衝擊的步兵好多少。經過西班牙內戰蘇聯認識到輕型坦克難以勝任戰場上的主攻任務,只有重型坦克才可以擔起這個重任。所以蘇聯已經研製的T-32,T-35重型坦克開始受到重視,研製新型重型坦克也被提上日程。


1938年前後,蘇聯的兩種試驗車型SMK和T-100重型坦克開始試生產而且裝備紅軍部隊。這兩種都是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著名蘇聯坦克設計師科京主持設計的SMK“基洛夫”重型坦克主炮塔上裝一門76.2毫米主炮,前下的副炮塔內裝裝一門45毫米炮,乘員7人,戰鬥全重55噸。T-100重型坦克也採用類似的主副炮塔的武器布局,乘員6人,戰鬥全重58噸,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
20世紀30年代末期,戰爭的風雲籠罩歐洲。世界各國都加快了對反坦克兵器的研究。1938年的德國研製出了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該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防炮之一。在500米距離上能夠擊穿當時世界上所有現役坦克的裝甲。同時納粹德國還在繼續研製更大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而當時蘇聯的SM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20~60毫米,難以滿足戰場上的防護需要。同時科京也意識到55噸已經是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上限了,無法再通過加厚裝甲來提高防護了。這樣只有單炮塔的布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獲得更好的裝甲和機動性。
1938年10月根據科京的建議,開始以SMK重型坦克為基礎的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的研製。1938年11月,軍方批准試製這種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1938年2月27日,蘇聯國防部第45號令正式決定啟動該工程,並以克里木.伏羅希洛夫元帥(kv)的名字命名這種新式坦克。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樣車製造完成,單炮塔上裝一門76.2毫米火炮和一門45毫米火炮以及一定7.62毫米DP機槍。這種新式坦克繼承了SMK坦克單的車體外形,內部結構,懸掛系統,傳動機構等。
1939年9月5日,KV坦克被運往莫斯科進行展示。一個月以後KV樣車返回列寧格勒,就在準備進一步測試時,蘇芬戰爭爆發了。KV重型坦克和SMK,T-100重型坦克一起編入紅軍第20重型坦克旅第91坦克營派往前線。
在戰爭中,KV坦克表現最為出色。一個裝備了KV坦克的排參加了突破芬蘭主要陣地的戰鬥。在戰鬥中沒有一輛KV被擊穿。它的重裝甲接受了戰火的考驗。設計人員還發現KV坦克的小口徑45毫米炮沒有多大用處,反倒時向後可以射擊的7.62毫米DP機槍非常有效,可以掃射企圖從後面靠近坦克的芬蘭反坦克擲彈兵。經過實戰的考驗KV重型坦克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正式列裝,編號KV-1。
KV-1雖然參加了實戰,但是全面的測試還沒有結束。當年5月,KV-1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庫賓卡試驗場繼續測試。在2648千米的行駛試驗中,發現傳動,變速箱和行走機構存在很多問題。雖然後來加以改進,但是故障率還是還是很高。原計畫1940年生產KV-1坦克50~200輛,然而到年末第一輛生產型KV-1才出廠。
KV坦克的使命是支援步兵和對裝甲車輛作戰。它採用5人乘員組,車重44噸。在火力方面早期樣車採用一門76毫米炮和一門45毫米炮。雖然在一個炮塔內安裝兩門火炮極其擁擠,但是當時蘇軍認為“重型坦克必須裝一大一小兩門炮”。在試驗中裝雙炮的樣車故障頻繁,生產型上終於取消了45毫米炮。1939年型KV-1坦克採用L11型76.2毫米坦克炮。1940年型KV-1採用身管更長的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在1941年型和1942年型上採用的是與T34-76相似的長管ZIS-5型76.2毫米坦克炮。火炮的彈藥基數為111發。76.2毫米主炮也是當時世界上罕見的大口徑坦克炮。在20世紀40年代對付德國的III號和IV號坦克是綽綽有餘的!受蘇芬戰爭的影響,KV坦克還是比較注重對步兵的防禦。KV-1採用7.62毫米的DP機槍做為自衛武器。不同型號的的KV機槍數量在3~4挺之間,其中有一挺是炮塔後機槍。這種設計讓日後的德國反坦克步兵大傷腦筋。
KV-1採用驅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的動力布局。這樣最大的好處是前裝甲可以做的很厚。KV-1採用的V-2K型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00馬力,這是二戰期間最優秀的坦克發動機。KV,JS,T34等坦克都使用V-2.採用柴油發動機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設計。柴油有不易揮發,燃點較高的特性,發動機也不容易失火。而在採用汽油發動機的德國裝甲部隊里,因為失火造成整車燒毀的事故很常見。但是由於整車設計不成熟以及受當時傳動裝置的效率和技術水平限制,KV的速度很慢,履帶也經常斷裂和脫落。這在戰場是致命的!其最大公路速度是32~35千米/小時,越野速度12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250千米。
KV-1重型坦克1939,1940年型的車體前裝甲厚度為75毫米傾斜度30;炮塔前部厚度75毫米,傾斜度20;側面厚度75毫米;後部厚度60~70毫米;安裝附加裝甲後炮塔厚度90毫米。20世紀30年代的大部分在役的反坦克炮均不能夠擊穿KV-1的前裝甲。
由於在蘇芬戰爭中KV-1坦克火力不足以摧毀敵方的碉堡,要塞和工事,因此蘇聯西南方面軍要求工廠提供四輛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KV坦克樣車。基洛夫工廠的工人和設計師加班加點,兩周后兩輛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KV坦克樣車開出車間,這就是KV-2型坦克的前身。直到1941年初這種新型坦克才被命名為KV-2。同年2月10日,第一批KV-2坦克開始生產。雖然它被命名為“KV—2重型坦克”,但是實際上它它更像一門自行火炮。與同時期的德國突擊炮相比無論是裝甲還是火力都要強大幾個數量級。
設計組很清楚KV系列坦克的弱點,但是他們已經來不及大改了。在KV坦克正式投產一年半後蘇德戰爭爆發。儘管故障不斷,機動性也比較差,KV系列重型坦克在戰爭初期仍然是德國裝甲兵德噩夢。
從1941年型KV-1坦克開始,炮塔前裝甲厚度增大為90毫米。1942年型炮塔前裝甲增加為120毫米。這是KV-1底盤承重的裝甲厚度的極限了!KV坦克戰鬥全重也又44噸增加到47.5噸。60毫米厚的側裝甲和後部裝甲使得德軍的反坦克火力毫無辦法。德軍攻擊KV坦克的尾部也不能奏效。雖然KV坦克的發動機不堪重負,可是很少在被命中後著火的情況。理論上只有德軍的88毫米炮能摧毀KV-1和KV-2坦克但是由於88毫米炮行動不便,架設困難,德軍採用預設伏擊陣地的辦法,將KV系列坦克引進伏擊圈的戰術也沒有多大作用。德軍88毫米高炮很難有機會射擊KV坦克,尤其是難以對抗裝152榴彈炮的KV-2!這讓缺乏重型機動反坦克火力的德軍指揮官暴跳如雷。
1941年6月25日德國第6裝甲師第11裝甲團戰鬥日誌記錄:第11裝甲團2營沿著左翼前進,遭到俄軍第二裝甲師的不斷阻擊。俄國人的52噸重型坦克似乎對105毫米榴彈炮的直射不在乎。指揮官招來88毫米高炮對付這輛坦克。可是還是沒有效果。攜帶炸藥試圖炸毀它的工兵也失敗了!因為密集的機槍火力讓我們不能靠近坦克。由於KV重型坦克機動性差,在戰鬥中不得不殿後,所以在戰爭初期對阻擋德軍進攻起過重要作用。與德國裝甲兵的推進速度相比KV坦克和固定的碉堡沒有區別。德軍常常繞過KV坦克,直到被包圍的KV坦克耗盡彈藥和油料才攻擊。
蘇軍官兵對KV系列坦克評價不高。因為裝備KV坦克的部隊很難完成快速突擊任務。坦克兵普遍反應KV系列坦克故障率高,機動性差,維修困難等。似乎所有機械故障都有它的份。由於KV坦克戰鬥全重太大,蘇軍又缺少重型牽引車和維修機械。行軍戰鬥途中一旦KV坦克拋錨無法修復和拖帶。KV坦克速度慢,難以適應長途行軍。戰爭初期第15機械化軍第10坦克師一份報告上記錄了63輛KV-1坦克中56輛的戰損情況:其中11輛在戰鬥中損失,11輛因迷路而損失,34輛因為機械故障被拋棄。在戰爭初期的KV-2也和KV-1差不多,大部分都因為機械故障被丟棄。根據蘇軍第41坦克師報告,全師33輛KV-2坦克,戰鬥中損失22輛,其中只有5輛是敵人摧毀的。剩下的17輛都是因為故障或者燃料耗盡被拋棄。儘管當時的蘇聯紅軍不喜歡這種火力等同T34,卻沒有T34跑得快得KV坦克,但是它仍然不失為一種革命性得設計,並因為參加了最艱難歲月得戰鬥而被人們銘記。
儘管後來KV坦克還有KV-1S,KV-85的改進型號,可是更加先進的JS史達林系列重型坦克開始走向戰爭的前台,代替KV系列坦克。我將在其他帖子中詳細描寫,希望喜歡的朋友支持。

KV-1e(1940)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43500kg
車長6.80m
車寬3.33m
車高2.71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km
乘員5人
火力裝備76.2mmModel1940L/41.5;3x7.62mmDT
彈藥76.2mm:111發;7.62mm:3024發
裝甲35-110mm
爬坡度36度
通過垂直牆高0.91m
越壕寬2.8m
涉水深1.45m
KV-1坦克至蘇德戰爭爆發,共生產636輛。衛國戰爭初期,新型坦克KV-1和T-34在戰場上的出現,使德國坦克相形見絀,甚至於德國坦克在41年對這兩種坦克的威脅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型號簡介

KV坦克有多種型號,主要包括早期的1939年型,以及1940年型、1941年型、1942年型,還包括KV-2、KV-85等發展型號。從總體性能上講,除防禦外KV-1的各項指標均不及T-34,其結構設計落後,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夠強大,無法對付1942年後出現的德國新式坦克。1943年,出現了裝備85mm炮的改進型KV坦克——KV85,但與T-34/85相比毫無出色之處,而且性能不及德國的“虎”式,因此蘇聯重型坦克的位置逐漸讓給了史達林系列。
KV-85
由於性能達不到要求,所以在生產130輛之後轉產史達林-2。
KV-2
152mm榴彈炮,其碩大失衡的炮塔使其有“流動廁所”的“美稱”。
生產數量
1940年141輛、1941年1121輛、1942年1753輛、1943年少量

戰績

在德國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畫”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內和德軍坦克發生激戰。當時駐守的蘇聯西北方面軍司令F.I.庫茲涅佐夫上將手裡有兩個兵力不足的機械化軍:庫爾金少將的第3機械化軍擁有KV1kv2坦克共52輛,而謝斯特巴洛夫少將的第12機械化軍沒有重型坦克。因此第3機械化軍被分為若干個戰鬥集群,有KV重型坦克的第2坦克師(為了不和德軍混淆,文中蘇軍稱坦克師,而德軍稱裝甲師,類推)跟隨第12機械化軍前往多比薩河方向(Dubissariver)阻擊正沿幹道奇爾基特-夏維利亞大街前進的德軍,而第5坦克師則急行軍趕赴亞里多斯市郊。
E.N.索利亞良欽少將的第2坦克師在夏維利亞大街和正在猛衝的德國第4裝甲集群屬下第6裝甲師正面撞擊,蘇軍的80輛BT快速坦克在20輛KV坦克(各型)和T34坦克的支援下發起進攻,德軍主力為35(t)輕型坦克和4號坦克(早期)。當時第6裝甲師上司第41裝甲軍軍長萊因哈特將軍事後回憶道:“這此迎擊戰中,我軍的坦克中有1/3是4號坦克,我們的坦克向步步開上街道的怪物(KV坦克)進行三方向射擊,根本沒有用,我們的坦克象骨牌一樣被打倒!”
德軍開始調用炮兵轟擊,但是KV坦克仍步步緊逼,一門德軍150毫米榴彈炮在100米距離擊中一輛KV(沒有型號說明)坦克,它馬上停下了,但是正當德軍慶祝勝利時,KV坦克再次啟動,並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國炮兵面前壓扁了榴彈炮,繼續前進。德軍35(t)坦克的37毫米炮等同於兒戲,而德軍一直信賴的4號坦克的24倍口徑75毫米火炮也對KV坦克不起作用,從這仗之後,37毫米炮在德軍中得到了“敲門磚”的諧稱,而4號坦克的短身管火炮被罵成“舒岑梅爾”(木頭樁子).次街道戰鬥中,蘇聯第2坦克師共摧毀40輛德軍坦克,壓毀、擊毀德軍37毫米和105毫米以上火炮共40門,還有一個情況令人驚訝:第2坦克師的一些KV坦克事實上沒有炮彈,開出來就是專門壓火炮的!
為了和在拉斯葉尼亞北部的第12機械化軍會合,第2坦克師在正午之前脫離戰場,當時該師已經用完了幾乎所有彈藥、燃料,很多舊坦克開始故障,為了分配備用燃料彈藥和進行維修,需要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為了防止德第6裝甲師的追趕,他們開始向多比薩河上遊行軍。第6裝甲師遂占領拉斯葉尼亞,並且在多比薩河構築了2個以上的橋頭堡。為了打破這些橋頭堡,第2坦克師準備進行反擊,為了切斷拉斯葉尼亞市內德軍和河邊德軍的聯繫,師長索利亞良欽少將調撥1輛帶足彈藥的KV2坦克和一些步兵前往阻截。德軍的一個裝甲營位於留得維萊北部的橋頭堡,而另一個則在遙遠的多比薩河下游,都裝備35(t)輕型坦克。在6月23日下午,北部橋頭堡的裝甲營自作主張地認為蘇軍會發起背後襲擊,因此調撥了第41坦克殲擊營的一部分反坦克炮和第76炮兵營的105毫米榴彈炮防守自己的南側。這時KV2插了進來,將這個營孤立在橋頭堡一側。
6月24日清晨,德軍的救援縱隊從拉斯葉尼亞市出發企圖和橋頭堡聯繫,KV2坦克首先擊毀了12輛德軍卡車,它擋住了通往兩個橋頭堡的道路,同時第2坦克師主力正在和北部橋頭堡的德軍發生血戰,在得到KV2坦克第一次阻擊勝利的報告後,第2坦克師士氣大漲,攻勢進一步加強。德國第6裝甲師立即呼叫友鄰王牌部隊-第1裝甲師對阻擋道路的KV2坦克進行側面襲擊。24日下午,第1裝甲師派出6門嶄新的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和精選炮手班組向KV2隱蔽前進,在550米距離架設陣地開炮猛轟,德軍共射擊7發,命中率100%,損害為零。KV2隨後將這6門火炮全部摧毀。
德軍決定使用更大的火炮,位於拉斯葉尼亞近郊的第298高射炮營的一門88毫米炮經過精心偽裝後,由牽引車托曳接近KV2,為了隱藏自己,德國人躲在卡車殘骸後面慢慢前進,但是KV2的乘員憑藉直覺將炮塔一直跟隨他們活動。在接近到900米時,德軍炮兵開始布設陣地,此時KV2連續兩炮接連摧毀了德軍火炮和牽引車。一些德軍衝上來試圖拖回傷兵,KV2的機槍順便將他們也一併包銷。
24日夜間,德軍出動工兵:第57裝甲工兵營的一個特遣隊趁著夜幕匍匐前進,用雙倍於通常用量的炸藥對KV2車體進行爆破。KV2沒有被摧毀,反而機槍猛烈掃射,德軍無法抬頭只得爬了回去,只有一個工兵前往確認爆炸效果,發現炸藥雖然炸斷了履帶,但是對裝甲絲毫沒起作用,他在離開前用小型炸藥包對KV2的152毫米火炮進行爆破,但同樣收效甚微。
有必要提一下蘇軍主力最後的奮戰:在德第6裝甲師被一輛KV2弄得團團轉的同時,扭回頭趕來從東側增援的德第1裝甲師和蘇第12機械化軍、第2坦克師發生了大規模坦克會戰。第1裝甲師作為德國陸軍的精英,裝備的全都是較好的3號、4號坦克,但是同樣無法撼動KV坦克的裝甲。該師第1裝甲團的一名士兵如此描述道:“6月24日,在通往列寧格勒的大路上遭遇了可怕的KV1和KV2坦克,我們連從800米距離開始射擊,什麼反應都沒有。直到50米距離,我們的炮彈還是被彈飛,KV坦克根本不看我們,從我們身邊開了過去攻擊步兵。結果我們必須掉頭在後面追趕!直到30米距離上,我們才能用Pzgr40鎢芯穿甲彈從後面打破其中一些!”但由於蘇軍大多為老舊的BT坦克T26坦克,加上第6裝甲師也在高地配置火炮和35(t)坦克進行夾擊,蘇軍最終在6月24日傍晚戰敗。德軍調查後記錄當地共有29輛KV1和KV2坦克被摧毀,但大多是陷進軟濕地區等技術原因,其中一輛被擊中70炮以上,無一貫穿!而德軍第113裝甲擲彈團第37坦克殲擊營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全部被壓毀。
由於北側的蘇軍已經失敗,德第6裝甲師派出一個35(t)坦克排在6月25日從橋頭堡出擊,開到了那輛孤獨的KV2駐守的十字路口,並隱藏在灌木叢中。此時在十字路口另一側,德軍從拉斯葉尼亞市再次運來一門88毫米高炮,為了分散蘇聯坦克兵的注意力,35(t)坦克排在後面不斷地向它射擊,正面的88毫米炮趁機進入位置並連續6炮命中KV2坦克。坦克並沒有燃燒,而35(t)上的德國坦克兵紛紛跳下來確認戰果,令他們大驚失色的是:6枚88毫米炮彈只有2枚擊穿了KV2的裝甲,另外確認到7個很淺的凹坑,這是50毫米炮彈留下的,而37毫米炮彈連一個坑都沒有留下。正當德軍檢查完畢登上KV2時,坦克炮塔開始鏇轉!結果德國兵不得不跟著炮塔一起跑,以免被機槍射中。最後,德軍工兵撬開了KV2炮塔艙蓋,投入幾個手榴彈殺死了乘員.

《坦克世界》中的裝甲車輛(1)

《坦克世界》是由白俄羅斯遊戲開發商開發的坦克對戰內容的射擊網遊。這是一款大型多人線上網遊,支持30人的PVP對抗戰鬥,遊戲中有各種類型的坦克參戰,還有品種繁多的武器供玩家選擇。
蘇聯T-26輕型坦克
蘇聯T-28中型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蘇聯T-54中型坦克
蘇聯IS-3重型坦克
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德國II號坦克
美國M4中型坦克
美國M3輕型坦克
美國T20中型坦克
美國M2輕型坦克
德國黑豹中型坦克
美國M6重型坦克
美國T29重型坦克
美國T32重型坦克
蘇聯704工程
美國T34重型坦克
美國M3中型坦克
蘇聯BT-2輕型坦克
美國T30重型坦克
美國M2中型坦克
德國VK3002中型坦
美國可寧漢姆輕型坦克
美國T2中型坦克
蘇聯BT-7輕型坦克
蘇聯T-46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7中型坦克
蘇聯A-20輕型坦克
美國T23中型坦克
美國M26中型坦克
蘇聯KV重型坦克
蘇聯KV-5重型坦克
蘇聯MS-1輕型坦克
蘇聯IS-4重型坦克
蘇聯IS-7重型坦克
蘇聯T-44中型坦克
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德國VK4502重型坦
德國鼠式重型坦克
德國獅式重型坦克
美國T1重型坦克
蘇聯T-43中型坦克
美國T26重型坦克
德國PZ38NA輕型坦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V號中型坦克
德國VK3001中型坦
蘇聯SU-18自行火炮
蘇聯SU-26自行火炮
蘇聯SU-8自行火炮
蘇聯SU-5自行火炮
蘇聯S-51自行火炮
蘇聯SU-14自行火炮
蘇聯212工程
德國野牛自行火炮
德國黃蜂自行火炮
德國蟋蟀自行火炮
德國野蜂自行火炮
德國黑豹自行火炮
德國虎式自行火炮
美國T57自行火炮
美國M37自行火炮
美國M41自行火炮
美國M12自行火炮
美國M40自行火炮
蘇聯AT-1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76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85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00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VK3601中型坦克
德國I型突擊炮
德國黃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III號突擊炮
德國IV號反坦克殲擊車
德國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費迪南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獵虎自行反坦克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