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IS-7重型坦克

炮手 S-70 IS-7對1000米距離遠的打擊目標,其炮彈可穿透230毫米(穿甲彈,著彈角度不祥)的裝甲鋼板。

車組成員

1.車長
2.炮手
3.駕駛員
4.裝填手
5.裝填手(通訊員)

行動信息

發動機功力(馬力) 1050
最大速度(千米/小時) 50
轉彎速度(度/秒) 28

裝甲信息

車身裝甲(毫米) 前方150
兩側150
後方60
炮塔裝甲(毫米) 前方210
兩側210
後方94

武器信息

炮 130mmS-70
彈藥量(枚) 30
殺傷力(HP) 368-613
穿透力(毫米) 195-325
射速(發/分鐘) 5
觀察範圍(米) 460
通訊範圍(米) 820

發展歷史

1945年末,蘇聯科京設計局就開始著手制定一項代號為“260工程”的重型坦克研製計畫。總設計師雖然仍由科京擔任,但實際的項目設計師則由IS-2主任設計師,在蘇聯有著“天才坦克設計師”之美譽的尼古拉·沙什穆林擔任。在研製IS-7的過程中,他一直將KV系列的失敗作為反面教材,旨在生產一種集重裝甲、重火力、高機動等特點於一身的新式重型坦克,以超越以往的重型坦克。據現有的資料顯示,他在IS-7開發期間,在莫斯科紅軍裝甲兵軍事學院進行了裝甲鋼板板和裝甲防禦相關的研究,並提交了以此為題的博士論文。在論文中,他對以往單純的“厚裝甲=裝甲防禦力“的傳統設計構想進行了嘗試性的挑戰。他認為,通過增加坦克裝甲板硬度導致坦克重量大增,從而大大降低了機動能力的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1946年,沙什穆林回到列寧格勒。憑藉著超人的大腦和該市海軍研究所的各項資源,他開發出全新的“260工程”。同年9月8日進行了成功的樣車測試,12月25日,第2號樣車順利通過45公里行駛測試,它擁有傾斜外形的車體和由怪異曲面組成的炮塔,另在炮塔上帶有小型機槍塔。1947年,他對整體外形又進行了重新設計:大而扁平的新式炮塔和具有斜面的車體大大改善了它的避彈性能。樣車最終於1948年初完成,不久,蘇軍將其正式命名為IS-7。
IS-7的基本構造,雖與蘇聯傳統重型坦克的設計樣式相差不多,但沙什穆林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就能設計完成這種70噸重,集“高機動,重火力和重裝甲”於一體、具備“跑、攻、守”三種能力相結合的重型坦克,其高昂的鬥志和充沛的精力令人感到驚訝。在IS-7的研製過程中,科京設計局也得到了當地海軍研究所的大力幫助,其中IS-7由海軍1050馬力船舶柴油引擎提供強大動力,而由海軍130毫米改制的大口徑坦克炮的威力在蘇軍坦克炮中無人可比,因此IS-7的研製成功,與當年蘇聯陸軍和海軍之間融洽的技術交流關係以及科京設計局和列寧格勒州、市黨委之間的友好關係密不可分。但後者也使IS-7的研製工作遭遇波折。1948年蘇共內部爆發“列寧格勒事件”後,沙什穆林受到了史達林當局的嚴密監視,直到1953年史達林死後,他才完全恢復工作。這導致IS-7的成品也只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里唯一的一輛。他也是在同年才完成了改良型IS-7的木製模型。雖然車體原型保持不變,但其炮塔外形卻比美國M46坦克大兩號,此外IS-7也安裝了可鏇轉式遙控機槍。科京設計局並沒有生產出改進型IS-7的樣車。當然,蘇聯當年究竟生產了多少輛IS-7,如今依然是未解之謎。
從研製工作一開始,沙什穆林便將坦克的車框和炮塔等外裝甲部分,列為增強坦克裝甲防禦力的研究重點。研製過程中,樣車的外裝甲部分曾被反覆多次製作,而且沙什穆林也有可能對該部分進行了多次彈性強度試驗。另外,IS-7也參考了二戰後期德軍重型坦克的設計模式,採用了掛膠式履帶和大直徑負重輪。
IS-7的基本構造

基本構造

主炮和炮塔

IS-7上裝備S-70型54倍徑130毫米加農炮,其威力超過了德國的128毫米55倍口徑火炮。S-70原本是驅逐艦使用的火炮,經第92炮兵工廠威斯利·格拉賓設計集團的改良後,也可安裝到坦克上。IS-7安裝了電動式炮彈填裝器,炮口裝有定點取彈自動裝彈,可同時填裝2發36.5公斤重的標準彈頭,炮彈初速900米/秒(也有資料顯示945米/秒),最大可攜25發標準炮彈,其射速可達6-8發/分,最大射程為25000米。IS-7對1000米距離遠的打擊目標,其炮彈可穿透230毫米(穿甲彈,著彈角度不祥)的裝甲鋼板。這一數值比德國的“虎王”坦克還要高(1000米/202毫米)。
炮塔採用了扁平外裝式裝甲炮塔,由防彈鑄鋼製成,前部裝甲厚度210毫米(有資料顯示為250毫米,可能是主炮防盾的數值)。樣車完成後,各項研究工作由於政治原因而被迫中斷,因此這些數值估計可能是原本的設計數值。由於固定炮塔的螺栓看上去並不是很牢固,因此炮塔自身的裝甲厚度必須降低到最小。
炮塔主炮正上方裝有1挺14.5毫米重機槍,主炮左右上方各有1挺7.62毫米機槍。炮塔側面及後面的裝甲厚度不詳,但從外形上看頗似T-10炮塔的擴大版,這可能是安裝了自動炮彈裝填裝置的原因。而且炮塔除了加裝彈庫之外,後部還裝有主機排熱冷卻器等裝置,因此外形顯得很大。由於據資料記載IS-7排熱部可能曾發生過故障,因此在1953年製作的木製模型(實物大)中,又將炮塔底座改裝成美國M46坦克的船底型底座。
為了控制IS-7的全高,其炮塔採用了與IS-3相類似的低姿態化設計,其內部配置雖然不明,但由於IS-7右側艙口前方安裝了一個可以鏇轉360度的潛望鏡,因此可以推斷出駕駛員與炮手位於車右側。這種設計模式與IS-7安裝了自動裝填裝置也不無關係。此外,兩名炮彈裝填手中至少有一名在炮塔內是有座席的,而且IS-7所採用的是電動式鏇轉座椅。據現有的資料顯示,IS-7的車內空間“與其他蘇聯坦克一樣,狹隘到令人悲哀的地步。”
從試驗研製階段所拍攝到的坦克炮塔照片來看,其外觀與庫賓卡博物館現存的IS-7木製模型有許多明顯的不同之處。從照片上看,前者駕駛員和裝填手升降口附近兩側有不少狹縫,而後者在這個位置與T-10一樣都裝備了防彈玻璃外視窗,且兩側也都裝備了TPB-51型潛望鏡。此外,後者兩側的後下方外部,裝備了2挺7.62毫米機槍和遠隔操作式的14.5毫米防空重機槍,而前者均沒有。由此推斷,前者可能是1948年所研製的初級產品,而後者可能是1949年的改進型產品。

車體

IS-7的車體,簡單的說就是IS-3的放大版。IS-7操作員升降口的形狀和各裝甲板的接合樣式也無多大差別,其底部為船底型設計,極為堅實。不同的是,IS-7車體在升降口的上面和兩側斜下方安裝了長方形的防彈玻璃外視窗,而且其兩側下半部分呈垂直狀態,後面裝甲板的上下面共同傾斜,這樣可以更加平穩。這樣的新設計模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其斜面車體設計大大改善了避彈性能。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依然得不到任何IS-7內部配置的情報。儘管如此,從沙什穆林習慣的設計模式,及其升降口和排氣口的位置來推斷,其內部結構從前至後依次排列為操縱員區、戰鬥區、主機區和變速操向裝置區。另外,車內還有一名裝填手的座席。
本車的燃料攜帶方式很獨特。因為IS-7必須要攜帶1300升的輕油,而IS-7內所需彈藥數量又極為龐大,車內空間極為有限,因此沙什穆林利用IS-3兩側履帶上的突出部的獨立空間作為燃料槽。這種設計構思大大節省了車上的空間,不僅極為合理,而且也極富想像力。因為如果採用裝甲覆蓋主燃料槽的傳統設計模式,車體重量就會不可避免的過大,從而影響機動性。此外,這種設計模式也具有其他優點,比如說在遭受“裝甲拳”等反坦克手雷攻擊時,僅會使燃料槽受損,由於輕油難以燃燒,所以車外的燃料槽即使中彈遭到破壞,也不會立即就爆炸起火對車內人員造成傷害,可將坦克所受損害降至最低。儘管如此,IS-7側面還是配備了額外機槍,以保護取其裝甲外部主燃料槽免受步兵反坦克武器和重型機槍的威脅。IS-7兩側後部所裝備的7.62毫米機槍採用是固定式設計,無法對其進行彈藥補給,因此在戰場上能起到多大的實際功效還是個未知數,但是總比沒有要好。

發動機與行走系統

IS-7的最大亮點就是發動機。設計開始時,科京設計局找不到一台與這種重達70噸的坦克相匹配的主機,所以搭載了兩台主機。後來海軍方面提供了快艇所使用的1000馬力級的柴油發動機M-50,因此決定將其改裝為車載用發動機後,搭載在IS-7上。主機所採用的是液冷式4輪4衝程V型12氣筒,排氣量為62.4升,最高輸出功率為1050馬力/1850轉。這一數值作為軍用艦船的主機可能是很普通的,但使用在約70噸重的IS-7上,使其最高時速超過了55公里,極大地提高了機動性。IS-7坦克主機被命名為M-50T,其耗油消量與IS系列前期產品相比也大增,達1000米/4.3升。後來,沙什穆林對M-50T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推出了其升級產品——M-50F3,其最高輸出功率可達1250馬力。但因為主機的冷卻實在很困難,並且有在實驗中主機起過火的記述,為以防萬一在主機區里設定了自動滅火裝置。根據資料中“滅火器的噴射可以使用3次”的記述,可以推斷所使用的是粉末或氣體。
為提高安全係數,沙什穆林並沒有在技術上進行冒險,其變速轉動裝置所採用的還是ZK型變速傳動裝置。該變速傳動裝置採用傳統的機械式行星齒輪,其變速段數為9段,因此能夠保持運行中的穩定性。如此少的齒輪段數,的確為齒輪的選擇和替換工作增加了難度,可以選擇的變速比越多,主機的迴轉數與車速的關係越可能保持良好的狀態。這種變速轉動裝置性能極為出眾。在IS-7的試車過程中,負責機車操控的兩名試車專家,對於該車優越的操作性能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IS-7履帶所採用的是幅寬為700毫米的單點/單塊鋼製履帶,其上還加裝了橡膠按鈕,以防止連結點的脫落。其前部導向輪中,裝有油壓式履帶張度調節器,而且還採用了扭桿式懸掛裝置,裝備了油氣壓/線圈和發條並用的緩動裝置。IS-7獨特的轉輪設計,也是令外人對其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IS-7的負重輪與傳統蘇制重型坦克完全不同,所採用的是大直徑轉輪,與德國“虎II”和“象”式所採用的金屬輪圈幾乎完全一致。IS-7在高速行駛時,其內藏橡膠式負重輪由於過熱,導致其橡膠磨損過快,使其最高時速行駛時事故頻發。

《坦克世界》中的裝甲車輛(1)

《坦克世界》是由白俄羅斯遊戲開發商開發的坦克對戰內容的射擊網遊。這是一款大型多人線上網遊,支持30人的PVP對抗戰鬥,遊戲中有各種類型的坦克參戰,還有品種繁多的武器供玩家選擇。
蘇聯T-26輕型坦克
蘇聯T-28中型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蘇聯T-54中型坦克
蘇聯IS-3重型坦克
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德國II號坦克
美國M4中型坦克
美國M3輕型坦克
美國T20中型坦克
美國M2輕型坦克
德國黑豹中型坦克
美國M6重型坦克
美國T29重型坦克
美國T32重型坦克
蘇聯704工程
美國T34重型坦克
美國M3中型坦克
蘇聯BT-2輕型坦克
美國T30重型坦克
美國M2中型坦克
德國VK3002中型坦
美國可寧漢姆輕型坦克
美國T2中型坦克
蘇聯BT-7輕型坦克
蘇聯T-46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7中型坦克
蘇聯A-20輕型坦克
美國T23中型坦克
美國M26中型坦克
蘇聯KV重型坦克
蘇聯KV-5重型坦克
蘇聯MS-1輕型坦克
蘇聯IS-4重型坦克
蘇聯IS-7重型坦克
蘇聯T-44中型坦克
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德國VK4502重型坦
德國鼠式重型坦克
德國獅式重型坦克
美國T1重型坦克
蘇聯T-43中型坦克
美國T26重型坦克
德國PZ38NA輕型坦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V號中型坦克
德國VK3001中型坦
蘇聯SU-18自行火炮
蘇聯SU-26自行火炮
蘇聯SU-8自行火炮
蘇聯SU-5自行火炮
蘇聯S-51自行火炮
蘇聯SU-14自行火炮
蘇聯212工程
德國野牛自行火炮
德國黃蜂自行火炮
德國蟋蟀自行火炮
德國野蜂自行火炮
德國黑豹自行火炮
德國虎式自行火炮
美國T57自行火炮
美國M37自行火炮
美國M41自行火炮
美國M12自行火炮
美國M40自行火炮
蘇聯AT-1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76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85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00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VK3601中型坦克
德國I型突擊炮
德國黃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III號突擊炮
德國IV號反坦克殲擊車
德國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費迪南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獵虎自行反坦克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