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能奶山羊

薩能奶山羊

薩能奶山羊產於瑞士,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奶山羊品種之一,是奶山羊的代表型。現有的奶山羊品種幾乎半數以上都程度不同的含有薩能奶山羊的血緣。 具有典型的乳用家畜體型特徵,後軀發達。被毛白色,偶有毛尖呈淡黃色,有四長的外形特點,即頭長、頸長、軀幹長、四肢長。公、母羊均有須,大多無角。

基本信息

簡介

薩能奶山羊原產於瑞士西北部伯爾尼奧伯蘭德州的薩能山谷地帶,主要分布於瑞士西部的廣大區域。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奶畜業,優良的氣候,豐美的牧場和長期以來有組織有計畫的育種工作,從而培育成了現代高產的乳用山羊品種,為當今世界上乳用山羊的代表種,現已遍布各國,為分布最廣的山羊品種。輸入各國後,除進行純種繁育外,主要作為雜交改良地方山羊的父本。薩能山羊對提高地方山羊的產奶量和體尺方面效果顯著,並以此為基礎培育成功許多新的奶山羊品種,並以其產地命名。目前僅歐洲就已有十幾個國家已經培育成了自己的薩能奶山羊品種。該種奶山羊輸入我國歷史悠久,長達70年,正式批量引入是1932年,80年代以來又陸續從英國、德國引進小批量。

薩能奶山羊具有奶用家畜的楔狀體型,被毛白色或稍帶淺黃色,由粗短髓層發達的有髓毛組成,公羊的肩、背、腹和胴部著生少量長毛。皮薄呈粉紅色,僅顏面、耳朵和乳房皮膚上有小的黑灰色斑點。公母羊一般無角,耳長直立,部分個體頸下靠咽喉處有一對懸掛的肉垂(但非品種特性,不能以此評定是否純種)。體軀深廣,背長而直,四肢堅實,乳房發育充分,但相當數量的個體尻部發育較弱而且傾斜明顯為其缺點。薩能奶山羊公羊體高85厘米左右。體長95~114厘米;母年體高76厘米,體長82厘米左右。成年公羊體重75~100公斤,母羊50~65公斤。該種山羊早熟繁殖力強,繁殖率為190%,多產雙羔和三羔,泌乳期8~10個月,產奶量600~1200公斤,乳脂率3.8~4.0%。

薩能奶山羊的產奶量隨分布地區和飼養管理條件的不同而差異甚大,以英國、法國和美國的薩能山羊產奶性能最佳。由於薩能羊產區的自然條件而使該品種對直射日光十分敏感,因此適宜於舍飼條件。據觀察,薩能奶山羊最適合於亞熱帶氣候環境下飼養,過熱的氣候不利於其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已種時十分重要。

基本內容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產 地:原產於瑞士,是奶山羊品種的代表,分布最廣,除氣候十分炎熱或非常寒冷的地區外,世界各國幾乎都有,血緣。

外貌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瑞士莎能奶山羊具有奶畜特有的楔形體形,體格高大,細緻緊湊。被毛粗短,為白色或淡黃色。皮膚薄,呈粉紅色。公、母羊均無角或偶有短角,大多有須,有些頸部有肉垂。公羊頸粗壯、母羊頸細長。胸部寬深,背寬腰長,背腰平直,尻寬而長。公羊腹部渾圓緊湊,母羊腹大而不下垂。四肢結實,姿勢端正。蹄壁堅實呈蠟黃色。母羊乳房基部寬廣,向前延伸,向後突出,質地柔軟,乳頭1對,大小適中。它抗病力強,在平原、丘陵、山區,北方、南方均可飼養,適應性強,瘤胃發達,消化能力強,能充分利用各種青綠飼料,農作物秸桿。嘴唇靈活,門齒髮達,能夠啃食矮草,喜歡吃細枝嫩葉;活潑好動,善於攀登,喜乾燥,愛清潔,合群性強,適於舍飼或放牧

顯著特點: 具有典型的乳用家畜體型特徵,後軀發達。被毛白色,偶有毛尖呈淡黃色,有四長的外形特點,即頭長、頸長、軀幹長、四肢長,後軀發達,乳房發育良好。公、母羊均有須,大多無角。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生產性能:成年公羊體重7 5 ~1 0 0 . 0 公斤,最高1 2 0 . 0 公斤,母羊5 0 ~6 5 . 0 公斤,最高9 0 . 0 公斤,母羊泌乳性能良好,泌乳期8 ~1 0 個月,可產奶6 0 0 ~1 2 0 0 . 0 公斤,各國條件不同其產奶量差異較大。最高個體產奶記錄3 4 3 0 公斤。母羊產羔率一般1 7 0 ~1 8 0 . 0 % ,高者可達2 0 0 ~2 2 0 . 0 % 。

增奶良法

堅持放牧

養殖奶山羊養殖奶山羊

奶山羊每日放牧5-6小時。能促進羊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進採食及飲水量。據試驗,每日放牧的羊比不放牧的羊可多產奶300克以上。

餵泡黃豆

黃豆營養豐富每日給奶山羊餵100克泡黃豆可提高產奶量0.5公斤以上,乳脂率也高於一般乳品。

按摩乳房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按摩乳房可促進乳腺發育及泌乳每日給奶山羊按摩乳房2-3次,每次5-10分鐘,既可助乳腺發育又可提高產奶量又能活血化瘀,預防乳房炎的發生。

增加擠奶次數

據試驗改每日擠奶1次為2次,產奶量可提高20%-30%,2次改為3次又可提高10%。因為乳腺的分泌與乳房內壓成反相關,也就是乳房越空,泌乳越快。

薩能奶山羊的乳房薩能奶山羊的乳房

飼餵茶水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夏季將茶葉用開水沏泡30分鐘,將茶水帶渣餵羊,1日2次,每次300亳升,可提高產奶量20%,並能防暑降

溫。

擠奶技術要點

擠奶前準備工作

1.擦洗乳房

擠羊奶擠羊奶

水溫要保持在45~50℃,開始先用溫毛巾擦洗乳房,然後將毛巾擰乾後再擦乾。

2.充分按摩乳房

按摩乳房的方法通常有3種:

①用兩手托住乳房輕揉,左右對揉,由上到下依次進行,每次揉3~4遍,約半分鐘;

②用手指捻轉刺激乳頭,不要超過1分鐘(超過2分鐘,會引起慢性乳頭部外傷,進而發生乳房炎)。刺激不要過度,以免造成疼痛;

③頂撞按摩法,即模仿小羊吃奶頂撞乳房的動作,兩手鬆握兩個乳頭基部,向上頂撞2~3次,然後擠奶,這種按摩方法可依次連續做。擦洗和按摩的時間不可過長,一般不要超過3分鐘。

擠奶方法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先用大拇指和食指合攏卡住乳頭基部,堵住乳頭腔與乳池間的孔,以防乳汁回流。然後輕巧而有力地依次將中指、無名指、小指向手心收壓,促使乳汁排出。每次握緊擠一次奶後,大拇指和食指立即放鬆,然後再重新握緊,如此有節律地一握一松,反覆進行。操作時雙手要分別握住兩個乳頭,動作要輕巧敏捷,握力要均勻,速度要一致,交替進行。對於個別乳頭短小,無法擠壓的奶母羊,可採用滑擠法,利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頭,由上向下滑動,擠出乳汁。

每次都須將奶擠乾淨

如果擠不淨,殘存的奶容易誘髮乳房炎,而且還會減少產奶量,縮短泌乳期。

擠奶速度要快

一般每分鐘80~100次為宜,擠完一隻羊約需3~4分鐘左右。

擠奶“三定”

即每天定時、定人、定場地,不易隨便變動。此外,擠奶的環境還要保持安靜。

要適當增加擠奶次數

乳汁分泌的快慢和多少,與乳房內壓力呈負相關。即乳房內壓力越小,乳腺泌乳越快、越多,因此,增加擠奶次數,減少乳房的內壓力就可增加泌乳速度,提高產奶量。據測算,高產奶羊,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每天擠兩次比擠一次可提高產奶量20%~30%,每天擠3次比擠兩次的能提高 12%~15%。一般每天擠兩次,高產羊應當擠3次為好。

要適時進行乾奶

為使母羊及時補充身體營養,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有利於下一個泌乳期獲得高產,要根據母羊膘情、年齡的不同,在母羊懷孕達2~3個月時,即臨產前2~3個月停止擠乳。並通過乳頭注入青黴素80萬單位,能有效地防止乾奶期乳房炎的發生。

細心檢查乳房情況

薩能奶山羊薩能奶山羊

如發現乳頭乾裂、破傷或乳房紅腫、熱痛、奶中混有血絲或絮狀物時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進行治療。每次擠奶後要浸浴乳頭為防止乳房炎,每次擠完奶後可選用1%碘液或0.5%~1%的洗必泰、次氯酸鈉溶液浸泡乳頭。

奶山羊的泌乳期

奶山羊的泌乳期一般為9~10個月,泌乳期又可分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

泌乳初期(產後6~20天)也叫恢復期,母羊產後不久,體質虛弱,腹部空虛,常感到飢餓,食慾逐漸旺盛,但消化能力較弱,體質尚未完全恢復,此期間的飼養管理以恢復母羊的體況為主。多餵易消化的優質青綠(乾)草,自由採食,一周后根據奶山羊的體況肥瘦、乳房的膨脹程度、食慾表現、糞便形狀等情況,飼餵適量的精料和多汁飼料。

泌乳盛期(產後20~120天)這一時期產奶量占全泌乳期的一半,此階段母羊體力已基本恢復,泌乳達到高峰。由於泌乳量較大,體內蓄積的養分不斷排出,體重不斷下降,必須加強飼養管理,飼餵優質飼草和精料,精料占日糧的50%,多餵青綠多汁飼料和部分塊根、塊莖類飼料。重視乳房的護理和按摩,並常熱敷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潔衛生,適當運動,精心護理。

泌乳中期(產後120~210天)此期產奶量逐漸下降,但下降速度較慢,每日遞減5%~7%。此期奶量若有下降就不容易再回升,在飼養上不要隨意改變飼草飼料及飼養日程,以免產奶量急劇下降,這一階段可根據泌乳母羊的產奶量、膘情、胎次適當降低精飼料的供給,對於低產母羊,此期精飼料不宜多給,否則會造成肥胖,影響配種,加強運動,自由採食粗飼料。

泌乳末期(產後210天至乾奶)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母羊逐漸發情配種,到此期的後期大部分母羊已懷孕,產奶量顯著下降,精飼料的減少要安排在產奶量下降之後,這樣可減緩奶量下降的速度,日糧以粗飼料為主逐漸減少青綠多汁飼料和精飼料的飼餵。此期正是母羊懷孕的前3個月,日糧要全價。

另外對於泌乳母羊,要經常檢查和按摩乳房,如果發現乳孔閉塞、乳房炎、乳汁異常等情況要

及時處理,還有,飼料要全價,在滿足能量和蛋白的基礎上還要注意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添加。

引種繁育

薩能奶山羊是乳用山羊的優良品種,產奶量很高。羊奶營養全面,是適合飲用和現代乳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的青睞。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實畜牧交易市場逐漸向電子商務化轉變,越來越多的薩能奶山羊養殖戶、養殖廠家更青睞於在中國畜牧街這樣的畜牧商務網站上進行奶山羊的交易來對薩能奶山羊進行引種繁育和對當地奶羊的性能的改良。

認識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