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子峽鄉

葦子峽鄉隸屬於新疆哈密地區伊吾縣,位於伊吾縣城以北35公里,鄉境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2公里,面積12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00畝,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胡麻、哈密瓜等。葦子峽鄉以農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

基本信息

簡介

葦子峽鄉葦子峽鄉
葦子峽鄉位於伊吾縣城以北35公里,鄉境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2公里,面積1215.7平方公里,無霜期153天,日照時數3250小時,年降水量60毫米。居住著147戶654人。勞動力377人,耕地面積2300畝,人均4.1畝,實際人均占用3.6畝。
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胡麻、哈密瓜等。葦子峽鄉以農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2000年末全鄉各類牲畜存欄3285頭(只)。
鄉駐地附近有古墓葬群一處,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行政區劃

伊吾縣伊吾縣
伊吾縣位於新疆東北部、天山北麓東段,縣境東西長215公里,南北寬175公里,國境線長274公里,總面積19519平方公里。縣域地處高寒,群山環抱,最高海拔4888米、最低海拔260米,縣城海拔1700米。
伊吾縣轄2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伊吾鎮淖毛湖鎮、葦子峽鄉、下馬崖鄉、鹽池鄉吐葫蘆鄉前山哈薩克族鄉。境內有:兵團淖毛湖農場。縣人民政府駐伊吾鎮。

下轄村

葦子峽鄉位於伊吾縣北部,全鄉共有人口218戶,702人,屬純維吾爾族居住區。全鄉下轄沙依巴克恰村喬爾喬村兩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

葦子峽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葦子峽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葦子峽鄉處於伊吾河谷地帶,具有獨特的適宜野山杏生長的氣候、地質條件,自古以來盛產野山杏,2005年註冊“阿達克”牌有機天然野山杏商標,目前全鄉杏樹栽植面積已達到7000餘畝,年產杏乾40餘噸,2009年開發野山杏精包裝杏乾、野山杏飲料等系列產品。

得名

葦子峽鄉系漢語名稱,因位於山峽澗,且遍生蘆葦,故名。又名阿達克,蒙語,意為下游、盡頭。伊吾河水流至此地即潛入地下,故名。

資源條件

林業

葦子峽鄉修建的日全食觀測的天文廣場葦子峽鄉修建的日全食觀測的天文廣場

伊吾縣將近兩萬平方公里土地,能夠連片生長野山杏的還真只有葦子峽那樣一處峽溝地帶。目前全鄉野山杏面積6300畝,其中3000畝是這兩年新定植的。為了突出野山杏特色,鄉里明年計畫再擴種3000畝野山杏,最終形成1萬畝規模。

牧業

牧業的定義在葦子峽並不局限在。通過鼓勵農戶庭院養雞,全鄉今年土雞飼養規模達到3萬隻。當地還有幾十座小魚塘,面積雖然只有400畝,由於水質好,養出來的魚味道格外鮮美。此外還有300多峰駱駝,駝奶、駝肉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94
男 304
女 290
家庭戶戶數 157
家庭戶總人口(總) 569
家庭戶男 289
家庭戶女 280
0-14歲(總) 104
0-14歲男 52
0-14歲女 52
15-64歲(總) 464
15-64歲男 240
15-64歲女 224
65歲及以上(總) 26
65歲及以上男 12
65歲及以上女 1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62

特色產業

葦子峽鄉具有無工業污染、銷售方便等優勢,該鄉發動婦聯部門集資購買雞苗,然後免費發放給農戶養殖,提高了農牧民的養雞積極性,成為全縣獨一無二的養雞鄉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葦子峽土雞的價格也年年上漲。2007年,伊吾縣總結葦子峽鄉養雞業的經驗,把養雞業推廣到伊吾鎮、吐葫蘆鄉、下馬崖鄉等三個鄉鎮,計畫養殖規模達3萬隻,還出台了“養1隻雞政府補貼1元”的優惠政策。

旅遊

葦子峽鄉葦子峽鄉

峽溝里盛開的杏花本身就美艷動人,土雞和地產魚也能讓過往的客人挪不動腳步,加上葦子峽一帶還有蝴蝶谷、神泉魚兒洞、太陽曆廣場(2008年最佳日全食觀測點)等旅遊景點,鄉村旅遊的開展也就成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全鄉目前有“農家樂”旅遊點6處,其中阿里甫家的旅遊點今年收入超過1.5萬元。

該區有四季長流水,河谷兩岸毛柳叢生,水草豐茂。峽溝內,野山杏、樹木繁茂,清流湍急,風景優美。尤其是該旅遊景點內的“尤勒敦”位於鄉政府11.3公里處,是丘陵中的一塊小盆地,約2平方公里,有一座小水庫,四周紅柳、蘆葦、白刺叢生,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閒暇時節來此垂釣,可陶冶心智,美景更是盡收眼底。
此外位於鄉政府東北約25公里的“蘇魯克”,有面積約4畝地的泉水地,不但有蘆葦、白刺和梧桐等灌木叢生,還伴有陣陣的瓜果飄香,在這裡不但可以領略到綠的靜謐,還可一睹浩瀚的大漠風光。
葦子峽鄉的耕地大都集中在伊吾河下游的河谷地帶,800多畝幾萬棵野山杏遍布河谷,其中最老的野山杏樹已生長200多年,每年從春杏花開放到秋金燦燦的果實掛滿枝頭,都吸引著大批的遊客。
最迷人的是每年4~5月間,杏花綻放,千萬隻蝴蝶聚會谷里,爭相展示舞姬風采,花蝶爭芳鬥豔,成了花的海洋,蝶的樂園。這裡山水相映,綠樹成蔭,千畝野杏,枝枝報春;群群彩蝶,翩翩起舞,令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遊客在此盡可領略山、水、人、樹、花、蝶為一體的自然風光。

發展思路

抓好主導產業(哈密瓜),發展經濟林(野杏林),以經濟林建設帶動農區畜牧業(牛羊育肥)和家庭養殖業(土雞為主)的發展。
葦子峽鄉位於伊吾河中下游,屬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伊吾河的調節作用,形成了特定的逆溫帶小氣候環境,水土光熱條件特別適應杏樹為主的樹木生長,鄉境內有300多畝西伯利亞野生杏樹分布,由於歷史原因,部分杏樹結果後,分泌出大量微生物,十個杏子九個有蟲,就形成了葦子峽鄉白天杏子吃的少,晚上十個杏子十個吃的特有現象。
據當地民眾反映,食用葦子峽的杏子,可以調節情緒,伏天有解暑止渴作用,冬天可以抵禦感冒,發汗、通順腸道並具有解酒、怯火等作用。尤其是泡製杏皮茶水,見效尤為顯著。其治療感冒有療效快,時程短,不易復發等特點。葦子峽鄉70歲以上的老人較為多見,85歲以上的老人占當地老人總數的20%以上。最高壽命達115歲,從未發現一例肺結核病人,據考證與長期食用此杏有關。

社會人文

葦子峽鄉衛星地圖葦子峽鄉衛星地圖

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伊吾縣葦子峽鄉黨委針對目前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主體意識不強、自我發展意識不強、經營發展能力不強的現狀,注重抓“四種教育”,積極培育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求的新型農民。
抓飲水思源教育,培養感恩祖國意識。鄉黨委通過多形式、多層面與民眾開展面對面的“四談”活動(談發展、談變化、談問題、談思路),不同角度地向民眾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建國六十周年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使他們自覺認識到今天翻天覆地大變化、幸福美滿好生活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英明決策,離不開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感恩偉大祖國,充分藉助好一系列強農惠農支農政策自覺發展、主動發展,勤勞致富,不斷增強農民的自我發展信心,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
抓發展能力教育,培養自主創收意識。鄉黨委、政府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產業發展,本著“缺什麼、補什麼,需什麼、學什麼”的原則,堅持“知與行、說與做、學與賽”緊密結合的培訓方針,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做好協調配合,分時段、分批次地開展科學種養殖、動物防疫、林木病蟲害防治與管護、農家樂廚藝及建築瓦工等各類符合鄉村實際、滿足民眾需要的勞務技能培訓班總計9期,培訓人員達500餘人(次),從而增強農民科技致富能力,變“依賴別人”為“依靠自己”。
抓法制道德教育,培養遵紀誠信意識。通過發放宣傳單、上門講解、諮詢服務等途徑,不定期地在民眾中開展基礎法制、道德誠信、交通安全及安全生產等教育,並組織開展了“文明新風進農家”活動,從維護團結、遵紀守法、新事新辦、尊老愛幼、睦鄰友好、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評比,從而增強農民的法制誠信意識,變“鄉土習俗”為“鄉風文明”。
抓愛心幫扶教育,培養團結互助意識。結合向本鄉腦瘤患者買早然木·斯馬義和前山鄉“馬背醫生”依米提·沙德獻愛心捐款活動,鄉工青婦群團組織廣泛開展“一人有難,眾人幫扶”、“民族團結一家親”、“團結就是力量”等主題教育,從而增強農民的團結互助精神,變“要求捐獻”為“自願奉獻”。

社會保障

伊吾縣將近兩萬平方公里土地,能夠連片生長野山杏的還真只有葦子峽那樣一處峽溝地帶。目前全鄉野山杏面積6300畝,其中3000畝是這兩年新定植的。為了突出野山杏特色,鄉里明年計畫再擴種3000畝野山杏,最終形成1萬畝規模。
牧業的定義在葦子峽並不局限在牛和羊。通過鼓勵農戶庭院養雞,全鄉今年土雞飼養規模達到3萬隻。當地還有幾十座小魚塘,面積雖然只有400畝,由於水質好,養出來的魚味道格外鮮美。此外還有300多峰駱駝駝奶駝肉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峽溝里盛開的杏花本身就美艷動人,土雞和地產魚也能讓過往的客人挪不動腳步,加上葦子峽一帶還有蝴蝶谷神泉魚兒洞太陽曆廣場(2008年最佳日全食觀測點)等旅遊景點,鄉村旅遊的開展也就成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全鄉目前有“農家樂”旅遊點6處,其中阿里甫家的旅遊點今年收入超過1.5萬元。
勞務輸出成效也一年比一年顯著。2008年截至11月,全鄉勞務創收48萬元,預計全年農民增收的50%來自勞務收入。

新疆哈密地區的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