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炭疽病

莧菜炭疽病

莧菜炭疽病,英文名:Amaranth anthracnose,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主要為害葉片和莖。

基本信息

中文名:莧菜炭疽病

英文名:Amaranthanthracnose

病原中文名:潰突刺盤孢

病原拉丁學名:ColletotrichumerumpensSacc. var. amaranthiTeng.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莧菜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和莖

主要症狀

莧菜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莖。發病初期葉片先出現暗綠色水漬狀小斑點,後擴大為灰褐色病斑,病斑圓形,邊緣褐色,略微隆起,嚴重的病斑融合,引起葉片早枯,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點,濕度大時病部溢出黏狀物。莖部發病病斑為褐色,長橢圓形,略凹陷。

病原形態特徵

莧菜炭疽病 莧菜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erumpens Sacc. var. amaranthi Teng. 稱潰突刺盤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黑色,叢生,直徑60~300微米;周圍有黑褐色剛毛,頂端色淺,基部略寬,具1~3個橫隔膜,大小50~200×4~6微米;分生孢子梗圓筒形,短而不分枝,大小14~20×3微米;分生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單細胞,無色,大小18~26×3~4.5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飛濺或沖刷進行傳播和蔓延,氣溫28℃~32℃,多雨利於該病發生和流行,種植過密、偏施速效氮肥、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並在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及時的清溝排漬,減少雨後田間的積水,同時在播種前深翻曬土(並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結合深翻施足基肥,做平畦,要求做到地平、土細,以利出苗。

2、加強田間管理,在莧菜生長期應合理施肥、科學澆水,及時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力,並在生長階段適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大,提高莧菜抗病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提高莧菜天然品味。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根據植保要求噴施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等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