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梔黃注射液

茵梔黃注射液

茵梔黃注射液,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用於肝膽濕熱,面目悉黃,胸脅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性、遷延性、慢性肝炎,屬上述證候者。茵梔黃注射液與其他藥物互動使用時應間隔4小時以上。精密量取本品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用鹽酸液(0.2mol/L)稀釋到刻度,搖勻,以鹽酸液(0.2mol/L)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A),在276±2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21H18O11的吸收係數(E1%1cm)為631計算,即得。茵梔黃注射液是一種治療肝炎的有效藥物,對重症肝炎、急慢性黃疸型肝炎、遷延性肝炎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基本信息

成份

茵陳提取物、梔子提取物、黃芩苷、金銀花提取物(以綠原酸計)。輔料為無水葡萄糖、葡甲胺、甘油。

基本信息說明

藥品名稱

茵梔黃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

通用名稱:茵梔黃注射液

漢語拼音:yinhuangzhusheye

商品類型

處方藥(RX)。

處方

茵陳提取物6g、梔子提取物3.2g、黃芩甙20g、金銀花提取物(以綠原酸計)4g。

製法

以上四味,取黃芩甙加水適量潤濕,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其餘茵陳提取物等三味分別加水溶解,另取葡萄糖20g,葡甲胺5g加水溶解,混勻,調節pH值,以注射用水稀釋至1000ml,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性狀

本品為橙紅色的澄明液體。

鑑別

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溶液,用分光光度法(附錄ⅤA)測定,在276±2nm和317±2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檢查

pH值應為6.5~8.0(附錄ⅦG)。熱原取本品,用注射用水稀釋一倍,依法檢查(附錄ⅧA),劑量按家免體重每1kg緩緩注射稀釋液4ml,應符合規定。熾灼殘渣取本品2ml,蒸乾後依法檢查(附錄ⅨJ),不得過20mg。

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用鹽酸液(0.2mol/L)稀釋到刻度,搖勻,以鹽酸液(0.2mol/L)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A),在276±2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21H18O11的吸收係數(E1%1cm)為631計算,即得。本品每ml含黃芩甙(C21H18O11)應為20.0~22.5mg。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用於肝膽濕熱,面目悉黃,胸脅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性、遷延性、慢性肝炎,屬上述的候者。

規格

(1)2ml(2)10ml

用法與用量

靜脈滴注,一次10~2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釋後滴注;症狀緩解後可改用肌內注射,一日2~4ml。

貯藏

密封,避光保存。

【注】

1、茵陳提取物為茵陳的90%乙醇滲漉提取物,除去葉綠素等油狀物,經減壓乾燥製得的固體提取物。

2、梔子提取物。為梔子的70%乙醇回流提取液,用95%乙醇沉澱,經減壓乾燥製得的固體提取物。

3、黃芩甙為黃芩的水煎液,經鹽酸後復酸析精製而得,含黃芩甙(C21H18O11)應為90%以上。

4、金銀花提取物取金銀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加入石灰乳調節至pH值至10~12,靜置,濾取沉澱,加適量水,加硫酸調節pH值至6~7,攪勻,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狀,烘乾,即得。含綠原酸應為18%以上。

不良反應

1.靜滴、肌注本品偶可引起嚴重血清病樣反應及過敏性休克。

2.偶見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藥物熱、畏寒,心悸。

3.罕見喉頭水腫、黃疸一次性加重、高熱反應。

禁忌

(1)對本品有過敏反應或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

(2)過敏體質者或家族對本品有過敏史者禁用。

(3)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注意事項

1.本品主要適用於陽黃證型中熱大於濕者。黃疸屬寒濕陰黃者及虛黃引起的面目萎黃者不宜使用。冠心病患者慎用。孕婦避免使用。兒童用藥應嚴格按公斤體重計算。首次套用前,詳細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

2.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酒,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3.忌恚怒憂鬱勞碌。

4.本品不能與其他藥物同時滴注,嚴禁與其他藥物混合配伍套用。茵梔黃注射液與其他藥物互動使用時應間隔4小時以上。

5.本品是純中藥製劑,保存不當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發現藥液出現渾濁、沉澱、變色或瓶身有漏氣、裂紋等現象時不能使用。如經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出現渾濁亦不得使用。

6.本品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紅黴素、四環素、回蘇靈注射液、鈣劑、酸性藥物存在配伍禁忌,尤其不能與青黴素類高敏類藥物合併使用。本品不能與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類、複方氨基比林聯合套用,與其他抗生素類藥物、維生素K1、法莫西丁、還原型谷胱甘肽聯合套用時也應謹慎使用。

7.務必加強全程用藥監護和安全性監測,密切觀察用藥反應,特別是開始30分鐘。發現異常,立即停藥。

8.對老人、兒童、心臟嚴重疾患、肝腎功能異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的患者應慎重使用。

9.靜脈滴注時,必須稀釋以後使用。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藥劑量,同時應注意觀察病人的血壓。建議滴速小於40滴/分,一般控制在15~30滴/分。首次用藥,宜選用小劑量,慢速滴注。

10.茵梔黃注射液與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不宜加入其他藥物,宜應現配先用,並在2小時內用完。

11.禁止使用靜脈推注的方法給藥。

12.臨床用藥時,建議根據患者年齡、病情、體徵等從低劑量開始,緩慢滴入,1個療程不宜大於2周。堅持中病即止,防止長期用藥。對長期使用的在每療程間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藥物相互作用

尚無本品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執行標準

部頒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四冊WS-B-2736-97

藥理作用

黃芩藥理作用

黃芪對傷寒、痢疾、綠膿、百日咳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病毒、皮膚真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梔子藥理作用

梔子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體外尚可殺滅鉤端螺鏇體。

茵陳藥理作用

茵陳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痢疾、傷寒、綠膿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茵陳煎劑對家兔實驗性發熱有強烈的解熱作用。

金銀花葯理作用

金銀花對傷寒、百日咳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強烈的抗菌作用。

合劑藥理作用

利濕作用,能增強細菌毒素的排泄,並且還有抗病毒之作用。實驗用四氯化碳致成大鼠的急性肝損傷,觀察茵陳蒿湯及其組成各藥(茵陳蒿、梔子、大黃)對肝損傷的防治作用。實驗結果表明,接受藥物治療的動物,肝臟細胞的腫脹、氣球樣變,脂變與壞死均有程度不等的減輕。肝細胞內蓄積的糖元與核糖核酸含量有所增多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顯著下降。

適應症

清熱解毒,利濕退熱,降低谷丙轉氨酶。主治濕熱內蘊之症,臨床症見身目俱黃,黃色鮮明,四肢倦怠乏力,身體困重,小便短赤,大便不調,舌苔黃膩,脈濡數。茵梔黃注射液是一種治療肝炎的有效藥物,對重症肝炎、急慢性黃疸型肝炎、遷延性肝炎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此外,該藥對治療膽道系統感染、慢性頑固性腎盂腎炎、肺膿瘍、上呼吸道感染、痢疾、急性胃腸炎、慢性支氣管炎合併感染以及急性扁桃體炎等感染性疾患,療效均佳。用藥時間最長8天,最短一天,平均3.5天,即可控制感染,熱退,臨床症狀消失,白細胞降至正常。用法用量:注射劑,每支2毫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