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膠東半島北部,蓬萊市的西南部,南部和東部與棲霞市為鄰,北部、西部與蓬萊市村里集鎮接壤,總面積2578.67公頃。公園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仙境文化、險峰群崮、溫泉碧湖為特色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國際品牌——蓬萊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護與培育森林資源、開展休閒等多種旅遊活動。公園主要是由艾崮山脈組成,主峰海拔819米,素有膠東“小華山”之譽。艾山諸峰,挺拔陡峭,如鐵戟直刺蒼穹,異常險峻,崮山山脈山勢逶迤,怪石嶙峋。艾山森林公園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內涵深邃。在自然景觀資源中,森林植物既有東北植物區系成分,又有亞熱帶和國外植物成分,突出展現了半島森林植物園的景觀效果。

基本信息

公園信息

公園名稱: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 山東蓬萊市

公園海拔: 500-1000米

公園面積: 2578.67公頃

景區數: 7

景點數: 125

簡介

蓬萊自古以“人間仙境”、“山海名邦”飲譽海內外。丹崖山上,仙閣凌空,仙樂繚繞,八仙相聚顯神通;蓬萊閣下,綠蔭護岸,沙細浪緩,萬方遊客織太平。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蓬萊城南40公里處,距煙臺市區60公里,離威烏、同三高速公路各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園總面積2578.67公頃,主峰海拔高819米,雄偉險峻,被譽為齊魯第一險峰,素有“小華山”之稱。

氣候

艾山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春秋季節長,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純淨,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和森林旅遊、避暑健體勝地。艾山自然條件優越,森林覆蓋率達96.2%,野生資源豐富,有維管植物820種,各類野生動物1008種,是天然的生態樂園。艾山山峰峭立,絕壁如削,溝狹澗深、林海松濤,集險、奇、幽、秀於一體,是登山探險的絕佳去處。艾山林相變幻豐富,森林景觀奇特,四季常綠、三季花艷,初春杜鵑盛開,萬樹吐綠映紅霞;盛夏槐花漫天,群山疊翠飄香雪;金秋果滿枝頭,萬紫千紅溢果香;深冬凌寒掛樹,銀裝素裹襯松翠,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後花園。

文化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文化底蘊豐富,唐王征東構成了人文景觀的主線。公園山峰、奇石、泉池、溝溪等景觀無不與唐王征東有關,如唐王率軍由“梯子口”上山屯兵,到 “東西校場”練兵、“插旗頂”演習、“蛤蟆石”防守,“龍墩”議事,“壽墩”祝壽以及唐王用劍刺出的千年不涸的泉灣:一劍泉、劍刺泉、聖泉神水、飲馬灣、哈拉灣等;另外,還有皇姑庵遺址、佛教龍興寺的興衰、八仙怒指蒼天引來“通天神水”的故事等,使自然景觀人文化,甚至神化。

“回歸大自然,走向大森林”,已成為當今旅遊的新時尚。在領略了仙山瓊閣、海市飄渺之後,請到艾山國家森林公園一游!融身於蒼茫林海之中,品味一番鳥語花香、萬壑松鳴,伴著古寺鐘聲、高山流水,摒除俗心雜念,跳出萬丈紅塵,踏踏實實做一回“神仙”!

建設規劃

根據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院製作的《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產經營區、遊覽區、遊樂區、休閒度假區、接待服務區、居民生活區七大類功能區。旅遊項目主要在遊覽區、遊樂區、休閒度假區內進行建設。同時根據遊覽內容不同,將遊覽區分為:森林遊覽區、鄉村遊覽區、歷史文化遊覽區、宗教文化遊覽區、機動車游覽線、環保車遊覽線和步行遊覽線。遊樂區包括極限運動區、休閒運動區和主題莊園。休閒度假區包括濱水度假區、溫泉度假區、森林度假區和鄉村度假區。

森林公園景區規劃

根據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院製作《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規劃為“一核一環,三重仙境,七星相輝”的結構。“一核”是指位於大劉家水庫周邊的旅遊服務基地,即碧湖服務基地。“一環”指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遊覽線路組織環繞形成的一個森林公園內部的遊覽大環線。依據資源分布特點、資源類型以及旅遊產品開發方向將艾山國家森林公園劃分成三重仙境,體現艾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天上仙境”的空間特點。這三個仙境在高度上形成高、中、低三個層次,依次為艾山的“天庭仙境”、崮山的“王者仙境”和溝谷間的“桃源仙境”。每個仙境根據各自的主題開展不同的旅遊產品,在三個仙境之間由茂密的森林相聯繫,可以開展生態登山、森林遊覽等旅遊活動,形成“綠野仙蹤”的生態基底。七星相輝為七個景區:天庭險峰景區、天庭度假景區、北崮王者景區、南崮龍興景區、桃源瑤池景區、桃源水靈景區和桃園農莊景區。規劃艾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個主要景點,簡稱“艾山八景”,包括:天庭仙途、四季彩谷、王者爭輝、龍興聖跡、瑤池碧湖、暖湯凝脂、春華秋實、綠海紅星。

旅遊市場策劃

根據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院製作《艾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策劃》,從國內市場分析,我省省內遊客占國內旅遊人數的45%,周邊省的遊客占20%,來自大城市的占11%。根據艾山國家森林公園遊客規模預測,到2010年艾山國家森林公園遊客人數為13~22萬人次,到2020年遊客人數為80~120萬人次。今後幾年的發展趨勢是,國內市場發展更快,觀光度假模式將成為市場需求的主流,在旅遊目的地逗留時間延長,遊客支出將不斷增加,遊客對旅遊產品質量的要求會逐漸提高。

項目投資及效益預測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建設總投資為43000萬元,近期建設投資9740萬元。根據旅遊策劃,遊客門票、購物、娛樂餐飲、園內交通按照近期每人次130元計算,近期每年可回收資金997萬元,盈利480萬元,投資回收期為10年。遠期遊客門票、購物、娛樂餐飲、園內交通每人次280元,每年可盈利1850萬元,到規劃期末,預計艾山國家森林公園總盈利額為27420萬元。

投資優惠政策

1、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除了屬於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貴重金屬等資源開採項目的,由國務院另外規定以外,實際經營期限在十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2、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依照規定享受“二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期滿後,經企業申請,國務院稅收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十年內繼續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的企業所得稅。

3、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稅收優惠,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24%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其中,屬於技術密集,知識密集項目,或者屬於能源交通港口建設項目的,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可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4、特定行業、項目稅收優惠,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本項目適用),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十五年以上的,可以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景區景點

解甲嶺景區

景區位於艾山景區北部、伸向東北向的宋家窪至解甲山長約2.3km的一條長嶺,以解甲山引伸長嶺而命名。其頂部是寬約200m,落差僅50m的平坦山崮,周圍是懸崖峭壁,地貌奇特,總面積210.11ha。崮頂已有簡易車游道貫通。著名景點有解甲山、黃嶺、一劍泉等,都由唐王征東故事傳說而得名。在宋家窪東側和解甲山前,各有一處面積約10ha余的廣闊地帶,給景區規劃提供了較大空間,景區的主要功能是以唐王征東故事為歷史背景,以唐代兵營訓練項目為內容,供青少年開展參與性健身活動。

唐王崮景區

景區位於崮山山脈的北端,呈南北走向。東、南鄰生態保護區,西至棲霞、龍口市界,公園北界至250m等高線處,總面積約503.74ha。景區地貌特徵是山崮寬廣,崮周圍懸崖壁立,陡峭如削,形成奇特的山崮景觀。景區包括南崮和北崮,兩崮頂相距約1.6km,其間由大道劉家西溝將兩崮分割開。據傳南北崮是唐王征東屯兵的營地,留有眾多的故事傳說和大殿遺蹟,奇石景觀豐富,佛教香火一度興旺,抗日戰爭時期為我軍抗日根據地之一。

根據南北崮的地理分布、景觀特徵和便於有序開發,將唐王崮景區劃分為南崮小區和北崮小區,面積分別為149.25ha和354.49ha。

南崮小區位於大道劉家西南,上行約3km,下行約1km。崮頂平展寬闊,成三角形,面積約8ha,適宜規劃青少年健身娛樂項目。崮頂南側游路曲折緩長,景點分布較多,主要景點有唐王聖泉、天梯、臥虎石等,建於唐代的興龍寺遺址、座落於鐵口溝上端,也是登崮的必由之路。崮頂北側崮崖長達600m余,地勢陡險,沿崮崖多有奇石分布。

北崮小區位於上薛家莊南1km處,最高峰插旗頂,高程558m,殺人溝、進出口溝和留金寨溝將北崮沖刷切割成三個崮頂,東、西崮分別為東、西校場,傳說是唐軍屯兵訓練的場所,中間崮頂最大,面積約20ha,形成溝深、崖陡、崮矗、頂平的地貌特徵。崮頂有唐王屯兵北崮時的大殿遺址,有飲馬灣、哈拉灣、蛤蟆石、萬人坑、龍墩、壽墩、北天門等與唐軍守崮故事傳說有關的眾多景點,適宜開展登山、探險活動,也是觀光、尋古、休閒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南民山待開發區

本區位於南民山村以南,黃水河源頭的匯水面,由與棲霞市的界山三面所環抱,面積約達596.54ha。山峰多在600m以上,主要有雙甲山、鞏家山、紫牛山等。雙甲山兩峰並立,形似初萌的鹿角,挺拔而富有生機,景色壯美。區內林木茂密,綠樹成萌,小池塘壩遍布溝溪。椴樹分布於鞏家山北坡,約20ha余,形成“椴林遺珍”景觀,是山東不多見的森林演替過程中的殘存遺珍。本區生態環境良好,,列為生態觀光休閒遊待開發區。

生態保護區

在公園範圍內,除去服務區、艾山景區、解甲嶺景區、碧雲湖景區、唐王崮景區和待開發區之處的剩餘區域,規劃為生態保護區。集中分布在自大劉家水庫至南民山村,沿黃水河兩岸的山坡及坡麓,面積約601.77ha。主要地類類型有板栗、蘋果、林地、疏林、荒地農田和村莊、道路等交通、建築用地。區內山坡下部及坡麓多被板栗、蘋果等經濟林地所覆蓋,山坡上部的荒地、疏林有待加快綠化和改建,提高綠化率。

艾山景區

公園主體景區,以艾山主峰命名,位於服務接待南區南部,由東、中、西三條大流和極頂區域構成,總面積約289.23ha。區內以險峰、奇石、溝溪、泉水、森林等自然景觀為主體景觀,並有唐王廟、皇姑庵、公主墳等古蹟遺址及其廣為流傳的故事傳說和八路兵器廠等革命遺址,人文景觀也很豐富,開發潛力很大。

根據景區的地貌特徵,景觀資源類型及其分布、游線布設及旅遊開發利用方向等因素將艾山景區劃分為冠雲峰小區、雙流溝小區和西流溝小區三個二級區。

冠雲峰小區位於艾山頂峰及北坡至大埯子南山,通天神水至公主墳一線以南,中、東大流的發源地域,總面積約88.16ha,本小區山峰峭立,絕壁如削,溝狹澗深,林海松濤,山花爛漫,杜鵑爭艷,集險、奇、幽、秀於一體,以登山探險、科考、賞天象景觀和生態游等為主要功能。

雙流溝小區位於服務接待南區與冠雲峰小區之間,東、中大流兩溝的流域範圍,面積約114.34ha。本小區山嶺縱橫,溝谷寬淺,海拔較低(300~40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樹種繁多,赤松、刺槐、櫟類、板栗、核桃、華山松、紫椴、青檀、鵝掌楸、山合歡等,林相複雜,景色秀麗,如橡樹溝具有亞熱帶雜木林景觀。除蜂窩石、通天神水等著名自然景觀外,主要的歷史遺蹟如皇姑庵、公主墳和八路兵器廠遺址都分布於該小區,景觀資源豐富,有利於開發形成不同類型的旅遊產品。主要功能是休閒、度假、消夏避暑、觀光尋古、雲峰遠眺和愛國主義教育等。

西流溝小區位於雙流溝小區西側,自西大流與中大流交叉口,蜿蜒至雙甲山以東,長約2km余,貫穿整個西大流流域,面積約86.73ha。小區高差400m之多,老虎洞以下,懸崖峭壁,澗深谷幽;老虎洞以上,溝谷寬淺,林木蔥鬱。主要景觀是西天門、老虎洞和唐王廟,其主要功能是觀光、尋古、休閒、採摘、野炊和野營。

碧雲湖景區

位於大道劉家北側黃水河上,原系大道劉家水庫,屬小(一)型,是公園一處最大的水面,又居於進入唐王崮景區的主游道旁,區位十分優越。

景區包括水庫周圍的山嶺和山坡,東至鷹呼咀,南至帽子頂,西至水庫西岸,北至水庫壩基,總面積約341.33ha。景區山嶺上部多赤松、刺槐景觀林,嶺坡中下部基本為板栗園和蘋果園所覆蓋,形成“青山接綠水,碧波連浮雲”的秀麗景觀,故“碧雲湖”及其景區由此而得名。主要景點有大壩、冷山、帽子頂等,主要功能是果園觀光、採摘、垂釣、水上遊樂等。

風景資源

生物景觀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雨水充沛,自然條件優越。這裡林木花草蔥蘢,猶如原始森林。公園共記錄維管植物820種(756種,57變種,7變型),分別隸屬於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被子植物門的112科,400屬。維管植物種數約占山東省總種數的50%,屬數約占總屬數的65%,科數約占總科數的73%。可見,艾山維管植物種類比較豐富。具體分類:木本植物涉及55科,127屬,271種(240種,28變種,3變型);草本植物72科,266屬,518種(487種,27變種,4變型);藤本植物12科,18屬,31種(29種,2變種)。

在繁多的樹種中,除了常見的松樹麻櫟刺槐、蘋果、板栗、櫻桃、榆樹楓樹、合歡等樹種以外,還有許多稀有樹種,象紫椴、槲樹、厚朴、朴樹、溲疏、苦樹、青檀、木樨、流蘇、三椏烏藥、鵝掌楸等,其中紫椴在園區內自然分布面積達20.2ha,是山東省唯一的、面積最大的紫椴天然次生林,應當重點保護。野生花卉有:尖葉杜鵑(映山紅)、迎春連翹、錦帶、山丹卷丹石竹霞草野菊等;中草藥植物總計有78科,187種,占艾山維管束植物總種數的23%。主要中草藥種有白蘞、杜仲、地榆、遠志、列當、桔梗、羅布麻、射干費菜(土三七)、紫花前胡、益母草丹參苦參半夏、東北天南星、車前等;另外,艾山有野生蔬菜35科,72屬,118種(包括變種和變型),分為蕨菜類、葉菜類、花菜類、根莖菜類、果菜類五大類。艾山野生蔬菜種數占山東省野生蔬菜總種數的49%,野生蔬菜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屬特色旅遊資源。

艾山林場自成立以來,由於受自然條件限制,多採用封山育林為主,到1952年,有林地面積已達213.3公頃,宜林地92.6公頃;1955年,有林地面積286公頃;1962年有林地達305.4公頃。1974年開始,受松毛蟲和松乾蚧危害,部分純林受害枯死,據1983年調查,有林地為239.6公頃,(赤松130.7公頃,刺槐86.5公頃,麻櫟6公頃,落葉松2.6公頃);林分蓄積為5925立方米,活立木總蓄積為6029立方米,森林復蓋率為78.5%。2000年經調查艾山林場共有森林293.6公頃,其中針葉林153.9公頃,闊葉樹139.7公頃,活立木蓄積為19572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96.2%。其中赤松53.8%,麻櫟占5%,刺槐占41.2%。

優良的生態環境,使森林公園形成了四季常綠,三季百花爭艷的景觀。初春,萬樹吐綠,映山紅等花卉漫山開遍,花期自3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夏,濃蔭蔽日,群山疊翠;金秋,萬紫千紅,果滿枝頭;深冬,銀裝素裹,凌寒掛樹,另有一番景色。

野生動物資源艾山森林公園自然環境優越,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給野生動物創造了最佳棲息繁衍環境。艾山森林公園初步記錄各種野生動物有10綱,47目,221科,1008種(含亞種)。其中:陸生無脊椎動物5綱,19目,151科,681種(含亞種),僅森林昆蟲共記錄14目,121科,572種。許多昆蟲都可作為景觀資源,能夠增加遊人遊覽情趣。園區內有一座小型水庫、多條溪流、塘池等濕地生態系統,但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因而魚類資源較少。初步調查共記錄有4目、8科、25種,其中優勢種為鯉、鯽、白鰷等,可作為垂釣資源。

艾山的爬行動物(含淡水生)共記錄2目,6科,13種。約占全省爬行類動物總種數的68.4%,其中山東省重點保護爬行類動物有3種,分別為烏龜、黑眉蝮和北草蜥。爬行動物主要為古北界種類,如山地麻蜥、麗斑麻蜥和黃脊游蛇等;廣布種有中華鱉虎斑游蛇赤鏈蛇等。山東省唯一的毒蛇—黑眉蝮僅分布於膠東地區,數量不多,而在艾山森林公園分布數量較多,經常見到。

艾山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草叢和栽培植被,植物種類多樣,各種昆蟲數量和種類較多,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足的食物。再者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因此,是許多鳥類棲息、繁殖的樂園。是許多鳥類遷徙的必經之地和驛站。艾山位於我國南北方或南、北半球鳥類遷徙最短的路途之中,每年春、秋兩季,隨季風遷徙至此的鳥類難以計數。鳥類種類多,生態類型多樣。艾山共記錄鳥類15目,40科,253種(含亞種),占我國鳥類總種數1244的20.3%,占山東鳥類記錄總種數的62.3%,是山東省鳥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艾山鳥類中,以雀形目種類最多,達18科117種,占艾山鳥類總種數的46.2%,其次是鴴形目,達28種,占鳥類總種數的11.1%。飛翔的禽鳥、賓士的獸類、遨遊的魚類和五彩的昆蟲奏出了自然界的最佳音韻,伴著林海濤聲,給艾山森林公園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山體地貌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森林公園地貌類型屬低山丘嶺區,主要是由艾崮山脈周圍的低山丘陵及溝谷組成的。艾崮山脈自然走向為南北、東西向,成“L”形,南高北低。區內山地丘陵延綿交錯,山巒起伏,溝谷縱橫交織,微地貌類型複雜,艾山山脈位於園區南部,呈東西走向,包括艾山、雙甲山等山峰。主峰海拔819米,素有膠東“小華山”之譽。艾山諸峰,挺拔陡峭,如鐵戟直刺蒼穹,異常險峻。崮山山脈位於區內西部,呈南北走向,包括南崮山、北崮山、老朵頂等峰崮,素有“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之稱。崮山山脈山勢逶迤,怪石嶙峋。在艾山林場範圍內,坡度在36°以上者約占總面積30%;在26°—36°者,約占總面積的53%;坡度25°以下者,占總面積的17%。

天象景觀

艾山是半島地區第二高峰,開闊的視野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登艾崮山可以觀賞許多優美的天象景觀,如觀日、賞月、看流雲,即有獨見之處。“崮山晚霞”是艾崮山的著名天象景觀,每值夕陽西下,霞光萬丈,暮靄流蘇,百鳥回巢,餘輝映照,五彩紛呈。

艾崮山區的雲霧景觀,使有“小華山”之稱的艾崮峰嶺更加秀美。艾崮山春秋多雲霧,年均總雲量達5—6成,主峰周圍時常雲霧繚繞,嵐氣空濛,正如王維詩曰:“瀑布杉松常帶雨,夕陽彩翠忽成嵐”。立冠雲峰顛,極目北眺,白雲似綾羅玉帶,從海空飄然而至,霧團滾滾,隨風起伏,霎時,山峰時隱時現,飄渺不定,如入仙境。

人文景觀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人文景觀以唐文化為主線,充滿了人民對民族強盛的讚美和渴望。許多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寄託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英雄義舉的讚頌和對邪惡鞭撻的強烈願望。

1古蹟遺址

公園著名古蹟遺址是位於南崮的龍興寺和北崮的唐王殿,艾山的唐王廟、皇姑庵和公主墳。

龍興寺位於南崮崮頂西側,鐵口溝上部,環境優美。始建於唐代,舊為佛門勝地,建築宏偉,南北三進院落,僅僧房就有前四房、後四房,和尚幾千名,供奉千手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和送子娘娘等,每年二月初一廟會,百里香客,人聲鼎沸,香火興旺。抗戰時被毀。現有寺基、石柱、石塔、鐘樓柱及殘碑兩座,其中一碑記“奘相塑神碑記,大清乾隆元年孟冬吉旦……”。

唐王殿位於北崮鳳凰嶺下,據傳建築物包括前大殿、後大殿,是唐王屯兵北崮時興建,是唐王處理軍機和議事的地方。現存殿基、古磚瓦礫,殿前有磨盤殘塊,據說遊人和進山人員經常在大殿周圍撿到古幣,證實了大殿的存在和古人的真實生活情形。

唐王廟 位於艾山西天門內北側小埯子。據傳唐貞觀十八年(644),唐王東征高麗失敗,率軍退至艾崮山區,唐軍撤走後,邑人在艾山的小埯子建唐王廟,以示紀念,現建築已不存。

在戰馬村南有大王廟遺址。據傳唐王在退守艾崮山區後,與高麗大將泉·蓋蘇文殊死決戰,其叔兄在站馬張家村一帶戰死。為此,唐王令大將尉遲敬德監工,在村南建大王廟紀之,現已圮。

皇姑庵、公主墳皇姑庵位於艾山大埯子。據傳唐王之妹隨東征,歷經附馬陣亡和目睹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為陪伴夫君,超度眾生,毅然在此建庵修行,舊稱皇姑庵。而皇姑出家不久便染病過世,遂葬於通天背下,稱公主墳,與皇姑庵隔澗相望,現遺址尚存。

2歷史故事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唐王故事公園的故事傳說,幾乎都與唐王李世民東征的傳說密切相關,如解甲山、一劍泉、雙靴石、皇姑庵、公主墳、馬鞍石、唐王聖泉、石月亮飲馬灣哈拉灣鳳凰嶺曬書岩龍墩、壽墩、東石阻、插旗頂、萬人坑、殺人溝等,都生動地敘述了唐王在屯兵艾崮山區時的行軍、征戰、取水、議事、祝壽等戰爭生活不同側面的故事,繪形繪色,情景交融,生動感人,流傳至今。

最為有趣的是唐王與尉遲敬德的“千古河山棋一局”的故事。在西校場,兩人一邊觀看將士操練,一邊乘興對弈。約定,若唐王勝,尉遲在南崮重修寺廟,若尉遲勝,唐王將南崮賜於尉遲,可謂象棋一局抵江山!弈棋三局結果,一勝一平一負,戰成平手,如約,尉遲將南崮寺院修繕一新,並立“尉遲敬德重修”碑,同時也贏得了南崮山。從此,尉遲聲名大振,在民間尊為除惡避邪的神將,並與佛山結下不解之緣。

至於“萬人坑”、“殺人溝”的故事,卻反映出戰爭的殘酷情形,這與旅遊開發項目定位及旅遊者的情致大相逕庭。萬人坑位於北崮留金寨溝的上端,溝澗極深,外側東坡有一蛤蟆石,傳說泉·蓋蘇文率軍進攻唐軍,晚上派萬人先頭部隊潛入谷中,唐軍埋伏在哈蟆石後,蓋軍前進到哈蟆石,過一個殺一個,蓋蘇文不知中計,待溝內血流成溪,方知受騙,損失慘重。“殺人溝”的故事是講唐王為取水心急如焚,凡問及兵卒回答無水者均殺之,拋入西校場南側的溝內,“殺人溝”由此而得名。歷史故事可以流傳,但作為旅遊景點,這些名稱則需要規劃更名,否則會給遊客帶來恐怖感。

3.神話傳說

公園的神話傳說也同唐王東征的故事一樣,豐富生動。“通天神水”是八仙雲遊艾山,見天氣大旱,八仙作法,向蒼天祈水的傳說。這是八仙在艾崮山雲遊時,留下的唯一“證據”,就是這一脈絡,把蓬萊仙閣與艾山空濛連線在一起,形成“南山北海”、“南佛北仙”的大空間、大景觀、大旅遊互動、整合的開發思路。

扁擔石”是公園的一處序景,邑人賦予一個使人對邪惡勢力疾惡如仇的動人神話故事。秦末陳勝、吳廣揭桿起義,而玉皇大帝卻助紂為虐,降下溫疫使起義將士染病喪失戰鬥力,危難時,玉皇的叔兄靜觀法師俠骨仗義,盜出兩匹神馬,用扁擔挑起下凡,贈與義軍,途中被玉皇發現,遂用電閃將靜觀及馬劈死,扁擔也跌落艾山腳下,化為“扁擔石”。

石婆婆”位於香爐頂北山脊上,是一塊酷似老太太的奇石,傳說其與石爺爺一對老夫妻恩愛相處,後因鎖事吵架,石婆婆精明強幹,飛起一腳把石爺爺踢到上薛家村東的堤壩上,與石婆婆半臉相對,對地氣、人氣不利,村民一氣之下,把石爺爺埋入地下,結果近村的地氣、人氣好起來。這個神話給人以家庭和睦、美滿幸福的啟示。艾崮山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不勝枚舉。

4.革命遺蹟

艾崮山脈層巒疊嶂,地勢險峻,歷史上為唐軍東征屯兵之要地。抗日戰爭時期艾崮山區是膠東軍民抗日救國的重要根據地,成為軍需物資的生產和供需基地。

八路兵器廠”建於大埯子皇姑庵遺址處。1938年共產黨人以艾崮山區為根據地,建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二路”(簡稱三軍二路),發動武裝起義,在大埯子建“八路兵器廠”,原為三層樓式建築,被日軍燒毀。建國後,建硬山式瓦房14間,翻修東廂房三間,正房牆上嵌石刻廠標“八路軍兵器廠周吉隆”及周吉隆(廠長)篆字印章。房前遺有搗藥用的大臼石及碾具。

“八路印刷廠”遺址,在南崮龍興寺東、西、北三面山崖上,各有一處石洞,寺北面石洞分兩間小洞,這些石洞就是抗日戰爭時,三軍二路的印刷廠,現洞穴仍在,但附屬設施無存。

此外,龍興寺的廟地間還有幾眼小山洞,是寺廟興盛時期,因僧人善醫,前來求醫的女眷很多,無處居住,寺僧即在廟地內開挖小洞供女眷暫住醫病,百姓稱之為“觀音堂”。在抗日戰爭時期,觀音堂為我黨保存實力,奪取勝利作出了貢獻。

旅遊信息

住宿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海參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海參

高檔床位: 200張 價格: 100元/天

標準床位: 100張 價格: 50元/天

普通床位: 100張 價格: 20元/天

森林公園北距蓬萊市43km,東距煙臺60km,均有公路連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1、現有賓館、營房按三星級標準改建,設床位200張。

2、現有公園管理處辦公區房屋改建為仿唐建築風格,設定床位100張。

3、在艾山景區內建10座木屋別墅,安排床位100張

4、營房改建餐廳一座,安排200個餐位;

5、在現公園辦公區改建野味餐廳一處,安排100個餐位;

6、在公園內兩個服務區分別設商品部一處,供應地方土特產品、旅遊紀念品、宗教文化商品、風味小食品等。

7、垂釣廣場設小賣一處,供應垂釣用具。

8、龍興寺設小賣一處,供應香火用品及旅遊紀念品。

交通路線

從交通區位上講,蓬萊與遼東半島一峽之隔,北距大連僅66海里,目前已開通了直達旅順港的客貨運輸船,成為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運輸捷徑。蓬萊還是山東環海旅遊通道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近煙臺、威海,南連青島,便於形成大型組合路線。

土特產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富士蘋果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富士蘋果

葡萄及葡萄酒蓬萊市地處山東半島北海岸,屬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渤海灣產地的南部產區,具有悠久的葡萄與葡萄酒生產歷史,是我國葡萄與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之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酒在中華古文明中早已有之,有關葡萄的最早記載文字見於詩經,距今已有2000多年。中國釀造葡萄酒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今中亞塔什乾地區)引入葡萄,同時引進葡萄釀造方法。大唐時代葡萄酒已頗為盛行。近代以來,我國的葡萄酒事業發展非常緩慢,直到1892年清代大學士張弼士發起建廠,才開始了葡萄酒的工業化生產。清代,蓬萊市就有農戶零星栽植葡萄,民國時期面積和產量有所增加,主要栽植品種有玫瑰香、龍眼、紅雞心、水晶、金皇后等。50年代,全市年量1萬公斤,60年代產量達到58.5萬公斤,1987年蓬萊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2萬畝,總產達到2.2萬噸。蓬萊市葡萄栽培歷史悠久,果農具有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生產的果品品質優良,在我國葡萄種植行業具有較高的地位,很早就成為張裕等許多葡萄酒生產廠家的原料供應地,近年來先後又有中糧集團、天津王朝、大連萬達在蓬萊建立了原料基地。蓬萊市現有葡萄種植面積5萬畝,其中釀酒品種占2/3,鮮食品種占1/3。栽培的葡萄品種50多個,其中紅色釀造品種15個,白色釀造品種8個,鮮食品種20個,釀造兼生食品種8個。

海參刺參是中國20多種食用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也是蓬萊最重要的海產珍品之一。刺參屬棘皮動物海參綱,體呈圓筒狀,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體肉疣,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條不規則縱帶。口在前端,周圍有觸手;肛門在後端,骼路為各種微小的石灰質片。刺參喜生活在水深3一15米、底質為岩石、海藻生長繁茂、風浪衝擊較小、無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區。白天伏在亂石縫隙間,夜間依靠管足與身體的收縮緩慢爬行尋食,依靠口周觸手探索食物,將有機碎屑、底棲微小動植物(如硅藻、原生動物、腹足類以及石蓴等)連同泥沙吞食。刺參的自生能力極強,遇到敵害時,會將內臟由肚門排出體外,兩個月後又能再生,既使身斷2?段,也能分別形成2?個完整的單體,因有“斷胃排腸活海參”之說。刺參6月中旬產卵繁殖,當水溫升至20度以上時開始夏眠,水溫降至18度時甦醒。刺參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不含膽固醇,是高級滋補晶,為海珍品之冠。據分析,鮮刺參化學成分為:水分76?5%,蛋白質14?1%,灰分0.3一1.1%,熱量94千卡:乾刺參化學成分為:100克含水分5.0克,蛋白質76.5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13.2克,灰分3.8克,鈣357毫克,鐵2.4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索0.02毫克,尼克酸0.1毫克。每公斤乾海參含碘6000微克。海參雖含三磷酸腺管(ATP)較少,口味度較差,但營養價值極高,因為它含有較高的光氨酸、精氨酸、松氨酸等,而且蛋白質為水溶性,不需要鹽、酸、鹼及脂肪的幫助即可分解為各種極易被人體吸收的胺基酸。在醫學上,海參具有補腎壯陽、益氣補陰、通腸潤燥之功能,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痙、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等。刺參中還含有硫酸軟骨索,有強體抗衰、抑制腫瘤的功效。中醫認為:“海參性溫補,足敵人參”。海參不易采捕,加工複雜,故歷來身價昂貴。采捕海參要穿潛水衣潛入海底尋找,采捕的鮮參要立即剖腹排髒,經水煮、醃漬,再拌草木灰曬乾方為商品乾參,否則會自行溶為一團凝膠而無法食用。商品參以個頭齊,肉肥厚,體完整,刺挺拔,開口正,乾度足,體表光澤,體內無餘腸泥沙,每斤在35個以內者為上品。蓬萊市淺海岩礁水域廣闊,是煙臺市刺參生產的重點地區之一。蓬萊沿海2.9萬畝岩礁區皆有海參分布,自然資源存量約l100噸。80年代以來,採取向海底投放人工礁、投放刺參苗等形式增殖刺參資源,大力發展刺參集約化半生態養殖業,9O年代以來全市年產刺參均在七八十噸以上。

紅富士蘋果優系紅富士蘋果是在全國範圍內優選出的紅富士蘋果單株在蓬萊複選圃中選育出的優 秀晶系,主要有“煙富”6個型號,其共同特點是:結果早,豐產,個大,平均單果重300克左右,且果形 端正,整齊度高;著色早,色澤鮮艷美觀,全紅果率高;肉質硬脆,色黃白,皮藩,汁多味濃,含糖量可達19%;耐貯運,特別是套袋果實倍受外商歡迎,是蓬萊市出口創匯的大宗果品之一。優系紅富士蘋果喜光,生長期需要高溫和長日照,宜栽培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向陽坡地。蓬萊市氣候、土壤非常適合優系紅富士的生長,近年來全市栽培面積已達8萬畝,年總產在20萬噸以上。優系紅富士蘋果冷庫貯藏,可周年供應市場。

巴梨[洋梨]巴梨俗稱“洋梨”,因果實狀若丫腰葫蘆故又名“葫蘆梨”,是蓬萊傳統的水果之一,栽培歷史悠久。 巴梨風味獨特,品質極佳,單果重200克左右,充分成熟後,果皮呈黃色,陽面有紅暈,皮薄,肉乳白 色,質細軟而易溶,汁極多,無石細胞(不澀口),味濃甜芳香,含糖量高達15%。蓬萊巴梨歷史上多次獲 譽,1995年又在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巴梨是西洋梨系中僅存的珍品,最宜鮮食,極受人們(尤其老人)的喜愛。巴梨一般9月上旬成熟,因不耐貯運,多在8月中、下旬採摘青果貯存,待其泛黃後食用。蓬萊市氣候、土壤條件特別適宜巴梨生長,全市栽培面積長期穩定在500O一6000畝之間,年產量4000~5000噸,主要產地在王莊、村里集、崮寺店、遇駕夼、南王等鄉鎮,每年有部分銷往東北和南方。

地方風情與傳說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人間仙境--山東蓬萊,是神仙住的寶地,是八仙過海的地方,艾山則是神仙們歇息的公園。艾山東流溝的通天神水,位於通天背尾西側巨岩疊石之下,一泓泉水,終年長流不涸。據傳遠古艾山大旱,八仙雲遊至此,鐵拐李見狀頓生義心,遂舉拐遙指蒼穹,八仙齊念咒作法,終於引來天上神水,百姓敬稱“通天神水”。環繞北崮至西側山坡一隅有處仙人洞,洞小名氣大,據傳從洞內可聞到海風的氣息。一個爛漫的春天,曾有一農夫連牛一起被吸進洞內,人逃出山洞,卻遍體冰凌,以為犯了仙人,長跪不起,“仙人洞”因此而得名。“一劍泉”位於艾山解甲嶺南端東側崮頂中心,傳說唐王率兵至此,將士口渴難耐,唐王拔劍直刺地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至今泉池不涸。“唐王聖泉”位於南崮主峰南坡,一岩壁之下,泉水涓涓流出,石壁上留有“唐王聖泉”、“龍口”等金代石刻。據傳唐王為解將士之渴,拔劍直刺峭壁,泉水隨劍而出,將士喝此泉水,士氣倍增,故又叫“劍刺泉”。北崮的飲馬灣,位於插旗頂北坡腳下,據傳唐王為解決屯兵飲水,挺立山坡之上,將玉劍直指蒼穹,一陣呼嘯過後,玉劍猛然落地,被水龍激起,劃破長空,落地劃出水灣,形成“飲馬灣”,千軍萬馬用水不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