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很小的梗死灶,直徑一般不超過1.5厘米。這種梗死多發生在大腦深部的基底節區以及腦幹等部位。主要分布於殼核、尾狀核、橋腦、內囊和腦回的白質。據中國研究腔隙病灶上界為20mm更能反應腔隙的實際大小情況,認為超過此限者為巨大腔隙,臨床少見。高血壓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據統計合併高血壓者達90%。在這些部位的動脈多是一些稱為深穿支的細小動脈,它們實際上是腦動脈的末梢支,又稱終末支。由於深穿支動脈供血範圍有限,所以單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範圍腦組織的缺血壞死,即形成所謂的腔隙。

基本信息

概述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塞是腦梗塞一種較常見的類型,約占腦梗塞的20%左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栓形成完全不同,腔隙性腦梗塞主要發生在大腦前、中、後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的深穿支動脈及其分支,主要是由高血壓及其伴發的小動脈透明變性或動脈源性栓塞引起,症狀表現較單一。多發生於40-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高血壓患者腔隙腦梗塞的危險性增加8倍,吸菸者增加5.6倍。糖尿病患者增加1.3倍,而經常適度鍛鍊者危險性減少60%-70%;心臟病並非其危險因素。控制血壓、血糖,戒菸,適度鍛鍊是預防腔隙性腦梗塞的關鍵。

病因

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本病的腦動脈可有下列改變:

(一)類纖維素性改變:見於嚴重高血壓,血管壁增厚,小動脈過度擴張,呈節段性,血腦屏障破壞,血漿性滲出。

(二)脂肪玻璃樣變樣:多見於慢性非惡性高血壓患者,直徑小於200μm的穿通動脈,腔隙病灶中可發現動脈脂肪變性。

(三)小動脈粥樣硬化:見於慢性高血壓患者,直徑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樣斑動脈狹窄及閉塞。

(四)微動脈瘤:常見於慢性高血壓患者。

症狀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本病分為21種腔隙綜合徵,且以純淺感覺性梗塞或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最多見,純運動性偏癱次之。但由於腦功能的複雜和深支動脈閉塞部位的多樣,所致臨床症狀千變萬化,新的臨床類型不斷被CT證實,僅用21種是不能完全概括所有腔隙綜合徵的,現將近年來文獻報導的較少見的10種腔隙綜合徵總結如下:

1、純感覺型(Pss)

其臨床特點是一側面、臂和腿麻木,而無肢體無力、偏盲和失語等症狀。若麻木僅累及口周為中心的一側面部和同側臂的遠端,特別是手部者,即為手口綜合徵。受累區可有冷、熱、痛或僵硬等感覺異常。楊氏報導了3例純感覺性卒中,均經CT證實,其病變部位,可見於丘腦感覺核或丘腦皮質投射區。而手口綜合徵的梗塞灶在丘腦腹後外側核的下內側和腹後內側核的外側部。當小的梗塞累及丘腦感覺核或腦幹至大腦皮質感覺傳導通路的其他部分時,都可引起Pss。本病預後較好,很少復發。

2、單純構音障礙型

吳氏等報導12例經CT證實的單純構音障礙型腔隙性腦梗塞,均有輕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字音和語調發音不準,但無音位錯誤,完全可被理解,部分患者感音不好、講話變慢。但無面、偏癱無錐體束征,也無咽齶喉麻痹。其病變部位主要位於基底節區,lchikawak也有類似分析,雙側基底節廣泛神經結構參與語言功能活動,並且與皮層語言中樞有反饋聯繫,易發生代償,並在其發音運動中起輔助作用。

3、偏側舞蹈型

本症主要見於較嚴重的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老年病人,其主要原因是硬化了的微小動脈閉塞引起腔隙性梗塞。該症的定位文獻報導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額葉、放射冠、尾狀核、殼核、內囊前肢及蒼白球、且以新紋狀體區為多見。舞蹈部位:最多見於左上下肢,單純上肢或面部並上肢,其次為右上下肢或右上肢。舞蹈形式:以手、腕部、前臂不自主無節律的伸屈、翻轉、甩動為主,上臂舞動不明顯或缺無。Willium等報導用奮乃靜治療可獲得戲劇性效果。

4、短暫缺血發作型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32例診斷為TIA發作的病人,後經CT證實有腔隙性梗塞,占當時診斷為TIA的43%,1983年Waxman提出其發生率占12%~76%,中國徐氏報告為32%。其發生機理推測是由於梗塞灶小,有豐富的側枝循環,梗塞灶內細胞非完全性壞死,仍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臨床沒有症狀,或僅在急性缺血發作時出現症狀,當急性缺血恢復後,症狀即消除。Boqousslorsky等認為,由於同側血供的代償,梗塞區中某些功能細胞仍活著,在CITS一次急性發作後,可很快恢復神經功能,但陳舊的靜止的小梗塞灶邊緣帶再次缺血,可引起再次的TIA發作。所以在病理上為腦梗塞,臨床上可表現為反覆發作的TIA。Waxman等認為,單純靠病史不能區分真正的TIA和CITS,必須經CT證實。

5、癲癇發作型

腦血管病所致癲癇,是中年以後出現繼發性癲癇的重要原因,在老年人則居首位。腔隙性梗塞引起的癲癇其病灶多見於基底節或內囊區,臨床呈現全身抽搐,但腦電圖多數正常。癲癇可發生在梗塞後的不同時期,梗塞早期的癲癇,主要由於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缺血及缺氧引起的腦水腫和代謝改變所致,恢復較快;腦梗塞恢復期缺血改善,腦水腫消退,代謝障礙減輕,癲癇主要是由血紅蛋白、鐵蛋白等構成的癲癇灶所致,常反覆發作,必須堅持規則用抗癲癇藥物,予以足夠重視。

6、雙側中線旁丘腦腔隙性梗塞綜合徵

錢氏曾報導1例CT示:右側丘腦內側可見直徑約1.3cm的低密度區、左側丘腦偏內側可見0.3cm的低密度區、診斷為雙側丘腦腔隙性梗塞的該綜合徵。臨床表現為起病時深昏迷繼而轉入高度嗜睡狀態,淡漠,korsakoff遺忘綜合徵和垂直性注視麻痹。錢氏報導的這一綜合徵,從梗塞部位、範圍及病理改變均符合腔隙性腦梗塞的診斷標準,應屬於一種腔隙性梗塞綜合徵。多數資料認為本綜合徵預後差,完全恢復少,多死於感染、心衰等合併症。

7、中腦背腹側三聯綜合徵

馮氏曾報導1例該綜合徵,CT證實其病變為右側中腦、背腹側近丘腦處的腔隙性梗塞,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經典的weber氏綜合徵,Claude氏綜合徵Benedikt氏綜合徵;出現病灶對側肢體輕癱,不自主運動,深淺感覺減退,腱反射亢進和病理證(+);病灶側眼瞼下垂,眼球處於外展位,內收不完全,上下轉動不能,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該綜合徵預後較好,短期內動眼神經功能障礙可得到部分恢復。

8、梗塞同側偏癱共濟失調征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1965年Fisher首次報導的同側偏癱共濟失調症系指偏癱側的肢體合併小腦共濟失調而言,當時已認識到是一種腔隙性梗塞綜合徵。以後國外陸續有報導,並且梗塞部位逐漸被CT所確定,主要位於橋腦腹側上1/3與下2/3交界處、中腦腹側、內囊後肢和/或偏上處。臨床特點有①偏癱程度一般較輕,其中下肢重上肢輕者多見;②小腦性共濟失調征明確,不能用無力解釋;③面舌癱相比,面癱較舌癱多;④病側肢體麻木。本綜合徵皆屬小灶梗塞,預後較好。

9、單純表現面癱的綜合徵

1984年Huangchenya等報導35例表現孤立性面神經麻痹的腔隙梗塞,以後中國於氏又報導6例,均表現為中樞性面癱,CT證實該綜合徵的病變在基底節區,可能累及到皮質腦幹束,因而臨床僅表現中樞性面癱。CT檢查的陽性率約為60%~96%,這與腔隙的部位、大小有關。

10、缺乏腦定位症候腔隙性腦梗塞(LDPS)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約占腔隙性腦梗塞的5%~32%,大多數在普查中發現,無任何主訴及陽性體徵,部分病例可有先兆表現,如發作性頭暈、異常疲乏、精神憂鬱、視物不清、復視、一側面部發麻、一過性失語等,但一般於24~48小時內緩解,72小時後的體查無陽性腦定位體徵。腔隙灶多位於豆狀核、外囊。放射冠及腦的靜區,範圍較小,所致的腦功能缺損較輕,一般不易查出,不被重視。腔隙性腦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飲食鍛鍊及科學護理外,只有堅持可靠用藥,才能夠真正從病因入手,對血栓形成及動脈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狀的同時,才能夠有效防止復發。

臨床表現

大腦深部的基底節區和腦幹是許多神經纖維束走行的重要通路,是實現大腦與軀體神經聯繫的橋樑。如果腔隙性腦梗死發生在這些通路上,就會造成某些神經傳導的阻斷,產生運動、感覺或語言障礙等方面的症狀。由於腔隙很小,有時單純影響運動纖維或感覺纖維,而出現純運動性偏癱,或者僅出現沒有偏癱的半身感覺障礙。但是,並不是所有發生的腔隙都會產生症狀,只有那些累及重要神經通路或神經結構的腔隙才會有表現,否則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檢查

1、因病灶小,腦電圖和腦血管造影均正常。

2、累及聽覺或體感通路時,腦幹聽覺和體感誘發電位可有異常。

3、頭顱CT在病後8~11天檢查較適宜。

4、MRI對腦幹腔隙梗塞亦清晰可見。

輔助檢查:

1.體格檢查時要注意確定有無心臟疾病、高血壓、紅細胞增多症、感染等引起腦血管閉塞性疾病;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有助於閉塞血管的定位;

2.顱腦CT檢查是腔隙性腦梗塞診斷中重要的檢查,其可對梗塞部位、數量、範圍作出準確判斷。顱腦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其可更早、更為準確的顯示腔隙梗塞病源。

3.正電子發射電子電腦X線斷層掃描(ECT)、腦血管都卜勒超音波檢查以t解不同腦血管的血流情況及局部血管壁變化情況。顱腦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數位減影血管造影(DISA)有助於阻塞血管的定位診斷及病因診斷。

4.三大常規、肝腎功能檢查以便t解患者其他臟器的功能情況;

5.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脂、血細菌培養等檢查以便病因診斷和治療。

治療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本病的治療,基本上同腦血栓形成,應積極治療高血壓,尤為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復發,同時應注意壓不能過快過低。

(一)急性期: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可用低分子右鏇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靜脈注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①鏈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素。②雙香豆素

6.擴張血管: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7.其他:本病還可使用高壓氧療法,體外反搏療法光量子血液療法等。

8.中醫中藥:中藥有複方丹參、川穹嗪、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聖喜血栓心脈寧膠囊等。同時輔以針灸及按摩等治療。
第一類:活血化瘀治療:是臨床套用廣泛的中醫療法,活血化瘀法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它具有抗動脈硬化形成,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夠增加腦血流量,有利於梗塞病灶周圍血腫水腫的吸收,改善臨床症狀。不適用於急性期治療,以治本為主。
第二類:芳香開竅治療:以開通見長,能夠疏通經絡、理氣活血,臨床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導致的頭痛,肢體疼痛效果明顯。芳香開竅中藥(如麝香)能透過血腦屏障直達病灶,起效迅速,療效確切。
第三類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雙重治療:該治療方法被公認是有效率最高的中醫臨床治療方法,套用此法的中成藥物能夠對缺血性腦中風總體病因血液病變及血管病變同時起效,利用方中動物類、植物類和香類藥上百種有效成份的配伍及協同作用,達到增效減毒、抗耐藥性等多靶點治療效果。代表方劑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這在心腦血管中藥中極為罕見,道地取材配合現代工藝,提高療效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成藥的安全性與長效性,用於臨床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改善語言障礙、肢體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的同時防止復發,效果明顯。臨床用藥顯示:堅持長期服用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能使缺血性腦中風復發率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
腦梗塞藥物治療的重點就在於對病因血液和血管病變同時科學的防治,以達到治療腦梗塞症狀,防止腦梗塞進展的最佳治療效果。對於腦梗塞這種慢性病來說,需要在較長的一個時期內堅持用藥針對病因持續治療,針對中老年腦梗塞病人自身的情況,選擇安全性好、長效性強、療效穩定的用藥是選藥關鍵。西藥治療腦梗塞的同時對肝腎、消化道及神經系統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很多西藥都具有抗藥性,這是因為西藥針對腦梗塞複雜的病因做不到多個環節的治療,它的藥理作用體現在一個化學分子式上,就等於一個分子式只能針對一個環節進行防治,長效性差。所以西藥治療腦梗塞,並不適用於恢復期及後遺症期長期服用。

(二)恢復期:繼續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鍊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等。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大多數腔隙性腦梗塞病人預後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多數在2周內可完全恢復;部分病人可遺留輕度的運動或感覺障礙。應當注意的是腔隙性腦梗塞容易多次復發,而多次復發可導致病人智慧漸差甚至痴呆和假性球麻痹(由於支配舌、咽、喉部運動和反射的中樞神經損害,病人出現吞咽困難、口水多、飲水嗆咳、聲音嘶啞等症狀)。因此,預防該病及防止再發十分重要。腔隙性腦梗塞的發病主要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糖、血液高凝狀態等有關,因此對以上疾病應及時予以治療。口服阿司匹林或塞氯匹啶(Ticlipidine,商品名:Ticlid)活血素口服液常可獲得較其他複雜治療更好的預防效果。在日常的生活中應注意:飲食保健、禁吸菸、少飲酒、合理運動、規律生活,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定期檢查心臟、血管、血脂等,並對異常情況及時合理治療。由於神經功能損害後的恢復有其自然規律,肌肉力量、感覺、語言等功能障礙的恢復快慢依腦損害的嚴重程度不同而異,大多數在病後兩周至半年內逐漸恢復,病人、家屬必須t解這些知識,從而樹立起戰勝疾病、恢復自我的耐心、信心和毅力。

阿斯匹林腸溶片是通過對cox1進行對乙醯化,但由於個體差異,目前已經有47%的人群對阿司匹林抵抗,服用沒有效果,有的患者長期服用仍然腦梗塞復發,而且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造成了胃出血,這部分需要選用氯比格雷或用中藥替代,目前已經有了可以用來進行腦梗塞二級預防的中藥天欣泰血栓心脈寧,該藥是中國首個著眼二級預防進行二次研究開發腦梗塞藥品。目前我國腦梗塞復發率是國際平均水平的2-3倍,就是因為二級預防不成功,因此樹立正確的二級預防觀念非常重要。

食療方劑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1、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餚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3、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若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食療禁忌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1、忌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若連續長期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復發。忌食肥肉、動物內臟、魚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膽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臟、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採用油炸、煎炒、燒烤烹調。

2、忌肥甘甜膩、過鹹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飲品、奶油蛋糕的攝入;忌食過多醬、鹹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鍋等,還有熱性食物如濃茶、綠豆、羊、狗肉等。

4、忌嗜煙、酗酒: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並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的誘因之一。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飲食鍛鍊及科學護理外,只有堅持可靠用藥,才能夠真正從病因入手,對血栓形成及動脈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狀的同時,才能夠有效防止復發。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是臨床治療腔隙性腦梗塞的醫保用藥,屬於大複方道地取材的現代中藥。能夠對腔隙性腦梗塞病因血液及血管病變同時(多靶點)治療,為腦組織的恢復創造一個良好的內環境,使由於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導致其他神經系統的體徵得到改善,防止血栓形成、動脈硬化形成作用明顯。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組方中含有兩種國家一類新藥(體外培育牛黃和中國藥材公司產麝香),這在心腦血管中藥並不多見,道地取材配合現代工藝,提高療效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成藥的安全與長效性,用於臨床治療腔隙性腦梗塞—改善語言障礙、肢體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的同時防止復發,效果明顯。

注意事項

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
1、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2、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應進行降脂治療;

4、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臟供血,防治冠心病;

6、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護理方法

(1)病人要經常翻身,以減輕局部組織的受壓;對於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協助其定時翻身,以預防褥瘡的發生。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瘡,就要上醫院換藥治療,或者遵照換藥原則,在家裡套用無菌技術以及各種藥物進行換藥,以促進褥瘡的早日康復。

(2)由於臥床時間太長,會引起排痰不暢,以及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所以,病人要經常不斷地變換體位。病人經常採用的體位,主要有仰臥位,側臥位,半坐位,端坐位,俯臥位,頭低腳高位,頭高腳低位,膝胸臥位等八種。不同的體位有不同的作用。像發生了墜積性肺炎的病人,可以採取頭低腳高位,以利於肺內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現了臀部的褥瘡,可以採取俯臥位或者側臥位。

(3)要保持床鋪的平整、鬆軟,床單的乾燥,皮膚的清潔,最好能夠每天用溫水擦浴局部組織,使局部皮膚血液運輸能得到改善。

(4)室內要定期開窗換氣,以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床上的溫度也應該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熱,特別要預防熱水袋的燙傷。

(5)在幫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時,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損傷局部的皮膚,因為皮膚損傷後不容易癒合,容易誘發褥瘡。

(6)要保證病人全身營養的供給。由於這種長期臥床的病人,需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的補充更為重要,因為它是組織生長,修復所必需的營養。

(7)要注意一點的是,由於病人長期臥床,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補充營養的同時,要注意粗纖維食物的補充。

預後

腦梗塞的死亡率較腦出血低,一般預後較腦出血好一些,但病情嚴重的腦梗塞,預後不佳。腦梗塞的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

(1)與阻塞的血管大小有關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腦缺血範圍小,側支循環易形成,恢復較快,預後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腦缺血範圍大,腦組織受損嚴重,臨床症狀恢復慢,預後較差。

(2)與發病速度有關緩慢逐漸發病者,較易形成側支循環,腦缺血可逐漸代償,預後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側支循環,預後較差。

(3)與梗塞的次數和數量有關首次發作,預後較好。但一次大面積梗塞,預後較差。發生兩次以上的梗塞,特別是兩側腦血管均受累預後較差。梗塞灶越多,預後越差。梗塞灶單一者,預後較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